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言大喜,对他说道:“好,就这五百骑兵,加上我的六百亲兵中的五百人,合计一千人让你带到麦城去,我以平西将军的身份给你写一道军令,让麦城原有的守军也都听你号令。”
郑梁的表情有些苦涩,他苦着一张大脸对我说道:“大人,您就给我这一千人去麦城,是想让我在东吴攻击江陵的时候去救援啊还是江陵陷落后用这一千人守麦城阻挡吴军啊!”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想,听了他的话便愣了一下,很快便笑骂道:“你有这个能耐么,还阻挡吴军!我是叫你去麦城挖土的。
“挖土?”郑梁有些摸不到头脑。
我坐下来,耐心的对他解释道:“樊城距许昌如此之近,加上曹操已放弃汉中兵退长安,绝不会坐视不理看着关将军将樊城攻陷,就算于禁此番前来不能救援成功,也必定会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援兵到来,到时候关将军就只能退兵,而此时,我估计东吴也差不多偷袭荆州得手了。”
郑梁难得的没有插话,我便接着我的思路继续说道:“以关将军的性子,要是退兵,必定已是惨败到不得不退,再加上荆州被偷袭必是没心情入襄阳,只能拼了命的往江陵赶去,试图夺回江陵。但被东吴重兵防守下的江陵哪是那么好夺回的,到时候必定是进不得进,退不得退,最后只能先到你要去的麦城中屯扎想办法。
“那您是想让我现在去麦城挖土修建城防加固城墙?好备今后守城待援?”郑梁似乎有些明白了,但还是又去了另一条路。
我笑着摇了摇头:“麦城不过弹丸之地,我估计东吴发兵偷袭不会太久,你只有一千人,就让你使劲修,三千人守江陵都守不住,你得修个什么样的城池能把麦城给守住啊!”
“那您还叫我挖土。”郑梁被我笑得也没什么好气。
我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对他说道:“叫你挖土可不是叫你修城,是叫我们逃跑用的。
“逃跑?”郑梁一听这两个字眼睛瞪得贼大。
“对,从城中城守呆的地方秘密挖一条通往上庸的地道,并且挖的时候要在地道口的外围用士兵拉起戒严,任何外人都不能让知道!”我说得很坚定,没有哪怕一些可以商讨的余地。
很快郑梁就按我说得带兵奔麦城去了,现在襄阳城中只有三千人和我仅剩下的一百亲兵,待郑梁走后我也草草的收拾了行装,将全部三千人都留给马良守城,只带自己的一百亲兵去樊城前线听调!
毕竟,就算是必输的战争,也还是要好好的打下去的。 。。。。。。。。。。。。。。。。。。。。。。。。。
“救天子?”我牙疼一般的嘶了一声,右手握成拳抬起来轻碰了一下右边的腮帮子,心想:“刘备这家伙也是够狠的啊!这胃口也有点太大了吧!”不过我转念一想这也很可能是我家先生的意思,这救天子的说话很可能是他和刘备讨论军情说高兴了的玩笑话。
郑梁看我这个样子有些吃惊,有些疑惑的问我:“怎么了大人?有什么不对么?”
“没有,没有!”我放下右手,随即又抬起来抓了抓脑袋,大声命令下人将地图和笔墨纸砚拿来。下人将地图铺在我的桌子上又抬来一张小桌子放在我桌子的旁边,将笔墨纸砚放上去,做完这些后我便挥挥手让他下去,和郑梁一起研究起地图来。
我照着地图上城池的地理位置用毛笔大概的在白纸上画了几个空心圆圈分别代表它们,再加上一些重要的江河和主要的山脉,便成了一张简易的军事草图。
那几个圆圈从南向北分别代表了公安、江陵、襄阳、樊城、汝南、宛城、许昌,还在几个圆圈上面用文字大致标明了我所知道的我军和曹军的大致兵力。我军的军力分布分别是:公安我军3000,江陵我军3000,襄阳我军3000,樊城外围我军27000,合计约36000人。曹军的兵力分布分别是:樊城10000,宛城5000,许昌15000,汝南20000,合计约50000人。
从双方的军力对比来看,表面上看我军比曹军约少15000人,但扣除掉不能擅动的各城留守兵力,实际上双方焦灼在樊城前线的只有我军由关羽指挥的27000人对被围在樊城的曹仁10000人加上来援的于禁20000人共30000人,可以说是我军军力略弱,但曹军被分成两部分,从态势上讲关羽要是赶在于禁的援军到来前先据住樊城周围的有利地形,双方还算是势均力敌的。
我没有直接就对郑梁说出我想让他去做的,而是问他如果他是关羽,那该怎么应付当前的局势。
郑梁想了一会儿,便从桌上另拿了一根毛笔蘸上墨在樊城的东北面画了一个突出的半圆,再在樊城的空心圆外画了一个较大的圆对说:“大人,按照我的想法,便是在樊城东北面选一处地势好的地方筑起营垒用一部分兵力来阻挡于禁的援兵,另一部分则继续在樊城外围攻城,只要樊城先于我军阻援的营垒被破前攻破,我军便胜了。
历史上关羽其实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关羽当时在前线的兵力要有近五万人,他在围着樊城的情况下不仅对于禁进行了阻援,甚至还利用了天时调动主力部队几乎全灭了于禁的部队,连于禁本人都被他俘虏了。
可现在关羽手中只有不足三万人,虽然于禁从汝南带来的军队也要少于历史上曹操给他七军后的混合部队,可对于还要围城的关羽这方,怎么说也还是要比历史中的情况更加不利。
当然,我没有直接反驳郑梁的看法,因为分兵拒敌无论怎么看都是关羽目前形势下最好的做法,要是不先将于禁阻挡在樊城五十里之外,只等待对方到来在城下决战,到时候是胜是负就很难预料了。
更何况要是于禁的军队真到了樊城城下不远,他甚至都可以选择不决战,只要在樊城附近立起营寨,你要攻城我就出击,你要不攻我就守营,也够让我军无可奈何的了。
我只是对郑梁说:“分兵拒敌也是常识,不过你还需将我军如何分兵,比如围城要留多少人,阻援要用多少人给我标出来,我看看到底如何分配军力才能达到分兵拒敌的最佳配置。”
这回郑梁想的时间就远比上一次要长了,我看他数次想下笔在该在的位置上写下数字,数次又缩了回去,到后来我直接就搬了把椅子坐到一边打起哈欠来了。
许久,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在地图上写下了两个数字,然后转头对我说道:“大人,郑梁知道您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知道我的想法了?”我在心中暗想:“不会吧!他怎么会有我这般“未卜先知”的手段?”
待我起身定睛一看,我差点都被他给气乐了。因为他赫然在包围樊城的那个圈外写下了两万四,在阻援那个小半圆边上写下了三千!
我气得不禁调侃他道:“哎呀,我说郑梁,没想到这么久没见你不光会写字了,还写得这么工整啊!”
郑梁以为我真在夸他,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跟在主公身边偶尔有闲下来的时候,便找人教了教,写得不好,大人见笑,大人见笑。”
我用毛笔笔杆的那一头轻轻敲打了一下那写着三千的地方,又从汝南画出一个直接碰到那半圆的箭头上面写上两万,画完还不解气,直接就在那象征我方防御的半圆上画了个大叉!问郑梁:“三千人挡两万?这就是你说的我的想法?那这三千人是你去带还是我去带?”
郑梁被我突然冒出的火气给吓了一跳,他低下了头,用几乎让我听不见的声音说:“当然是您去带!”
“哎呀!”我双手抱头蹲了下来,也不看郑梁,只顾着大声说着:“你这是要整死我啊!你这是要整死我啊!”说完便猛的站了起来,用毛笔直接就将表示于禁的箭头穿过了那个半圆,再在我军包围樊城的那个圆上有打了个大叉,最后画了一个表示我军撤退的虚线从樊城直到襄阳,才停下笔问郑梁:“我觉得最后一定是这样的!你觉得呢?”
没想到郑梁这小子看我这样,居然直接就耍起混来,抬起头来往后退了两步一摊手对我说道:“哎呀,大人你就别折磨我了行不?让我猜的人是你,我好不容易猜出来您又这样!您直接就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全听您的还不行么?”
郑梁这么一说倒把我给弄没词了,整得我像我多强人所难似的。
我无奈的摇了摇头,在地图上又画了一个小圈,在圈外标上一个名字——陆口,再在上面写上五万,我也不再让郑梁去猜了,只是挥挥手叫他离桌子近点,再从陆口画出一个箭头沿着长江直到公安,毫不犹豫的在公安外围画了个圆再打上个大叉,接着箭头又到了江陵,直接又画了个圆打上一个大叉,紧接着箭头指向了襄阳,却在离襄阳还有江陵到襄阳之间一半距离的时候停住了。
我抬起头问郑梁:“如果樊城没有攻下来,江陵又失陷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
看到郑梁的时候,我刚吃完午餐不久。见他一副“正规军”的样子,真是让人不禁感叹在我手下当先锋和给刘备当保镖完全是两个样子,和之前的勇猛略显粗犷不同的是,感觉他现在居然有点文邹邹的样子。
我拿这点和他开玩笑,他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对我说:“还不是给主公当护卫当的,说是护卫,打仗的时候呆的地方比谁都安全,每天除了当摆设,就是摆设,遇到其他的将领或者文官,都要学着得体的应答,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怎么样?”
我笑着轻轻的摇了摇头,对他说:“你小子就别不知足了,你现在的位置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当初赵将军就是从这个位置干出来的,说不一定哪天主公遇险了,就轮到你大发神威了!”
郑梁叹了气:“那都是过去家当少的时候了,现在主公领有荆益两州,身边常有雄兵十万,上将百人,一个个都恨不得疯了一样的为他建功立业,哪还有机会轮到我?”
听他怎么说我便心中一动。我挥了挥手叫其他人都先下去,在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的时候,我对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郑梁被我这个举动弄得有点困惑,但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屁颠屁颠的跑过来,蹲在我的旁边问我:“大人您又有好计划了?”
在郑梁还没被刘备要去当护卫头领的时候,每次我突然有关于作战的好主意时,都是像刚才那样招手让他过来的。郑梁虽然离开我有了一段时间,但闻弦歌而知雅意,一见我这样招呼他,便像小狗见到骨头一样凑了过来。
我在心中不禁叹息一声,虽然我知道我这样做对他来说很不公平,因为我只要不让他去为我做事他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到蜀地,将来还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可是这件事对我来说还又非要他去做更好不可。这样不仅做起来起到的效果要比我去做会好,并且我还可以脱身去做好一件我让别人去做不怎么放心的事情。
于是在片刻的迟疑之后,我还是对郑梁笑了,我没有直接就对他说我要他去做的事,反而是先问他为什么会来这里。
其实要刘备的贴身护卫从那么远的汉中到襄阳来,肯定不会仅仅是刘备怕我想郑梁这个手下,所以放他来见我一面这么简单。结合着我军现在和曹军对峙的形式,我对郑梁此行的目的多少还是能猜出一点,不过我还是想听他主动对我说出来。
郑梁也没有和我啰嗦,他先是从斜着挎在身上的小挎袋里拿着一个锦囊给我,对我说:“还不是因为主公听说关将军打下了襄阳的事情特别高兴,所以着我带着赏赐他的东西前来劳军,并将新的军令传达给他。”
“那这个是?”我拿着一看就是我家先生专有的锦囊问郑梁。
郑梁有些没好气的说道:“大人你不知道,我听孔明军师说关将军似乎对你不怎么愿意发兵助战的事情很不满意,在给主公报捷的文书里提到为了尽快攻下樊城,希望主公降一道命令给你,让你将手上所有军队的指挥权都交给他后老实的回武陵接着做你的太守去。”
我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关将军对我不满已久我是知道的,要不前几日关平就不会带着五百精锐骑兵来找我“调兵”,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问郑梁:“这么说主公降军令给我了?快给我看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