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廷上上下下为了这个年号,鸡飞狗跳的两个月里,林海终于掌握到了,一些可以拿给咸光帝看的东西了!
根据统计甄家有七十万来历不明,其中被朝廷抄家的二十五万余银子,也未必真就是如甄应嘉所说的是卖房卖地得来的。
甄家卖房子的时候,林家也是凑了热闹的,甄家一处三进外宅,正门临大街的地段儿,账面上八百两银子便出手了。但是林海却知道,当年林家明的人出一千五他都不卖,暗处的人甚至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可见当年甄家那个卖家产的说法,不过是左手倒右手掩人耳目罢。
当然甄家卖房卖地的,也不是小事儿,当时也没什么大事,哦不,应该说当时的大事就是甄家落马被抄家了!因此很多人都是盯着这里的,那么这些买主是谁呢?
林海派人去查过,都是金陵有头有脸的人物儿,卷宗上记得详尽。还有薛家,薛家有皇商的资格,当年虽然和甄家有交情的薛蟠这一房上京了,但是薛家在金陵还有族人。
在众人的眼中薛蟠是个呆子,不足为虑。不过薛家的根基在金陵,也算一霸。金陵有一房薛家子弟叫薛诰的,为人干练,皇商的买卖虽不在他手上,不过此人做生意有一手,甄家一部分的房产是他买了去。
薛诰主要在做洋货生意,如今富庶不让薛家长房,不过江南明眼人都知道,薛诰家的后面是林海,也不是别人忌惮这林海。而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薛诰家都攀上林家了,还用的找去死命的搭在甄家这条破船上吗?
而且薛诰和薛讯的薛家家主之争,当年在金陵也不是一个秘密,有点手段的人都知道。当年要不是甄家王家强硬,这家主的位置,还真两难说了!
而且林海都已经给薛诰指了一条明路了,要是薛诰还硬要跟着甄家走,那他也挣不下如今这么大的一份基业了!
因此众人调查的对象,只是在薛诰这里停顿了一下,就转向别处了!因为还有史家、贾家也买了一部分甄家房舍,所以说甄家这个卖房卖地的典故真是多了去。
不论贾家或是史家,愿意为甄家遮掩,因为这都是勋贵间的私密,这些证据都已经掌握在手中,而且现在的贾家和史家都不足为虑,都是两个什么本事都没有,只能一个空名头的衰败的功勋之家而已。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甄家百万银两如何运进京的呢?
这不是小数目,银子也不可能是碎银子,熔铸的银锭,若是银庄钱铺,定有其专门铸在银锭上标识的字迹,也能查访。
可是甄家的那些银子,可真的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正文 第399章 重翻旧账
对于甄家银子的事情,简单的来说,就是甄家原本应该有七十多万家财的,但是不知道甄家通过什么方法,欺上瞒下,硬是将值七十多万两的家产,卖了二十五万。
如果只是被别人压低价还好说,毕竟无商不奸,这也是常理。但是瞧瞧买了甄家家产的人是哪些,无一不是甄家的姻亲和世交。就是薛诰也是打着薛蟠那房的旗号,才抢到了一些。
这其中,若说是没有猫腻,你真当别人全部都是傻子吗?
根据薛诰的说法,林海很快就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史家、贾家在买了甄家的家产后,并没有留下了,而是转手就在金陵又卖给了别人,但是这笔银子却没有运回京城,而是在金陵凭空消失了!
这还是皇上查到的东西,按照皇上的估计,甄家在出事之前的家产,远远不止这点,因此甄家运上京城的银子,远远和他在织造盐政上贪污的银子少。
贾家和史家,都已经被皇上列入了黄色名单中,只是不知道日后到底是抄家还是满门抄斩或者是训斥了!而林海的任务就是将这两笔银子找出来。
前面的一笔银子,林海有门路了,就在王夫人那里,这是贾家的钉子传出来的。预计一共有五十万两银子左右,只是这段时间因为贾元春在宫里要银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已经被王夫人挪了五万两银子出来了!
运银子上京的人,就是甄夫人,打着给女儿送嫁的名号,将银子混在嫁妆里运上京城来的。认证,林海已经找好了,就差王夫人屋子里的物证了,不过那是死物也不怕他长脚跑了!
另外一笔银子。林海还真没有什么思路,不知道甄家是什么转移的,也不知道甄家转移的地方,更加不知道有多少东西被甄家转移了!
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只能抬头望天了,林海是人不是神呀!
咸光帝用手指敲了敲御桌,有些不悦的说道:“林卿的意思是,查不到?”
林海跪在下面说道:“回皇上的话,甄家既然想着藏银子的事情,定然是将事情都考虑清楚后才下手的。不是微臣推脱,凡事做了总是会有痕迹的,只是要能让臣彻查。金陵的熔银处,定然会有线索的。”可是打死咸光帝也不会让林海去查这个的。
熔银,顾名思义,就是将银子经过高温加热,将银子熔成银水。来重新铸造一次。
银子和金子虽然一直以来,都是贵金属,但是只要他还是金属,就有磨损的一天。银子金子虽然不容易被氧化,但是时间久了,尤其是经过千千万万之手的触摸。还是会有损耗的,为了保证所交的税银的统一性,朝廷在各州各府。都设立了熔银处,目的就是为了好让户部清点银子。
但是这就是因为在重铸的中间,必不可少的有损耗,因此这也是古代官员贪污的一项主要来源。这要真彻查起来,保证全国没有一个官员不中奖。因为这是属于大家心知肚明的贪污,可是说是摆在阳光下的贪污。
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人贪污的少,有人贪污的多而已。
就是皇上明知道到事情的真相,但是还是只能看着这些大臣贪。原因很简单,若是不统一重铸一次,规定好一箱多少银子,你总不能让户部收税银的时候,拿给秤在一旁,一点一点的过称吧!
太没有风度了!
而且一般人家出去用银子,都是要将银子用特殊的工具,分成散银,一两或者是半两的用。若是全部都用散银交税收,这中间,被偷鸡摸狗的机会还要多。
因此,就是皇上心里明白,也只能如此。谁叫这年头,没有银行和汇款这东西在了!
果然咸光帝想了想,皱着眉头说道:“彻查熔银肯定是不可能的,难道林卿这段时间,没有问清楚熔银那边的事情吗?”
“回皇上的话,贾家史家,愿意为甄家遮掩,这都是勋贵间的私密,不足为虑。而且根据微臣的调查,甄家除了借着姑奶奶出嫁的借口,利用嫁妆打掩护,运到京城五十万两银子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情况,证明甄家往京城还运了银子来的!”
林海这话说的很巧妙,什么叫‘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情况呀’也就是说,他目前掌握到的情况,就是如此。至于皇上那里是不是其他的情况,他就不知道了!
“甄家的这两笔银子,都不是什么小数目,银子也不可能是碎银子,熔铸的银锭,若是银庄钱铺,定有其专门铸在银锭上标识的字迹,也能查访。
其中运往京城的这一笔银子,微臣已经查到,甄家是用的大鸿钱庄的路子,利用职权给了大鸿钱庄方便,然后让大鸿钱庄帮甄家熔银的。这一笔,虽然微臣还没有查到最后的落脚处,但是大鸿钱庄的人已经招了!可以确定,这一笔银子,就是甄家获罪之前,倒卖家产所得。”
“那另外一笔了!”咸光帝问道,这一笔都已经查到源头了,只要顺藤就能摸到瓜,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让咸光帝很高兴,五十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哪怕就是一两银子,也还是银子呀!银子这东西可没有人嫌多。
林海皱着眉头说道:“会忽视那个的话,关于查熔银的事情,甄应嘉那个老狐狸肯也显然想到了此处的,因此在接下来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往金陵那儿的州府查,这一年时间里熔银的几个小子出意外的出意外,病死的病死,还有一个没了影踪。
熔银那边的人,总共换了三批,因此微臣一时半会儿倒没了头绪,这些人是什么身家背景,背后是否有人,依着微臣的浅薄见识,这些都是要彻查熔银才能差得清楚的。”
林海这话也不是要故意为难咸光帝,这熔银的事情,是大事,是关于名正言顺贪污的大事,因此盯着的人很多。能在里面做事的人,没有一点沾亲带故的背景,肯定不行的。但是根据官官相护的道理,这方面不是林海这种偶尔去查案子的官员,弄得明白的。
不彻查,这些人背后的势力,是很难知道的。但是要彻查,又可能造成金陵的局势不稳。因此到底要不要继续追究下去,到底要不要彻查,还要咸光帝说了算。
要是咸光帝真敢下彻查的旨意,林海也不介意陪咸光帝玩一把,他敢对着咸光帝禀报这事,就是因为他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退路。就算是日后计划赶不上变化,林海的老命还是无忧的。
不过显然咸光帝还是不愿意将这件事情闹大,毕竟当年先皇在世的时候可是说了,一切事情完结的。咸光帝这个时候要重新彻查,出了给人一种翻旧账的感觉外,还有就是不尊重先皇的感觉。
一般皇帝要重翻旧账,都是有人在皇上面前告了一状,然后说某某案件,有重大冤情,然后还要拿出铁证,新皇才会为了翻案的。
不然在一般情况下,冤案就是冤案呗,谁鸟你。自己受了冤,自己活该。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就不知道这甄家给了史家和贾家什么好处,要让他们如此。”咸光帝一思量,笑道:“出这么多力气只为保住一个明显翻了罪的旧勋,恐怕这些人所图者甚大。既然贾家和史家都出面了,不如就先从他们入手,反客为主!”
林海连忙说道:“皇上,虽然贾家和史家有帮甄家的动作,我们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插手了,但是这事世家大族,一贯的作风。若是以此为由进行差点,微臣担心其他的家族……”
做臣子的,就是要懂得,给皇上表现的机会,你丫的,要是将全部事情都弄完了,那要皇上来干什么。因此这说话,也要有技术,有些事情,就要说一半留一半,要给皇上发挥的空间。
咸光帝明白林海的意思,世家大族姻亲之间的这种互帮互助,并不只是贾家史家才有,这种事情应该要追溯到世家大族建立之后,就有了!
如林家,要被人给告了,先不管有没有错,林家的姻亲,肯定是要为林家说话的。至于日后的事情,那个另说,能救则救,不能救也要为林家留下一条血脉。这才是世家大族联姻的真正目的。
只要能活着,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说不一定日后还能有一天,带领这军队,将这王朝覆灭了!没有人能够猜到未来的事情。
因此,对于这样的潜规则,咸光帝不能动。一旦动了,就不是贾家史家的事情了,而是整个上流社会的事情了!
走狗死、兔死烹!
这话不是说的好听而已,今日咸光帝能用这个借口将贾家和史家铲除,他日或许就有另外一个皇帝,将你的家族夷平。
咸光帝皱眉:“那依林卿的意思了?”
PS:
感谢【灵猫猫】童鞋的打赏,摸摸哒!
正文 第400章 薛家的优点
林谨玉自若一笑说道:“回皇上的话,依着微臣的小见识,正大光明的去贾家史家查这件事情,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
史家微臣不大知道,不过一门两侯,端得显赫。可是看史家兄弟两个的作派,倒有些不明白了。一边向着皇上您投诚,又一边安排着买甄家的房屋,不管是真买假买,甄家是什么个处境,史家不会不知道。
可见史家真是首鼠两端,颇有些两面讨好的意思。主意打得不错,只是也让微臣觉得,怕是史家兄弟这几年在京无职赋闲,闲得心里发慌了,稳不住了。史家,已成惊弓之鸟,不足为惧。
再说贾家,微臣是打过交道的。那一门两房,也没有一个聪明人,大房的老爷一天到晚花天酒地的,儿子虽然在户部任着职,不过那也是皇上的恩典。凭着他在户部的做派,这人也不能干出什么大事来,不过守成还是够了!
至于二房,二房的老爷是一个有名大孝子,事事都听着贾老太太的。这贾老太太在一些事情上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