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幸福人生 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后的幸福人生 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教师,这就是人民教师啊!刘晓兰的眼圈红了。其实,她现在不痛,一点都不痛,她只是觉得手心有些麻。
在刘晓兰的屁股还没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一股尖锐的刺痛,从手心传遍了她的全身。吸了吸鼻子,她抬起左一看——又红又肿。她不敢碰手心,只能用嘴轻轻的吹气,来减轻疼痛,她不觉得委屈,不觉得愤恨,她其实心存感激,正是这样的铁血老师,以铁血的要求让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坚实的基础让她在初中的课堂上少费了很多劲,一直到高中……
“陈红梅,没有错过……王强三个手心……周舒,二个手心…陈述五个手心……胡斌十个手心……唐婷过……刘海霞二个……”
到这堂‘期末总算帐’,结束后,全班有二十几个人捂着手心在默默流泪,也有一些女生忍不住小声的哭了起来,但是这也没有丝毫撼动曾老师的心,把试卷讲解完后,数学刘老师也上阵了,可能是由于知道曾老师的严格,刘老师除了气极了,从来没打过他们,也没收数学作业,只是讲解了数学试卷,就下课了。
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十一点了,有的年级也都放学了,曾老师也没说什么,就让他们走了,于是乎,就可以看到从四年级走出来一群捂着左手,眼角有些红的学生们,在别个年级的围观嘘声中狼狈而逃,其中就有刘晓兰童鞋。
三姐妹
刘晓兰捂着手准备回家,突然想起堂姐、堂妹来,不知道她们回去没有?还有,她表弟和表姐也在学校里读三年级、六年级,怎么早上没有等她一起上学?她要不要回去等他们一起放学?
“晓兰,等等,一想走啊!”唐婷背着书包跑了过来。
看着唐婷苗条的小身子冲了过来,刘晓兰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身高!其实她以后身高大约一米六二,在女生中不算低,但她真的好想长到一米六五哦,穿牛仔裤腿一定很长、很美。刘晓兰拉着唐婷来一个背靠背,用右手在头上比了比:嗯,她比唐婷高,现在大约一米二左右吧,这个子在农村来说是比较不错的了。
“嘿,比身高呢!”
“哇,那个?”刘晓兰吓了一跳,只觉得一堵墙朝她压了过来。
“是我是我,刘海霞。”
“是你嗦。大白天不要吓人,人吓人吓死……哇,你这么高啊!”刘晓兰看着比自己高了大半个头的刘海霞,“你吃什么长大的啊?是不是一天三顿肉啊!”唐婷是她小学的同学,刘海霞则是她小学加初中的同学,刘海霞的家住在学校的背后,跟她不是一个路上学、放学,唐婷离她家就近些,走十分钟左右就到,她们三人一直都是朋友,长大后也一直联系着,刘晓兰就只有一个哥哥,和她们就有点三姐妹的意思,其实正而八经的算起来,也不知道是哪里的远亲,刘晓兰叫刘海霞的妈妈叫嫂子,她比刘海霞长一辈,不过,她们这一辈也不兴这些,所以刘海霞从来都叫她名字。
刘海霞虽然个子高,但身材很苗条,大多数农村娃特有的因为营养不良而面黄,也在她身上看不到,她说刘海霞一日三顿顿顿有肉是有道理的,这家伙是她们几个村的大富户,大多数人家都像她家一样,住的是石头泥巴房,好一点的像她唐姐家砖房,再好一点像唐婷家小平房,而刘海霞家里早就住上了三层小楼房,十里八乡找来找去,也就只她们一家了。
“谁一天三顿肉了,你才一天三顿肉,你全家一天三顿肉。”刘海霞气鼓鼓要按刘晓兰的肩膀,哪知刚一沾到刘晓兰的肩膀,她就哀号起来了。她忘了她左手是又肿又痛了。
“活该!”刘晓兰兴幸灾乐祸的说:“谁叫你娃要用你的咸猪手碰我。”
“滚蛋,你以为我想理你啊!”刘海霞用屁股狠狠将刘晓兰撞开几步,得意洋洋的右手插腰,“我只是想和唐婷说会话。”
“切!”刘晓兰用右手揉了揉小腰,瞄了瞄她高而纤细的身材,这家伙别看那么瘦,劲可大了,她一直都不是她的对手。
“啥事啊?你还不回家?”刘晓兰好歹也是活了二十几岁的成年人了,也不好意思和一个十岁的小屁孩计较,当然,想计较,也打不赢人家。
“哪,给你们!”刘海霞手在手包里摸了几下,掏出二个又大红的苹果来。
“苹果!”唐婷惊呼。
“干嘛?大惊小怪!”刘晓兰也不客气,接过苹果,自己一个,塞一个到唐婷的手里。
“我大惊小怪。”唐婷左手拿着苹果,右手指着自己。
“是啊!”刘晓兰点点头。苹果嘛,很平常的水果……啊不对……“其实……”
“你家里有很多苹果吗?你吃过很多苹果吗?啊啊啊!”没等她的补救,唐婷右手食指就戳在了她的额头,“你说啊你说啊!”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刘晓兰忙不迭地告饶。
“哼。吹牛皮。”唐婷小心的将苹果擦了擦,然后再小心的放进书包里。
刘晓兰看着她书包鼓起的一个大包,心里有些感伤。她们小时候除了自家种的梨、西瓜、柑子、李子外,其他的比如说苹果、香蕉一年到头吃不到十回,不是说没有,赶集的时候也有卖的,但又有几家有这个闲钱,天天卖这些东西呢。
“我听妈妈说是啥子红啥士,甜得要命。”刘海霞啧啧两声。想起早上才吃的一个苹果,那个香甜劲,差点把舌头吞下去。
“是红富士。”刘晓兰说。
“对对,是红富士。不过,你怎么知道?你吃过?”刘海霞怀疑的眼神上下扫射。
“我我我听我妈妈说呢。”刘晓兰连忙说。
“好多钱一斤啊?”唐婷问。
“一块五!”刘海霞睁大眼睛,用手比了比。
“好便宜啊……”刘晓兰瞪大眼睛。
“好贵啊……”唐婷同上。
“……”久久,久久,一阵风吹着几片树叶打个圈飞过,刘海霞和唐婷同时看向刘晓兰。
刘晓兰喉咙里像卡了一只苍蝇,吞不下,也吐不出来,“那个……那个……那个我听我妈妈说葡萄要一块八一斤,比起苹果贵了三毛钱啊,我还听我妈妈说以前它们都是一个价一块八,比以前便宜了三毛钱呢。”
“也是。”刘海霞、唐婷双双点了点头。
“你说为啥子苹果这么贵,我们种的西瓜好的才卖三毛钱一斤。”唐婷摸了摸书包里的苹果。
“就是说吖,你看柑子一毛钱一斤都没得人买。”刘海霞也奇怪这苹果为什么卖得这么贵。
“远呗!”刘晓兰右手一上一下惦着苹果说:“我们这里西瓜,柑子遍山遍野,家家户户都有,自然价格低罗,苹果一般都是山东、陕西那边的,运过来,自然贵了。”
“对哦,这门远豆嘛。刘晓兰你好厉害哦。”刘海霞和唐婷崇拜的望着刘晓兰。
“那是!”刘晓兰得瑟的甩了甩马尾。
“不过,你是啷个晓得呢?”刘海霞用目光审视她,“说!”
“我……我听我妈妈说呢!”刘晓兰不甘示弱的回一个强硬的眼神。
“切!”刘海霞、唐婷鄙视的比了个大姆指向下的手势。
“哪门嘛,哪门嘛(猪:怎么了嘛的意思的感觉),我听我妈妈说呢,不可以哦。”刘晓兰自觉‘受辱’,哇哇大叫起来。
“可以可以。”刘海霞敷衍的回了几句,就背着书包走了。
“哼,我就知道你嫉妒我,你这是红果果的嫉妒!红果果的妒嫉。”刘晓兰不甘心对着刘海霞的背影的大叫。
“走吧!人都走远了。回去吧。”唐婷翻着白眼,托着她走向回家的路。
“哼!小样!”刘晓兰骂骂咧咧的嘀咕。
“人家给你苹果了,你还这样说她。怎么你们三天二头就要吵架啊!”唐婷小心的跨过田坎边挖开放水的缺口。
“哼!苹果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以后要卖三车苹果,一车苹果给她吃,一车苹果给耍,一车苹果用来埋她。”刘晓兰想着刘海霞被埋在苹果堆里就忍不住笑起来。
“伟大的理想……”唐婷嘴角抽搐了几下。
“你放心,我也给你三车苹果,我们是好朋友嘛……”刘晓兰大方的说。
“谢谢你了……”唐婷一阵恶寒。
目标——好孩子
陈淑芳来到田坎上,拿着竹杆准备试试稻田泥巴的硬度,已经九月初了,村里大多数人家的水稻已经收了,她们家因为种得有些晚,所以前两天才开始挖缺口放水,今年她准备收了水稻后,再种上胡豆。
“淑芳,看水稻呢,准备什么时候打(收)呢?”隔壁田里正在热火朝天割水稻的头花已经有些花白的老汉得了个空,站在田里问。
“幺爸,等我弟弟爱国他们打了,我们就打。”陈淑芳笑着说。
在农村一个村里的人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像正在收水稻的六十岁的老汉,其实是陈淑芳的老公刘建军的父亲,也就是她公公的亲弟弟刘国立,那埋头割水稻的几个男女,都是和他住在一起的儿子、儿媳,再说她哥陈爱国的家也是走个三分钟就到,有个事吼一声就能听见。
“嘿嘿,那敢情好,到时候我们也收的都差不多了,你缺人的话喊一声,我叫刘明他们来帮你。”刘国立哈哈大笑。其实他也只是这么一说,陈淑芳家的田不多,就两块半,合起来也就一亩多点,他哥哥、他哥的儿子刘建军、刘建华一家人,再加上陈淑芳哥陈爱国一家人,不到一天就能把那点水稻收拾了。
“好呢。倒时候人不够一定请你。”陈淑芳也知道他说的是客气话,不过不管怎么样,她也得这么回话,就算她心底有些不见待刘国立一家人。
“淑芳呢,刘鑫的学费交了吗?”刘国立的老伴张婆婆从田里起身,走到田坎上从水壶里倒了一杯白开水,“听说今天刘鑫回来了,不是昨天就走了的嘛,是不是回来要学费的啊!”说这话的张婆婆笑眯了眼的眼中没有农村人特有的纯朴,而是装满了浓浓的二十一世纪的八卦之魂,并且里面还有很多的恶意。本来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人家,现在破败到孩子上学的钱都给不起的地步了,这可是村里的婆娘们闲时的磕牙话题啊。
“淑芳啊,我听说刘鑫高一的学费都涨到五百多了,你家实在没有,就吱一声啊,我们家就只有二个上幼儿园的小崽子,花不了多少钱。”刘国立的口里很有一股得意劲。
“是啊,淑芳!都是一个村里的,还是亲戚呢,有困难就说啊!”刘国立的儿子、儿媳也起哄道。
“谢谢了,不过孩子的学费钱开学就交清了。”陈淑芳一边咬着牙齿,一边微笑着说。她怎么的也不能让这些小人看轻了她们一家人,就算是她一个人,她也要顶起这个家。
“哦!”刘国立一家二代人不无失落的叹气。
“淑芳啊,我最近几天怎么没看到建军的小三轮啊,前个赶集日,我买了很多东西,准备赶车回来,本想照顾照顾你们的生意,可是在街上找了遍都没见到他的身影啊,我还听说他已经快十天都跑车了,是不是去打牌去了啊!”张婆婆又说:“你说这可怎么得了啊,别人打牌都是闲的没事才去,他却把打牌当成了工作啊。我说淑芳啊,你是他媳妇,怎么也得管管他啊!”说完,她的儿子、儿媳就笑了起来。
陈淑芳听着她的奚落声,心里一股气不打出来,但又找不到话反驳,于是气得是面红耳赤,张开嘴却不知道怎么说,真正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得跳脚。
刘晓兰背着书包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村里她最讨厌的就是她幺公这一家人,把别人家的事,不但到处宣扬,而且恨不得人家过的更差,最好是饭都吃不起最好。她就想不通,人心怎么就这么坏能,她们家破了,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幺婆,今天我们老师教了我一个词语,你想不想知道?”
“什么!”张婆婆皱着眉看着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刘晓兰。
“晓兰,放学了啊!”陈淑芳也奇怪女儿怎么突然就站在旁边。她竟然没注意到。
“幺婆,这个词语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家现在生活过的不好,那是因为前年我们的生活是村里最好的,不过,很快我们家的生活就会变好了,变得比以前过好了。幺婆真是闲得这么空的话,不如找点事情来做,别一劲的打听别人家的私事。”刘晓兰也没理幺婆一家人变得难看的脸色,对待那一家喜欢看人家笑话,缺心眼的人,她都不想跟她说话,晦气,她拉着陈淑芳的手往家里走去,“妈,我们回家。”
“晓兰……”陈淑芳有些傻眼的看着说出这一翻‘非常大人’的话的刘晓兰。她的女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这么强势了啊!
“妈,咱们根本就不要管他们,他们如果想看咱们笑话,就让她看去,总有一天,我要让她们笑不出来。”刘晓兰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反应过来,在田里说她没教养的幺婆一家人。她们也只能现在得意了。
陈淑芳笑了,戳了戳她的头顶,“你个丫头知道什么,以为上几天学就很了不起了,他们毕竟是长辈,而且都在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给点面子……”陈淑芳停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