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风流1-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伯娘,你能不能求求大堂伯,让我见见我爹?”
    PS:谢谢大家支持,居然周推第十四了,兴高采烈ing……这是下午的一章,晚上会再更一章,多谢捧场,顺便召唤推荐票^_^
童子行 第五十八章 国事家事算计多
    英国公府上房中正在演绎认亲一幕的时候,英国公张辅正在成国公朱勇府邸做客。
    论年纪,张辅比朱勇年长十余岁,但张玉朱能昔日同辅永乐皇帝朱棣打天下,张辅和朱勇便也是以平辈论交,交情比寻常武将亲厚得多。刚刚从交趾归来的张辅如今得特旨在府中休养,而年不满三十的朱勇则是掌管中军都督府,俱在盛年的他们子承父业,恰是名副其实的新一代大明双璧。
    此时,两人对坐品茗下棋,但心思全都不在棋盘上。朱勇虽年轻,却蓄着浓密的虬须,即便大冷天也只是在外头披了一件锦袍,显出几分豪放不羁来。他拈起黑子重重拍在棋盘上,随即皱起眉头说:“这几天外头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汉王屡次求见都被挡驾,若依世兄来看,这次皇上可是真的铁了心要把汉王赶去山东乐安州?”
    “我刚刚从交趾回来就遇到这种情形,一时之间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汉王之前数次来访,言辞颇为恳切,可圣心难测,我虽不好不见,可也不敢答应他什么。”
    想到之前立储的时候,他虽然含含糊糊保持中立,朱勇年纪还小不曾参与,可其他武将几乎清一色的支持汉王朱高煦,后来又是风波连场,如今偏偏又闹到了这样的局面,张辅这心里头颇有些七上八下。这一次堂弟张信固然是以贪赃下狱,可既然是锦衣卫出动,他不得不想到了更坏的可能。可是,他已经尽力不党不私,总不能完全将汉王挡在门外吧?
    “太子、汉王、赵王……”
    朱勇长叹了一声,见张辅漫不经心地落下一子,便也随手拍下一子,旋即正色道:“世兄如今且在家好好休养,令弟之事我会从中打探消息,若有所得必定立即告知。只是既然是皇上雷霆大怒,只怕这官职前程……”
    “贤弟,都这种时候了,还提什么官职前程?”张辅弃棋局长身而立,郑而重之地躬身深深行礼道,“我那婶娘只有这一个嫡子,只要贤弟能保他此次不死,便是于我张辅大恩。”
    朱勇慌忙起身搀扶,旋即又笑着打了保票。此时此刻,这棋局两人却是谁也无心继续下去,又闲话了一阵,张福便由朱勇亲自送出了门。
    回头目送朱勇转身进门,临上轿之际,张辅却忽然想起今日三个侄儿都应该已经抵达了南京,一抬眼却正巧瞥见了荣善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来了,于是轻轻一蹙眉,便招手示意他跟进轿中伺候。
    太祖皇帝朱元璋已经过世多年,那不许武官勋戚坐轿的禁令早就成了一纸公文。张辅这轿子更是当今天子钦赐,内中不但可坐人,还能容两人并立伺候,只他平日很少使用,今天也就是天阴犯了老毛病,方才把这招摇的宝瓶暖轿抬了出来。
    “他们都已经到了?”
    此时轿子已经被外头八个大汉抬了起来。虽然还算稳当。但总有那么一丝颠簸。低头站着地荣善却犹如钉子一般扎着。身形丝毫不晃。闻言便恭谨地答道:“回老爷地话。小地已经把三位侄少爷接到家里了。这会儿夫人应该见了他们。”
    “唔。”张辅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道。“赳哥儿四年不见。如今可还好?”
    “赳少爷长高了好些。依旧如当年一般俊俏。如今大约是惦记着父亲。微微有些消瘦。但精神还好。”尽管张辅并没有问其他人。但荣善却是个谨慎人。思忖片刻还是决定把其他两位侄少爷地情形也说一说。“超少爷最年长。生得健硕。大约有一身好武艺。倒是越少爷……老爷。小地今儿个发现一件奇事。这次来南京城地三位侄少爷。仿佛是以这位越少爷为首。”
    “哦?”
    张辅诧异地一挑眉毛。不觉也有些疑惑。但旋即便无所谓地摆摆手道:“这些事情你也不必瞎猜。他们必定带了老太太地书信来。到时候一看就明白了。”
    说到这里,他却猛地想起四征交趾之前,他曾经把之前派到祥符张家的四个家将都调了回来,那会儿彭十三对他说起过一件奇事,他当时啧啧称奇,事后也就忘了。此时再一想想,荣善所说的那个越少爷岂不就是彭十三口中那个胆大包天的有趣小子?
    张越此时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勾起了英国公张辅的某段回忆。此时此刻,面对语出惊人的四弟张赳,他只觉得内心深处生出了一种极度恨铁不成钢的冲动。
    虽说父子连心关心则乱,但就算要提这种要求,也好歹得看准人,这里可不单单只有一位王夫人,还有那么多莺莺燕燕的姬妾,人多嘴杂,谁知道会不会惹出什么意外来?还有,那是锦衣卫诏狱,又不是寻常大牢,哪里听说过有往那边探监的?
    王夫人闻言也愣了一愣,见张赳直挺挺地跪在了地上,她连忙伸手把人拽了起来,口中却安慰道:“赳哥儿别慌,这事情我一个女人家也做不了主,且等你大堂伯回来,大伙儿好好商量商量。你远道而来,这一路颠簸也没好好歇息,先去好好洗个澡用些点心睡一觉。”
    说着她便唤来了碧落,半哄半骗总算是把张赳带了下去,少不得也嘱咐张超和张越一起去休整休整。直到人都走了,她才吁了一口气,收起了刚刚那幅和蔼的长辈面孔,疾言厉色地告诫了周遭的侍妾,待她们一一告退,她才把惜玉叫了过来。
    “三位侄少爷带来的丫头你应该都见过了,可都是妥当人?”
    “回禀夫人,我都借着缘故和她们攀谈过,其中倒是有好些个熟人。”惜玉抿嘴一笑,随即解释道,“赳少爷身边的芳草和药香,还有越少爷身边的琥珀,都是当初咱们老爷送去开封的丫头。超少爷身边的那两个是家生子,奴婢瞅着像是开了脸的通房,人乖觉套不出话。越少爷身边还有个秋痕,却是个腼腆实诚人,和琥珀仿佛极其要好。”
    “这么说六个大丫头里头倒是有三个是咱家出去的。”王夫人面上便带了几分笑,随即却摇了摇头叹道,“超哥儿看着也不小了,出门一趟带着两个通房,这也着实是猴急了些。想当初送去开封城的人,老太太不至于不给他一两个,却不知道是病了死了还是其他什么缘故……罢了,你嘱咐上夜的丫头小心些,别摆什么国公府的架子寒碜人!”
    “夫人放心,奴婢早就吩咐了她们小心谨慎,决不至于闹出什么笑话来。”说到这里,惜玉又压低了声音,轻声嘟囔道,“夫人,西府那边二老爷三老爷老是惦记着咱家老爷无嗣,奴婢倒是觉得三位侄少爷都是一表人才……”
    “这些话不是你该说的!”王夫人陡地沉下了脸,没好气地训斥道,“老爷尚在盛年,你竟也学那起子没眼没心的唠叨这些!”
    虽呵斥了惜玉,但王夫人的心里却不觉涌出了一股莫名的遗憾和期冀。别说祥符那边的兄弟三人,就是自家两位小叔子,谁不是膝下儿女满堂?她自己至今无出也就罢了,可家里头那么多侍妾竟是无一人有儿女,难道是天命注定英国公府没有嫡嗣?
    PS:晚上第三更,求推荐票,谢谢大家!刚刚得知下周没有推荐了,所以下周就得完全靠大家帮忙了,预先拜谢,然后预定下周的推荐票……
    顺带推荐淡墨青衫同学的新书《逆流天下》,奶牛的军事历史题材还是很有一套的,想当初我就很喜欢那本《清明上河图》,这厮直接把玄幻改成历史了,大家去尽情BS他吧
童子行 第五十九章 新环境,新起点
    在大江上晃悠了半个月,张越最难忍受的就是不能洗澡——自然,他们带的箱笼有限,同样也不可能天天换衣服,天天洗衣服则更不实际。这会儿舒舒服服地泡在温度适宜的热水中,他只觉得一个手指头都不想动。事实上也不需要他动,一切都有人服侍得妥妥贴贴。
    “少爷,喝一盏玫瑰露提提神吧,这是外头刚刚送来的。”
    只是略张了张嘴,一股清凉的液体便顺着喉咙滑了下去,顿时消解了他刚刚生出的那股口干舌燥。背上揉捏的力度和部位恰到好处,长时间坐船的那股子疲劳仿佛都从每一个毛孔一丝丝挤了出去。再加上他此刻一丝一毫力气也没有,更动不出什么绮念,因此他丝毫不用有什么顾虑,于是便干脆懒洋洋地趴在木桶边缘,情不自禁地打起了盹。
    在半梦半醒中由着人给自己换上了贴身的白缎中衣和内衫,又迷迷糊糊地塞了两块点心,张越几乎是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由于琥珀和秋痕这会儿也在沐浴更衣,因此今天服侍的乃是惜玉刚刚调过来的两个丫头。两人一阵忙活下来已经是满头大汗,这会儿看见新主子一头扎倒在床上睡得人事不知,再想想刚刚伺候洗浴时那光景,不禁相互打了个眼色。
    “这越少爷倒不是个好色的。”
    “何止不好色,根本是个木头人,刚刚你伺候的时候,他可曾多看了你一眼?”
    “难不成以前在他身边服侍的都是绝色?”
    “嘘,小声些,有人进来了!”
    两个丫头的谈话嘎然而止,于是双双侧身转过头去,却见外头亦是有两个丫头进来。前头的那个身穿葱绿丝绸小袄,肤色白皙,面上笑得亲切;后头的那个身穿月白素绌衫子,流露出一种让人安心的温柔沉默来。只这一打量,刚刚在屋子里的两个丫头便生出了几许赞叹来,心想这位越少爷不过是那边张家三房的,身边人却是一点也不比这边逊色。
    “可是秋痕姐姐和琥珀姐姐?”
    秋痕和琥珀都是刚刚洗完澡换了衣裳。素面朝天不说。尚未干透地头发还披散在肩头。倒是额外流露出几分清水芙蓉地娇美来。见两个丫头上来行礼。秋痕慌忙迎上前去问了姓名。得知刚刚是她们服侍了张越洗浴。她便满是歉意地连连道谢。又到床边上张望了一眼。习惯性地上前为他掖了掖被子。而琥珀则是想到了刚刚送到账房里头地两千两黄金。面上颇有些怔忡。
    一路旅途劳顿。倒头就睡地自然不止是张越一个。无论是初来乍到心有好奇地张超。还是担心父亲满脑子思量地张赳。洗过澡之后全都是好好睡了一觉。等到辛时三刻三兄弟再次会齐。彼此一瞧都是精神奕奕。于是瞅着机会地张越少不得把张赳拉到了一边。郑重其事地嘱咐了他一番。甚至不惜把祖母这尊大佛搬了出来。
    平时说这些话张赳根本听不进去。可早先在王夫人那里碰了个不软不硬地钉子。再加上顾氏和冯氏临行前严厉地告诫。他只得不情不愿地点头答应。说是决不会再贸贸然行事。
    大户人家本讲究进食不语。然而这规矩也得看场合。比如正好碰到彩衣娱亲地光景。一味不说话那就是大煞风景了。只这一晚上英国公张辅并没有在晚饭地时候说正事地打算。因此吃饭地时候尽管是一道道菜肴摆上来。上菜走路却是鸦雀无声。张越少不得也赔了小心。省得自己筷子一不留神碰到了饭碗发出丁丁当当地响声。那就着实丢人了。
    恍惚之间。他忽然有一种林黛玉初进贾府地感觉——自己这会儿从开封来到南京英国公府。可不就是和投奔亲戚地林黛玉一个样?
    一顿尝不出什么滋味地饭吃完。便有小丫头捧上了茶和漱盂。各人都漱了口。又人手捧了一盏茶。这个时候。英国公张辅方才开口询问了几句。却是只问顾氏是否安好。这几年水灾是否危及张家祖业。田庄收成如何等等。并无一字提及此次事端。觑着这光景。张越便也不提正事。瞅了个空子把顾氏地亲笔信双手呈上。然后便退了回来坐下。
    张辅却没有忙着看信,而是若有所思地在张越身上又打量了一阵,旋即方才拆开火漆封口,从封套里头取出了信笺看了几行字,他心中却想荣善先头确实没看错,这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侄儿果然是此次三人之中打头的。瞧着那信上顾氏熟悉的笔迹,回味那初看淡然细品却凄凉的口吻,他不知不觉想起了父亲战死沙场时一家人那种天塌了似的惶然和惊怒。
    这种情绪他很快就丢到了一旁,随即便嘱咐道:“婶娘昔日对我有恩,纵使她不吩咐我也会尽力。赳哥儿,你父亲的事情你不要操之过急,这些天就呆在家里,不要贸贸然出去走动,有些事情过犹不及。超哥儿,你父亲的意思是让我在军中给你谋一个职位,我以后会带你去拜访几位僚友,他们都是军中宿将,能够帮得上你,你且好好用心。越哥儿……”
    想起信上那几句额外的吩咐,张辅不禁多了一个心眼,遂含笑站起身来:“婶娘说有口讯让你带给我,你且跟我到书房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