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盾安保学校的大门旁边,已经贴上了白纸黑字的大布告。在布告的最下方落款处,足足有七八枚公章,什么规划局、公安局、工商局、土管局、检察院应有尽有,全是权力显赫的单位。大红的公章非常醒目,显示出了足够的权威xìng。
布告言辞泛泛,这次旧城改造,目的是提升城市形象档次,改善棚户区市民居住条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希望广大市民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自己的一点蝇头私利,积极配合zhèngfǔ进行拆迁开发。
在布告的结尾处,有关部门也不动声sè地指出,如果有人以身试法,胆敢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借机闹事,有关部门一定严惩不贷。后面就是各个部门的举报电话,举报有奖。
居民们围在动迁公告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更多人则是忿忿不平。松树原说开发就要开发,居民们根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最关键的,拆迁通告都下来了,补偿方案竟然还没有明确,让大家心里没有一点谱。
松树原地区的居民,大多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以纺织厂的工人居多。这些年工厂效益不景气,很多工厂已经倒闭,工人们各显其能,自谋生路,早已没有了什么组织,成了一盘散沙。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却没又一个主心骨。有人说要当钉子户,有人说要集体上防,乱哄哄一片义愤填膺,谁也拿不出个建设xìng的意见。
通告明确显示,动迁的不止是松树原棚户区,连带着附近的几个厂区也要一并拆迁。蓝盾安保学校就在这个范围之内,属于开发的中心区。
当天中午,动迁布告一出来,陈岩召集王超、张猛开会,正式研究学校搬迁的事情。
开发来的太突然,学校刚刚装饰一新,现在搬走绝对是不小的损失。然而,陈岩自然清楚,既然是西京市zhèngfǔ主导的旧城改造,老百姓是阻挡不住的。
再说了,经过旧城改造,zhèngfǔ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自然不会亏待原来的居民,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补偿方案。
陈岩他们在购买这座技校的时候,总共花了四千多万元。陈岩也没有想赚一笔,只要能够拿回最初的投资,zhèngfǔ再给批一块地皮,就算烧高香了。
三天之后,动迁补偿方案下来了。方案没有上墙张贴,只是传达到了居委会那里。
按照动迁补偿方案,松树原地区的所有建筑,不分棚户区还是楼房区,全部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补偿,每个平方两千二百元。据说,这是经过很多专家教授严格论证出来的价格,具有无比的权威xìng。
方案一出来,陈岩稍一计算,顿时拍案而起,这是什么专家教授,简直是坑爹啊!
第二百二十六章:风雨欲来
陈岩购买这所技校的时候,单是地皮房产这一块,就花了四千万元。(。)如果按照开发公司公布的补偿方案,最多只能得到两千七百万的补偿款。几百万的装修费用不算,蓝盾技校就损失了一千多万元。
一千多万元钱,对于陈岩这样的亿万富翁来说,原本算不得大事,何况这些钱又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是,就这么无缘无故地被黑走一笔巨款,陈岩自然不会甘心。
陈岩当然清楚,这些被黑走的巨款,既不会进了国家财政,也不会被划拨到慈善机构扶贫救苦,做点善事,而是被黑心房地产开发商吞掉,让他们作威作福。但是,这些土匪后面有特殊的背景,头上又带着红帽子,普通居民明知道自己被打劫,却没有地方去讨回公道。
蓝盾技校傍边的几座楼房宿舍也要拆迁,这几座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纺织厂建的职工宿舍。这些宿舍都是筒子楼,生活设施很简陋,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又没有集中供暖,冬天冻死,热天热死。居民们早就盼望着开发改造,住上独门独户厨卫齐全的楼房。
一听说松树原街区要开发,居民们自然非常兴奋,早就盼着这一天呢!大家奔走相告,高兴的好像过节一样。
然而,动迁补偿方案一出来,宿舍区顿时炸了锅。工人们原以为自己住的是楼房,动迁之后只要稍微加上一点钱,就可以搬进新房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按照专家教授周密调研制定出的补偿方案,每一个平方只有二千二百元钱。
在整个西京市,五环以外的房子,最便宜的也到了六千元一个平方。一个平方补偿二千元。他们的宿舍面积都很小,没有超过三十平方的,这些钱有什么用?
纺织厂现在半死不活,效益非常低下。工人们绝大多数都被分流,自谋生路混生活,哪里有能力拿出几十上百万去购买新房。即便银行能够贷款,也要有能力偿还啊!
居民们一时乱了套,不动迁至少还有房子住。如果一动迁,以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房租就是一块非常巨大的开支。
工人们现在大多都没有上班,成了一盘散沙。自然也没有人带领他们去讨个公道。其中也有头脑灵活的,认为蓝盾安保学校是大户,损失应该最大,大家可以推举蓝盾的领导出面,带领大家一起去说理。()
一帮子工人乱哄哄地到了蓝盾学校。有男有女,声称要见蓝盾的领导,动迁方案太吃亏了,蓝盾有能力办学校。就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应该带着大家一起去讨个说法。
蓝盾安保学校的门卫一看来了足足有几百人。连忙把大门紧闭,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是不是让这些邻居进来。
接到门卫的报告,陈岩稍微考虑了一下,就让马超出去打发这些邻居,就说蓝盾也没有什么门路,大家还是应该逐级向上反映,先去找居委会诉诉苦,说不定有什么收获。
陈岩与这些工人非亲非故,以前又没有任何接触,自然不会带领他们去闹事。
在当前环境下,枪打出头鸟,这是铁定的规律。千里开发公司可不是吃素的,现在放出来补偿方案,就是准备试探一下风声,看看哪个是刺头,哪个是钉子户。在这个风头上,谁首先站出来,有关部门就会拿谁开刀。
陈岩自然不会眼看着自己的财产打水漂,不过,现在还不到火候,蓝盾更不能充当这个出头鸟。
工人们在蓝盾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大家就嘟嘟囔囔地议论,有人说蓝盾也是熊包,根本没有胆量站出来带着大家干事,也有人说蓝盾的补偿标准肯定高,与他们这些工人不一样,人家自然不会跟着闹事。
发泄了一会,大家感觉这样讨论也不是办法,还是按照蓝盾学校提醒的办法,有人嚷了一句,到居委会要说法去。一群三姑六婆顿时涌到了居委会,去找基层干部解决问题。
打发走这些邻居,陈岩离开校门,准备到附近转悠转悠,看看大家有什么反应,也好有个应对之策。
出来校门,陈岩走了不多远,赫然发现原来的一家小超市已经开始搬迁了,几辆大卡车将货物和货架子一扫而空,门头大牌子也拆了下来。几个衣整洁的男子正忙活着,将一块竖长的木牌子挂在了门口,上面白底黑字写着:松树原项目动迁办公室。
陈岩仔细一看,认识其中几个人,都是街道的小干部。当初蓝盾安保学校进来的时候,与这几个小干部打过交道,而且还在一起吃过饭,每人送了一条烟。
看到陈岩过来,有一位办事员率先给陈岩打了招呼。陈岩便上前搭话:“何主任、马科长,牛科长,孙科长、、、、、、忙着呢?”
带队的是一位姓何的副主任,陈岩已经与何主任在一起吃过两次饭,也算是劳教清了。
何主任招招手,说道:“陈老板,你来的正好,我们正准备到蓝盾去呢!你现在来了,我们就来个现场办公,给你传达传达jīng神。”
听到何主任这么一说,陈岩自然明白他要说什么,还是明知故问地说道:“何主任,领导有什么指示,我们绝对支持你的工作,不会有一点马虎。”
何主任很满意,笑道:“陈老板,你们蓝盾应该收到了动迁通知了。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市里高瞻远瞩,大刀阔斧,准备开发松树原地块。你们蓝盾是这次动迁的大户之一,应该积极带头啊。
是这样的,区里下了指示,让咱们街道干部深入到动迁第一线,动员一切积极分子,配合拆迁。陈老板的蓝盾学校,归我们这个小组负责,希望陈经理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带头搬迁,给松树原的居民做做榜样。”
往前凑了一步,何主任又非常神秘地说道:“陈老板,你是明白人,听我一句劝,当钉子户没有任何好处。早搬早好。这次开发的是千里公司,人家可不怕钉子户。”
陈岩爽朗地一笑,说道:“我们蓝盾自然要全力配合领导的工作,不打一点折扣。只是,为了创办这所学校,我们投进了巨资,现在还是一屁股账。
我们就是想搬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往哪里搬迁,资金从哪里来,开发公司总要给个说法。
按照开发公司的动迁补偿方案,我们蓝盾学校的损失高达一千多万元。学校刚刚成立,还没有任何收益,我们那什么来堵这个窟窿?”
何主任被问的哑口无言。这些街道干部自然清楚,按照现行的动迁补偿方案,动迁难度肯定非常大,肯定要出来大大小小的钉子户。
然而,干部们也没有办法,这是上面派下来的工作,让街道全力配合千里开发公司,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动迁完毕。时间就是金钱,拖上一天,就是一大损失。
何主任无奈地摆摆手,说道:“陈老板,你也不用给我诉苦了,我也给你做不了主。我要是有这个能耐,也不用出来磨破嘴皮子挨家挨户做工作了!
这样,陈老板,还是那句话,你们蓝盾安保最好早点找地方搬家,就算是支持我的工作,到时候我请陈老板吃饭。”
陈岩淡然一笑道:“哪里能让领导请客,还是我请,等到我们蓝盾乔迁新居的时候,我请领导们一起到西京最好的酒店吃饭,希望领导们能够赏光。”
给街道干部们开出一张空头支票之后,陈岩迈着方步离开了动迁办公室。
陈岩自然清楚,如果光靠这些街道干部出来做工作,就是到了猴年马月,动迁也不可能成功。在后面压阵的,自然还是要靠千里开发公司。
松树原项目动迁办公室正式成立了,办公室主任由街道何副主任兼任。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何副主任每天拿着大茶瓶子,带着一帮手下走街串户,到居民家里去做说服动员工作。
何副主任拿出做政治宣传工作的看家本领,对居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广大居民能够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早rì搬离松树原街区。早搬一天,就是对松树原街区对西京市的巨大贡献。
在街道干部做动员工作的同时,为了显示工作决心,让居民们感到拆迁势在必行,建设单位的工作人也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拿着尺子和测距仪到处丈量,着白灰桶和大刷子,在墙壁上写下一个个大大的拆字。
仅仅一天的时间,松树原街区到处就布满了大大“拆”字。“拆”字是用白sè颜料写的,为了更加醒目,在外面又罩了一个红sè的圆圈,看起来气势不凡!
松树原街区的居民们三五成群的聚集着,指指点点议论着,一个个愁容满面,却又无计可施。
蓝盾安保学校十几米的围墙上,就写了三个大大的“拆“字,时刻提醒着里面的主人,一场狂风暴雨马上就要来临,这个地方很快就要被夷为平地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比抢钱还痛快
面对街道干部的动员工作,松树原街区民众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最拿手也是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拖。别管动迁的人怎么磨破嘴皮子,就是不搬,你还能强拆么?
街道干部们组成的工作队不是土匪,也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只能宣传劝说。遇到居民的抵制,他们也是无计可施,只能徒劳的浪费着口水。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自己也明白,拆迁补偿款给的太少,居民一旦离开这个地方,这些低收入群众绝对没有能力购买房子。眼看着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动迁谈何容易。
动迁办公室成立了两个星期,在墙上写满了大大的“拆”字,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却没有一家居民愿意搬迁。只要工作队一上门,居民们就大倒苦水,讲道理摆事实,让工作队无言以对,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街道干部们的工作没有任何成效,让上面的头头们非常恼火。项目已经正式立项,时间就是金钱,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