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孩子,你能够做到!直到有一天孩子高兴地说,妈妈,我做到了。
那一次,我想起了自己以往常常看到的一幅标准图画,画面上是一个中国的母亲和她的孩子。孩子也是跌倒了,也是哭了。母亲一个箭步冲上去,马上抱起孩子,焦急地问,孩子,哪儿摔坏了,快告诉妈妈。没有事吧?疼不?孩子哭得更厉害了。母亲安慰:哦,好宝宝,乖,乖,别哭了,咱不玩了,妈一会儿给你好东西吃。有时候,母亲还会戏剧性地打一下绊倒孩子的东西,或者干脆就打地,一边打,一边说,我看你还敢不敢绊倒宝宝了。乖乖,别哭了,看妈妈都打它了。
在孩子轻轻跌了一跤时,两个母亲,一个送出了鼓励的目光,让孩子自己站起来;一个伸出了坚实的大手,帮助孩子站起来,也许,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不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然不这么简单。那还有什么呢?我的文章写到这里断了,今天有空,我继续想。
半个来小时后,我们走到了森林保护区中的一个游乐场,那里面竖立着几个小孩子玩的器具如秋千一类的,四周是草坪。草坪上有许多兔子粪。去年秋天时,看到好几只兔子在这里跑来跑去,也不怎么怕人,小孩子玩,兔子有时还看一会儿。
没有人照看游乐场,大家随便玩。
这个保护区内,有好几个这样的小游乐场,游乐场旁边都有一个饮水处和一个公共厕所。对了,我还忘记说了,到森林保护区来玩是不用交钱的,直接开车进来。
小孩子们玩得很高兴。我走到了游乐场旁边的停车场,在漫步中继续思考我的问题。想着想着,我更明确了,主要的责任其实不在父母,而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他们太惯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了。也许是由于隔了一辈人的关系,他们疼孙子,但不管孙子,甚至不让孩子的父母管孩子。
母亲这样对待孩子残忍吗(2)
多年前,一个与美国人结婚的台湾女子告诉我,说她在公公的家中管自己的孩子,他的公公和婆婆从来都不吱声,就像没看见一样。他们认为,怎么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法和观念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不应该说三道四。相反地,回到了台湾,就遇到麻烦了,当她当着自己的父母管教孩子时,父母跟她急了,要拼命。
她还说,不仅美国的爷爷奶奶们不大插手孙子辈的教育,就连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插嘴。当然了,他们也不帮带孙子。
许多来美国留学的大陆学生,一生下孩子后,就把老人找来了,帮助带孩子,一带就是一年半载。有的干脆把小孩子送回大陆。
对,正是这种由老奶奶决定的带孩子的方式,保证了传统的观念一代代地传递下来了。过度地保护孩子,是老奶奶教育的重要特点,正是这一点,束缚了孩子的独立和自由,增加了他们对长辈的依赖感。
一个星期前,一位姐妹告诉我,说她的女儿把工作辞掉了,在家里专门照看自己的小孩子。她女儿说,妈妈,我希望自己来照顾孩子,让他从小就享受到母爱。这个年轻的母亲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后裔,她母亲来美国也将近40年了,理解自己女儿的想法。
另一个年轻的母亲就碰到难题了。她是位基督徒,生下第一个孩子后,也把工作辞掉了,在家里一心照顾孩子。但她的母亲从大陆来到美国后,看到自己的女儿不工作了,非常不满,说白培养你上大学了,到头来做了家庭妇女,真没出息。女儿耐心地对妈妈说,妈,你就让我按照我的想法带孩子吧。
对,这就是希望。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要按照我的想法带孩子。我觉得自己想通了一件事,挺高兴的,于是,不想了,查查停车场有多少停车位,一二三,一共60多个。而最好的停车位都是留给残障人的,别人要是停在那里,罚款100美元。整个森林保护区有五六个这样的停车场。
这时,孩子们也玩够了,向停车场走来,而天,则滴下了几个小雨点。
大大方方地给老师送份薄礼
上个星期五晚上,全家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女儿高兴地说,妈,我今天送给老师的礼物,老师可喜欢了。
是吗?妈妈说。
真的。她可喜欢了。老师打开了我的礼物,大叫,啊,真可爱。然后,我就摁了电钮,它就动起来了。同学们看了都笑了。老师还把它递给同学看,我们同学看了都说真可爱。吃完午饭我们回到教室里以后,我们老师又告诉我,说她把我的礼物给好几个老师都看了。老师们都说,很可爱。
真可爱?不理解。在我看来,这个礼物简直就是个怪物。一个怪里怪气的人,戴个墨镜,一摁电钮,他就乱颤抖,一边颤,一边唱歌。星期四晚上,我女儿和母亲一起去了沃尔玛,花11美金买了这个玩具,作为送给老师的圣诞节礼物。回到家后,妻子用彩纸把这个怪物包起来,和圣诞卡一起,放进一个礼品袋中,星期五早上,我女儿就把它送给了老师。
女儿正在读五年级,属于小学生。小学生在圣诞节前,都会送给老师一个小礼物,价钱在十美金上下。儿子上中学三年了,他去年就说了,我们大孩子不用给老师送礼物了。我问他为什么小学生要送。他说,不是非送不可。但小孩子盼望老师喜欢自己,就给老师一个小礼物,让老师高兴高兴。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的理由,但似乎已经成为惯例,到了圣诞节,小学生们大都送给老师一个小礼物。
这一天,往往是一个学期的最后一天,同学们带着礼物来到学校,礼物都包装得漂漂亮亮的。上完一节课后,在十点多钟的时候,就开始了节日Party(聚会)。一般情况下,会有四五个家长去帮忙。
去年,我去了。
帮忙的家长往往要准备些小点心、饮料和餐巾纸、纸杯纸盘子一类的东西。去年那次,我们几位家长带了四五样点心,有自己作的,也有买的,饮料也分几种,可乐啦,雪碧啦,都有,孩子们的口味不同。
同学们吃完点心后,就开始作游戏。他们分成两组,每组十多个人,到教室外的过道上站好,然后,开始持球跑。跑急了,手不稳,拍子里的球就掉下来了,同组的都“嘘”了一声后喊,快点,加油。
玩完这个游戏后,回到教室内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游戏。比赛哪个组抢救伤员最快。几个小孩子站好了,另外几个小孩子面对着他们,一听说开始,就立即用手中的卫生纸,开始缠“伤员”,从头缠到脚。他们缠好了之后,我看着忍不住笑了,这些被包裹好的“伤员”,浑身雪白,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活像一个木乃伊。
回到我们家的饭桌上,我儿子问我女儿,你们吃什么?我女儿说,是一些点心。我儿子自豪地说,那你可赶不上我们。他五年级的时候,老师买了五个大比萨饼,还有可乐,把他们吃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美国小学生给老师送礼的故事。再说一句作为结尾。我知道,再过几天,我女儿一定会收到一张谢卡,是她的老师寄来的,感谢我女儿送她的小礼物,并祝愿我女儿圣诞快乐,新年快乐。接到别人的礼物,应该送一个感谢卡,这也是美国的一个惯例。所以,不用想象力我也知道,凡是送给老师礼物的孩子们,都会收到老师亲笔写的一封感谢信。几年前,教会的一个姐妹给我传授经验,说孩子大了,还要学一件事,就是收到了别人的礼物后,要写一个感谢卡寄给人家。
这个,当然也是我要学习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还是多理解点这些“香蕉”吧
人们把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叫做ABC,又叫做“香蕉”,外面的皮是黄的,但里面的心是白的。就是说,从小他们就在美国长大,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价值观念,于是,心就成了白的了。
我的孩子也是ABC,“香蕉”。
六点半,儿子走进了我们夫妇的房间,他掀开窗帘一看,说,哦,下大雪了。我急忙起床,下地,穿上棉袄棉裤,打开车库门,拿起大铁锨就出来了,准备铲雪。
好大的雪啊,眼前一片雪白,连青松都被大雪压住了,只露出一点点绿。透过街对面邻居家银白的房顶,看到一轮又红又大的太阳正挤在小树林中。天更蓝了,几缕淡粉色的彩霞,仿佛女孩的头巾,被风轻轻吹动着。
一尺多厚的大雪。
隔壁邻居正用扫雪机扫雪,雪浪飞起有一人高,成弧旋形落到了雪野上。我用大铁锨扫,慢一点,但活动了身体,也牵动了许多回忆,小时候在家里,就是用铁锨扫雪的。东北的雪真大,那时人小,看到雪这么厚,直发愁,怎么老是扫不完哪!
后来听说过一个新词,叫历史积淀。跑题了。
铲了几锹雪后,劲头来了,想玩玩年轻,于是,弄上满满的一锹雪,双臂一挥,雪向门口的大枫树扔去,落在了围绕着枫树的小柏树上,一只小兔子突然窜出来,头也不回地跑了,跑到了墙角的小树丛中,不见了,只留下了一行脚印。嘿,人们为什么说兔子尾巴长不了了呢?兔子尾巴,挺好看的嘛。
手在动,脑子也在动。路上,两个中年妇女散步过来,打招呼,嗨!邻居问我用不用他的扫雪机,我说,谢谢,不用了。
前两天有位网友问我,说当中美两国利益有冲突时,你是向着老美说话还是向着中国说话?没想到,昨天上午,有一位网友给我打电话时也提到了同样的问题。顺便交待一句,自从我上《猫眼看人》这个论坛后,一年多来,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个猫眼网友打来的国际长途。他是美国人,地道的“香蕉”,现在在大陆做生意。他说,我在大陆做生意时,经常有人问我,如果中国和美国打仗,你帮着谁打?我回答,我当然是帮着美国打了。我们家在美国生活已经三代了,是地道的美国人。
接着,我给他讲了我儿子的故事。儿子生在美国,是地道的美国人,但他以自己的中国血统而自豪,这两天还在背中国小品呢。上次看奥运会的时候,他十几岁了,一看到中国运动员参加决赛,就兴奋了,大声喊,打败日本人,打败德国人,打败加拿大人,等等。我小女儿则和我一样,喊,中国,加油!但一看到中美两国运动员一起决赛时,儿子就沉默了,转过脸看我,满是悲伤与无奈。
有一次,我问他,儿子,你是希望中国赢,还是美国赢?
儿子一笑,问我,爸,你说呢。
我说,我问的是你啊。
儿子回答,那你让我说真话还是假话?
我说,你当然知道我希望你说什么了。
儿子说,爸,那我就说了,你可别生气。我还是希望美国赢。
我说,谢谢儿子,跟爸爸说实话。
儿子反问我,爸,你肯定希望中国赢了,对吧?我笑而不答。
给我打电话的猫眼网友说,我儿子的想法和他一模一样。我就说,看来你们真的是“香蕉”,还真不能把你们当成中国人。但不管怎么样,我得去理解你们的想法,套用一句口号:“理解万岁!”现在也就只能“理解万岁”了。
听听人家小ABC的看法(1)
真为你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高兴!
——不求甚解
儿子虽然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但特爱中餐,尤其是饺子。他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开车送他去幼儿园,在半路上,他突然说,爸,我爱你。
我说,谢谢,儿子。今天怎么想说这个了。
他说,你包的饺子我最喜欢吃了。比商店买的都好。皮也好吃。
我说,好,爸爸以后就多给你包点饺子,自己擀皮的。
儿子答。嗯。谢谢爸爸。爸,你就多给我包饺子吃吧。我长大了,也天天给你包饺子。
时间过得很快,我儿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改口了。他说,爸,这样吧,我长大了给你买商店里卖的速冻饺子,你想吃多少我就给你买多少。也不错,我还是谢谢儿子。
今天儿子放学回来,一看到我正在擀饺子皮,包饺子,他就什么零食都不吃了,硬是挺到了第一盘饺子端到了饭桌上。他说,老爹,我都快饿死了。我就自己先祷告啦,我实在等不及与你们一起吃了。
他自己祷告结束后,一看,还缺样东西,于是喊:爸,醋!这个美国鬼子吃饺子,一定得沾着调料吃,调料还得齐全,酱油,醋,香油,一样也不能少,醋还得是中国的镇江香醋。要是晚上,他还要来点大蒜,剁得碎碎的,撒在调料中。早上不加大蒜,说吃了嘴里有味,同学会说臭死了。
不一会儿,我和妻子女儿都上桌了。我和妻子边吃边聊,儿子则继续大吃。妻子说,她有一个同事得了癌症,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