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闻言却是一愣,心中想道:“自己却是大意了,只想着在姜子牙上昆仑山之前将他收归门下,却是忘了他乃是一介凡夫,腾不得云、驾不得雾,从朝歌到昆仑山得好几年走,现在却是在茫茫天地之间、万千人海之中,却是不知到何处去寻。”
转念又一想“看来这姜子牙和我无缘,注定是阐教门人了,不过就算是阐教主持封神,又能如何?吾也不惧于他,定要设法将一众师侄保下来,为那截教留下一分元气,让那西方无法大兴!”
想到此处便转身对宋异人说道:“看来姜子牙虽然和我道门有缘,却是和贫道无缘。”
宋异人说道:“子牙和圣人无缘,那是他福缘少,得不到圣人的教导。”
赵承想到“呵呵,姜子牙拜二师弟为师确实不知是福还是祸,虽然也是我道门弟子,且能享受人间富贵,可是却是今生与仙道无缘,须得转世重修,才能得道。对他来说是福还是祸?谁也说不清楚。”
转念又一想,“此次虽然没有收到姜子牙,但是得到一个先天道体的弟子,却也不差,以后替我传下道统的弟子是有了。”
“想我太上圣人之名传遍洪荒,却是连一个能传下道统的弟子都没有。收了六个弟子,可是三个是人皇,在火云洞清修,袁洪的性子却是无法授徒,孔宣性子太傲,体会不到我人教信我者得永生的教义,也不合适传教,玄都总是那般淡漠,一幅什么事都不关他的样子,唉。。。。。。我人教一脉的道统还要贫道再收一个弟子来传。”
想到此处不由摇摇头。想到姜子牙既然不在,自己也就不必再呆在这了,便对宋异人说道:“宋庄主,贫道这就回去了,待十八年后再来带这孩子上八景宫修道。”说完转身欲走。
走到门口却听见宋异人喊道:“圣人请留步!圣人请留步!”
赵承停下身形问道:“宋庄主还有何事啊?”
宋异人对赵承稽首道:“小儿既然拜圣人为师,还请圣人为小儿起名。”
赵承听见宋异人所言不由抚额一阵苦笑,想到“今日让姜子牙将贫道的道心都打乱了,竟然忘记给徒弟起名和给护身的法宝,回去之后定要诵读《黄庭》数卷,以平复道心。”
想到此处赵承便转身对追出来,站在自己身后的宋异人说道:“宋庄主,此子父姓何?”“叫圣人得知,此子父姓朱。”宋异人恭敬的回答道。“姓朱吗?倒是和我前世的那兄弟同姓,算了,就把他的名字拿来用吧。”想完就说到“此子将来定能笑傲天下,就起名为朱傲天吧。”说完便从袖中取出一件手镯、一个玉佩交给宋异人,说道:“庄主可将这两件东西一直放在傲天身上,可保他平安。”说完便驾云而去。(朱,你终于出来了哦,记得给我砸票)
宋家庄众人见赵承驾云而去,才知道刚才来的竟然是一位仙人,对没有得到仙人的赏赐而后悔莫及。
宋异人回到家中将赵承的来历说明,众人知道后都是大为吃惊,没想到治好小少爷病的那位道人竟然是三皇帝师太上圣人。
待闻得小少爷竟然蒙太上圣人收为弟子,并起名为朱傲天之后,却是更加吃惊。没想到小少爷却有如此福缘,能得这位天下闻名的圣人收为弟子。
不得不说古人淳朴,众人知道赵承收朱傲天为徒后,没有人感到嫉妒,更多的却是在为小少爷高兴,想到恐怕是庄主平日乐善好施,感动了神仙。这才使得太上圣人在小公子得病之时来到宋家庄,治好小公子的病,并收为弟子。
众人心中都下定决心要做个好人,说不定好事做多了,可以遗惠后人。
赵承却是没有想到,他今日的举动,使得宋家庄周围的村民都变得乐善好施。天心最是公道不过,赵承虽是无意为之,可毕竟这村民行善是因他而来,故赵承却是平白增加了一份功德。
不说赵承回八景宫后修养道心,也不说孔宣、袁洪等人,只说那天命封神之人姜子牙。
姜子牙自母亲死后便离开朝歌,四处游览山水,寻仙访道。以求修成正果,位列仙班。可是他乃是上苍所定之封神之人,此次封神阐教又是主角,故他却是一定要拜在元始天尊门下,所以虽然他向道之心极诚,却是始终未曾遇上仙缘。
这一日,他来到一座无名大山。山上树木苍翠,直如仙境。
姜子牙正沉醉于山水之间的美景,就听山上传来一阵歌声“清早荷镰上山坡,夜晚幕天数星罗。渴了掬捧山泉饮,累了静坐听鸟歌。”
姜子牙抬眼看去,之间从山林中走出一个身穿短打汗衫,虎背熊腰的樵夫。
那樵夫走到姜子牙身前,将肩上的木柴放下,说道:“你这书生,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独自一人来这里,这山中有熊、罴、貅、貙、虎等猛兽,也只有我等长走山路的樵夫,知道如何避开猛兽的地盘,不被猛兽所食,其他人若不是结伴而行根本不敢轻易过此山,你这人看来手无缚鸡之力竟然敢独自进山。
姜子牙闻言对那樵夫拱手说道:“多谢兄弟提醒,在下这就离开此山。“说完转身便欲离开。
那樵夫却是将姜子牙拉住,问道:“先不要走,我在这山中居住,难得有人来此,既然来了却是陪我聊聊。待会我送你出山,也比你独自出山安全一点。”
姜子牙闻言觉得也对便对那樵夫说道:“也好,我们就聊一聊。”
那樵夫却是健谈之人,见姜子牙同意和自己聊天便将手中之柴放在地上,让姜子牙和自己一起坐在木材上,喝口清泉。
这才开口问道:“你叫什么?是哪里人,欲到何处去啊,又怎么来到此地啊?”
姜子牙苦笑一声想到“这位兄弟的问题却是太多。”想到自己的目的也没什么可以隐瞒的,便开口说道:“在下姜子牙,乃是朝歌人士。”
话刚说到这,正准备往下接着说,便听见那樵夫说道:“你从朝歌而来,那里乃是我大商国都,听说极为繁华,大街上的路都是用金子铺成,人人穿的绫罗绸缎,顿顿食肉,大街上买卖极为繁华,不知可是真的?”
姜子牙轻笑一声,正准备回答。
却见那樵夫站起来一脸怒色的的说道:“你这人好没道理,我等乡下之人,未曾到过朝歌那等繁华之地,不过是听他人说的,就算说错了,你也不用嘲笑与我吧!”
姜子牙见那樵夫站起来一脸怒色,本还有些奇怪,听见樵夫所言,便知这樵夫乃是因身在乡下,不曾见过繁华之景,故而有些自卑,且又极为敏感,忙说道:“这位兄弟,我并没有嘲笑于你的意思,只是觉得其他地方的人将朝歌想的太好了,所以才发笑。”
那樵夫看了姜子牙一眼问道:“你真没有嘲笑与我的意思?”
姜子牙忙说道:“在下绝没有看不起兄弟之意,若是兄弟不信,在下可以赌咒发誓。”
樵夫闻言说道:“赌咒发誓却是不必了,只要你确实没有嘲笑我的意思便可以了,刚才你说到哪了接着说吧。”
姜子牙说道:“刚才兄弟询问朝歌,在下便说一说。这朝歌虽没有兄弟说的那样繁华,却也是不差许多。”
樵夫说道:“难道大街上的路真是黄金铺成?”
姜子牙刚想笑,又想起这樵夫极为敏感,便忍住笑说道:“这却没有,朝歌的路面不过是用青石铺成,确实比他处平整倒是真的,街面上确实也很繁华,可是朝歌城内也有穷人,有的人天天大鱼大肉,有些人却是食不果腹,有些人绫罗绸缎堆积成山,有的人却是衣不蔽体。”
樵夫闻言说道:“看来到处都是一样的,有富人也有有穷人,我还一位朝歌作为国都人人都很富有呢。”
姜子牙说道:“这自然是一样的,不过朝歌的穷人比其他地方强一点罢了,朝歌富人多,有哪良善之人,时长会施舍一些粥米、衣服。所以虽是穷人,却是比其他地方的穷人过的稍好一点。”
樵夫说道:“哦,原来如此,说了半天你还没说,你到这里来是干什么来的?”
姜子牙心里想到:“这不是你让我说说朝歌吗?怎么又成了我的不对了?”不过这话却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敢说出来。
看了樵夫一眼后,姜子牙说道:“在下自由幕道,一直想寻仙访道,可是有高堂在上,不敢远离家乡,三年前家慈见背,姜某遂出游寻仙,一路走来这才你来此地。”(今天第一更,继续)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33 昆仑山下遇白鹤 阐教聚徒敲金钟
更新时间2010…9…12 0:44:55 字数:4112
闻听姜子牙说自己是出来寻仙访道才到达此地,笑着说道:“寻仙访道?我们这里却是未曾听到过有仙人存在。你走了这么多地方,遇没遇上过仙人啊?”
姜子牙苦笑道:“仙人那是那么容易就遇上的?也是姜尚福薄,这三年来,虽说走了许多地方,长了不少见识,却是始终未曾遇上仙人。”
樵夫笑着说道:“我住在山中,见识少。你走了这么多地方都没有遇上仙人,恐怕仙人并不存在,是人们杜撰出来的吧。”
姜子牙正色说道:“不然!仙人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从上古传说中的太上圣人教导三皇,以及三皇功成身退,得上天接引而升天。现在各地都有阐截二教的仙人传教,不过是你我福薄见不到而已。”
樵夫问道:“呵呵,你四处寻仙访道,意图修炼成仙,这成仙有什么好处呢?”
姜子牙答道:“修炼到仙人的境界便可跳出三界,超脱五行。长生不老,不死不灭。不必再受那轮回之苦。平日餐风饮露,闲暇时或读《黄庭》于洞室之中,或邀三五好友品茗论道,或与诸道友争雄于方寸之间。”
说道此处姜子牙停下看了听得入神的樵夫一眼,接着说道:“而且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端的是逍遥无边。”姜子牙的话语中充满了诱惑的味道。
原来姜子牙适才听到樵夫说山中有野兽,却是想起自己一路走来,虽然未曾遇上猛兽,也不曾遇上强人,可是难保以后也不遇上,这樵夫看起来身强体壮,带上他一起走说不定可以避免一些灾祸,故姜子牙将修仙之事说的极其美妙。
那樵夫闻听姜子牙将仙人的生活说的如此美妙,不禁动心了。待姜子牙说完之后,便起身说道:“好了,我们走吧。”
姜子牙却是穿着明白装糊涂,说道:“哦,我们?这位兄弟要去何方啊?”
樵夫笑道:“姜兄,我虽然生活在山中,见识少。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笨!你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让我陪你一起去吗?现在你的目的达成了,我被你所描述的仙人生活吸引住了,准备和你一起去寻找仙人洞府,拜师求道。”
姜子牙却是没有想到这樵夫竟然如此的聪慧,自己的目的被其看穿。
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既如此,这位兄弟将家中之事安排一下,我们就上路吧。”
樵夫说道:“我自幼双亲见背,此时还未娶妻,家中就我一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却也没有什么可以安排的,一间草屋、一床棉被,想来也没人去偷。就算被偷了,你我既然已经决定要拜师修仙,这些身外之物不要也罢。”
姜子牙笑道:“想不到这位兄弟心胸如此豁达,既如此,我们就走吧。”说完便带头向前方走去,心中却是在想“想不到这樵夫竟然如此决绝,说不定还真的可以修成仙道。”
那樵夫将担柴的扁担抄在手中说道:“走吧,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婆婆妈妈的。”
姜子牙轻笑一声,说道:“走吧,不过你我以后便要一起上路,我总不能一直称呼你为兄弟吧?”
樵夫将扁担抗在肩上,便向前走便说道:“我叫申公豹。”
“哦,原来是申兄。”
此时的姜子牙和申公豹却是不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个人将会是自己一生的冤家对头。若是此时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以后会翻脸,成为仇家。恐怕他们谁都不会相信,因为此时他们虽然性格不合,但为了共同的目标还是相处的很好。
可是世事无常,他们的这种并不纯洁的友谊又能坚持多久呢?
姜子牙与申公豹自离开申公豹的家乡之后,便四处游走,寻找仙人的足迹,以求拜入仙人门下,可是姜子牙却是不知道,此时他口中的三皇帝师——赵承,正在朝歌宋异人处打听他姜子牙的消息,可惜他姜子牙却是早已离开了朝歌,去寻找所谓的仙缘了。
与赵承失之交臂,对于姜子牙来说却是不知是幸运还是不辛。
这一日姜子牙与申公豹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