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天下的中国女孩刘芳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感动天下的中国女孩刘芳艳-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编者的话
春意盎然的时节,从荆楚大地,到黄土高原,以至到全国各地,人们在传诵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刘芳艳。
  刘芳艳同学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一个贫困人家,现就读于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计算机绘图专业。其母3岁时就双目失明,不能下田劳动;在她14岁那年,父亲因患食道癌撒手人寰;哥哥常年在外打工,长时间没有音讯。小小的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6岁时她还够不着灶台,就踩着凳子给家里烧火做饭;14岁时为挽救父亲生命,她四处求亲告友,甚至找到县长,借钱为父亲治病;在生活几近没有着落时,她节衣缩食,打工挣钱,勤学不辍,坚持读完了中小学并顺利地考取了大学,圆了大学梦;上大学后,她又面临着交不起学费、生活没有来源、母亲无人照料的异常困难,在学院领导、老师、同学和社会上好心人的照顾和帮助下,她一边辛苦地打工,一边勤奋地学习;在得知母亲上山打柴摔伤、生活和学习实在难以为继时,她毅然申请休学,告别恋恋不舍的校园,带着母亲到千里之外的天津打工谋生,照料母亲,积攒日后的生活费和学费;照料母亲是她不忍放弃的责任,完成学业是她执著追求的目标;辛勤打工攒到一点积蓄后,她立刻千里携母,重返校园,顽强地求学、打工、奉孝母亲。
  刘芳艳同学特殊的生活经历,艰苦的生活细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特别是不管走到哪里一直把盲母带在身边照料的孝义之举,感动中国,感动天下,每一个有所闻见她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泪流满面。
  ###总书记最近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八荣八耻”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刘芳艳的事迹是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好诠释。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年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珍视亲情、奉孝敬老、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不畏艰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人生追求。刘芳艳用平凡之事、常人之情、善孝之举、报国之志,实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要求,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荣辱观、道德观教育的好典型、好教材。
  这里特别值得提到刘芳艳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感人之处,就是她的感恩之心、反哺之情、善孝之举。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些为人类社会普遍肯定和赞美的传统美德,譬如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孝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无不强调了孝之重要。当然,过分夸大孝道是不恰当的,但是,一个社会缺失了孝道也是可悲的。孝道当是人之本性,比如一些动物也有着本性的孝:鸦知反哺,羊知跪乳,即为明证。《孝经》上有这样的说法: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人之天伦;成家后,孝敬双方的父母,是中孝;再扩而广之,用孝敬父母之心孝敬天下人父母,就是大孝。孝敬天下,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
  刘芳艳精神的典型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孝行教育。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有一句讽喻大学生的顺口溜:“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条件和地位变化了,孝心却在渐渐丧失。一些读者在短信留言中说面对刘芳艳羞愧难当,由此可见,刘芳艳的孝义之举,确实刺到了我们某一部分人的痛处,促人深思,促人警醒。
  据报道,在2006年1月由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论坛”上,有专家提出:中国社保基金目前只有二千一百亿,缺口二万亿,将来有可能出现两个人工作养活一个退休的人的情况。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这么大的社保缺口,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当社会不能完全保障那些老人们的未来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够像刘芳艳同学那样,承担起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一个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和义务呢?“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老瘁”,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儿女应有情。所有做儿女的人们,都要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孝敬之情。今天你是儿女,将来你也要做父母,今天你怎样对待父母,明天你的儿女就会怎样对待你。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努力践行“八荣八耻”,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高云淡”的故乡
黄河之水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黄土高原是她首当其冲的杰作。绵延铺展的高原到这里;大自然巧妙地用六盘山脉画下了一个硕大的分号,西边是陇东黄土高原,东边是陕北黄土高原。
  六盘山西麓,陕、甘、宁交界处,隆德县城郊乡下沟村一组住着一户被黄土高原沟沟壑壑遮蔽的贫困人家。1984年7月22日寅时,被父母唤着乳名珍珍的小女孩在这户人家“呱呱”坠地,她,就是现在就读于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绘图专业04级的女大学生——刘芳艳。
    整个村庄,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其风也朴。
  汽车穿过六盘山隧洞,豁然开朗,眼前一马平川。左行不到两公里,是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隆德县县城。
  县城平躺在六盘山的怀抱里,热闹而祥和。一条小河把县城团团箍紧,312国道又把县城镶上一条灰白色的宽边。街道洁净、整齐而错落有致,不太高的建筑,各种式样,各色装饰,鳞次栉比,色彩斑斓,雪后初霁,在六盘山薄雪的映衬下,清新亮丽,极富诗意。隆德人自豪地称之为“天高云淡”的故乡。
  1935年,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翻过六盘山最后一座山峰,写下了豪迈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在红军遭到国民党围追堵截,损失惨重的严峻形势下,他仍然在诗中写到:“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中国革命如在掌握之中,革命的乐观主义激情洋溢。
  隆德人虽处贫瘠的黄土地,但他们却一代又一代人为改变穷山恶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耕地少,水土流失,他们就砌石造田,保持水土,种树、间种药材,2005年荣获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称号,种植的药材,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隆德还是全国无毒县和全国无艾滋病县,隆德人不仅要消除贫困,还要使隆德成为名副其实的彰显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文明县。
  隆德人那种为消除贫困,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坚定信念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下沟村23号
刘芳艳家所在的下沟村一组不在这一马平川上,离县城还有八里多路,是六盘山山脉中一个由两座黄土高坡相夹而成的狭窄的冲沟。村里30多户人家的房子被冲沟分成两边,分别依傍两座黄土坡脚而建。刘芳艳的老屋在北坡,现在租住的房子是三婶家的,在南坡。冲沟往上走,就是海拔2000多米以上的六盘山西北山脉,冲沟里常年有从六盘山上流下来的黄土水。村里可耕土地少,贫困户多,家庭条件稍好的人家,住上了砖墙瓦盖的房子,但大多数村民还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再宽裕一点的人家都迁到靠近公路的川地上去了。
  刘芳艳的父辈由于兄弟姐妹多,在分家时,父亲只要了一间大约7平方米左右的土坯房,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坍塌了,只有几棵粗大的柳树留下了对老屋的记忆。1994年,刘芳艳的三叔因食道癌去世,三婶带着孩子改嫁到河南,三婶同情刘芳艳一家挤在如此狭小的破屋里,同意把两间土坯房让给他们住,签订了租让协议。三婶的房子也是摇摇欲坠,到了1996年,实在住不成了,刘芳艳的父亲和哥哥将危房扒了,花了几个月时间,在原地建成三间干打垒瓦房,一直住到现在,门牌号是“下沟村23号”。
  现在,下沟村23号成了媒体聚焦的地方。
  刘芳艳携母离开老家快两年了,离家时,她委托堂哥刘岁存照看房子。当刘岁存打开尘封已久的大门让我们走进院落时,在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却感到了秋的凄凉。用干打垒围成的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四间房子,南北向一间,为正屋,东西向三间,为偏房,土坯墙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裂缝,室内墙上留下的漏雨的痕迹像画下的大幅地图,夯土地面潮湿得能挤出水来。三间偏房,一间是厨房,另一间堆满了可能是杜桂兰在家时割的柴草,中间是刘仓的房间,除了大炕,别无他物。正屋是杜桂兰的房间,大炕占据了房间的一半,左手边是三开门的立柜,油漆已渐渐脱落,立柜旁摞起两根直木锯成的木板。正对门是中堂,中堂挂的是悼念刘百义的镜匾,撰有“一世勤劳留典范,一生俭朴传家风”的挽联,准确地概括了刘百义的一生。中堂下有一条案,供奉着刘百义的遗像,遗像旁有一酒壶,大约是用来装香插蜡烛祭奠之用。整间屋子集合了全家人对刘百义的思念,其悲情氛围笼罩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头。
  在刘百义遗像后面,我们发现了刘氏一族的家谱。家谱扉页上写着“根深枝叶茂,源远水流长”的字样,后面分序言、例义、世袭、内外传、墓址五个部分,记载了从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到现在130多年的刘家历史,位列三代七位先辈事迹。序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刘氏一族“今安住宁夏(原甘肃)隆德县城郊乡下沟村人氏,经苦难岁月之折磨。先祖披星戴月,忘食废寝,口食草根,野味充饥饿;即将光阴渐盈,一粥一饭,当知来处,自奉必须俭约;子孙虽愚,身务期俭;教子有方,莫贪意外之财;对穷苦亲邻,须加温从,刻薄成家,如今之宽余”。
  富不忘本,穷亦不忘根。一本家谱,记载了先辈艰苦创业、荣辱兴衰的历史,对晚辈后生,是一面镜子,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鞭策。
  

乡风和畅
每到清明节前的黄昏,可以看到下沟村三三两两的一家老小,头戴白纱,袖缠白纱,用竹篮提着一些饭食、水果、纸钱、香烛,爬到村头的黄土坡顶,在一座类似亭子的建筑里跪拜,这是村里人在祭奠逝去的亡灵。这座简陋的土坯亭子,村里人又管它叫“德孝亭”,是村里人集资修建的。
  这里的风俗是不能到三年内的新坟上吊清明,只有三年以上的旧坟,才能到坟前祭奠。下沟村人,善良有孝心,远近闻名,像刘芳艳家族父辈一代的兄弟姐妹,就被村里人夸奖为孝子孝女。刚去世的亲人,人们思念之情尤重,如何祭奠?村头坡顶过去有一个“黑水龙王庙”,说是庙,实际上是一个高不足两米占地也不足两平方米的土坯屋,破“四旧”那会儿给毁了,为了彰显村里人的孝德,就有人领头,修建了这座亭子,村里一位刘姓老人告诉我们,大家都叫它“德孝亭”。
  不能到新坟上祭奠的人家,就可以到这座亭子里来祭奠死去的亲人。刘芳艳连续三年逢年过节都到这座亭子里祭奠父亲,痛哭流涕地向父亲的在天之灵诉说自己的绵绵哀思。三年之后,她可以给父亲上坟了,但她也不忘到这个亭子里来,她觉得,到这里来,上天可以作证,她是多么地怀念父亲啊!中国人自古就有感恩报恩、不忘宗忘祖的美德,下沟村人生生不息地传承了我们民族的善孝传统。
  当然,这座亭子,也让乡亲们表达了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比如外出打工的人,要到这里来烧香磕头,希望保一路平安顺利,赚钱发财;谁家的大人、小孩生病有灾,也到这里来,祈求上天保佑。由此,我们同样可看到下沟村人的善良,看到了他们祈求平安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望。当然迷信和虚幻是消极落后的糟粕,是靠不住的,科学现实的保障全靠我们自己,下沟村人清楚这个道理,一直在勤劳艰苦地努力着。
  中午时分,我们看到妇女们扎堆在一起做针线活,孩子们在沟里嬉戏,男人蹲在一起聊天。整个村庄,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其风也朴。
   。 想看书来

穷父盲母
  生活到了贫困的境地,前面就是一条歧路,一边可能是“饥寒起盗心”,一边可能会因苦更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