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束缚东宫)Erus》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束缚(束缚东宫)Erus-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化和民族惯性让这种思想举步维艰,根本无法取得权责分明的理想效果。 

  玄澈不在意这片土地最终会走上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但他在意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究竟能不能适应或者说振兴这片土地。他的一个错误极可能将自己的国家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也在怕,非常怕,以至于他甚至在隐隐期盼玄沐羽说“不”! 

  两个人都在思考,书房里一度沉默,直到两个人同时开口—— 

  “父皇……” 

  “澈……” 

  声音重叠在一起让两个人都停了话。玄澈微微一笑先道:“父皇先讲。” 

  玄沐羽道:“你先说,我想再听你说说。” 

  玄澈垂下眼帘,抿抿唇,道:“儿臣想说,还是先不要改革了,有点急了……” 

  玄沐羽怔了怔,却说:“为什么不改?我只是想说,要不要先在几个地方试行,看看结果如何。你说的我不太懂,但我想既然你会提出来,必然是有自己的思考,澈从来没有判断错什么,我相信澈的决定。” 

  玄澈心中一个角落小小颤动一下,说不出的感觉,有点酸又有点甜却还有些苦涩。玄澈抬眼捕捉玄沐羽的目光,似乎想确认什么,轻声说了声:“谢谢父皇。”顿了顿,他又正色道,“就在辽阳试点吧,那里的情况儿臣比较熟悉,有什么问题儿臣也好调整。”而且没有大门阀实力阻碍。后半句玄澈没有说,但彼此都明白。 

  玄沐羽道:“照澈的意思做吧。” 

  玄澈下意识地点点头,再次陷入自己的思绪,思考着这次变革可能带来的后果。 

  任何变革都不得不慎重,中国人有一种奇怪的牛劲,一旦什么东西第一次尝试失败,以后想要再试就会变得万分困难,这种执拗的惯性有时很让人烦恼。 

  注1:崔、卢、郑、王——四姓。四姓是指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非常有名望的四大望族(即门阀),由于姓氏不同,而称为“四姓”。(北魏孝文帝元宏时)范阳卢氏以卢敏为首、清河崔氏以崔宗伯为首、荥阳郑氏以郑羲为首、太原王氏以王琼为首。其四姓为当时望族,其女皆纳皇帝后宫,以示宠幸。因为不想和历史完全重合,所以把地名或姓氏改了改。 

  注2: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常科又分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和明算,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科不经常举行,秀才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之后历代的主要科目,这二科内容虽然历朝是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注3:糊名和誊录在历史上是从宋朝开始的,故而这里设定大淼的科举没有这两制。 

  关于三权分立能否实施的问题这次改文之后我在正文中表述比较清楚了,基本上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你说三权分立这个一个体制有啥不能实施的?都说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但说到底,只要农民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其他东西再怎么变化都没离开封建社会,而中国的封建社会一大特征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皇帝集三权于一身。 

  事实上三权分立就是将一个人手中的权力分散了,从地方说,权责更加分明,从中央上说,这就是削弱相权增强王权。当然,对于这个说法我也做了一点保留,让玄澈对自己的改革仍然心存一点疑虑。 

  64、资本 

  地方政府的改革将和明年的科举一同进行。当科举结果出来后,玄澈将安排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考生到改革后的新岗位上,并借此机会用新晋的寒门学子冲淡地方门阀势力。 

  然而,对于打击门阀来说,开科举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前世隋唐时期虽然也开科举并且完善了,但是门阀只是没落并未完全消失,真正到了宋朝,民间资本主义渐渐兴起,才消融了门阀士族势力,但即使这样,门第之见还是很严重。 

  而说到底,门阀的形成也是官本位思想的一种体现。 

  所以要根本除去门阀实力就要培养与之相抗衡的新势力。参照历史发展的曲线的话,玄澈觉得他可能要选择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但要发展资本主义就要发展工商业,要发展工商业就要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而大淼虽然各种政策都比较宽松,但还是无法摆脱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工商业者在登籍造册时用的是特别的黑皮,工商业者的子弟不得进入仕途,工商业者甚至不能穿着象征身份的高等丝绸锦缎——当然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并不严格。 

  而限制工商发展排除交通等客观因素限制外,还有两个原因就是:一,手工业这对于自己的独门手艺对外封锁,对内也往往奉行传男不传女的祖训;二,朝廷政策对商业流通太过苛刻,比如路引制度,商人要将货物运往外地就必须向官府索取路引,否则将以谋反叛国罪论处。显然,这种制度极大地抑制了商品流通,无法形成具有规模的商品经济。 

  像玄澈所办的通川商行,虽然在太子势力的暗中关照下已经发展得颇为庞大,但是仍然免不了在索取路引时受到官员克扣为难,最关键的是,其他商行无法得到通川商行这样官面上的支持,市场上始终是通川商行一家独大,而我们都知道,垄断不利于社会发展。 

  但问题是,这两个原因也是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形成的,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更不是信息化时代,不同地区间的信息无法快速联系,不使用路引制度很可能会引起某些意想不到的动乱。而玄澈决不可能造出卫星让大淼直接进入二十一世纪。 

  “怎么办?” 

  玄澈瞪着眼睛等待玄沐羽的回答。他不会和玄沐羽说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也不想去和玄沐羽论证工商业的重要性,他只说自己想要扶植工商业者的原因以及遇到的麻烦,他相信玄沐羽可以了解自己的意思。 

  玄沐羽也愣了,他承认扶植第二势力与门阀分庭抗礼是一个好办法,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玄澈竟然要扶持工商业。但转念一想,从玄澈一贯的作风来看,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一直很重视工商业。 

  “呃……” 

  玄沐羽眨眨眼,发现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眼珠子转转,反问道:“非得扶持工商业吗?” 

  玄澈摊出四个手指:“士农工商,士的地位已经太高了,扶持农业——最终还是等于发展工商业。” 

  此刻玄沐羽只觉得玄澈的手指很漂亮,很想抓在手里摸摸,以至于半天才冒了一句:“那你准备怎么做?” 

  玄澈似笑非笑地瞅了一眼玄沐羽,看透了玄沐羽走神的心思,玄沐羽大窘,嘿嘿直笑。 

  “先从发展商业开始吧。”玄澈收回了目光,照着自己想过的思路说,“商人逐利,给了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会去完成我们想完成的东西,比如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为什么?”玄沐羽想都没想就开口问。 

  玄澈斜瞪一眼,为玄沐羽这种明显不爱动脑筋的行为表示不满,但还是说:“赚钱就两种办法,降低成本或者抬高售价。要抬高售价就要加强产品本身的品质,要加强品质就要发展科技——也就是生产技术。但是售价在怎么抬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只能选择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就是是从原材料上和生产工艺上降低,不论是发现新材料还是大规模生产,都要求商人去促进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玄沐羽听完了,眨眨眼,说:“澈真聪明。” 

  “……” 

  玄澈握紧了拳头。 

  玄沐羽连忙笑问道:“那澈准备怎么办?” 

  “父皇您以为呢?”玄澈不想让玄沐羽那么轻巧,开玩笑,他才是皇帝! 

  玄沐羽脑子不爱动,但打太极的功夫却一等一的好:“澈一定想好了,澈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说着,玄沐羽握住了玄澈的手,果然看到玄澈的脸噌地就红了。玄澈撇过头去,飞快道:“儿臣以为首先是破除现在工商之防。今人不愿从业工商无非是因为古人认为工商鄙薄,儿臣以为只要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在利益驱动下世人自然会蜂拥而上,朝廷只要立法规范即可。” 

  第二天,玄澈在早朝上提出了提高工商业者地位的要求。 

  短暂的静默后是轩然大波。 

  “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玄澈看了一眼,叫出来的是吏部尚书田丰。玄澈不紧不慢道:“田大人何出此言?” 

  田丰大声道:“殿下,商人鄙薄,怎可与士族相提并论!” 

  玄澈不接他话,只问其他人:“其他大人以为如何呢?” 

  几个人在下面偷偷交换了眼神,班万站出来朗声道:“臣以为此举甚好!世人皆以为工匠手艺为淫巧玩物,不予重视,但臣在工部起起伏伏十几年却深觉工匠之妙之重。只是……”班万顿了顿,看玄澈没有表示不满,才说,“这商人……” 

  玄澈发觉班万在官场滚了这么几圈,人还是挺傻的。 

  “班大人此话深得我意!”站出来的是户部尚书,他又对皇帝和太子施礼,道,“陛下,殿下,臣以为正如班大人所说,若只是让工匠脱黑籍倒也无妨,这几年来多亏这些能工巧匠制作出各种神兵利器,才让我大淼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臣以为,适当地给这些工匠们一些荣誉是可以的。但商贾却万万不可任其发展。世人趋利,若人人皆取行商,又有何人种田?是农工商,农才是根本!” 

  “说得不错。”玄澈点点头表示赞许。 

  又有一礼部侍郎站出来:“陛下,殿下,臣以为不论工匠还是商贾都不可与士农相提并论!我巍巍大淼,应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武屈人。” 

  玄澈不反驳,只是对礼部尚书微微一笑。 

  礼部尚书只觉得背后阴风刮过,忍不住出了一层冷汗,礼部尚书暗道一声糟糕,知道自己说的肯定让太子不满,可话已出口这时候也收不回来了,只得硬着头皮站在那儿,不敢抬头。 

  玄沐羽看到了礼部尚书窘迫的模样,对玄澈轻声说:“澈,你吓他了。” 

  玄澈回过头来也对玄沐羽微笑,玄沐羽连忙转过头不敢再看。 

  下面的大臣们还在吵吵嚷嚷各抒己见,他们讲得很开心,好半天才反应出上面两个都没了声音,一下子都闭了嘴,目光齐唰唰地望向大位。 

  玄澈看他们都静下来了,便悠悠问了一句:“讨论完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猜不透太子什么意思。 

  玄澈问:“崔大人,您以为如何?” 

  尚书令崔秉连忙站出来,施礼后,顿了片刻,才缓缓道:“臣以为殿下的想法可以实施。” 

  崔秉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崔秉来自河清大族,一般来说世族都是不屑与工匠商贾为伍,而且崔秉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力挺太子的迹象——他不过是中庸而已。 

  朝堂上响了一片唏嘘声,玄澈也颇为意外,就听一位大臣出言道:“崔大人此言何据?” 

  崔秉抬眼看看玄澈,迟疑片刻,方道:“太子殿下高瞻远瞩,臣佩服。” 

  玄澈一愣,明白了崔秉话中的意思。 

  原来他已经察觉了?玄澈心中惊讶,当初他会将崔秉提到这个位子,除了利用崔秉的崔家人身份安抚门阀之外,就是因为这个老家伙是个不作为的家伙,自己不用担心他会在关键时刻和自己唱反调。 

  呵,原以为是碌碌无用的人其实是心如明镜吗? 

  玄澈不觉露出了微笑。 

  下朝后,崔秉快步离去,却不想还是被人叫住:“崔大人,请留步!” 

  崔秉看去,是吏部的赵征以及中书侍郎蔡毅,这二人都是幽阳卢氏的门生。崔家和卢家同为四姓大族,彼此之间也是颇有来往的,对这二人崔秉倒还算得上熟悉。他们二人要说什么崔秉心知肚明,今日朝堂之上自己所言恐怕是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崔秉本不愿做出头鸟,但太子要做的事实在…… 

  此刻被这二人叫住,崔秉直想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走人,只可惜即使心中千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停下来, 

  赵蔡二人已经走到崔秉身边,蔡毅当下开口道:“崔大人,今天大人在朝堂上所言,在下颇为不解,还请大人赐教。” 

  崔秉无奈,不想开口,只慢慢往前走。 

  等了一会儿见崔秉不说话,赵征又道:“崔大人,下官心忧不解,还请大人赐教!” 

  靠在卢氏这棵大树上的赵征虽然只是个侍郎,却对于崔秉这个尚书令并不怎么敬重,此刻说话的口气咄咄逼人。 

  就算崔秉平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