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惜字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敬惜字纸-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几个这样的不似善类?”                        
作者有话要说:  

  ☆、红票笺

  “真是被你害惨了。”余敬惜苦笑。
  这也许是冬季尾巴,洛阳的最后一场雪,不但雪大,风力也足,这样的天气明显不适合赶路。但这里是洛阳外的十里长亭,是送别之所。
  草草围起来的布幔根本挡不住嘶吼的狂风,亭子里冷风凄凄,气氛也凄凄。
  “我也很惨啊。”衡江公主摸摸鼻子:“本来还能多逍遥几年的,谁知道皇母一发飙,直接封我做了太女。”
  “太女啊,多么凄惨的生活。”衡江公主郁卒的捶着桌面:“事情一大堆;行动不自由,最重要的是!居然只能穿黄色衣服!”
  “为什么阿父不争气点再给我生个妹妹?最后一点指望都没了。”
  “这个我可以帮你出主意。”余敬惜看着风雪里,站立在马车旁的黑衣女人也心塞的很:“赶紧跟分儿生个小皇女,说不定陛下会转移目标。”
  “好主意!”衡江公主一竖大拇指。“不过今年我大婚,你是来不了了,来,提前敬你一杯。”
  余敬惜失笑:“要说也该是我敬殿下一杯。” 
  仰头饮尽杯中酒:“帮我照顾他。”
  “放心。”
  离开十里长亭,余敬惜钻进马车就见到抿着唇对着窗外风雪发呆的仓吉儿,她的马车里自然不会有软软的趴趴兔,但也垫了厚厚的被褥,此刻他却卷着布帘任由风雪卷进来打湿一片。
  “别吹冷风,受寒了怎么办?”余敬惜将布帘放下。
  仓吉儿哽咽一声一头撞进她怀里:“我不喜欢她了!”
  余敬惜知道他说的是高圣后陛下,从五年前拯救仓家于绝境,仓吉儿一直视她为尊长,喜爱、尊敬、崇拜无比。
  “便是今日不走,过几日也要回曲涧的。”
  “不是说好春耕后整修河道才上任么。”他闷闷的说:“明明就是、、”
  竖起一根手指按在他的唇上:“虽说是那时才上任,但总想着要先回曲涧去做些安排,当时本只打算给你送大白的,结果一路送到了洛阳。”
  她轻笑一声:“幸好我来了,不然在老家听到失火或是你受伤的消息,怕是要担心死了。”
  双手抬高将他整个搂进怀里,贴在白玉一般的耳畔低语:“好好保重自己,两年,两年我就来迎娶你。”
  仓吉儿忍着耳畔的酥麻也转头贴在她耳边说:“嗯,我不喜欢洛阳,我等你,在安阳老家等你。”
  两人静静的相拥着,直到车外响起衡江公主策马的声音。
  将仓吉儿送回自己的马车,向衡江公主拱手道别,双马的小车掉头消失在皑皑风雪里,只是这次除了虎妞,身旁还多了一个黑色劲衣的女人。
  她叫颜谷晚卿。
  、、、、、、、、、、、、、、
  五月
  清池县,渭水有河入清池分支流无数,多低洼积涝地,良田绝少荒山颇多,乡民多以捕鱼采果,捉野鸭钓青虾换取粮食。
  说要囤田,清池县令挠头,难道要挑淤泥上山?
  余敬惜看着一个个不足百米的小山包也在挠头,这地势,就算挑淤泥上山也造不出梯田来呀。
  看着乡民拖着长竹竿挂着的细纱网在浅塘里驱赶小鱼,有浑浊的黑泥翻起水变得浑浊,鱼儿的白肚皮十分显眼,余敬惜看的出神,脚下一滑一条腿就踩进软泥里,如果不是颜谷晚卿手快拎住后脖的衣襟,大概会滚成泥人。
  余敬惜盯着自己没过小腿肚子的黑泥一拍手:“我知道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个也是田!”
  “哇卡卡!我真聪明。”
  颜谷晚卿摇头后退几步,离这个傻大姐远点。
  六月
  豫章县,靠近渭河口,这里也有一个小型的码头,从这里连接到宜善、进贤、钟陵几个县城,地少人多颇为繁华。
  说要积淤屯田,县令直摇头,这里哪有荒地?荒山被租出去给人种了李子,荒地一亩都没有,最差的也是下等田。
  用淤泥养下等田?农户不愿意呢!自家用肥慢慢养就是啦,干嘛花钱买淤泥?买淤泥的钱要种好几季才能收回来呢。
  宜善县倒是眼热,他们县荒地多啊,但是河水走她们县外面一点的地方拐弯了,淤泥轮不到她们用,余敬惜便建议将河水开个新支流引进宜善,这样把淤泥卖给她们囤了田以后,也有水灌溉不是?
  豫章县卖淤泥,宜善县买淤泥,应该是两利的买卖吧?
  豫章县令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她们县不缺这点钱,让宜善县令攒政绩,她不乐意。
  余敬惜只能再调停,最后豫章县用淤泥换到了宜善县产的井盐,这些盐用来腌渍山上出产的李子干,这东西还没人见过,一时间算是豫章县的特产,连洛阳都有商人前来采买。
  豫章县令高兴了,税收多了,关键是包荒山的还是自家亲戚。
  八月
  太女殿下大婚,余敬惜从原阳县寄出自己的贺礼,当地清理河道时逮到的一对红鳞的长须金鲤,哦,随鱼寄出的还有,用原阳县今年刚收获的黄豆制作的酱油。
  清蒸鲤鱼浇上新鲜酱油,啧啧,味道一绝。
  但是据说太女殿下把鱼放到御花园的鱼池里养起来了,唉,可惜错过美味,也不知道酱油如何处理的?
  原阳县新囤田三百余亩,全被县里一个大户包圆,她家打算以后大力种植黄豆,为县里的作坊提供原料,要知道做豆芽、豆腐、豆干还有酱油,都需要大量黄豆啊。
  新转型的两家豆芽作坊,以前就是小型的麻纸坊,余敬惜亲自跟进解决问题,连启动资金都由她垫付。
  十一月
  余敬惜来到了跟曲涧相邻的西泥沽县,这里的县令与曲涧的县令交好,春耕结束便也着手清理河道,但是因为县里无人垫资,所以并未加阔河道。
  新囤田不足百亩,现在县令命人种上了苜蓿,看样子打算明年翻耕进去做为青肥。
  十一月天气已经变冷,凭借现在的工具,想要冬天施工翻挖不是容易的事情,余敬惜和西泥沽县令核算完预计囤田收入,就靠着小炉开始吃涮锅。
  “莫县令,这苜蓿在我们这边少有见到种植啊,你这是哪里弄的种子?”
  “是我家妹妹托人送来的,她在漠北从军是个小兵头子。”
  莫县令眯眯眼睛开始讲述漠北的局势,从她的讲述里余敬惜知道了,在这个时空里还比较太平,外族不算强大战争离普通百姓有些遥远,难怪高圣后陛下对自己警惕异常。她说的那些话,会被人打上恐怖分子标记吧。
  着急忙慌的把自己踢出洛阳,把衡江公主升为太女加强圈养,都是为了想要继续维持这种平和的局面。
  余敬惜咽下口中微辣的酒液,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黑洞被制造出来了,世界末日还会远吗?
  呃、、她也是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凤尾笺

作者有话要说:  大结局
  
  本书完结,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新书《阿祖》马上开坑。
  开坑前5天会一日两更,章节比《敬惜字纸》长,欢迎收藏。
  三月三
  周朝传统的男儿节,据说这天是上古黄帝的诞辰,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这个有传承、生育、发源意义的日子,黄历上写,宜祭祀诸事吉。
  余家将大婚的日子也定在了这天,从曲涧到安阳因为通了水路所以仅需三天,三天前余家迎嫁的船队就出发了,领队的是木柯煜。代为迎嫁的女子一般都是新娘的族内姐妹,但余家人丁单薄与余敬惜年龄相仿的只有木柯煜一人,木姨见小姐如此看重自己的笨女儿心中又喜又愧,但依旧坚决反对木柯煜挑大梁,不说其他的便是催妆诗让她怎么读?这时屛儿蹦出来举手说要同行,催妆诗什么的通通交给小姐吧!
  余家只有柯煜、屛儿和纸坊十个伙计,看着人不少但分到迎嫁的两艘船上却真不起眼,没想到租船行的张老板早做了安排,迎嫁的大船不但重新上过红漆,披挂红绸和大红的灯笼更是喜庆,船上的船娘也比平日多了两倍,一个个短衣青褂要系红带显得分外精神。
  余敬惜连连致谢,她知道人家这是还她建码头的人情呢,自从曲涧开了水路县里的百姓生活好了许多,来往货运新开的小铺子,县里还出钱整修了城里的道路,一水儿的青石大板路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余家去年新翻修了老宅,青黛石墙的大瓦房占据了原来的小花园子,三进三的宽阔大院,后面有一个引河水修建人工湖的花园。
  木姨站在大门口迎接早到的宾客,不时有迎客的鞭炮和喜乐响起,张县令带着小侍一摇三晃的走来,看到道路两旁去年移种的玉兰树开出大朵大朵美丽的花卉。
  “这曲涧该改名啦,叫玉兰县。”张县令自得的晃悠脑袋。
  “可不是么,主路两旁都是玉兰树,据说有三千八百颗,还是太女殿下搜罗了京郊所有花农庄子才凑齐的。”小侍一脸艳羡:“这仓家公子有多喜欢这玉兰花啊?”
  其实喜欢玉兰花的不是仓吉儿,当然余敬惜也没有特殊喜欢,只不过给衡江太女去信问一问,能否寻到三月早开的花卉用来装饰花园,她想要仓吉儿嫁过来的时候能见到一个不是单色调的后园。
  三月能开的花很少,迎春花、木棉、木兰、海棠,还有就是果树的桃花、李花、杏花、梨花、苹果花等等,余敬惜没打算把后花园变成后果园,于是挑了木兰和海棠,只多嘴了一句说木兰最好能多点,从家门口一直种到码头。
  太女殿下大笔一挥,多一点就多一点,三千八百颗玉兰树从洛阳顺流而下到曲涧只用了十天,随行来的园丁一看,从余府到码头不过两里路,这三千八百颗玉兰树怎能放得下?于是便有了这个曲涧县处处开花的奇景。
  曲涧的百姓很爱护这些移栽到自家门口的花木,这可是皇家的恩赐能带来好运的,每早浇水时免不得相互嘀咕一句,快开花了吧?余家小姐如今到哪里了?三月迎亲该回来了吧?
  是呢,余敬惜这两年一直在外面奔波,便是纳征、请期都由木姨一手打点,余家老宅翻修、纸坊的事宜全都远程遥控指挥,三次路过曲涧都没回老宅看看,颇有些大禹的风范,一路跟着她的颜谷晚卿隐隐的觉察她似乎在赶时间,原本三年才能走访完的囤田县,硬生生的压在两年内完成。
  现在隔窗盛开大片海棠映衬的花厅里,余敬惜将最后一本奏折与相伴两年的小印放在桌上。
  “快午时了。”她笑着:“喝完我的喜酒再走。”
  、、、、、、、、、、、、、、、、、、、、
  “来啦!来啦!”沿着河岸有十多个小童哄笑着跑来,手中的小竹篮已经空了,看着潺潺流动的河面,有五彩斑斓的纸屑形成的彩带,向着船队来的方向缓缓流淌。
  依旧是张家船行的红漆大船领头,只是原来的两船迎嫁队变成了十多只的大船队。
  河两岸围观的百姓发出惊叹声:“仓家公子好多嫁妆!”
  新加入的八只大船上站满了人,敞开的红木箱子里或金或银或丝或锦,总有耀眼的光泽在三月微暖的阳光下闪烁。
  余敬惜把风吹到胸前的长锦带拨到脑后,木姨紧张的帮她整理身上已经平整无比的衣襟:“小姐不要紧张,只要把仓家公子扶上花轿就行。”
  “木姨,我不紧张。”余敬惜拍拍她微颤的手:“而且也不能叫他仓公子,总要木姨带头改口才好。”
  木姨顿了一下,露出欣慰的笑容:“是,那就请夫人去接夫主大人吧。”
  喧天的喜乐响起,漆红木的大船停靠岸边有人跑着架好踏板,两侧用红绸缠绕的扶栏也被递送到船上,一个大红的身影被人簇拥着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双凤点翠冠,口衔珠滴,薄透的红纱半覆面容,只有点得绯红的唇露在外面,此时轻轻抿起显得有些紧张,缀着金玉坠子的霞帔微微晃动,一阵微风让其上的蕊头、翠叶、珠穰花、珠翠云齐齐摇曳。
  男子身量高挑,精瘦的腰身被七彩云锦的腰带束出美丽线条,便是盛装华臃的嫁衣也穿出潇洒飘逸的味道,在仓澜宜虚虚的搀扶下缓步行来,真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的味道。
  余敬惜迎上去将手中大红的苹果递到男子手中,另一只手要接过原本仓澜宜搀扶的方向。
  小苹果忍了忍,到底没忍住大眼睛里的泪水,便猛一低头让两点晶莹落在朱红的衣襟上:“对我大哥、、好,回、、娘家、、陪着。”
  余敬惜嗯了一声,伸手摸了摸她的头顶然后从她手中接过男子如玉的手指。
  仓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