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6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东西在画廊有很多。”

与此同时,余味点餐结束,随即笑着说道:“有成名画家精心描绘的杰作,也有不成名画家的作品。不过最多的还是美术院学生赚外快的练习画稿,随便给他们几十英磅,就能够买一幅不错的图画了。所以来这边旅游的人,如果遇上了都喜欢买一幅回去……”

几十英磅就几百块而已,能来旅游的人也不差这点钱。如果运气不错,买这画回去收藏几十年,说不定绘画的学生成为知名画家,那么当年的作品自然也水涨船高,大赚一笔。

一般人肯定没有这样的耐心,但是在香港的时候,王观就听沙庆丰和老孟两个艺术品经纪人说过,他们的一些同行,在追求短期回报的同时,也在做一些长远投资。

比如说瞄准一些比较有潜力的新秀画家,然后把他们的画买下来,或者帮他们运作。反正不急着得到回报,或者过得二三十年,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也有可能打水漂了。这也是必然的情况,既然是投资,那么肯定存在风险。说白了这事也带了赌博的性质,另外就是考验个人的眼光了。

古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代却恰恰相反,伯乐很多,千里马却少了。能不能找到千里马,真的比较讲究机缘和运气。

“学生的画作水平良莠不齐,不怎么合适投资。”

作为商人,方明升购买古玩字画,一半是由于喜欢,另外一半却是一种投资。而且他从来没有避讳这一点,比较坦诚道:“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购买一些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作品。他们处于上升阶段,更容易收获成功。”

大家也明白,这个收获成为有两层含意,一是青年画家成功,二是投资成功。相对投资学生来说,确实更加稳妥。不过需要的资金自然更多,一般人也玩不转。

“油画就算了,这个我不懂。”

此时,王观也笑道:“不过总是听说内地行家在海外捡漏传闻,伦敦应该也有类似于中国古玩市场的集聚地吧。”

“有啊,有几个大型跳蚤市场。”余味笑道:“就好像是潘家园一样,每到周末就充斥了各种旧货家具,古董杂物。那里摊位很多,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董,从罗马时代到二十世纪的东西应有尽有。”

“对了,我们明天要去拜访的保罗先生,他家附近就有一个跳蚤市场。”说话之间,余味建议道:“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办完事情之后,顺便到市场逛逛。”

保罗先生,就是海外瓷器研究协会在伦敦的联络人,他手头上应该有朱大先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就算知道信息可能是编造的,不过大家还是打算去看看,期待能够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

“再说吧。”王观点了点头,然后不说话了。因为这个时候,服务员已经把食物端上来,整齐有序搁在餐桌上。

“来,大家也别客气,开动了。”余味笑道:“餐桌礼仪什么的,在自己人面前就不多讲究了,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

虽然不讲究,但是左叉右刀这个基本常识,王观还是清楚的。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不过纯粹是习惯问题,用多了就没问题了。就好比筷子,估计许多西方人也弄不明白,东方人怎么能够把两根小棍子运用得这样灵活。

晚餐的过程也不必表述,余味推荐得没错,食物的味道确实比较可口,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王观总觉得欠缺了几分火候,没有达到美味的地步。不过出门在外,就将就一下吧。

大半个小时过去,三人结束了晚餐,然后在余味的带领下,沿着泰晤士河参观游览了河岸两边的夜景,直到夜深才返回酒店。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起来,众人就按照原定计划前去拜访保罗先生……

第903章织金彩瓷!

PS: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啊,拜托拜托。

“保罗先生是位建筑设计师,收藏瓷器是他的爱好。”

途中,余味介绍起来:“说起来,他已经收藏瓷器十多年了,而且平时又比较有空闲,所以大家就推荐他作为联络人。一般来说,协会成员的基本信息,他都应该了解清楚。”

“这样最好。”方明升笑道:“如果那个人还没有离开伦敦,平时还与协会成员联系,这样就再好不过了。”

“但愿如此。”王观十分赞同,不过心里却不抱多少希望。

在闲聊之中,众人也随之来到了保罗先生住宅附近。下车之后,几人步行经过一条窄小的小巷子,就看到了一栋三层小楼。

“就是这里了。”余味笑道,然后按响了门铃。

时间不大,住宅大门开了,走出来一个身材比较丰满的中年女性,看到王观等人,她的脸上充满了惊诧之色,不过还是友好招呼起来。

平常的问候单词,王观还是能够听懂的,脸上自然也露出礼貌的笑容。嗯,他只管笑,至于具体的交涉,肯定是余味出马。

此时,与中年女性聊了几句,余味眉头一皱,立即回头道:“保罗先生有急事出去了,可能要到中午才回来,她让我们进去等,你们觉得怎么样?”

“呃……”

王观想都不想,立即拒绝道:“算了,不进去了,我们中午再过来吧。”这就是不懂外语的悲哀,进去作客除了傻笑以外,还能做什么?

“嗯,也行。”

余味笑了笑,又转身与中年女性沟通起来。或者对方挽留。余味再婉拒,反正你来我往说了一会,中年女性立即露出笑容,挥手拜拜了。

“走了。”这个时候,余味招呼道:“我和她说了,我们先到附近的跳蚤市场逛街,等到中午再过来拜访。”

“这主意不错。”

听到这话,方明升眼睛一亮,很感兴趣道:“其实你不说,我也打算去了。伦敦的跳蚤市场可是堪比潘家园、琉璃厂的存在。听说每年都有许多人在这里捡漏发了大财。尤其是在不久前,有人花几块钱买了只碗,却发现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

“方先生,既然你知道这里和潘家园一样,那么也应该清楚,所谓的捡漏肯定也是真真假假,九假一真。”余味好心提醒道:“反正据我所知,这里的许多中国古董,其实也是从大陆直接运送过来的。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没错。”

王观赞同道:“钱老也和我说过这种事情,有些行家到国外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些中国古董,下意识地觉得是真的。立即兴冲冲买下来。”

“回去一看,却发现是赝品,再仔细打听才知道东西就是从潘家园卖出去的。一时之间,让他直叹与国际接轨的后果。就是自己人坑自己人。”

王观轻叹道:“而且外国的行家也不是傻子,发现中国人一窝蜂似的到这里淘宝,自然也意识到这种东西的价值。捡漏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了。”

“这话太对了。”余味深以为然:“孔老都说了,同一件东西,他十年前瞧不上眼,现在忽然有些喜欢了,再去看价格,至少涨了二三十倍。”

“二三十倍算是少的了,在中国还有涨几百倍的呢。”王观摇头道:“现在的收藏市场火是火了,却缺乏几分理智,起码要过十年以后才会平稳下来,形成秩序。”

在说话之间,众人慢慢地来到了余味所说的跳蚤市场。

来到地方之后,王观发现余味说得很对,这里确实十分热闹,和潘家园一样热闹。一条街道过去,尽是形形色色的人流,各种肤色的人摩肩接踵,缓慢的移动,不时在一个个摊位旁边驻足打量,与摊主讨价还价。

说起来,跳蚤市场这个名词,实际上就是起源于西方。早期的英国人经常将自己的旧衣服、旧东西在街上卖,而那些旧的东西里时常会有跳蚤、虱子等小虫子。虽说人家有一个专门的词组,但是中国人比较省事,形象地直译成为跳蚤市场。

说白了这里就是一个旧货市场,由一个个地摊摊位组成,市场规模大小不等。出售商品多是旧货、多余的物品及未曾用过但已过时的衣物等。小到衣服上的小装饰物,大到完整的录像机、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当然,这些东西现在肯定没有跳蚤了,所以跳蚤市场的词意也逐渐演变成为如跳蚤般细碎微小的意思。反正一个市场的规模变大了,也不仅限于旧货了,也有许多新商品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比较低廉,深受大家的欢迎。

不过,这个市场比较偏向于老旧的物件,以及真真假的古董。不要以为西方人就不会制作赝品,其实人家的手段也不见得有多差。只不过人家造假的目标不是中国的瓷器、字画,而是更切合西方品味的钻石、油画等高档艺术珍品。

比如说最近王观就听到一则来自美国的消息,某个百年老字号画廊,十几年来悄悄地伪造一批艺术大师的油画贩卖,其销售总额已经超过八千万美元。

且不提这个数额的庞大,单单是从这件事情大家就可以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外国的月亮未必比中国皎洁清白。

然而,相对那些大画廊,大拍卖公司,大艺术品投资人经手的东西,眼前这个跳蚤市场的物件就有些小打小闹了。相对来说更加平民化,满足普通人淘宝的兴致。不过由此也可以知道,在这里出现珍宝的可能性微乎其乎。

至少走过了十几个摊位,王观等人也没有发现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不得不说,与潘家园相比,这个跳蚤市场的物品更偏向于生活化。别针、纽扣等精致小巧的玩意,另外还有一些音乐盒什么的。可能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王观不觉得这些东西有多好,但是在摊位之前却有不少人在观赏,而且成交的几率也比较高。

看到大家没有什么兴趣,余味立即笑道:“继续往前面走吧,过了拐角之后,那里就是经营古董的店面了。我记得有许多家店铺也兼营中国的古玩,倒是可以去看看。”

王观和方明升肯定没意见,立即顺着人流穿梭而上,不久之后就来到了一条古董街中。只是一街之隔,与热闹繁华的摊位相比,这里就显得有几分冷清。其实也可以理解,如果说摊位比较平民化,那么古董店的人肯定是面向中高收入人群。

然而不管是什么国家,低收入的人永远是占绝大多数,社会总财富不可避免的集中在一小撮人手里,这是稳固的金字塔结构。反正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所谓的共同富裕,天下大同,人人如龙,绝对是理想国、乌托邦。

当然,国家的发达程度不同,也注定了国与国之间的低收入人群不能直接对比。一比较就发现发达国家简直就是天堂啊,普通平民的收入居然是发展中国家平民的几十倍,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最关键的物价问题。国家的物价基础,才是区分高中低收入人群的立足点啊。

其实这个世界对于平民来说,哪里都不是天堂。只不过对于有钱人来说,哪怕是在非洲贫困部落,他们也能够营造出天堂般的环境来。

“咦。”

就在王观思绪飘飞之时,方明升忽然笑道:“那个石狮子到底是摆在店外镇风水的,还是招揽生意的幌子?”

“什么?”

此时,王观顺势看去,只见一家古董店之前,确实摆放了一个张牙舞爪的石狮。东西不算很大,但是却充满了中国的雕刻风格,让他倍感亲切。

“两者兼有之吧。”

这个时候,余味笑道:“你要是喜欢,可以直接买下来。不然的话,人家就当成是镇风水的物件,或者引人瞩目的招牌广告。”

“那不得不承认,店主的目的算是达到了。”方明升笑道:“我们进去看看吧。”

其他两人纷纷点头,就随着方明升走进了那家店铺之中。

进门之后,王观环视一眼,发现店铺空间还算宽敞,就是里面的东西比较杂乱。不仅有英国本土的东西,也有埃及和阿拉伯风格的物件。

与国内店铺的情况不同,这家店铺的老板也看见几人进来了,不过他只是抬头瞄了一眼,却没有过来招待的意思,而是继续忙着自己的工作。

这样也好,大家更喜欢静静地观赏物件,而不是受到老板的推荐干扰。不过几乎是在一瞬间,几人就看到了摆在店中显眼位置的瓷器。

“这是广彩!”

乍看之下,王观就十分肯定瓷器的来历。毕竟这些东西的特点太鲜明了,不仅构思紧密,色彩浓艳,而且处处透出金碧辉煌的质感,除了珐琅瓷以外,就是著名的广彩了。

不过与淡雅的珐琅瓷相比,几件东西的呈色更加绚烂,而且有金光闪烁,尤其是那比较奇特的造型,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广州织金彩瓷……(未完待续……)

第904章金枝玉叶

PS:

二更了,真的没有月票了吗,求大家多多支持。

广彩的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