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石的孩子-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尔斯口里喃喃说道:“我觉得恐怕该是我们来向全世界发布这个坏消息的时候了。”
  六
  他们的车在第二天的上午进入了南京城,这个传说中的石头城现在看起来像是一座空城,九、十点钟本该是一个城市最有生气的时刻,但现在,你只能感觉到它沉重的喘息声。
  许多老房子正在燃烧,偌大的马路上看不到一个行人,他们的车驶过了这么一条漫长的街道,但是却没看到一个行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像是头顶空悬了一把利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
  他们把车停在一个看起来僻静的地方,巴尔斯敲了一下车厢板,招呼道:“喂,你下来吧。”
  艾迪从一堆箱子里钻出来,跳下车,和霍格他们两个握了握手。艾迪想说什么,巴尔斯先开了口:“记住这个地方,你们如果今晚九点不回到这里来,我就自己开走。小心点,别让你们的屁股露出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目击者(7)
说完,他重新跳上车,一踩油门快速地消失了,看起来他对这个城市原本很熟悉。
  霍格背上自己的东西,看看艾迪,艾迪道:“我去金陵女子大学看我的朋友,他们能提供一些帮助,你一起来吗?”
  霍格道:“我可不想美联社和合众社发同一张照片,我们还是分开走吧。”
  艾迪点点头:“但愿你有好运气。”说完转身走开了。
  霍格望着他在不远处消失了,定下神来,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地方,想要寻出这里的明显特征,这样晚上才可以重新回到这里。
  但这里几乎看不出任何特点,一样的废墟,一样的烟雾缭绕,一样的阴森恐怖。
  他看了看四周,然后沿着一条小道开始跑。跑几步,又停了下来,他知道,在这座看似空城的地方,到处都充满了杀机。
  他拿出相机,开始拍照,试图抓住一些战争的细节。他拍空中飞扬的中国士兵服装的碎片,拍小街上闪过的一个小孩的眼神,拍一个茫然向前走着的老盲人……他不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心里明白这里正在发生着一场浩劫。但是,他还是不愿意相信。据说在这短短的一周内,已经有几十万人消失了。
  猛然间,远处传来一阵机关枪的扫射声,随即他看见一辆日本军车正朝自己的方向驶来,他迅速躲进了一个离他最近的门楼。
  这里看起来战前是一个高档的商业办公区,但现在一点声息也没有,当然也没有人,连一只随意飞行的小麻雀都没有。
  试着推了一下门,门开了。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去,然后在四周察看起来。
  办公室里充满了一种仓皇和慌张。霍格猜想,它们的主人几乎是逃跑着离开的,可能只是把一些重要文件带走了,其他的一切还都没来得及清理。
  他又看了几间同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人。他走近一个窗口,看外面,外面是一个湖,像是一个公园,有一些供人小憩的长椅,可以想象这里一定是南京人从前的一个浪漫所在。霍格心里充满疑问,不知道这个湖是他从导游地图上看来的莫愁湖,还是玄武湖。
  刚才的那辆军车就停在那里的湖边,几个日本士兵从车上跳下来,他们有说有笑,像是在进行一次冬日的漫游。只要看他们的笑脸、他们轻松的神情,你会觉得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
  霍格回过身来,找了一个相当僻静的角落,从背包里取出打字机,放在一张办公桌上,开始构思他的快报。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喊声,他迅速跳到窗口,手里抓起了照相机。
  公园里面突然多了很多人,霍格不知道,他刚才看到的那个空城为什么在突然之间出现了这么多人。大约十来个日本兵押着一群中国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什么样的人都有,看起来像来自一个居民区。那些人不像这一路上所见的难民,而是被人刚刚从家里的热被窝里抓出来的。
  日本人叫喊着、比画着,将那些人排成几道横排,命令他们把手放在头上。一个孩子没有照着做,一枪打过去,孩子倒下了,所有的人都不做声,好像他们已经看惯了这样的场景。
  一队日本兵在他们的面前排成一字,面对面地僵持着。人群中几乎没有声响,只有偶尔的一两声孩子的啼哭。
  霍格看到在这群士兵背后正在架起的机枪,他的脑子里立时一片空白。
  那群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对突然出现的机枪作出反应,随着军官的一声令下,机关枪开始扫射……
  霍格几乎是在一种本能的状态下按下了他的相机快门,他紧闭着眼睛,不敢看这个令人极度恐惧的场景。
  机关枪的声音在城市强烈的阳光下炸响着,太阳里爆出一串串火星,霍格觉得,这是世界末日的声响。
  惨绝人寰,骇人听闻,他在一刹那理解了巴尔斯的愤怒。这是一场空前的屠杀……
  那声音强烈地振动着他的耳膜,像是要炸裂了一般,但他无法掩耳,他必须拍摄,必须面对这今世他看到的最惨烈的场景,他说不清这到底是一场梦还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他浑身颤抖着,尽量克制自己的身体不要摇晃,他告诉自己——现在还是一个记者。
  

第一章 目击者(8)
只用了不到三分钟,几百个人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机关枪声消失了,但耳膜还是剧烈地疼。
  他觉得自己的整个身体都要翻转过来了。突然,他倒在地上,猛烈地呕吐起来。
  自己是个有使命的人,一刹那他给了自己一个使命,他必须让世人、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这里真正发生了什么。
  他挣扎着爬起来,再次把镜头对准了窗外,不用调焦,不用测光,他几乎是像一个盲人一样寻找着那个方向,拍摄自己想要的那些画面。
  士兵们将一具具尸体在湖边堆积起来,然后往尸体上洒上汽油。他们依旧说笑着漫不经心地做着这一切,似乎就像一个锅炉工在往火炉里加煤那么自然。
  之后,他开始写自己刚才所见的一切,他突然觉得他找不到准确的言辞来形容自己的愤怒和悲伤。他想哭,想喊,想给人们看他刚才拍下的那些场景,告诉他们这里发生的一切和他们之前听到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那些日本人的话是谎言和欺骗,是一个强盗的虚构。强盗把自己虚构成一个济世扶贫的侠客,这个世界真是全乱套了。
  他不知道天是什么时候黑下来的,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整天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怎么就能支撑下来。
  这是自己一生里最黑暗的日子。
  看着天黑下来,他想他可以再拍一些照片,离那个场景更近一些,更平视一些,他觉得,刚才那些拍摄是用上帝的视角在拍,现在,他要用一个人的视角来拍。
  离开办公室,转了几个圈,来到公园的墙外,透过篱笆墙,他看见了正在熊熊燃烧的火,一天之中不知道进行了多少场这样的杀戮,公园里有许多堆这样的灰烬,又有成千的人在今天消失。依此算来,一个城市里远远不止一个这样的杀戮场,那么,今天到底杀死了多少无辜的百姓,大概只有上帝知道。
  霍格不可能知道之后公布的数字,是一个惨绝人寰的全城清洗,不光是屠杀,还有其他的罪行:奸淫、抢劫、纵火……几乎一切世界上恐怖的罪行都能在这里找到证据。
  他离开公园,四下里张望着,看看手表,已经晚上六点多了。他记起和巴尔斯的约定,他得在九点之前到达那个指定地点,要不然他就将在这个人间地狱里继续接受煎熬。
  现在他只想逃离这里,把真相告诉世界,然后结束自己的记者生涯。他想不到自己最后的记者生涯会以这样一个事件来结束。
  他在寻找那个地方,好像周围是火车站。不远处依旧还有机关枪的扫射声,像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 各种各样的刑场遍布这个城市。他想不通,日本人为什么要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毒手,他们看起来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了,他们是要一座空城吗?他们是对人类本身有仇恨吗?那么他们根本就不是人类了。人类之间凭什么会有这样的仇恨和愤怒?
  他寻不出答案,他觉得日本人和中国人都一样找不出答案。它像是人类的一种迷幻状态,被一种什么样的毒品刺激得失去了理智,只留下一堆幻梦一般的恐惧。
  他回想着刚才那群看起来轻松自如的日本士兵,突然发现,他们自己其实也正在一种恐怖之中,只是用一种夸张的放松来掩饰自己的恐惧。他们在恐惧什么?自己的内心,还是这些冤死的灵魂?
  城市被一片片火光映衬着,泛出悲愤黯然的红晕。他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转过一个街角,一下子愣住了。他停下脚步,一队日本巡逻兵正站在自己面前,他们举起带着刺刀的长枪对着他,他慢慢地举起了双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逃亡者(图)(1)
他的生命总是在将要走到尽头时快速地一转弯,但他没想到,现在的这个弯会转得这么大,让他猝不及防。
  一
  霍格被几个日本兵押到了日军的指挥部,那个日本军官看起来还挺斯文,一副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他对这个手持红十字会通行证的外国人显得不那么粗野,用英文问他关于红十字会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霍格还有点紧张,但是很快他就镇定下来,认真地回答着他提出来的那些问题。
  进了指挥部,军官让助手开始搜查他的包,好像觉得像他这样的人,犯不着亲自动手,有损风度。军官把他的照相机递给助手,命令他将相机里的照片冲洗出来。军官让人泡了两杯茶上来,然后和霍格用英文聊起来,霍格告诉他自己刚刚去过日本。
  军官感兴趣地问:“你都走过些什么地方?”
  霍格便兴致勃勃地说起来:“大阪、名古屋、京都,自然还少不了东京。”
  军官问:“你觉得东京和南京比起来如何?”
  霍格不知道用什么词汇合适,他知道自己现在的性命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是一个负有使命的人,应该尽快脱身:“我无法作这种比较,因为我刚到南京,实在还没看出它有什么迷人之处。”
  军官指着墙上的一些画给他看:“我还是更喜欢中国,它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我们领略,它的文化、它的古董、它的博大精深,你看,在这里几乎每一个景色都能入画,只是我的画很差劲。”
  霍格看着墙上的五六幅小画,都是一些古怪的中国景致:一个坐在马车中的婴儿,一个提鸟笼的老人,一座古桥,一座古寺庙……霍格觉得他的画功还算不错,应该是受过一些专业训练的样子,只是那些画的色彩都有点奇怪,不知为什么,他觉得其中有很强的血腥味。
  霍格道:“没想到你还是个画家,怎么会当了军人?”
  军官笑道:“我算什么画家,当年考美术学校考了两年都没考上,结果就上了一所军校,但还是喜欢画画。”他说,“我随身都会带着我的画本,有时间就画,只是喜欢。”
  霍格觉得自己和日本军官的这种谈话方式很滑稽。他只是担心着自己照相机里的那些相片,一旦日本人发现了,他的身份也就暴露了。他竭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努力表现得从容一点,但双手还是禁不住地颤抖,他只得掩饰着,装做在很认真地看画的样子。
  日本军官客气地问:“你还要一些茶和香烟吗?”
  霍格用他结结巴巴的日语说:“谢谢,不客气。”
  然后他又用英文告诉那军官,自己是个摄影爱好者,有七八年的摄影史了,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带上照相机。
  房门再次被推开时,那个年轻的助手满面怒容地走了进来,以前强装出来的笑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霍格心里一惊,知道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
  那个助手怒气冲冲地把霍格的相机和一张放大了的照片扔在桌上,那是一张可怕的机枪扫射平民的照片。霍格心中一愣,但是还是看了一眼自己的照片,照片的效果超乎他想象的好,他从来没有拍出过这样令人战栗和震惊的照片。他有点遗憾地想,这照片要能发出去,一定会成为一幅历史的经典照片,可惜……
  日本军官看看他,无奈地摇摇头,向他做出一个诡异的笑容,随之一挥手,几个日本士兵扑上来,将他五花大绑起来。军官道:“送他回家吧。”
  日本军官把他的照相机塞进他的背包,然后把那些照片也塞了进去。军官有点留恋地看看那个相机,像是很喜欢的样子。
  霍格道:“你要是喜欢就留下做个纪念吧。”
  日本军官笑笑:“这样的相机我每天都能找到许多,谢谢你的好意。”
  “沙扬娜拉!”霍格说了一句。
  “沙扬娜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