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佳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月佳期-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这个笔筒就是当年大奶奶用过的了?”佳期仔细的看着卫央一直拿着不撒手的那个笔筒,上边刻着精细的云萝山水图案,竹子材料本身也温润,与大奶奶一向给人的形象还是蛮符合的。

    卫央垂了眼不说话,纤细的手指一直摩挲着笔筒底部的那个“心”字,佳期貌似记得大奶奶的闺名正是心洁,可大奶奶无声无息的送这个笔筒过来的用意是什么呢?测验卫央是不是与她有心电感应,所以一眼看到这个笔筒就能认出来?

    “少奶奶,刚点算了所有余下的物件儿,多出来的还有这个文字臂搁、残荷笔洗、青白釉莲蓬形砚滴、和合二仙荡舟纸镇和花丛鹦鹉纹墨床。”随着小棠的一一点算,几个小丫环纷纷将手中所捧之物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桌上。

    佳期惊诧的瞪大了眼看着一桌的物件儿,这,这是什么状况?大奶奶在跟他们玩寻宝游戏么?

    卫央倒是一个箭步走上前去拿起桌上的物件儿一一查看,看着他脸上一闪即逝地若有所思。佳期也猜到这些物件上必然也都有一个小小的“心”字。

    “这些物件儿都是在不同的小摊儿上找出来地,问过却都说是府里的粗使丫头送过去的,细问过了。也没人说得清那丫头到底长什么样子。”小棠小心地看了卫央一眼,看他脸色如常才暗暗松了口气。

    佳期拿起那个臂搁看了看,看得出来也是能工巧匠的作品,手指暗地里一摸,果然在右下角的位置摸到了一个凹刻进去的字,像是个“心”字。

    “哈哈,大奶奶为什么不直接让寒江姐姐或者寄江姐姐拿到凝思园来呢?要是今儿个少官没去小集市的话,那不就说不定被别人买走了?”佳期打了个哈哈。但在场的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

    卫央默默地看着一桌的东西,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看向小棠道:“先把东西收到书房去吧。转载自 我 看 書 齋”

    小棠领命去了,佳期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想退回自己的小耳房去跟亦函点算今天的销售额,但没想到卫央却开口叫住了她:“佳期,你知道我娘这么做的意思么?”

    佳期心里暗忖:我又不是你们母子俩儿肚里的蛔虫,而且大奶奶做事这么飘忽不定,我哪儿知道她跟你打什么哑谜哦?实际上也还是诚实的摇了摇头:“不清楚卫央再次长叹了一口气道:“我大概明白我娘的意思。她是想以此鼓励我勤而好学,所以将她自己用的文房用具拿了出来。”

    佳期迟疑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既然如此那大奶奶为什么不直接送过来就好?还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把事情复杂化?当然,这话她说不出口,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卫央却像是想通了一般。一抿唇居然带上了微微的笑意:“娘亲煞费苦心,我定然不会辜负。”

    “那……少官您的意思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卫央说着站了起来就往外走。

    “哎,您去哪儿啊?”佳期被他突然的举动弄得一愣。

    “念书去。”说着卫央已经大步走到了门口,佳期叫也叫不住他了。

    “不会吧?大奶奶随便弄套文房用具来就把他激励成这样了?”佳期挠了挠头,对于卫央对大奶奶的盲目崇拜很是无语。

    初八日的小集市总共挣了四十一两五钱的银子,佳期很懂事的将账本和银子全送去了素心庵,但是老夫人却笑着让她自个儿收着,说这都是她自己挣下的梯己钱。不用交到公账上。但佳期哪里敢真地全部自己留着?于是便按照账本上的记录又一一退回给了当时的买家,可就是这样最终还是余下了三十多两银子,毕竟老夫人的面子在那儿搁着,那些姑奶奶和小姐们权当把这些银子给佳期当见面礼了。

    佳期无法。最后只好在各位姑奶奶离开之前每人都送了许多地卫家特产小点心,而那些银子她交给小棠收了起来,最后还是算在了凝思园的帐面上。

    卫铭在微风郡也是数一数二的出名人物,而且一向交游广阔,所以正月里以来每天上门来拜年的人都络绎不绝,初十那日微风郡新任郡守大人更是亲自登门拜访,但他过来却还有一个任务在身,那便是要跟卫铭商量一下因为今年突降大雪造成的雪灾善后问题。

    “卫先生。想必您也知道了。虽然咱微风郡地处偏南一隅且多年来都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的,但实是没想到今年冬天会下这么大的雪。郡里冻毙饿死的民众不在少数啊。”微风郡郡守姓朱,年方三十,虽说祖上庇荫这么年轻便能当上一方郡守,但也算地上是一青年才俊了。此时正他一脸忧愁地样子坐在卫铭对面陈诉微风郡今年雪灾的灾情。

    卫家也是出了名地积善之家,往年郡里年景好的时候就出钱出力为民众修桥铺路,若是碰到年景稍差的时候,还会帮着官府捐物捐粮,所以在微风郡来说,卫家在民众中的口碑一向都是极好的。

    “郡守大人所言极是,实没想到一向暖和的微风郡今年会下这么大的雪。我们这些不缺衣少食的都觉得冷的熬不住,更不说普通贫苦百姓家里该如何过这严冬了。郡守大人若是有什么可以用到卫某人的地方请只管开口,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我卫某人定不推脱。”卫家的家训中就有“积善有余”这一条,卫铭更是牢记当日秦萤泪大人所言:多与人为善,须谨记今朝留一线,他日好相见,做事情万不可太绝。多诚心实意的为普通百姓做些实事。现在这么难得有行善积德的机会他肯定不会错过。

    朱大人眉头微舒,斯文的脸上也流露出了一点笑意:“卫先生果然是古道热肠、一代儒商,我就知道先来找卫先生商量是最好不过的。但兹事体大,虽然卫先生家大业大,但若想要帮助整个微风郡的民众怕也是力有不逮。我此次前来也只是想跟卫先生商量一下,请卫先生出面,联合咱们微风郡商贾的力量为民众们办一点事。”

    卫铭闻言略略想了一想,尔后也笑着点了点头:“承蒙郡守大人抬举,在下明日便联络各方朋友商讨救灾事宜。”

    朱大人长长的舒了口气笑道:“那就有劳卫先生了此后二人吃了一席酒又细细的商量了救灾问题,此处按下不表。

    这雪灾的事情很快的也在内院女眷中传开了,老夫人平时吃斋念佛一心向善,听闻了此事以后也决定帮一把忙,于是这日早上趁着一众女眷去请安的时候便提了出来询问大家的意思:“老爷已经联合了商会先行为灾民募捐,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虽然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对于灾民往后的生活并无多大助益。而且老爷为这事儿已经忙的脚后跟打头,连铺子都顾不上了,我们虽说是女眷,大事儿办不了,可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能帮的就多担待点儿,也帮老爷分分忧。我还听说就连郡守夫人都亲自出面来号召咱微风郡的夫人小姐们为救灾出一份力,她的这份魄力连我都自愧不如了。所以今儿个我且问问你们,对于救灾一事可有什么想法?”

    老夫人问完话,底下站着的姨娘小姐们无一不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回答她的问题。

    “烟花,你是长姐,且先听听你的意思。”老夫人见半天没人回话便直接点名了。

    烟花“啊?”了一声,左顾右盼的看了看自己的娘和妹妹,扁了扁嘴道:“这救灾的事情不是有官府和爹他们在忙着么?我们这些弱质女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还能做些什么?只能捐些银子便是了。”

    老夫人闻言沉了脸,一双锐利的眼转向了孙女中看起来最沉静的迷花:“迷花,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迷花愣了下神,想了一会儿才慢慢开口道:“嗯,现在灾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缺衣少粮吧?我们何不开设粥厂先让灾民们吃饱肚子呢?然后各房许多不穿的冬衣也可以捐出来先给灾民们应急。”

    老夫人的眉头松开了一点,但她还是叹了口气:“你这想法还不错,但是现在官府还没开始设粥厂,我们只是一般商贾之家……”老夫人这话没挑明了说,但众人还是心里明白了………官府都没出面呢,咱这寻常百姓家当啥出头鸟来着?

    “佳期,你呢?你怎么看?”果不其然,连问两个孙女无果,老夫人把问题丢给了佳期。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八十三章 郡守夫人(上)

    佳期在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唉,她不就是想好好保有这份安定的、没烦恼的、可以一直领干薪的好工作吗?为毛这么一个小小的、卑微的、根本算不上是痴心妄想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佳期愚笨,并没有想到什么行之有效的法子。不过方才二小姐提到的确实很对,灾民们目前最缺的就是御寒的衣物、足够的食物和大量的药材……虽然现在已经正月了,但是春寒料峭,之前下大雪时积下的厚雪融化时应该更为寒冷刺骨才是。我记得年前跟着绛珠姐姐和荆荆姐姐进行内院物品盘点的时候看到库房里还有许多积压了许久的白棉土布,有不少因为放了太久已经被虫子什么的蛀了好些洞洞。这些土布不知为何会出现在内院的仓库,因为我看那些布料都织的比较粗糙,即使是府里的下人们穿的衣服布料都比这土布好一些。不过如果这次拿出来做成冬衣救助灾民我想就比较合适了。毕竟那些布虽然织造的粗糙了些,可是胜在够厚实细密,做成冬衣的话保暖效果应该比绫罗绸缎的衣服更好。”

    佳期说到这里抬眼偷觑了老夫人一眼,见老夫人侧着头听得入神,便大了胆子继续说下去:“还有就是食物的问题,二小姐提到的设立粥厂的构想也是非常不错的。但穷我们卫府一家之力也救助不了多少灾民,何况府内的存粮有限,府上的人口还众多,即使现从外地购粮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再者今年突降大雪,我想附近的几个郡也都或多或少的有灾情吧?想必他们的粮食也是入不敷出,不会随意再往出卖的。”

    “那照你地意思这一点该怎么解决?”老夫人的眉头此时已经完全舒展开了,一脸兴致勃勃的追问着佳期。

    “我记得之前看账册上有记录说买入过粟(小米)和菽(古代豆类地总称)来喂马,其实粟用来煮粥味道也不错的。再加些菽进去同煮,不但吃起来更有口感而且更能扛得住肚饿。最重要的是这两样儿随处都能大量买到,而且价格非常低廉。从而可以省下更多的银子帮助灾民日后的生活重建什么地。不过……佳期认为,虽然老夫人您是一片善心真心诚意的想要帮助那些灾民,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怕被那有心人逮了这事儿做文章,所以若是要展开救助。最好还是先跟官府那边知会一声儿地好。转载 自 我 看書 齋您刚才说郡守夫人最近正到处呼吁救灾,不若您就请了那郡守夫人过府一叙。把这好事儿挂在她名下更好。”

    佳期这边话音未落,那边陌花小姐就叫了起来:“为什么呀?咱们府里出钱出人又出力,凭什么功劳却全要算在郡守夫人的头上?这事儿要传出去了,还不得说咱们卫府抱郡守的大腿么?好歹咱家也是皇商,是直接与皇上做事的……”

    “陌花,住口!”老夫人刚才多云转晴的脸顿时又暴风雨来袭。她都快要被这几个不成器的孙女气地短寿了,“以后你再胡说八道,就自己去教习嬷嬷那里领罚吧!”

    陌花委屈的扁了扁嘴,狠狠地剜了佳期一眼便偏过头去兀自生闷气去了。佳期觉得自己冤枉死了,这事儿又跟她有什么关系啊?那位天兵二小姐自己脑子短路胡咧咧惹恼了老夫人,怎的会迁怒到她身上来哦?

    “佳期果然想的周密,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何况我卫家虽是皇家的买办,但怎么说也只是个排在最末流的商而已。这等需要抛头露面的事情还是交给官府去办的好。”老夫人说着站了起来冲佳期的方向点了点头,“且就先按照你说地这两条去办吧,细节的部分稍后你过来素心庵我们再好好讨论讨论,若你还有些什么好法子也一并提出来,毕竟这是在办好事,你用不着顾虑太多。”

    佳期喏喏的应了,但另一边直接或间接射向她的眼刀就不由得她不去顾虑。

    ……真是的,装无知就好啦。多什么嘴呢?

    老夫人是个雷厉风行想到就会做到的人。所以这日刚用罢午膳,她便亲自写了拜帖遣了人带了拜匣前去郡守府邀约郡守夫人。然后就唤了佳期过素心庵继续商讨赈灾之事。不过出乎佳期预料之外的是那郡守夫人也是个爽快的人,看到老夫人地拜帖之后立马就答应了邀约,下午止带了两个小环便登门拜访了。

    郡守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