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夏也不跟他扯那么多,这会功夫,陈军已经注意到周夏的到来,看两人熄了话题,陈军连让周夏来帮忙做鉴定。
事实上,陈军的话,这会也只是迫于形势,赶鸭子上架,真正让他拿主意可是不行的,最后起码得周夏和徐振东他们这样的高级鉴定师拍板,才能决定,要不要上拍卖会。
所以,陈军的态度也就显得相当的谦虚和客气。
周夏倒是好说话,和陈军随意聊了两句,然后就开始上手做起鉴定来。
尽管在这之前,周夏就已经收到了系统的提示,说这是件珍贵文物。
但是,就像他他先前对阿古拉所讲的那番话一样,很多人对于究竟有没有元青花的存在,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周夏如果能证明这件瓷器,真的是元代的青花瓷的话,那他们的那些个质疑之词,从此以后,都可以不用听了。周夏自己,倒是相信有元青花的存在,倒也不是被外国人所忽悠,他是觉得,每个朝代的瓷器,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值得后人慢慢体会和玩味的珍贵东西存在。
他虽然不喜元代,但能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的,就自然有他的历史规律在里面,作为后人,他是无力改变的,就只能尽量接受,发掘其中美好的东西。
关于元青花认识历史,要细究起来,简直可以写成一部曲折迷离的长篇小说。
最具有传奇sè彩,就是现在收藏于大英博物馆青花龙纹象耳瓶,周夏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也在网络上,看过不少的图片。这对象耳瓶,当初并不被国内的行内人士所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这瓷器上面的字写的是,“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拾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
瓷器上写得相当清楚明白,至正十一年,就是公元1351年,一个叫张文进的人花钱定的瓷器供奉。
而众所周知,民国时候,行内还没有关于元青花的概念,在相关文献中,也很难找到有元青花的记录,大家都不认可,觉得这是仿品。
1929年的时候,在běijīng的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了这对象耳瓶,买下后运往欧洲。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波普才开始研究元青花,最早研究的元青花瓷器就是这对龙纹象耳大瓶。
而这对元青花象耳瓶也因为太有名,最后被默认定位元青花的标准器,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至正”元青花。后面市面上流传的很多仿品,也都是仿至正元青花。
而元青花最多的地方,莫过于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有大量元青花,jīng美至极,都是当年作为礼品或者商品运至托布卡比宫的,至今都在那里。
第一百五十九章理论与实践
现在周夏手里的这只青花大盘,倒是相当符合元代瓷器的风格,厚重、型大、雄浑。
尽管没有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但周夏依旧估量得出来,这只青花大盘的直径约有40厘米,在宋代的瓷器中,大家都绝少看到这种大型的器型,尤其是这类的大盘。
而这样的特征,也成为元青花的一个典型特征,后来的明清青花瓷,走的则是清雅秀丽的,像这类明显带着粗犷的青花瓷,还真不多见。
虽然系统已经鉴定出来,这是件珍贵文物。
但周夏,还是希望,用他的自己的眼睛去切身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这对他来说,也是相当难得的体验。虽然元青花已经跌落神坛,不再是神话,但依旧是不可多得的珍惜物品。
由于这件青花大盘已经裂成几半,又没有经过完整的修复,这鉴定起来,也就更容易一些。
原因嘛,也””是众所周知的,可以相当清晰地看到内中胎质的全貌。
古时候可没有现在这样的机械拉坯方式,那时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因此,在放大镜下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明显看得出来,里面的气泡,都是大小不均匀的,有大有小。周夏手里的这只青花大盘,正是如此,感觉还有些通透。
周夏之前也见过不少的现代仿元青花,气泡均匀,有的甚至能见到明显的机械纹。
除此之外。周夏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xìng,将他所学的那些理论知识,结合手里的实际情况,对手里的青花瓷,进行更深入层次的对比分析。
据资料记载,元青花的大多数胎骨为高岭土掺瓷石,称作二元配方。早在五代时。繁昌窑和北宋的青白瓷中已发明了此项配方。由于生产元青花的窑口不同,胎骨的特点就各自不一。经过配方的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xìng。能够较大程度控制高温变形,保证大件器物的成型率。
。。””如此一来,元青花的大罐出现上百斤的器具、还有硕大的大盘、大碗、有的瓷器,甚至大到让人感到震撼,也就不足为奇了。
周夏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资料里所讲的那样,这青花大盘的胎底显得很松软但并又不会特别疏松。和明清的青花瓷对比起来,感觉没有那么坚硬。周夏琢磨着,也正是这样的瓷胎。才能做出这样的大器来。
看过瓷胎后。周夏又对青花大盘的釉面进行细细的鉴定。
这瓷器的釉面,不用多说,绝对是越光滑漂亮越好。就像周夏之前收获的那些疑似柴瓷的瓷片,那釉面,真心漂亮到家了,根本就不是其他瓷器所能比拟的。
而周夏在这件青花瓷表面,见到除了寻常青花的青sè外,还有卵白sè,在积釉处的地方。甚至发现水绿sè的存在。这是因为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显得肥厚凝重,这也是元青花的重要特征。
”都市鉴宝师第一百五十九章理论与实践”他再拿放大镜往上照,还清晰地看到,除了有轻微橘皮釉和缩釉现象外,有的气泡,甚至呈现出了红褐sè。
对于这点,他也不觉得奇怪,这样的情况,恰恰作证了阿古拉的话,说明这是出土的器物。长埋地下,难免会受水土的侵蚀,然后,就会出现这样子的红褐sè。
此外,这只青花大盘由于出土之后,保管得也不算好,留下些磕绊,磨损的痕迹。
这样的表现,也大大影响了这只青花大盘的价值和价格。
加上这青花大盘还不是完整的器具,也难怪阿古拉此前会到处碰壁,修复之后或许可以上拍卖会,但就眼下这样子,很多拍卖行都不会接手的。而阿古拉期望值又比较高,恨不得卖个成百上千万的,所以说,他带着这东西到东海来,也不是偶然,毕竟,大家的钱来得都不容易,不会轻易被元青花这样的名头给忽悠住,尤其是那些老行家,以及久经沙场的拍卖行。
就周夏自己而”都市鉴宝师”言,如果这瓷器不是被系统鉴定为珍贵文物的话,以他的个人观感,对这瓷器也不会怎样。原因无他,这卖相实在太差,虽不说当做瓷片标本,但肯定也不会出高价购买的。
只是,眼下,周夏着急着收藏珍贵文物以期达成目标,获得成就,解锁下一技能,即便卖相再不怎么样,他也是考虑着,即便多出点钱,也是要将它给拿下来的。
之后,周夏又仔细观察了这件青花大盘所使用的青花料,确认是进口的苏麻离青。
这也是元青花绘画所普遍使用的进口氧化钴,那时候是与古波斯贸易用瓷器、丝绸、茶叶、交换或购买的。
这样的进口料和永宣时期的青花瓷所使用的苏麻离青,都是同样的材料。都有高铁低锰的特点,有不规则黑褐sè的斑块或锡光点片,并有凹凸感,有晕散、下沉、聚集丝、网、珠点的现象。有的流淌,还有的泛紫sè。青花发sè具有青翠浓艳、深浅不一的效果,有的能产生水墨画的艺术。
”娱乐秀”但元青花和永宣青花,在青花的发sè上,还是有着明显差异的。永宣青花明显要艳丽清澈许多,元青花则要显得黯淡些。
据周夏自己揣度,大抵还是由于技术进步的缘故,受到窑温、胎质、釉sè、以及配料的差异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时代的青花瓷,都呈现出不同的发sè和特征。
周夏也特别关注这青花瓷大盘上所呈现出来的绘画技法与特点。
元代工匠总结吸收了先人的绘画jīng髓,又融合了中西文化,把高超的艺术在青花瓷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不,这青花瓷上的绘画风格总体表现:粗犷豪放,洒脱随意,娴熟流畅。构图饱满、繁而不乱、一笔画、一气呵成、充分表现出画师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功力。
最后,周夏也用系统做了鉴定,想确认这青花瓷的年份。
这青花瓷,虽然有着元青花的无数特征,可要是最后闹个大乌龙的话,可就丢脸了。
好在系统没让他失望,最后鉴定出来,这青花大盘制作于公元1303年,正是元代,如此一来,那些质疑元青花是否存在的,就可以打消这疑惑了。
第一百六十章中间人
有了系统的鉴定结果,周夏也能将系统的意图推测个大概。他觉得这青花大盘,应当属于元青花瓷中早期成熟的一批作品。
最起码,这年份,比现在最为出名的“至正”元青花要早不是。
当然,周夏更开心的是,这样的珍贵文物,他想要收藏下来,花费并不会特别多。
阿古拉想通过这只青花大盘,成为百万富翁,那是不现实的。
周夏这边细细做鉴定,阿古拉和陈军在旁边也很揪心,他们两人,都迫切想要知道最后的鉴定结果。
以陈军的眼力,其实也是能看出个大概的,但要他拿主意,下决心,他还是不够格的。
好不容易,看周夏终于将放大镜给放了下来,硕大的瓷片也重新归位。
身为瓷器的主人,阿古拉最为忐忑紧张,之前他处处碰壁,要说没给他留下点心理yīn影,那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他自然希望听到最好的答案。
“周老师,你看这件宝贝怎么样?”阿古拉略显激动地问道。
“这件青花大盘残器,不管是从造型,胎质,还是瓷胎,亦或是纹饰等方面,都有着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特征,粗犷,大气,有些东西合璧的味道。但是……”周夏yù言又止,在拍卖公司里面做鉴定师,他就要拿出全身””的本领来,事关公司的信誉问题,断然不能像在外面那样。见机行事,或忽悠人家,或者故意说反话。但是,卖点关子,弄点玄虚,还是可以的。
阿古拉也知道这点,但这时候。他也只能配合着周夏,着急地连声追问,但是什么。谁都知道,拍卖公司的高级鉴定师得罪不起呀!
“但是,整件瓷器的品相相当糟糕,碎成这样大家都看见了,就不用我多说。这釉面,也遭到了相当大的损伤,先前我没细看的时候还不觉得。但在放大镜下,这些痕迹却是相当清楚明白,毫无遁形之处。用来做瓷片标本是浪费了点。但想要完全修复的话。却是完全不可能的。”周夏虽然做了肯定回答,但这时候还是要挑毛病的,说是吹毛求疵也不为过。
“那我这瓷器,是元青花不?”阿古拉其实最关系这个问题。
周夏点点头,“据我个人所见,你的这件青花大盘应当属于元早中期的青花瓷,从它呈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可以明显看得出来,这青花的发sè和造型。和后面风格相对比较成熟的至正元青花,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品质上,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谢谢周老师了啊!我就说,我这肯定是元青花的。”虽然被挑了一堆的毛病,但阿古拉能从周夏这里得到比较肯定的回答,已经相当知足,并对周夏表示了感谢。毕竟,这时候,周夏的鉴定可是不收费的,要找一些专家做鉴定的话,还得收费,要开具证书的话,收费还相当高。
。。””“那,周老师,你看,我这瓷器既然是名副其实的元青花,能不能给安排着上你们公司的秋拍?”阿古拉还是有些不死心,缠着周夏问。这年头,大家都知道,上拍卖会的话,才能拍出最高的价格,但如果东西不好,想上大拍卖会,还是相当困难的。
周夏立刻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大哥,这个我真心帮不了你,且不说现在公司的秋拍早就有了安排,根本没办法弄新的拍品进去。退一万步说,即便我能帮着你,安排着将它送上明年的chūn拍。你这瓷器虽然是元青花,但这样子的品相,放到拍卖会上,和那些jīng品的拍品一比,马上就会败下阵来。即便你先花上几万块钱,找行内的顶尖高手,为这件瓷器做修复。但是,上拍卖会的话,我们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也会将这件瓷器曾经做过修复的事情,对前来竞拍的客户如实交待相告。”
阿古拉听他还是这么说,感觉很是沮丧,“可是我们家里真的急需用钱呢!我儿子要结婚,可是没房子,处了好几个女朋友都吹了。现在这个也给下了最后通牒,没房子坚决不行,偏生这孩子爱得死去活来的,我们家几代单传,就指望着他呢!”
周夏听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