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薛师在这“蛮夷”之地将“以夷制夷”的思想作了一个全新的诠释。   
  远洋舰队在利用手中的强大武力扶持一名羯荼贵族的同时,也在羯荼国内大搞平衡,当然,对其邻国狼牙修的打压和分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平衡制约、离间耍阴的手段可是中华历代统治阶级的强项,薛师脑中自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粹,做起此等事来更是得心应手。   
  眼看冀州的第一处海外殖民地已经初具雏形。   
  十月初七,远洋舰队统领魏征遣战舰三艘返回冀州,传回任务圆满完成的好消息,并且还带回一种叫做“森伽”的猛兽。   
  这“森伽”怪兽对将来的淡马锡可有特别的意义。   
  远洋舰队自占据淡马锡后,出于长期驻军的目的,军中高层一致决定要选择一处上佳地势建城。可因为在淡马锡群岛实在没有发现合乎要求的地方,这一日,程咬金不管三七二十一,领着一队狼卫军士兵登上了马来半岛西海岸四处转悠。   
  及至午时,一队人马略感疲惫,就待休息。可就在此时,一头浑身长毛,胸白身红,比公羊稍大,极为健壮的怪兽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程咬金见得怪兽精神大振,立即命令士兵展开了围捕。在追击出好几里地,付出了轻伤四人,重伤一人的代价之后,终于将这头猛兽擒获。就在一干人兴奋不已的时候,咬金留意到自己身处的这座山。这是一座易于防守且靠近港湾的突显山坡,在山脚下还有一条蜿蜒流过的河流。咬金大喜,这不就是最好的建城所在吗?   
  随后,魏征和几位领军将军得到咬金的传讯来到,他们也一致认为这里是个驻防的好地方。于是,不顾羯荼人会作何反应,远洋军开始招募羯荼劳工建造城池。   
  而那头引领众人发现此地的怪兽则被羯荼劳工证实,乃是一种名叫“森伽”的猛兽。其实,远洋军中有薛道衡知道这是什么动物,但是薛师也不点破。他只是提出,如此凶猛的野兽,平时不易扑获,应该将它运送回冀州让百姓们看看稀奇,顺带昭显远洋军军威。   
  其实,薛师内心并没有扬军威的意思,他只是被“史上第一”、“世界第一”这些虚名严重刺激。想想,后世史书记载:史上第一位将“森伽”运到中原大陆的人正是冀州薛道衡……嗯,不错!   
  这个月的十六是赵王大喜的日子,虽然还有十天才到,但是冀州全境已经处处充满了喜悦欢庆的气氛。冀州刺史府中,李元霸正在思考婚礼是否应该开创先列,搞个庆典主持人什么的。这时候,浑不知道婚前避嫌的王晓蓉急匆匆跑进李元霸房里。   
  “元霸!……快,森伽!快去看……薛夫子送……来的怪兽!”王晓蓉一听到丫鬟传来的消息就一路小跑来到这里,上气不接下气。   
  李元霸看着这个毫不顾及避嫌礼俗的未婚妻,轻轻拍拍她的背心,为她理顺气,再递上一杯水。“什么‘森伽’?谁告诉你的?”   
  王晓蓉此时气息基本平复,“森伽是一头怪兽,心悦听别人说了告诉我的。”   
  “怪兽!…森伽?…”李元霸大感惊奇,他倒是知道昨日远洋舰队的信使到了洺州,而且远在海外的薛师还命人送了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回来。但是因为众多的政务和繁琐的婚事准备,李元霸一直无暇前去查看。“究竟会是什么我没见识过的野兽?”几步来到门口,李元霸叫道:“曹章!备马!……哦,不,备车,本王要去看看远洋军送回来的怪兽!”   
  时将正午,赵王李元霸携着未来的赵王妃急匆匆来到了政务公署旁的迎宾别院。别院中,一干武将早已将一个木笼围的水泄不通,其中还不时传出怪兽的“嗷嗷”吼声和雄阔海兴奋的怪叫声。   
  王晓蓉眼看众人团团围住木笼,根本就没人注意自己二人来到,也没有人让她,王晓蓉这心里可急啊!也就在急切之间,她急中生智,顾不得保持准王妃的贤淑形象,张口大叫道:“赵王驾到!”   
  超级女声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实在是强,院中顿时一片寂静,围观的众人齐刷刷地转向大门,随即又齐刷刷地跪下,口中高呼:“赵王千岁,千千岁!”   
  凌敬在王晓蓉大叫之时正好来到大门口,他一边在心头暗叹王妃无仪,一边快步来到院中随众跪下高呼见礼。李元霸摆摆手,叫得众人平身,然后举目向木笼望去。这一看之下,李元霸恍然,心道:“森伽————Singa!……这不就是狮子吗!嗨!还真忘了远洋军驻扎的淡马锡地区就是后世的狮子城啊!Singapura————新加坡!”   
  王晓蓉看着笼中的狮子大感兴趣,她上前一把抢过雄阔海手中那挂着鲜肉的竹竿,口中问道:“黑炭头,这可是用来逗那‘森伽’的?”   
  雄阔海在李元霸为他做媒继而成亲之后,性格改变许多。在他那位十八岁小娇娘的调教下,这个三十好几的男人近两年来青春焕发。而且,在上个月喜得贵子之后,老雄更是返老还童,说话行事之间渐有程狂徒的风范。   
  可再怎么返老还童,面前这个却是自己结拜兄弟的老婆,未来的赵王妃,万万不能与她嬉闹。雄阔海连忙答道:“是啊,这就是逗弄那怪兽的……”但老雄心头终是想不过,随即口中又嘟囔道:“兄弟媳妇,你可认错人了!老哥我可不不黑,黑炭头……尉迟恭那老小子如今在江南呢!”   
  王晓蓉撇撇嘴,她只自顾将竹竿伸进笼内挑逗狮子,可没空再理会雄阔海。   
  凌敬自来到之后面色一直都非常凝重。在赵王允其平身之后,凌敬快步来到李元霸身旁。李元霸却没有留意到凌敬的神色,他望着笼中的雄狮,笑着对凌敬说道:“什么‘森伽’啊!这就是狮子,森林之王!……烈士陵园的狮子山就是因为像一头俯卧的狮子,所以本王才为其命名。”   
  凌敬心中装着大事,他只是随口敷衍着:“狮子?嗯!这名儿不错,有气势!”   
  李元霸察觉到了凌敬的反常,转头看看凌敬,小声问道:“凌总管,可是有什么事吗?”   
  凌敬点点头,在李元霸耳边低语几句,李元霸面色骤变。   
  压住心头怒气,嘱咐雄阔海照看王晓蓉,李元霸叫过凌敬匆匆离去。      
第四卷 冀州风云 之 较量 第十二章 扬威海外(1)    
  李元霸与凌敬匆匆赶回了刺史府,徐世勣和特战队统领屈不归已经在刺史府等候。   
  刺史府有一间建在地下的密室,密室只有一道门户,由特战队员把守。密室有好几个设计巧妙的对流通风口,因此室内空气倒还流通,一点也不显得闷浊。   
  这间密室只有五个人可以进入,今天,除开远洋海外的薛道衡,其余四个都在其中。   
  “唐军在突厥西部大肆掠夺马匹牛羊,这并不符合李世民一贯宣扬的‘仁义治天下’准则。而且,唐军也不在突厥境内建营地、设军防,其用意已是很明显,他们大举进入突厥的目的只在掠夺战马!”说着,屈不归从怀里取出一份地图,摊开在桌面上:“这是在突厥西部的特战队员绘下的唐军分布图。”   
  李元霸、徐世勣和凌敬起身来到桌前,只见那地图上标出了许多红、蓝圆点。   
  只听屈不归道:“图上的红点便是唐军五千人以上的驻防,蓝点则是唐军曾经劫掠的突厥人聚居处。从图上来看,唐军的主要驻防点是沿着突厥与大唐的边境设立,而且唐军入境劫掠的军队在事发之前已经开始撤出突厥境内。末将认为,李世民此举正是向我冀州表示其并无染指东突厥土地之意,而那一战,”屈不归明显停顿一下,心里一阵疼,那一战不但夺去了五千冀州骑军的生命,还使五十名特战队员埋骨它乡。屈不归咬咬牙,压下悲愤,尽量让自己的思绪平静:“……而那一战极可能是我军在与唐军交涉中突发的一次意外战事……”   
  李元霸面色铁青,摇摇头,打断屈不归的话:“那不是意外!领军的是大唐定西军元帅屈突通,而那年本王下令处决的冀东军区统领朱宪就是他的侄子!”   
  徐世勣接口道:“不错,不是意外!试想,以屈突通的元帅之职,当不致于亲自领兵三万奔袭几百里,就为击杀我军五千先锋!而且,此举也非大唐朝廷之意……现在与冀州正面对抗,大唐敢吗?”   
  凌敬也自点头认同徐世勣观点。   
  李元霸面色凝重,他知道李靖和苏定方派出这五千先锋的用意。二人如此而为,名义上是要与唐军交涉,将其驱逐出突厥,实际却是在寻机向唐军挑衅,为冀州找到对大唐发动全面战争的理由。李元霸并不赞同这样。局部的战争可以打,毕竟冀州还有大量的物资堆积如山,不打战怎么能消耗掉?但是,全面的战争就不可以,因为李元霸一直都希望能以经济侵略来打垮李世民,从而得到一个没有遭到战火摧残的中原,李元霸不想将来到手的是遍地流民和残垣断壁。   
  一定要把这场战争控制在局部!李元霸相信,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二哥李世民也会这样想。   
  ……   
  屈突通有一个侄子名叫朱宪,这是将屈突通养育长大的姐姐在临死前托付照顾的。朱宪精通文武,对行军打战颇有见地,屈突通对他喜爱之极,一向都视同己出。   
  朱宪在武德年间曾随着赵王李元霸出兵虎牢关,继而征伐夏国,之后被任命为冀州冀东军区统领将军。及至赵王占据冀州意图不轨,皇帝李世民发兵剿灭冀州叛逆,赵王唯恐一心向着朝廷的朱宪坏事,就将其时任冀东军区统领将军的朱宪就地处决,而屈突通自那时起就一直把这个仇恨记在了心里。   
  此次屈突通领军攻取了东突厥西部地区,而冀州军也逐步平定了东突厥东部,并派出了一支先锋部队,要大唐将占据的地区让出。大唐原本就要在劫掠之后就要撤出,但是大唐元帅屈突通却认为给侄子报仇的机会到了。征战多年的他明白,在当前的局势下,只要将冀州先锋部队歼灭,就极可能挑起冀州与大唐开战。这就是屈突通需要的!……报仇,不就正是用血与火吗?   
  其实,不单是屈突通,冀州大将李靖和苏定方也希望冀州能与大唐宣战。他们认为,如今东突厥已为冀州平定,而西突厥早就被大唐所灭,冀州北方只剩下了几个小国,现在冀州最大的对手就是大唐……现今趁着灭东突厥之威,一举拿下大唐方是正道。更何况,东突厥败的也太快,冀州还有堆积如山的物资没有消耗。这仗,必须还要打下去。所以,李靖派兵与唐军交涉。这正是他们在寻机掀起事端,以求与大唐开战。   
  事如李、苏二人所愿,冀州军和大唐军队在突厥西部起了事端。但是,这事端却太过了一些,大唐定西军大元帅屈突通亲自领兵三万,将五千冀州先锋部队消灭!   
  ……   
  大唐皇帝李世民本已淡忘了赵郡之战,但是屈突通又让他想起。   
  屈突通将战报送到了长安,李世民想起了赵郡一战。那一战,江夏王李道宗奉旨灭了冀北军,结果却招致李元霸一万铁骑践踏关中,今次呢?   
  李世民本想借李元霸婚庆之际与之将关系缓和。大唐如今就像当初的冀州,太需要时间发展了,李世民根本就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与冀州武力相抗。即便是此次出兵突厥,李世民的目的也只在战马,他认为在抢走战马之后唐军就立即撤出突厥,当不致引起与冀州的战祸。当然,这也只是李世民一厢情愿的想法,谁能保证赵王不会因此与大唐宣战?李世民这样做有些冒险。但是,大唐缺战马这是事实。轻骑军灵便迅疾,杀伤力大,这在李元霸万骑奔袭长安和李靖五千骑奇袭白道就可见一斑。大唐今后要与冀州相抗,强大的骑军必不可少,冒险出兵突厥是大唐势在必行的动作!……只可惜,让屈突通坏了大事!   
  眼看战事不可避免,李世民动起了和李元霸一样的心思:要将战争控制在局部!   
  但是,事态的发展往往是出人意料,特别是在有意想不到的外力介入的时候。   
  ……   
  自从盘古开天地,先是因为食物和地盘而战,逐渐到为女人财宝、为权力而战,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不尽的征战着。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大汉帝国的将士们凭借着战无不胜的勇武跨过了长城这一屏障,从中原北方强行进入匈奴境内,并把无数中原农民带到草原上耕种、放牧。虽然这些勇敢开拓者的牧场经常遭到匈奴人的袭击,但是大汉帝国的讨伐着实令匈奴人难以抵挡。于是,游牧部落面临着选择,要么安定下来归附大汉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