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布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贝·布托-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沙特阿拉伯、伊朗、叙利亚、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阿曼、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都有所表态。此外,泰国、菲律宾、越南、哈萨克斯坦、新西兰、土库曼斯坦、乌拉圭等国领导人或政府也都通过不同形式对贝·布托遇害表示了强烈谴责。
  红色的玫瑰花瓣下,贝·布托安详地睡去了。往昔的悲欢荣辱已成过眼云烟。

“铁蝴蝶”翅折梦殒(7)
其实从回国之日起,贝·布托就已经做好准备,坦荡地面对死亡。2007年9月20日,她曾在巴基斯坦媒体上公开发表了一篇题为《当我返回巴基斯坦》的文章,她在文中写道:“我的生活不同寻常。我埋葬了50岁的父亲和两个正当年的弟弟。当我的丈夫在没有定罪的情况下被关押8年——作为我的政治生涯的人质,我独自抚养我的孩子。在我父亲被谋杀后,人民党让我担负起领导的重任,我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在那个时候,我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现在,我也不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当我的飞机下月在巴基斯坦着陆时,我知道我会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一旦我离开机场,我不知道什么将等待着我,个人的或政治上的。我祈祷最好的结局,我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0月18日,贝·布托终于回到了痛别8年的祖国。正如她所期待的那样,巴基斯坦人民给了她空前盛大的欢迎。20万支持者在卡拉奇举着人民党的旗帜和标语、贝·布托的巨幅画像,高喊着口号,载歌载舞。欢迎她的队伍从机场一直往外延绵了6公里长。那天,贝·布托穿的是绿色的巴基斯坦传统服装,头上裹着白色的头巾,象征着巴基斯坦的绿白国旗。她说,回家的感觉真好。贝·布托一边向欢迎她的民众挥手致意,一边潸然泪下,不时用头巾擦拭眼睛。
  “回到祖国我非常非常激动,我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梦想着这一天,我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一秒钟一秒钟地数着时间。”她的话,道出了内心的无限渴望,哪怕未来困难重重,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都阻挡不了她回国的脚步!
  下飞机后,她乘坐一辆特意改装的防弹大卡车前往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陵墓,并准备在那里发表演讲。由于欢迎她的人太多,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车只能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从机场到真纳墓仅16公里,可她的车开了7个小时还没有到目的地。就在这时候,她的车旁突然发生爆炸,造成10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伤,但贝?布托本人幸免于难。
  70天后,她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劫难!
  按照###教的传统,穆斯林在去世之后应尽快入土安葬,最好在第二天日出之前。12月28日恰好是星期五,对于穆斯林来说,这是一周中最重要的礼拜日。贝·布托的葬礼在这一天举行。
  当天凌晨,巴基斯坦军方派出一架C-130军用飞机,将贝·布托的遗体运至她的家乡——信德省拉卡纳地区的苏库尔镇,随后用车运往家乡胡达巴赫什堡村。贝·布托的遗体用巴基斯坦人民党的绿、红、黑三色旗覆盖着,在丈夫扎尔达里、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的护送下,被送往布托家族的墓地——不久前,她刚刚来过这里,拜祭她的父亲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老布托是巴基斯坦第一位民选总理,知名政治家,1979年在军方政变后被绞死。
  从住宅到墓地里程约5公里,灵车却行驶了约两个小时。一路都有大量悼念者向灵车拥来,他们捶胸顿足,失声痛哭,发泄着难以压抑的情绪。一些由支持者在贝·布托10月刚回国时制作的标语牌仍竖立在通往墓地的路上。一块标语牌上写着:“贝娜齐尔,穷人的希望。”两个多月前,这些标语牌迎接贝·布托回国,如今却要做永久送别。当贝·布托遗体被人从白色灵车中抬出时,扎尔达里动情地请求聚集的民众允许遗体通过。葬礼之前,现场已经聚集了几千名贝·布托的支持者。由于公共交通中断,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骑着自行车,有的甚至步行几十公里赶到这里,为他们所追随的这位不寻常的女性做最后一次祈祷。当地时间下午5点30分,在家人和支持者的目送下,贝·布托的遗体被安放在其父亲老布托的身旁。她将长眠于此,永远陪伴着她敬爱的父亲。
  

死因?疑凶?谜团(1)
就在贝·布托遇袭身亡之时,一连串大大的问号就开始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是谁杀害了贝·布托?谁是行凶者?谁又是幕后黑手?
  围绕这一连串问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基地”组织、塔利班武装分子。事实上,巴基斯坦政府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巴基斯坦内政部发言人贾韦德?奇玛在暗杀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就对媒体说,有证据显示,“基地”组织策划暗杀了贝·布托。
  奇玛说,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监听到的“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马哈苏德与一名武装分子在贝·布托被暗杀次日的电话对话。内容显示,马哈苏德是暗杀行动的幕后黑手。奇玛说,近期发生在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袭击事件都与马哈苏德有关,其中包括贝·布托10月18日从国外返回巴基斯坦当晚遭到的爆炸袭击事件。
  巴基斯坦政府的怀疑不无道理。在巴基斯坦,马哈苏德可谓是臭名昭著,双手不知沾满了多少人的鲜血。他主要活动在巴基斯坦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一直被巴基斯坦政府通缉。因此,他自然被列为头号怀疑对象。
  法新社还神通广大地从巴基斯坦内政部搞到了那次电话记录,不过对话已从普什图语译为乌尔都语。
  大毛拉萨希卜:首领,你好吗?
  马哈苏德:我很好。
  大毛拉:祝贺你,我夜里刚回来。
  马哈苏德:祝贺你,他们是我们的人吗?
  大毛拉:对,是我们的人。
  马哈苏德:他们是谁?
  大毛拉:有赛义德,有巴达尔的比拉尔和伊克拉穆拉。
  马哈苏德:是他们三个干的吗?
  大毛拉:是伊克拉穆拉和比拉尔。
  马哈苏德:祝贺成功。
  大毛拉:你在哪里?我想见你。
  马哈苏德:我在马吉恩(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的一个小镇),过来吧,我住在安瓦?沙阿家。
  大毛拉:好,我就去。
  马哈苏德:暂时别告诉他们家。
  大毛拉:好。
  马哈苏德: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把她干掉的孩子真勇敢。
  大毛拉:感谢真主。见面时再详谈。
  马哈苏德:我等着你。祝贺你,再一次祝贺。
  对于巴内政部的这一说法以及提供的证据,匪首马哈苏德的发言人连忙出面否认。他声称按照###教的教规,穆斯林是不会杀害女人的,因此马哈苏德武装没有参与这起暗杀事件。人民党高层的一些人士也出面帮腔,称巴政府的上述言论不可信,有转移视线之嫌。有的人甚至还矛头直指穆沙拉夫总统本人,声称穆沙拉夫应对刺杀事件负责。
  相反的,美国总统布什则站在了巴基斯坦政府一边,布什公开说,“杀人成性的宗教极端分子”应对刺杀事件负责。
  贝·布托本人在死前也相信,“基地”组织对她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她在去年10月卡拉奇遇袭后就公开了一份恐吓信,写信人声称是“基地”组织和本?拉登的朋友,扬言要杀害贝·布托。
  与“基地”组织相比,巴基斯坦情报机构被怀疑涉嫌制造这起刺杀事件就有趣得多。无论是在卡拉奇,还是在拉合尔、奎达、白沙瓦,甚至是在首都###堡,随便问问行人是谁杀害了贝·布托,可能有一半人会说,是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干的。如果你再追问原因时,绝大多数人都不能说出合理的理由。可见,这些人指称巴基斯坦情报机构涉嫌刺杀贝·布托也仅仅是怀疑而已,没有真凭实据。换句话说,他们是出于对当局的不满,而无端地把罪名推向巴情报机关,这是一种十足的情绪发泄。

死因?疑凶?谜团(2)
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的西方媒体在这点上也跟了风。英国《泰晤士报》在事件发生后发表评论称,除了国际和国内###武装外,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有可能染指贝·布托暗杀事件。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巴三军情报局与###好战分子关系密切,且巴连续数任总统都曾通过三军情报局之手镇压政治异己。
  2008年1月3日,穆沙拉夫总统召集驻当地的外国记者举行招待会,英国“天空”(SKY)电视台的记者更是直言不讳地追问穆沙拉夫是否与贝·布托遇刺案有着直接关系。这位记者不礼貌的提问立即激怒了穆沙拉夫,不过穆沙拉夫总统脸沉了一会儿后还是回答了问题。他说:“回答这个问题降低我的身份,但我仍愿意回答。”他说,“我出生于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家庭,我接受的教育是民主和宽容,我的价值观里没有杀人这个字眼。”
  穆沙拉夫还借机向与会记者介绍了巴基斯坦政府为保护贝·布托人身安全所做出的努力。他说,在贝·布托2007年10月第一次遭到恐怖袭击后,他本人就给贝·布托打了电话,向她表示了慰问,并告诫她巴基斯坦已不是过去的巴基斯坦,因此应多加小心,注意人身安全。穆沙拉夫还说,巴政府和情报部门也曾多次告诫贝?布托,“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正在准备对她进行报复性恐怖袭击,可惜没有引起她的重视。
  在部署护卫力量上,穆沙拉夫说,巴政府向贝·布托提供了防弹车,在群众###的当天,政府还向人民党派出了4名专业特警、30名专业警卫和将近1000名警察,但是由于当天###场面过大,有上千人在那里###,场面混乱,保护起来难度很大。
  一名西方记者问:“目前有传言说,军队和情报部门与此有关,您如何解释?”穆沙拉夫回答说:“在最近三个月,巴基斯坦共发生了19起自杀性恐怖袭击,而绝大多数恐怖袭击都是针对巴基斯坦军队和情报系统的。军队和情报系统本身就是自杀性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巴基斯坦任何情报机构既无能力、也无愿望依靠自杀性恐怖袭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巴基斯坦情报机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政部辖下的国家情报局,一是军队辖下的三军情报局及陆海空三兵种情报机构。在这些情报机构中,三军情报局的势力和影响力最大,势力最大时曾被人称为“国中之国”。穆沙拉夫上台后对三军情报局进行了整顿,部分削弱了该机构的权力,使之更成为一家情报职能部门。不过,外界仍有传言,声称三军情报局不仅势力仍然强大,而且还存在着“上令下不行”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惯性思维”的影响,当贝·布托遇刺后,对当局不满的人就有意或无意地联想到了三军情报局。
  穆沙拉夫总统在这一点上态度是强硬的,他认为无论是军队还是情报机构都没有卷入刺杀案,穆沙拉夫还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基地”组织领导人马哈苏德和盘踞在西北边境省的###执法运动领导人法兹鲁拉赫。穆沙拉夫说,经调查,在过去三个月里巴基斯坦发生的19起自杀性袭击事件中,绝大多数是上述两人指使的。
  当然,如果三军情报局真的被证实涉嫌这起刺杀案,那么这将成为巴现政权最大的丑闻,这也是穆沙拉夫总统本人最不愿看到的。
  无论如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拿出充足的证据证明巴军方或情报机关真的涉嫌制造了刺杀事件,或者是“基地”组织对贝·布托下了黑手。但专家们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那就是穆沙拉夫总统本人不会下令刺杀贝·布托。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死因?疑凶?谜团(3)
就像其他政治谋杀案一样,在贝·布托遇刺案中,围绕谁是凶手已有多个版本,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理由。不过,人民党在2008年1月4日宣布该党内部可能出现“内鬼”却让人耳目一新,也深深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
  2008年1月4日,该党的一位官员声称,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贴身随从形迹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个名叫哈利德…萨哈恩沙的随从却匆忙地秘密出逃了。
  人民党怀疑此人是内鬼有三点理由:一是哈利德…萨哈恩沙在案发现场的一连串可疑行动。根据媒体公布的现场录像显示,贝·布托在遇害前发表讲话时,站在她的讲台旁边的哈利德…萨哈恩沙竟然在自己的喉咙部位做了一个切喉的手势,这一举动显得既不合理也不正常,很可能是暗示恐怖分子可以发动暗杀行动了。
  哈利德…萨哈恩沙另一个引人怀疑的动作是他竟然抢在贝·布托之前登上了轿车,这一动作不符合惯例,也不正常。根据巴基斯坦人民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