《名家经典: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家经典: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国溯源(1)
西施本来在家乡过着很平静的生活,如果没意外,她可能会嫁给村里一翩翩美少年,终老一生。可是这种平静被打破了。谁也不会想到国家行将灭亡的命运竟然影响到了西施和郑旦,这两个生长在偏僻小山村的女孩子。她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美人计”的主角,被派到吴国执行任务。正是:沉鱼落雁谁知己,闭月羞花难如意。爱恨情仇为家国,人间风景美如诗。真英雄能过美人关,好女子重情又重义。
  这事得从吴越争霸说起。首先交待争霸的一方吴国,那么吴国是怎么来的呢?
  1.吴国建立
  吴国是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这个国家的历史还很悠久的。吴国的国君跟周王是同样的姓——都姓姬。姓姬的如姬发、姬旦,姬发大家知道,姬旦是周公,就是鲁国的国君。说吴国的历史得从先周——就是周还不是一个统一王朝的时候,周是商王朝下面一个小国的时候说起,从古公亶父说起。
  古公亶父在周朝的历史上也叫周太王,周太王养了三个儿子,长子叫泰伯(也叫太伯),次子叫仲雍(也叫虞仲),幼子叫季历。在这三个儿子当中,周太王最喜欢季历。其实,周太王不是最喜欢季历,而是最喜欢季历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姬昌,也就是日后的周文王。
  周太王想把首领之位传给自己的孙子姬昌,但根据当时的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周太王因此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泰伯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很快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从渭水之滨逃到荒凉的江南,来到今天的江苏无锡、常熟一带。
  到了那儿,泰伯与仲雍断发文身,一切按当地习俗来做,还教当地人怎么种地,以前周所以能灭商,主要由于周是一个农业国家,会种地,会打粮食。商朝主要是做买卖,买空卖空,所以只要断了他的商路,他就完了。当地人一看泰伯老头挺棒的,当问泰伯姓什么时?他回答叫“句吴”,于是都叫他吴泰伯。转眼之间,好几千人拥立他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其实也说不好是国还是部落联盟。总之他就建立了一个小国,国家名字就以他自己起的假名字为名,叫勾吴,国就出现了。当时泰伯是和仲雍一起建立的国家。泰伯就想了,“我在这儿别结婚了,要结婚生了孩子,将来这国家是我的,我兄弟怎么办?不结婚不就完了吗,不结婚没孩子,”所以这个吴泰伯,勾吴国家创始人泰伯没孩子。他死了,这国家自然就传给了仲雍。仲雍继位,往后传了四代,传给一个叫章的人,这姓章的听祖宗说他是周部落的,于是叫自己周章。
  周章在位时期,正好赶上武王伐纣成功,开始大分天下,实行分封制,分三部分人建国,第一是周王室后代;第二是功臣后代;第三是前朝的帝王——诸如炎帝、帝喾、颛顼、尧舜禹的后代为国君,建立很多小国。
  武王伐纣成功后不久,就建立起了对于今天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统治。这之后不久,周武王就知道了他们家族在江南还有一支亲戚,于是周武王就派人找去了。结果,自然是找到周章啦。使者一看,周章统治的这块地区还不小,马上派人回复给周武王。周武王也很高兴,马上正式给这个封国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勾吴,我们简称叫吴,周章也就正式成为勾吴政权的句吴国君了。周章的弟弟仲则被封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一如其先祖仲雍的名字。周章之后再过十四代,就到了吴王寿梦。 。。

吴国溯源(2)
2.寿梦称王
  吴王寿梦出生在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85年继位,吴王寿梦很棒,对内治理国家,对外打仗。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打得差不多了,寿梦带着周章时期周武王送给周章的“德鼎”到洛邑来拜见周王。周简王一看,“德鼎”真是武王的,那咱们真是亲戚。于是摆开酒席宴请他,让所有的其他国家那些人陪着。从此人人都知道,周王在很远的地方还有一个亲戚,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国了。
  转眼又过了两年,就到了公元前583年,吴国跟越国打起来了,为什么打啊,因为相邻的晋国跟楚国一直在打仗。城濮之战,晋文公取得霸业,楚国败了,“退避三尺”。后来楚庄王继位,又打败了晋国。然后晋国又重新崛起,把楚国打败,楚国又打败了晋国,两个国家争了一百多年,打了一百多年,不分胜负。到了公元前583年,从楚国叛逃到晋国一个人,叫申公巫臣,他跟晋国的国君说,您不是想消灭楚国吗?我给您出一高招,在楚国的后面不是还有吴国吗?您从您国家调三十辆车、三十辆车的马,然后三十辆车的军士,到那儿教吴国打仗。下回只要楚国敢打晋国,就马上派一个人告诉吴国,赶紧偷袭,就会形成两面夹击的阵势,对付楚国最好用两面夹击的方式。
  于是晋就派叛逃的这个楚国人去吴说这个事儿,在中国古代向来是这样,谁出的主意这事就交谁办。申公巫臣挑了三十号车、马、人到了吴王寿梦那儿,没等教完,还没打呢,他就累死了。他累死了不要紧,他有儿子呀,申公巫臣的儿子孤庸,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替吴王寿梦训练吴国兵马。
  兵马练成之后,吴王寿梦确立了“西拒楚,南制越,北交中原”的国策,开始参与中原诸国盟会,同时努力发展经济。
  吴王寿梦统治时期,吴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富国强,成为拥有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泱泱大国。
  公元前563年,晋与诸侯会吴王寿梦于楂(今天山东省临淄一带)。从此开始,吴国日益强大起来,寿梦也学着他国的样子开始称吴王。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
  3.兄终弟及
  吴王寿梦有五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余祭、老三夷昧、老四季札、老五蹶由。吴王寿梦喜欢老四季札。于是吴王寿梦临死之前,让五个儿子都过来,说我死了老四接班,谁都不许推翻他,得保护他,行不行?大家都同意了,于是他就高高兴兴死了。
  他死完了,大家就想拥护季札继位。结果,一找季札,找不着了。季札跑了,跑到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去了。季札不想当国家的头儿,有那工夫还玩会儿呢,贵贱不干。他不干怎么办?哥几个说他不干咱们想个方法,采取兄终弟及,谁也别跑,老大先当,死了老二当,老二死了老三当,老三死了老四当,这不就完了嘛。于是诸樊继位。
  刚继位的诸樊立刻找回季札,并且马上要把王位让给季札,并说:“这是父王的遗志。”季札答曰:“父王在世时,我不愿位列东宫,父王归天,我怎么能抢兄长的王位?哥哥若再逼我,我只好出避他国。”诸樊拗不过季札,只好以父命继位。
  作了吴王的诸樊,心想:“我要是活到老才死,按次序传位,传来传去,四弟还能继承王位吗?我得另想办法。”于是,他亲自率领吴军攻打楚国,战死在疆场。大臣们依照寿梦的遗愿,立余祭为吴王。余祭了解兄长的心意,说:“哥哥战死,为的是要把王位尽快传给季札。”他也亲自率军去攻打越国,打了胜仗,自己却让越国的俘虏刺死了。三公子夷昧依次当立,他也不肯登基,坚持让位于季札,并说季札访问徐、鲁、郑、卫、晋诸国的时候,各国的君主和大臣没有一个不佩服的。

吴国溯源(3)
原来,季札曾经奉吴王余祭之命出巡鲁、齐、郑、晋、徐等国。在鲁,品评乐器优长,使鲁人钦服;在齐,与相国晏婴交了朋友;在郑,与相国子产交换衣带作为纪念;在晋,与赵武、韩厥、魏舒相友善。尤其是在徐国的举动,更让世人感动。
  季札和徐君会谈时,徐君非常羡慕季札随身佩戴的宝剑。徐君没有明言,但季札知道人家欣赏自己的宝剑。季札很想送给他,可因为还要访问别的国家,不能没有防身的兵刃,只好作罢。等到季札完成使命回来,再过徐境的时候,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得知徐君已死,马上到徐君的坟上去祭奠,临走时解下宝剑,挂在坟前的树上。季札的随从不明白啊,便问:“徐君已经死了,还送宝剑干什么?”季札答曰:“贵在心交,我的心里早已答应送给他,怎么能因为人死了就失去信义呢?”
  得知这个消息的夷昧更加敬重季札,诚意让位。但季札宁死也不同意,夷昧只好自己作吴王。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身患重病。临死前他重申父兄之命,要季札接替王位。季札再度拒绝,并逃到边邑延陵躲藏起来。
  那阵儿的人管季札叫做隐士。在我们中国,那时候可夸这些隐士了,这叫高人。什么高人?其实是对国家、民族完全不负责任。放任国家爱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是死是活都不管,就自己玩。什么高人?什么隐士?我看是极端自私自利的一群人而已。
  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遂奉夷昧的嫡长子州于为王,改名僚,称吴王僚。
  吴王僚继位不要紧,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就说了,兄终弟及,老四不当该轮到老五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你爸爸死了,我是你大爷的大儿子呀,哪儿轮上你了。所以这个人就要发动政变,推翻吴王僚。这人是谁呀?就是寿梦的长孙、诸樊的嫡长子公子光。公子光认为:按照嫡长子的继承传统,王位当属自己;按照先王传弟不传子的遗嘱,也轮不到夷昧的儿子州于。
  但发动政变,可不是一个人能干得了的,可不能凭力气,要凭智慧。没人帮不行,怎么的也得找仨臭皮匠才能干成这事啊?得找人。就在他发愁时,他认识了一个人,就是伍子胥!伍子胥也是楚国人。
  话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就会说了:哟,怎么,咱们今天讲的不是吴越争霸嘛,怎么净讲楚国人呢?说的是呢,这要没有楚国人,吴越两国指不定能不能争霸的起来呢。您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咱们还是继续说说楚国人伍子胥怎么来到了吴国的。
  4.楚国动荡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名员。
  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奢特有名气。怎么有名气呢?就是性子特别直,有什么话就说,谁是奸臣,马上就弹劾。当时的统治者是楚平王。楚平王一看,你伍奢这么直性子,干脆你教我的儿子去吧。楚平王的儿子是太子建,就是楚平王的接班人。
  与伍奢一块教太子建的,还有一位名叫费无忌的人。费无忌可不是一个大废物,那是一个大奸臣。费无忌对太子建不是很忠心。有一次楚平王让费无忌去秦国一趟,因为太子建岁数大了,该结婚了,要讨媳妇了,想去秦国讨,因为楚国跟秦国要结盟,就是说这是一门政治婚姻,让费无忌瞧瞧秦王的女儿,费无忌心想好活啊,到了秦国马上派自己的手下密报给楚平王。说平王啊,我告您,您可千万别跟您儿子说,这姑娘天下第一大美人,这样美人您怎么能让您儿子享受呢?您有毛病啊。结楚秦之好,您不会自己享受吗?再给您儿子讨老婆算啥啊。楚平王一听,真那么漂亮啊!那我收着吧!于是秦王女儿就嫁他了,然后马上废掉太子建他妈!立秦王女人为王后。生一孩子叫轸(读作zhěn),将来想让他当太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吴国溯源(4)
楚平王另给太子建娶了媳妇,又让他去很远的一个叫做城父的地方守着。那个城对面就是晋国,你去跟他打仗去吧,你哪天死了就别回来了,其实就这意思。太子建这么一走,费无忌升官了,也不跟太子建了,就留在楚平王身边。
  费无忌哄好了楚平王,得罪了太子建。费无忌一想:万一哪天楚平王一死,太子建继位,那还不立马杀我。于是他跟楚平王说太子建要造反!都准备好了。楚平王马上派人去捉。太子建一看赶紧跑,跑哪儿去呢?他想跑晋国去,但还不能直着跑,对面谁知道你是谁啊,人家射箭怎么办,得拐着弯跑。他得先从楚国跑到一个既跟楚国又跟晋国关系不错的国家。他就跑到了宋国。跑了以后应该天下太平了。跟伍子胥他们家没关系了吧?不,关系大了去了。
  费无忌又在楚平王面前陷害伍奢的两个儿子。楚平王就派人召伍奢两个儿子,说:“来,我使你父亲活命;不来,现在就杀死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打算前往,伍子胥却说:“楚王召我们兄弟,并不打算让我们父亲活命,担心我们逃跑,产生后患,所以,用父亲作人质,欺骗我们。我们一到,就要和父亲一块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