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站在对等的位置上为前提。
这件事之后,杜小伟也明白再怎么默默无闻,也不能保他们平安。尤其是小孩以后还可能会入朝为官,到时候如果稍微有一点变故,就目前的自己,根本无力抵挡。于是他让罗金尽快把沈连教好,然后来双月城找他。
二月份里双月城发生了不大不小几件事,二月初的时候陈家的“同福楼”倒闭了。这家酒楼当年也是风光过的,现在说倒就倒陈了,百姓都说说给对面的“天上人间”给挤跨的。但是行内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还有文章。
还有一件,陈府前两年失踪了一个丫鬟,那丫鬟的家人突然来国都告状伸冤,声称自家女儿托梦,说自己在陈府的花园中睡得不安宁。负责这件案子的官员不知道抽什么疯,既然真的去陈府花园挖地,很不巧的真的挖出一具女尸。陈家有钱,后来买通了狱卒把人给换了出去,陈富连夜逃走,再也不敢在双月城露脸。
最后一件还是关于陈家的,陈富的儿子陈斌,因为在学子苑里造谣生事,诋毁同窗,被削了学籍,不再拥有参考的资格。城里的人感概,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孩真是吃饱了撑着,好好的书不读,整这些个幺蛾子的。
这之后,杜小伟去跟刘灿道谢,两人往天上人间一坐,就喝开了。
“你家小孩,不错啊。”
“什么意思?”
“学子苑,我还没来得及动手。”
“?”杜小伟不解。
“在这双月国中,我们这些富商参和不进去的地方很少,学子苑算一个。”
“这么说来,那里倒算是块净土了?”杜小伟笑。
“呵,净土?谁晓得呢,我又没进过。”这世上哪里还有净土。
“你今天到底想说什么?”
“学子苑,据说里面的先生除了授业,基本上别的都不会去管。如果只是散播谣言,不至于削除学籍这么严重,如果说学校已经知道那件事,那你家小孩为什么一点事都没有?”毕竟是朋友一场,虽然有点多事,刘灿还是忍不住提醒他。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他记得自己从来没有提到过。
“呵呵,只要是我想查,这点事情难道还瞒得住我吗?他们当天去的哪里喝酒,找到谁作陪,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这些都不算秘密。”
“……”是啊,这个世界哪里有不透风的墙。
“不过你不用担心,该封口的我都已经封口了,没有人会到处乱说。”
“谢谢。”
“跟我不用太客气。呵呵,说说酒楼的事吧。”
于是他们转了话题,酒楼开张以后生意一直很好,赚得刘灿眉开眼笑。杜小伟不理解,这么有钱的一个人,为什么还这么爱钱呢。
但是他对杜小伟也算是大方,刘灿让杜小伟培养起来的那两个厨师,只负责炒菜炖菜之类的主菜,还有面点甜品小菜,还是由沈七负责。天上人间的厨房是属于秘密基地级别的,厨房分两个,一个做主菜,一个做面点跟凉菜。每个厨房又分内外间,平时主厨在内间做菜,帮厨只能在外间工作。
刘灿提出,杜小伟干脆承包了面点凉菜那一块,酒店别的事情都由刘记运营。每年年底,杜小伟拿两成红利,平时厨师跟帮工的月薪照发。但是以后他们如果在其他的城市开新店,面点凉菜也要跟上,依旧是两成红利。
两成红利其实挺多吧?对于天上人间来说,其实不多。别的不说,光甜点这一块,每天都有很多大户人家的下人过来买了带走,如果单独开个甜品店,生意也算是极不错的。而且对于整个酒楼的完整程度来说,少了这两样,就显得单调很多,何况这酒楼中大部分的菜色,都是杜小伟定下来的。
其实让刘灿这么大方的原因吧,主要还是他知道,杜小伟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他在他们家住了那么久,见了很多新鲜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利用起来。
杜小伟也知道,如果一次性把肚子里的存货都倒完了,那他以后还混个屁啊?
三月初的时候,罗金来了双月城,杜小伟让她去沈七那里学做事。等她能接手的时候,杜小伟就把沈七调出来,还有别的事情要交给他做,其实罗金也不错,只是一个女孩子家的,不适合打头阵。
他让沈七四处走走,尤其是最近闹了灾荒的地域,只要在周围走走,不要深入,因为太危险。路上专门看看有没有资质不错的孩子,太聪明厉害的不要,选哪种懂事实在的,询问他们自己的意愿,然后签卖身契。没几天,沈七就带着银两出门了,杜小伟给他安排了路线,大概一个多月就能回来。
这之前,杜小伟在洛城又置备了一套房子,依旧偏僻,却十分宽敞。他现在想做点事情,却根本没有人力物力,钱财的话,面楼跟天上人间的红利加起来,他一年的收入也不少,但是这些钱在真正的危难面前,太微不足道了。他现在需要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杜小伟不认为自己有那种让人死心塌地、肝脑涂地的个人魅力,只好用最原始的方法——卖身契。
别离
这一次,沈七带回来九个孩子,年龄都不算太小,九岁到十五岁之间。杜小伟把他们安置在络城刚刚置备的那他院落里,由沈七为他们传授技艺。
等他们学得差不多的时候,挑了三个孩子,安排到罗金手底下帮忙,也算是强化一下学过的东西。这些孩子都是吃过苦的,都勤奋肯干。到了初夏,杜小伟把罗金依旧调回络城,以后再收了小孩,就由她培训,而且面馆那边,有罗金坐阵他也比较放心。再怎么样,就目前来说,络城才是杜小伟的大本营。
没过多久,刘灿也开始筹备新店了,杜小伟从天上人间调了两个人过去,只留一个手艺最好的,再从络城安排两个小孩过来个他当助手。
这两年,双月国内的灾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今天这里闹水,明天那个又干旱。朝廷有些焦头烂额,还好闹灾的地方并不集中,朝廷也发放了不少赈灾的粮食,所以还没有发展到造反的程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灾情再怎么严重,在那些大的城池里,酒楼的生意却是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那些上涨的粮价,在真正有钱人眼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六月份的考仕,宋平发挥得很好,顺利的被分配到监察司学习。监察司是一个风险与机会共存的部门,朝中有很多大官都是从这个部门跳出去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在没有引起重视的时候,就已经被悄悄弄下去了。
宋平现在没什么实权,也就是帮着上级打打下手什么的。这个打杂的过程有些人很长,有些人很短,完全看上司对你的印象。
十六岁就进了监察司,宋平无疑是幸运的。但是对他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他有自己的野心。
刚过了中元节没几天,刘灿让人请杜小伟去一趟刘府。杜小伟没做他想,只以为是酒楼的事,没想到这一趟,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杜小伟到的时候,他们俩正在池塘边的二层阁楼上。刘府家的池塘很大,已经超过了一般池塘的标准。凉风习习,杜小伟抬头看高处站在栏杆边的两个人。刘灿难得的一脸认真恭敬,旁边那人,身材欣长、衣袂飘飘。好像是熟人呢,杜小伟笑。
这人是就当今的太子楚晋阳,双月国未来的国主。楚晋阳今年二十五,长得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五官精致,又不失洒脱,还有一种长期浸淫在权利中养成的强势和气度。
“听刘灿说,你很会做些特别的东西?”
“是的,小人会做一些吃食。”他同意帮刘灿弄酒楼的时候,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不知道是福是祸,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个大人物盯上自己。
“你教出来的人不错,很会做点心。”看来络城的老窝应该也暴露了。
“承蒙夸奖。”敌不动我不动,说多错多。
“对我双月国的连年灾荒,你作何感想。”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你可曾想过,为这苍生尽自己一些绵薄之力?”
“杜某自问不是那样的人物。”杜小伟从来没有想过要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楚晋阳笑道:“只是我在这个位置上,不能像你们这般洒脱自在。”
“……”杜小伟低头不语,看来今天无论如何是跑不了了。
“从去年开始,我国就开始从周边国家采购粮食,刚开始还好。只是在灾情一直不见缓解,周边一些国家生出了乘火打劫的心思。”
杜小伟依旧不接话。
“我希望你能帮帮我。”说着这话,却没有一点找人帮忙应该有的语气表情。这就是太子啊!
“怎么?你不愿意。”楚晋阳笑。
“小人不敢。”杜小伟确实很不愿意,但是他有选择吗?
“那好,我前阵子在周边一些小城,弄了几个作坊,工具什么的,可能还不够齐全。你带着你的人去看看还缺什么。”
“您是要小民去……?”就这样把人发配边疆了吗?
“当地采购粮食进行加工,再卖给周别的国家。做什么我不管,我也不要钱,我要粮。”
“小民是个商人,所谓无利不起早……”杜小伟不怕死的开始谈条件。
“你要什么?”楚晋阳玩味。
“跟您打听个人。”
“说。”
“江南怪医严铁,您可有印象?”
“在宫里,你若是做得好,人可以带走。”
“他师兄?”
“你胃口倒是不小啊,一开口就是两个神医。”
“他俩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是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
“行。”楚晋阳很干脆。“但是你若是做得不好……”
“小人定当竭尽全力。”
“哼,那最好。”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杜小伟不敢多做耽搁,晚上宋平回来,他就把这件事说了。宋平现在在监察司做事,肯定不能跟他天南海北的跑了,于是两人迎来了第一次离别。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两人简单吃了晚饭,杜小伟稍微收拾了几套衣服,其他也没什么好带的。接下来,就是相对两无言了。
说什么呢?总想说点什么,每次张开口,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
“哥,你要早点回来找我。”安静了一夜,宋平在离别前这样说。
“好。”这是杜小伟的承诺。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中风情。更与何人说?
待到我再回来的那一日,宋平可还是原来的宋平?杜小伟不知。他比任何人都害怕别离,因为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变数。距离和时间,可以磨灭太多东西。就像在那个他生长过的地方,现在还有谁,依旧记得曾经存在过杜小伟这样一个人?
梁城
——杜小伟真的可以拯救苍生吗?
——那是不可能滴。
杜小伟知道自己充其量只能算是楚晋阳的一枚棋子,但是他既然答应自己可以把老头带走,那被人利用一下也是划算的,况且自己确实没有拒绝的资格。
他一路往东边走,双月国东面临海,海上航线比较发达。而且离大洋彼岸的国家其实不远,顺风顺水的话,十来天就能到了,不顺的时候,最多也就走二十天。而且走海路,还可以到达很多沿海的邻国,交通十分便利。
从双月城到梁城,他们走了半个月。这一路经过的城镇,都还算比较富庶,发生灾荒的,主要是在双月城南面和背面几个区域。
梁城位处蓝河入海口,是双月国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很多商品在这里进行交易,有双月国各地的土特产,也有很多其他各国商品,市场很繁荣。但是来往的船只,很少是用来运送粮食的,主要是因为这个东西利润不够高。在这个农业社会,在粮食上,每个地域基本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刘记置办的作坊占地面积很大,杜小伟需要请一些本地的工人干活,主要的技术活,还是要自己人亲自上手。到他出门前,洛城那个边,沈七和罗金已经帮他培养的三十多个孩子,起先他还觉得应该是够了的,这一次这么大动静,还是缺了不少。但是宁缺勿滥是他的原则,就算做不出多么出色的成绩,起码不会把事情搞砸。
他这次没有让沈七和罗金随行,他们还要继续帮自己培养人手,这边有自己就够了。
刘记办事效率很高,作坊里不仅有一些搭建好的车间和宿舍,还有三套年糕机,几个大灶台,以及一些箩筐竹排之类的器具,几乎可以算是一应俱全了。很多他没提到过的,像旋子之类的刘灿也给置备了,看来这个家伙在落风城那几个月真是没白待,但这这些东西明显没用。难道他还要蒸了米浆运到外国去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