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作者: 吱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 作者: 吱吱-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薄立刻笑着迎了上来,殷勤地道:“安大人回来了?不知道有何吩咐?”

    郑安指着被翻得到处都是的名册。道:“是谁让抄录的??

    主薄笑道:“是权大人!权大人说,您今天要招待吏部的人,让我们不要麻烦您了。”

    郑安只觉得一口气堵在了胸口,却不能当着主薄说什么。

    他微微点头,慢慢地出了库房。

    身后传来主薄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声音:“你们快点,英国公世子爷说了,今天晚上就要!”

    他应酬完了吏部的人,心神不宁地回到了家。

    郑太太关急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没事,没事。”郑安摆了摆手,心里却像有层阴影似的。总觉得今天的事让他有些不安。

    宋墨用过晚膳。兵部武选司的名单就送了过来。

    他和窦昭坐在灯下一个个的看。

    “这个怎么样?”窦昭和他商量,“排行第三,家中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祖父曾任河南都司佥事。”

    “先放到一边。”宋墨看了一眼。道。“等会再选两次。”

    “嗯!”窦昭又拿起一份名册,“神枢营总旗,二十岁。形容俊朗,正四品同知,袭职……”袭职的通常都是支应门庭的,断然不会入赘而。她不由长叹了口气,把名单放到了一旁,嘀咕道,“不知道是谁抄录的这份名册,还挺机敏的,一人一张,若是全抄录在一起了,还得找个人帮着把筛选出来的人重新抄录一遍。”

    宋墨也觉得这个人办事很细致周到,笑道:“是武选司的主薄!”

    窦昭倒没有多想。

    只是过了两天宋墨去兵部,在权子宜面前把那主薄好好地表扬了一番,然后将和窦昭选好的名单拿了出来:“我有急事,请权大人请这几个人明天中午到英国公府走一趟。”

    权子宜笑着将名单交给了身边的一个吏胥,自己和宋墨说着话:“不曾想世子爷和沐大人也很熟。”

    宋墨笑道:“我和沐大人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倒是和嘉定伯颇有些交情。”

    通过嘉定伯指使沐川给他打招呼,结果还不是一样!

    权子宜觉得牙有点酸。

    两人呵呵笑着说些场面上的话。

    那吏胥进来回话:“已差了人一个个地去通知,明天下午一准能到。”

    宋墨笑吟吟地告辞了。

    权子宜却有些担心:“我看其中有两个是天津卫的,能赶到吗?”

    “六百里加急,怎么赶不到。”吏胥道,“何况我已经跟报信的人说清楚了,是英国公府世子爷要人,他们谁敢不来啊!”

    权子宜毕竟是有身份的人,对宋墨近日的举动虽有耳闻,却并没有放在心上,闻言奇道:“现在世国公府世子爷的名声这么大吗?”

    那吏胥是权子宜的心腹,直言道:“您就看他捉拿英国公府走水的那些盗贼,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心,这样大的手笔,就让人不由地高看他一眼。”

    权子宜轻轻地点了点头,翌日中午派了吏胥去英国公府打探:“看看人是不是都到齐了。”

    有二十好几个人呢!

    其中还有几个是勋贵之家的旁枝。

    一个时辰之后,吏胥屁颠屁颠地跑了回来:“大人,一个不捺,全都到了。”

    权子宜五味陈杂,有些不是滋味。

    宋墨正和来者一个个的见面,一个个的说话。

    等在外面难免有沉不住气的,和面熟的窃窃私语:“知道叫来干什么吗?”

    “不知道。连五军都督府的几位掌印都督都不知道是什么事!”

    有人凑过来:“应该是私事吧?要不然怎么会在英国公府见我们。”

    “那也说不定。在私宅里见面不那么正式,就算是没有被选上,也无量大雅。”

    和宋墨见了面的人心里更觉得没谱。

    怎么英国公府世子问的都是些宅院之事?

    诡异的气氛直到宋墨把所有的人见了一遍还久久未散。

    ※

    姐妹兄弟们,先补上7月9日的更新。

    O(∩_∩)O~

    PS:求粉红票!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第三百一十一章  人选

    那些人的议论事后自然一字不落地传到了窦昭的耳朵里。

    她不禁有些担心,对宋墨道:“得想个妥当的办法善后才是。都是近卫军里任职的,若是让皇上知道了,只怕会起疑心。”

    这样公然地调人进京,就是吏部,没有皇上的手谕,也不敢如此行事。

    她原以为宋墨会先挑两、三个人选见见,没想到把规模弄得这么大。她当时坐在屏风后面已有些忐忑不安。

    “放心好了。”宋墨不以为意地笑道,“我督管五城兵马司,选几个近卫军补充五城兵马司,再正常不过了。想必那些人的长辈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近卫军虽好,可也要看在什么位置上。

    五城兵马司在皇城,专司协助顺天府、盐税课行事,就是个小小的胥吏,也有几分油水,又因为赵家是招赘,这次能入选的人全是那家中的次子或是旁支,这样的事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个好机会。

    宋墨做事,真的是很周全。

    难怪不管他怎么胡闹,到了皇上面前都有道理。也难怪他事到如今也没有被御史弹劾过。

    窦昭觉得自己只要全心全意信任宋墨就行了。

    “暂时就先拟定这三人,你看如何?”宋墨在名册上画了三个圈,递给窦昭看。

    从几百人选出二十几个人,再从二十几个人选出三个人,公主选驸马。也不过如此了,这次璋如表姐的婚事,一定能够解决!

    管她前世嫁的是谁,这一世那人到如今也没有登场,只好换个人了。

    窦昭直点头,到了晚上,不免又要让宋墨如意一回。

    第二天一大早,她挽了个漂亮的堕马髻就兴冲冲地准备去静安寺胡同。

    宋墨要和她同去:“若是舅母问起来,也有个说话的人。而且这三人还没有离京,趁这机会把人叫过来让舅母和璋如表姐亲眼看看岂不更好?”

    他很希望看到舅母闻讯后惊喜而感激的表情。

    这还是他自从娶了窦昭之后。第一次如此的兴致勃勃。

    让宋墨跟着一起去也好。

    这件事若是没有他。就成不了。

    等舅母知道宋墨做了些什么,肯定会更喜欢宋墨的。

    窦昭笑盈盈地点头。

    两个人像准备讨大人表扬的孩子,按捺着心中的兴奋,一起去了静安寺胡同。

    高升看到他们。吓了一大跳。忙道:“我这就去请老爷回来!”

    因为他们来之前并没有让人提前禀告。窦世英已经去了衙门。

    “不用,不用。”窦昭喜笑颜开地对高升道,“今天我是来找舅母有点事的。你陪着世子在花厅里用饭就行了!”

    高升的额头顿时就沁出一层汗,趁着小丫鬟给宋墨上茶的机会,悄声吩咐小丫鬟:“还不快去请猫儿胡同的两位少爷过来待客。”

    他第一次觉得,若是老爷坚决不纳妾,把十二少爷过继过来,也是件好事。

    窦昭哪里顾得上管这些,丢下宋墨就去了舅母那里。

    舅母看见她,神色大变,拉着她的手就是上下打量起来:“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回来了?是不是宋家欺负你了?你不要怕,舅母还没离京呢,自然会帮你出这个头!”

    “没有,没有。”窦昭笑得更欢畅了,见赵璋如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她,她把舅母拉到内室,“哐当”一声关了房门,请舅母到临窗的大炕上坐下,自己挨着舅母坐了,将写着那三个人履历的笺纸递给了舅母,“我想为璋如表姐做个媒,这三家都不错,您看看哪个更好?”

    舅母非常的惊讶。

    窦昭笑得眼睛弯弯。

    “你这孩子!”舅母回过神来,使劲地搂了搂窦昭,“嫁了人,就知道心疼人了。”

    窦昭嘿嘿地笑,从炕桌下摸了舅母的眼镜匣子出来。

    舅母架着眼镜,细细地看着那三个人的履历。

    不是将门就是勋贵,不用问,肯定是侄女婿帮的忙。

    舅母很是感激,握了窦昭的手:“替我谢谢侄女婿,赵家到底是读书人,还是找个读书人家的子弟入赘为好。”

    窦昭傻了眼。

    舅母心中过意不去。

    能找到这样的三个人,宋砚堂和寿姑只怕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她愧疚地道:“都怪舅母事先没有跟你们说清楚,让你们跑了弯路,你和侄女婿的好,我都记下了,以后有机会,让你璋如表姐报答你们。”

    窦昭不知道有多沮丧,可她看着舅母满是歉意的目光,不想让舅母心中不安,忙做出副生气的样子在舅母身上打着滚:“您也不早说。”

    舅母呵呵地笑,宠溺地揽着窦昭的肩膀。

    窦昭将三人的履历折成小方块藏在了衣袖里,出来见到赵璋如,只说是和舅母商量着十月初十去开元寺的事。

    这几年只要是有人避着她和母亲说话,多半是为了她的婚事。

    赵璋如已经习惯了,倒也不追问,嘻嘻哈哈地和窦昭说着闲话。

    窦昭想着在花厅的宋墨,要是知道这样的结果,他还不知道有多失望。

    而且她答应了他好多“丧权辱国”的条件,回去之后只怕还要多答应几件才能安抚他的心。

    窦昭长长地叹了口气,悻悻然出了客房,先去了宋墨落脚的花厅。

    宋墨正和窦政昌、窦德昌两兄弟说着话,一看窦昭的表情就知道这件事砸了。

    这可是窦昭头一次求他给娘家的人办事!

    他顾不得窦政昌和窦德昌,起身就迎了上去。低声道:“舅母有什么地方不满意?”

    这是想瞒也瞒不住的。

    “都是我不好!”窦昭歉疚地道,“没有打听清楚就让你做这件事……舅母想给表妹找个读书人家出身的女婿。”

    到底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宋墨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只在心中淡淡地一闪而逝,不像窦昭那么的失落。

    他沉吟道:“如果是这样,也不是不行,就是要多花些功夫和时间……你跟舅母说一声,我们回去再帮表姐找一找,总会找到合适表姐的人。”又道,“舅母还提了其他的条件没有?”

    窦昭摇了摇头。手搭在了宋墨的胳膊上:“舅母恐怕还是想赵家能出读书人!”

    宋墨笑着安慰她:“没事。看我的!”

    两人正说着话,身后传来一阵干咳。

    窦昭和宋墨回头,看见窦德昌朝着他们挤眉弄眼:“四妹妹,这可是在娘家。你们有什么悄悄话。回家去再说。”

    窦政昌觉得这话说得有点过份。警告地喊了声“德昌”。

    窦昭却瞪了窦德昌一眼。

    这个十二哥,自己的事还一塌糊涂,倒管起她的事来!

    内敛的窦政昌看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四妹妹素来端穆。想不到也有这样娇俏的时候。

    他打着圆场:“也没有外人,快进来坐。我听砚堂说,他在西山的别院养了十几匹好马,哪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宋墨也不客气,和窦昭大大方方地进了花厅,笑道:“十一舅兄若是喜欢,我让人送你两匹温驯的母马就是了。”

    “不用,不用。”窦政昌连连摇手,“这马生来就是要在外面跑的,家里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你送给我也不过是让它们受罪,还不如想骑马的时候就去你的别院里看看。”见宋墨还要劝他,他又道,“我总不能看见什么喜欢的就全都搬回家吧?有时候欣赏也是一种乐趣!”

    宋墨笑着应“是”,心中却对窦政昌非常的欣赏。

    几个人聊着天,舅母那边已经收拾停当,叫了高升家的进来,递了她张五十两的银票:“今天我做东,请四姑爷和四姑奶奶在家里用膳。”

    “哪能让您出银子!”高升家的不敢要,舅母执意让她拿着,她只好去禀了窦昭:“舅太太让、让我们留四姑爷和您在家里用膳。”

    窦昭正心疼宋墨白忙一场,笑道:“跟舅母说,我们要吃八珍八宝。”

    高升家的见窦昭如此的好兴致,还和舅太太开着玩笑,也跟着高兴起来,笑着曲膝应喏,去了厨房。

    窦德昌就拐了拐宋墨,用大家都听得到的声音悄悄地道:“看见没有?是个皮里阳秋,只进不出的。你以后可有福了,把静安寺胡同全扒拉到你们家去了。”

    宋墨哈哈地笑。

    觉得窦德昌也是个妙人。

    屋里的气氛就更好了。

    有小厮进来禀道:“宋先生和宋公子过来了,说是明天就要起程回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