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欧阳修觉得韩愈的散文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社会上流行的讲求华丽,内容空洞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于是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
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欧阳修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后来,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这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于是欧阳修又被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他写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便是这时作作。
十多年后,宋仁宗才想起欧阳修的文才,便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趁此机会,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
那些落选者,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他们将欧阳修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和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第十六节 王安石变法】………
年轻有为的宋神宗继位后,要实行改革,但急需一位得力的助手,便召仁宗时期的财政官员王安石回京。
王安石一到京城,宋神宗就叫他单独进宫谈话。神宗一见面就问他说:“你看要治理国家,该从哪儿着手?”
王安石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先从改革旧的法度,建立新的法制开始。”
王安石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把变法的权力抓了来。这样一来,他就放开手脚进行改革了。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这些方法对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宋神宗在反对声中,也动摇了。
王安石眼看新法没法实行下去,气愤得上书辞职。宋神宗也只好让王安石暂时离开东京,到江宁府去休养。
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刚过了几个月,天空上出现了彗星。这本来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在当时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宋神宗又慌了,要大臣对朝政提意见。一些保守派又趁机攻击新法。王安石竭力为新法辩护,要宋神宗不要相信这种迷信说法,但宋神宗还是犹豫不定。
王安石没办法继续贯彻自己的主张。到1076年春天,再一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
………【第十七节 苏东坡赤壁怀古】………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二十岁那年,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苏辙到京城去考进士。结果苏门三父子在京城名气大振,被人称为“三苏”。
且不说苏氏兄弟一举考中,苏轼的文章又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大加称赞,欧阳修跟他的老同事梅尧臣说:“像这样出众的人才的确难得,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呢!”(成语“出人头地”就是这样来的。)
欧阳修这番话一传出去,一些读书人听了都不服气。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后来,大家读到苏轼才气横溢的诗歌和文章,才不得不服输。
苏轼先后当过杭州、湖州(今浙江吴兴)等地方的刺史。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提倡生产,做了一些对人民生活有益的事。
苏轼在湖州时,看到地方豪强官吏的横行霸道,很不满意,便写诗进行讽刺,没想到这些诗传到京城,被几个反对苏轼的官僚从中摘出几句话,诬陷苏轼诽谤朝廷,大逆不道。于是苏轼被撤职,押到京城大狱里,受尽了折磨。
后来,因为实在算不上什么大罪,宋神宗才下令把他释放,将他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苏轼在黄州,虽挂了个小小的空头官衔,实际上过着流放的生活。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靠朋友的帮助,弄到一块地,自己耕种起来。他还亲自整理场地,在东边山坡上盖了一间屋。他的别号东坡居士,便是由此而来。
黄州有一个地方名叫“赤壁”,苏轼听说后,便邀友人前去游览凭吊。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十分感慨。回来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赤壁赋》。
苏轼不但是写散文和写诗的能手,而且在词的写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词开创了词风中的豪放一派,他在游赤壁之后写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词风的代表之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掠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来三国的赤壁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在武汉下游。不过,黄州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了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坡赤壁”。
………【第十八节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
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二人因政见不合而断了交。司马光最后辞去朝廷职务,表示不愿过问政事,离开京城,到了洛阳,关起门来写书了。
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衰的经验教训。他很早就动手编写过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并把其中的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当时在位的皇帝宋英宗认为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作,便专门为司马光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候收藏的二千四百卷书都送给司马光,要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公元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为了写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所以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它对于后来的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在整整十九年时间里,司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部著作上面,每天工作到深夜。到《资治通鉴》完成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大多脱落了。由于他在史学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被认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第十九节 杨时程门立雪】………
程灏、程颐兄弟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兄程灏,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弟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兄弟二人,家居洛阳,世称“二程”,共同创造了洛学学派,是古代理学的奠基者。
程灏做过县主簿,后来到朝廷太子中允;程颐曾任崇政殿说书官,是专门给皇帝讲说史书的官员。兄弟俩都是道学家,为人持正谨严,十分讲究礼节。人们也都很尊重他们,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就是其中的两位。二人志同道合,常就一些问题做秉烛之谈。
杨时跟一般文士不同,他虽然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一心致力于理学研究,渴望达到高深的境界。当时程灏住在河南颖昌,杨时经常登门求教,以弟子礼事之,得到了不少教益。
杨时40岁的时候,程灏病逝。杨时感到特别悲痛,发誓要把先生的理论发扬光大。为了掌握理学的精髓,杨时决定奔赴洛阳,拜程颐为师。游酢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
来到洛阳,天已经黑了,他们在一家小店住下。当晚,二人把需要请教的几个问题整理出提纲,写在纸上。第二天,他们换上整洁的衣裳,奔程颐家而来。
路上,刮起了大风,很快又飘起了雪花。到程颐家时,正巧程颐在案头打盹。杨时和游酢就恭恭敬敬地站在窗下,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风越刮越急,雪越下越大。他们俩冷得很,却连跺跺脚都不肯,生怕惊动了先生。
待程颐醒来之时,大雪已经漫过杨游二人的脚踝。程颐见到窗下的两个雪人,心里深为感动,忙把他们请进屋里。
从此,程颐倾毕生所学,教授两个弟子。杨时和游酢则勤学好问,潜心研究,后来都成为厚学之士。
杨时死后,他同代的人谢应芬在一首纪念他的诗中说:“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后人就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比喻尊师好学的精神。
………【第二十节 北宋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宋徽宗赵佶纵情声色,荒淫无耻。1114年宋徽宗修建延福宫、万岁山,耗尽人力物力。为了在宫殿林苑中布置各种奇花异石供其玩赏,特派朱勔等在苏州特设一个“应奉局”,到江东各地专门搜集花石竹木和珍异物品,送到京都汴梁,十船组成一纲,称“花石纲”。哪个民家有一块较别致的石头或一株少见的花木,“应奉局”的恶棍们就闯进去用黄纸一贴,就算是赵宋“皇家”的了。启运时如花木高大,就拆墙倒屋,趁机抢掠一空,之后扬长而去。他们为了将笨重的“太湖石”运到东京,巨船装载,数千人护送,甚至拆桥凿城而过。“花石之忧”使运河两岸的大批农民倾家荡产,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逼得百姓妻离子散。加上连年灾荒,百姓饿死的尸体遍地。“花石纲”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成为方腊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方腊,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后到睦州(今浙江淳安)碣村地主家里当佣工。方腊家里有个漆园,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方腊的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应奉局”对青溪人民苛酷勒索,每年索取的漆就达千万斤,花石竹木更多,极为愤怒,决心组织大家起来反抗。
公元1120年,方腊打起杀朱勔的旗号,发动起义。方腊担任起义军的统帅,自称“圣公”。将士们带着各色头巾,作为标志。愤怒的起义将士,杀死那里的官吏,焚烧他们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带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纷纷响应方腊起义军。没到十天,起义军就聚集了几万人马。方腊义军将宋军打得落花流水,很快从青溪县一路打到了杭州。
宋徽宗听到警报后吓昏了。当时,宋朝正准备与金人夹攻辽国的战争,已调集各路精兵强将,得知方腊起义的消息后,遂停止对辽作战,派遣童贯率领15万大军前往*。同时,罢朱勔官,撤销“应奉局”,停办花石纲,用此欺骗百姓。起义军对宋王朝如此迅速的大军压境没有准备,因此,在战略上失策,仍分散在各地作战。
童贯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官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义军里出了奸细,给官军引路。1121年4月,方腊不幸被俘,于8月在开封就义。
………【第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