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它们从来,都不是我们的一部分。当烦恼消散,当遮障撤除,我们就会露出本来面目,如同诸佛现全身。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凶猛的路上,勇猛的前行
关于净土,关于佛的境界,关于终极的大解脱,在佛经里都可以找到具体而美妙的描述。于是我们受了鼓舞,要上路了,一开始路上鸟语花香、风景宜人、庄严绝妙。可是走着走着,就发现,不妙啊,怎么险道横生、动物凶猛的?!该不会是上当了吧?可我们到底是上了谁的当呢?
  找个稍微安全一点的树头蹲下,我仔细地想了想,嗯,好像,的确,从来,也没有谁、没有神、没有佛来许诺过:只要上路,就一定会一路平安、顺顺当当、闭着眼都能走到终点。
  没有谁来许诺:一旦皈依佛,你就能马上像佛一样完美,成为一个完美佛教徒,不欺人、不自欺,慈悲、仁爱、智慧超群。
  没有谁来许诺:一旦皈依法,你就能马上像佛法一样正确无误,如理如法,开导群迷,真实不虚,不容置疑。
  没有谁来许诺:一旦皈依僧,你就能马上像僧宝一样摄受众生,传道授业,道德高尚,道理明白,成为人天典范。
  没有谁来许诺:在这条道上只有菩萨、护法,没有罗刹、魔王;只有赞叹、供养,没有奚落、嘲笑;只有随喜没有打击,只有进步没有退转。
  事实上,只要你开始上路,你就要经历一个必然的困境:超我与本我的距离。
  “超我”追求的是涅磐寂静,“本我”却依然被困轮回里。
  “超我”说要慈悲众生,“本我”说我就是那个需要被慈悲的众生。
  “超我”说应该选择出离,“本我”说入世修行才是最高境界。
  “超我”说必须坦诚不欺,“本我”说掩饰不叫掩饰,叫善巧。
  “超我”说要修持忍辱,“本我”说骂你是为了教育你。
  “超我”说钱根本不是问题,“本我”说没钱才是问题。
  “超我”说随喜,“本我”说妒嫉。
  但是,还只是在路上的我们,必须接受“超我”与“本我”在这个阶段的同时存在。如果杀死“本我”,我们就只能拥有一个虚伪的“超我”,而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因为“本我”就是现在唯一能依靠的两条腿,我们要站在真实土地上才能走出去。如果杀死“超我”,我们就只能抱着“本我”在原地转圈,生生世世,因为“超我”是我们寻找方向的两只眼睛,我们要看着最终的目标,才能走得对。
  所以,任何人,陌生人、亲人、敌人、同修、甚至上师,如果前来讥笑你、打击你、恐吓你、喝斥你、质问你,不是说你目标太高,就是说你现实太糟,一定要挺住,不用辩驳什么,只要自己知道:“我还在路上,我将一直走下去”就够了。
  等到了终点,也许我们会发觉,一切的困境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路却没有捷径
如今很多世间的事情都可以走捷径。
  想发财可以走捷径,投资、投机、投老板所好,只要不犯法,其实都可以。想出名可以走捷径,选美、选秀、选网络红人,只要不弄巧成拙,其实没关系。甚至连想找个人结婚生子也可以走捷径,网上相亲、联谊海选、敲定闪婚,只要不挑剔,总有一个适合你。因为有那么多的捷径,一辈子几乎可以当成好几辈子来过。
  但是出世间的事情,还真的是没有捷径可走。
  法都很殊胜,但是法器始终是要我们自己去打磨的,这个过程就是铁柱磨成针的过程,没有人能够代替你,你也不能欺骗你自己。
  承载一切出世间的修持的法器,是出离心。没有这个法器,所有的努力都没有坚固的理由,所有的努力都有可能变成形式,然后所有的形式最终都会变成束缚。而出离心,来自于对轮回本质的体认——轮回中的确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其本质都是无常,而无常就是苦。光是这一点体认,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我们终其一生都相信,一定还有什么是绝对美好、绝对永恒、绝对可以得到的。我们只能从一次次的天灾人祸,一次次的悲欢离合,每一次失恋,甚至每一天变老的容颜中去获取这种体认,我们要珍惜这些不如意,我们绝对不能绕过对出离心的修持。否则的话,当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越走越远,会突然有一天发觉:已经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出发——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出发,就没有足够的勇气继续走下去。
  摧毁一切修行路上的障碍的法器,是菩提心。没有这个法器,任何的障难都会吓退你,任何人的质疑、嘲笑都会让你泄气,任何一点的小觉受都会让你洋洋自得,停滞不前。而菩提心,来自于对众生本质的体认——众生身上的确有很多烦恼无明,但其本质都是佛,而只是被遮障了而已。这一点体认,也许需要无量生的修持才能彻底的获得,但最起码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佛陀的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令一切众生都获得这样的体认,都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哪怕今生能做的,仅仅是令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真实身份”有那么一点点的信心。如果忘却了菩提心,当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越走越远,会突然有一天发觉: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我们会对伤害我们的人失去信心,无法相信她的本质竟然也是佛?我们会对一点点成绩就感到满意,我们会忘了还有很多众生留在了颠倒梦想里。
  这一切最好不要在我们越走越远的时候才幡然发觉,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要试图走什么捷径。一劫一劫的生死轮回都不嫌走得太久,解脱轮回的道又怎么能嫌其遥迢呢?
  

山僧·渔父
山僧:来者何人?
  渔父: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进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山僧:所问何事?
  渔父:问空,问有,问如幻。
  山僧:汝先作答。
  渔父:且问。
  山僧:荒漠之沙可知水否?
  渔父:否也,未曾见水之故。
  山僧:河底之沙可知水否?
  渔父:否也,未曾离水之故。
  山僧:独钓渔父可知水否?
  渔父:否也,未曾以水为实之故。
  山僧:渔父可逐水而居否,可驭水而游否,可入水而渔否,可出水而歌否?
  渔父:如是,如汝所说,渔父可逐水而居,驭水而游,入水而渔,出水而歌。
  山僧:执空执有皆顽冥,不虚不实有功用,幻也。愿君坐如幻之彼岸,执如幻之钓竿,勾钓如幻之有情。
  渔父:唯然,信受奉行!
  

让心如履平地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但显然早就已经如此了——女性需要像男性一样地去焦虑。
  房价只涨不跌,工作量强大,身体透支,失业威胁等等,过去是男性焦虑的主因,如今也变成了女性焦虑的来源。也许不完全是社会的强加,还有女性主动的承担,总之,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地担负起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责任,这也使得困扰女性的问题由形而上转向形而下——“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哀叹,直接变成了“如果失业,谁来养我”的惶恐。
  是的,时代的洪流平等地裹挟着每一个人,现实的压力也平等地逼迫着每一个人,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所以去比较、争论是男人更不容易还是女人更不简单,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那些能够规避困苦、排解忧恼的方法,才值得去讨论。
  于是我们发现,当男人们正在为解决问题而上下求索、左右奔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女人开始反躬自身、转心向内。她们并不急于消灭问题,她们更愿意先看清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这种直面问题、正视焦虑的姿态,显示出她们其实比无法接受焦虑的存在、对各种问题必先除之而后快的男人们,更勇敢。
  这些有意愿而且有能力改变看问题的角度的女性,这些有勇气而且有智慧探求矛盾的实质的女性,我们把她们称为:灵修的女性。是的,“灵修”这种古老的、听上去很形而上的方法,如今正越来越多地被摩登的,必须独自面对各种形而下挑战的女性们所运用着。
  其实只要当“灵修”开始真真实实的产生效用,“形而上”还是“形而下”就不再重要了。就好像,当能够安然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到底是因为有了足够的存款,还是因为有了足够的安全感,这已经不重要了,安稳快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绝大多数人,都忘记了这一点。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当男人立志要用三十年赚够可以解决所有焦虑的钱的时候,有的女人只淡然一笑,她宁愿每天花三十分钟,体验安住于当下的怡然——也许是因为她深刻地知道,正是当下最健康的生命状态,决定了未来三十年的生命走向。
  肯定会有人怀疑:“灵修”真的能够改变我的生活吗?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能给我带来些什么?“灵修”是这个时代的灵丹,抑或只是临时的安慰剂?也许我们需要先来谈一谈,我们的生活到底怎么了?到底最缺少什么?
  我们每天面对着许多的难题,而我们经历的最深层的焦虑和痛苦之一,就是我们的内在基本不安全感。当我们渴望丰厚的财富、稳定的家庭、完美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体魄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渴望由这一切所支撑的安全感。所以变动、失去、欺骗、年老……都会强烈地冲击着我们。但是虽然我们一直在很努力地抓住众多东西,我们也同时一直都在忘记:一切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切结果都不是一、两个条件所组成的(例如“安全感”就需要很多的条件)。正因为一切都是“众缘和合”的结果,每一个缘又都是无数个其它的缘的组合,所以“改变”,恰恰是这个世界唯一无法改变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不能预料并且接受改变,我们将永远无法在这个世界安身。如果不能随顺改变,甚至主动改变,并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将很难在这个社会立命。
  而“灵修”,首先能带来“静定”。过去伟大的灵修大师有这样的一个比喻:气就像一匹盲马,心有如残障的骑师,脉可以比做扭曲混乱的道路。所以通过对合宜环境的选择,对身体姿势的调整,对呼吸的控制,我们可以使“道路”不再扭曲不清,“盲马”就能没有错误地沿着道路奔跑;这也表示,这个残障骑师——心——更受到控制。当心越宁静、越广阔、越调柔,继而就会发展出“明观”。我们的心将变得更清明,更敏锐,更具洞察力。这就好比一个湖,当被搅动的湖水渐渐平息,一切的干扰慢慢消失,污浊的成分开始沉淀,我们就能够看清湖水本来的颜色与质地,甚至可以看到湖中的水草和细小生物,也能看到湖面所映照出的整个虚空大地。“静定”和“明观”可以让我们梳理、沉淀并洞悉我们所有的情绪,让我们看清楚是问题带来了情绪,还是情绪制造了问题?“静定”和“明观”也可以让我们更了然这个世界的实相,更接受变化的本质;因为专注和洞察力,我们了解想要成就一件事情所真正需要的条件,所以我们比原来更容易达成目的。
  通常我们没有办法让身体和心按照意愿而行动,它们都是我们习惯的奴隶,所以“灵修”的精髓,就是让我们获得某种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我们才会活在期望与失望之间,憧憬与恐惧之间,我们既活在已经消失的过去,也活在没有前来的未来,独独没有活在当下。一直以来,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进行得失筹计,使用了太多的聪明去和这个世界争辩,但是诚如十二个世纪以前的一位印度的伟大修行者“寂天”所说——我们光脚在大地上行走,地面上遍满荆棘、砂石、尖砾,愚笨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脚受伤,就试图用牛皮来覆盖整个大地,但是聪明的人知道,只需要在自己的脚上穿上一双鞋,就已经足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仅仅控制好自己的心呢?
  

后来
这个时代,做什么都要先以欲勾牵,包括学佛。
  这很正常,不管一开始通过什么方式,只要最后能走到正确的路上,并且一直走下去,那都是好的。
  只是,后来呢?
  总有一天,我们要有勇气走出学佛的蜜月期,开始与佛法“过日子”。
  不再兴奋莫名,不再灵光乍现,甚至不再法喜充满——即便如此,也要有勇气走下去。
  将佛法活进我们的日子,以平常心,修一切善。
  因为总有一天,
  佛法不再是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