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书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诸葛书童-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起一营寨以拒于禁如何?”

    关羽听我这么说,便手摸着胡须沉吟道:“就算设两道营寨,也不过能多撑些时间,兵力如此悬殊,你确定真的能守到我攻破樊城之时?”

    此时不光关羽如此说,就是帐中诸将也都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我笑着摇了摇头:“曹仁乃曹操亲信,又兼有满宠在旁画策,必深知樊城若失,我军便再无后顾之忧,必定直驱许昌,故必定死守与城共存亡。君侯纵有兵五万,急切之时,也必难在数日内攻下!,所以松儿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指望君侯能在于禁攻破我营寨前攻破樊城的!”

    “那?松儿你到底是何意?”关羽见我如此轻松,细一思索,便知道我必定是已有良策,只是在他面前卖关子而已。当然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知道我究竟打得是什么算盘,便只能面露笑容,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到此时我也不愿再卖圈子,便直接对关羽说道:“如今曹贼远在汉中,许昌空虚,于禁之所以一直驻扎在新野不敢向前,必是惧君侯虎威,怕一旦有失,许昌不保。但他又每天又派许多拨哨骑沿大路小路一齐向樊城方向侦查我军动静,必是既不敢救,又因曹仁在樊城怕樊城有失!只要君侯带大军连日围攻樊城,做出樊城危急的态势,我这边再故意示弱让于禁觉得有机可乘,到时候就算于禁想不来救樊城,也必由不得他了!”    。。。。。。。。。。。。。。。。。。

    不知是谁说过,要是某个人从心里就不认同你,那么无论你向他提出多少好建议都不会得到采纳。好比孔明刚出山的时候,面对曹军的第一仗,关羽和张飞就根本不想听他的调度,最后还是靠着刘备的强压着才勉强执行的。

    同样的,以我目前在关羽心中的地位,我要是反复在他的帐前劝他不要再进攻樊城,要小心东吴,最好退军回守荆州的话,说的次数多了,杀我也许还不至于,但肯定会被关羽以扰乱军心为由打我一顿乱棍,让我再也进不了他的中军大帐。

    自从上次关平带人来我这里强征军队之后,这么久以来我也算是想明白了,既然无法从根本上让关羽听我的话,还不如在接下来和他相处的过程中好好“表现”,尽量博取他的好感,也许这段时间好好和他处一段,之后陷入恶劣形势时自己劝他时能增加一点成功的可能。

    我带着仅剩的一百亲兵到达樊城前线时,我军在樊城外围已经构筑了数不清的营垒,这些营垒将樊城团团包围,不过当日倒是维持着只围不攻的状态,想是因为于禁的援兵将到,关羽可能正在帐中思考对策,所以暂缓了对樊城的攻击,毕竟要是放任于禁的军队到达樊城外围,双方的兵力就已经不想上下,再全力进攻樊城,就很有被里外夹击的危险。

    可能是由于关平之前顺利的从我那里带走七千军的原因,这次去见关羽时,他虽然自恃身份没有到帐外迎接我,可还是让关平到营门外出迎了,待我很关平同进了关羽的大帐,关羽居然也很罕见的站起身来对我说道:“松儿你来了,军务在身,就只能让关平去迎你,不要见怪。”

    虽然关羽这么说时脸上没有一丝抱歉的神情,不过他能对我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就已经很欢喜了。便也连忙顺势客气道:“松儿小辈,有少将军迎我已是荣幸,哪敢想麻烦君侯。”说完便对关羽深施一礼。

    “哈哈哈,松儿你几日不见,倒是变得谦恭了!快坐!”关羽一副很满意的样子,挥手让我坐下。我虽然年龄较小,但因为在这帐中有着仅低于关羽的身份,便在他下首第一张桌子后面坐了,而廖化则坐到了我的对面,关平坐到了我的右手边,至于周仓,则一直站在关羽的身后。

    片刻之后,下人上茶,大家都喝了一点,寒暄了一点杂事,我也算稍微休息了一下,这才拿出刘备给关羽的军令。

    这军令本是该郑梁送的,但他被我安排去麦城挖地道去了,反正这军令郑梁来时刘备交付给他时已经明说了意思,便不存在保密的问题,我便让他临走时直接交给我,反正我也要到樊城,也为他节省了来回的时间。

    我走到帐中,边拿出军令边向关羽传达了刘备要他继续进攻樊城,以便牵制曹操的命令。关羽站起来双手接了锦囊,又将军令从锦囊中取出细看,看完之后便遍示诸将,看他的神情在接到这个军令后不仅没有一丝忧愁,反而是很高兴的一样。

    待到诸将都看了一遍将军令传回关羽手上时,关羽便兴致勃勃的对大家说:“大家刚才也都看到了,这军令确是主公的手笔无疑。现如今跟着主公入川的将军们都不仅帮主公平定了西川,又取下了汉中,我们虽然也打下了襄阳,但唯有在这里击破于禁,攻下樊城,将曹贼从汉中调回来,才算是胜过那些将军们的大功劳!”

    “愿听君侯号令!”此时帐中的其他将军听关羽这么说,哪能不赶紧表现,纷纷表示同意。

    “不过,于禁此人虽然不足挂齿,却也略懂兵机,此次带两万军从汝南前来,我自当亲率兵马迎击。”关羽说到这儿,却是将目光看向了我:“前番关平从松儿你那里调出七千人来本就是为壮我军声势,关某无意并吞,此军到此之后也只是驻扎,并没有参与围攻樊城,此番你已到此,不如和我领兵同去迎击于禁,由廖化统军一万五千在此继续包围樊城,你意下如何?”

    其实以我如今平西将军的身份,自是该在关羽去迎击于禁时留在这里负责继续包围樊城。很明显关羽是怕我留下后,廖化就要听我号令,不太放心,这才提议我和他同去。不过这样他便只能带五千人,相反我却有七千人,反正是在军队构成上我更有优势。

    当然,现在大敌当前,关羽也不会考虑太多,反正我就算所部再多在实际上还是要听他的号令,他将那七千军还给我,完全是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使然,根本就不屑于借此机会“吞并”我从武陵带来的军队。

    对我来说,关羽所让人敬仰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武艺,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忠义、诚信等各种优秀品质一直都是让我所赞叹的。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他身上唯一的确定就是他太高傲了,高傲到一系列的胜利之后让他近乎于忘乎所以。

    也许这种高傲在他打败于禁前还没有到达极致,而且我更关心的是,由于历史的改变,于禁这次前来是没有庞德来做他的先锋的。

    这件事从表面上看也许是于禁少了一个强力的先锋来和关羽对战,可从某种程度上讲,于禁在历史上之所以被水淹七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嫉妒庞德而和他斗气造成的。

    也就是说,于禁这次很可能不会再出现在历史上所做的昏招,那这次关羽要如何打败他呢?想到这儿,我甚至起了要不要我在后面拖关羽点后腿,让他不能击败于禁,而只能相持的念头。

    不过在和关羽到达距樊城北十里的一处易于扎营据守的隘口后,我还是放弃了扯关羽后腿的念头。毕竟现在曹操的大军还在汉中与刘备对峙迟迟不肯撤兵,而蜀中现在也仅仅是名义上被平定了,刘备之前先是出援荆州,又回军去夺汉中,表面上虽然是在与曹操的作战中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可实际上他现在在汉中所能维持的军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要是关羽这边不能在面对于禁时取得一场大胜,相持起来肯定是对我方越来越不利的。毕竟曹操此时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在物资调度上还是远胜过我方。

    探马回报,新野城目前依然只有不到千人的驻军,很显然于禁的援军此时还没有到达新野。以我军目前的军力要是此时要是急行军去强攻新野,新野的守军也只有弃城而逃的份,可毕竟现在曹仁还据守着樊城,此时我军要是贸然进攻新野的话,攻是能攻的下来,但离樊城就较远了,只留廖化在那边毕竟很难让人完全放心,并且攻下新野后于禁完全可以绕过先去救樊城,攻击廖化,这样我军就不可避免的要出城回救,与其那样和于禁野战,还不如就在这里守住隘口,使于禁只能与我军正面相持。

    没过几天,探马便回报新野有大量的军队进驻,想是于禁已经到达新野了。至于曹仁,因为信息早已断绝,只知坚守待援的他虽然从城上看到我军从营垒中往新野方向调动军队,却是在亲眼见到援军前害怕着是我军的诱军之计策不敢出击,一直在樊城内呆的很老实。

    于禁到达新野后很快便向樊城方向派出了斥候,在得知我军屯扎位置后,他居然没有急着救援,相反开始在新野不紧不慢的住了下来,没有一点主动出击的意思,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

    “这——”郑梁一靠近桌子看到我在白纸上画的东西便惊呼了一声,随着我越画越超出他的想象,他的这一声“这——”便像被生生的给掐断了一样。

    待到我问他时,他还没从他自己的惊愕出挣脱出来,片刻之后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大人你有没有搞错,东吴可是我们的盟友啊!”仿佛要配合他的说法一般,他在白纸的右下方画了一个圈,想了想却没有写字,又在上面画了一个圈,写上合肥二字,然后从右下方那个圈上画出一个箭头来直到合肥包围起来,然后才停下来对我说道:“这才是应该出现的情况吧!”

    其实我一直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刘备这边会那么的相信东吴一定会那么的无怨无悔的做他们的盟友。

    也许这就和做人一样,自己看镜中的自己就一定要比他人看你要好看。同样的,刘备这边一直都傻傻的觉得自己对东吴来说是个好盟友,可惜的是东吴那边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

    我知道在同盟观上我是没法说服郑梁的,我尝试着用另一个角度去让他理解。

    我在合肥上标上20000,又写上大大的张辽两个字,用毛笔指着合肥对郑梁说道:“你看,合肥之前已经经过东吴的数次攻打,又备有重兵,现在无疑已经是一座防御森严的不落城池。

    接着我再指向公安,对他说:“公安城严格来说甚至都不算城池,塔充其量只是在港口的基础上在港边搭了供士兵休息的棚子,凭借东吴的水军沿江而上,根本用不了几日就可以轻松的将其攻占!”我的毛笔接着指向江陵说道:“江陵城坚墙厚,要是有万人足以据守半年。可惜现在只有三千人,守将又无才能,这么大的城池只用三千人来守,根本就不用别的,只要将其团团包围四面围攻,就能很轻松的攻破外城,到时候人心惶惶,外无救援,谁又能有心思固守内城?陷落甚至都用不了一日。”

    “可他们毕竟和我们是同盟啊!”郑梁听我说后傻傻的愣了半天,最后还是只憋出这么一句话来。

    我——

    我当时恨不得一脚就把他踹出去,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他看我神色不对,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这五大三粗的汉子看我的眼神中居然带着惊恐。

    哎呀,没办法,谁叫我现在无人可用呢?

    想到这儿我便又换上一副很慈祥的笑容,我笑着轻轻的向郑梁招了招手让他过来,对他说道:“来,来,来,郑梁,其实这想法也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我家先生一直有这样的担忧,毕竟东吴一直都垂涎着这个荆州好久,绝不会只满足拥有一半的。”

    “诸葛军师?”郑梁一听是孔明有这样的想法居然也有些信了,我心中这个不爽啊!心想:“郑梁你个混蛋也不看是谁把你从士卒中提拔出来的,我跟你费劲口水说了半天你就是不信,一听原来是孔明的想法居然就信了。”

    我看着地图上我军的险恶形式不禁的叹了口气,孔明远在汉中,离这里鞭长莫及,现在也只有靠我来拯救狂澜于既倒了。

    我在江陵和襄阳之间的一处画了一个小圈,轻轻的写上麦城两字,对其说道:“江陵现由糜芳把守,你去也只能听命,现江陵西北有一小城名曰麦城,你这次来见我总共带了多少人来?”

    郑梁答道:“为求迅速,军师只拨给我五百精锐骑兵。”

    我闻言大喜,对他说道:“好,就这五百骑兵,加上我的六百亲兵中的五百人,合计一千人让你带到麦城去,我以平西将军的身份给你写一道军令,让麦城原有的守军也都听你号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