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结亲,瑾娘还怕胖小心里不舒服,找个时间跟他沟通了一下,这孩子倒是懂事,看着憨憨的什么都明白,瑾娘能从他眼中看到一点点对母亲的担心,可更多的是为父亲高兴,毕竟这一年老三冷清的日子他也是看在眼里的,他也希望有一个正常一点的家。那怕现在跟着大伯大伯娘生活,可这里总归不是他的家。
瑾娘看着胖小那么懂事的样子心里,心里有些心酸,还有些欣慰,倒是他娘,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不知道珍惜,以后后悔去吧。
老三结亲后,两口子日子过的不错,芸娘是个温柔的,做事宽容大度,不但把老三照顾的好好的,对胖小也关爱备至,一个缺少子女一个没有母爱,这母子俩没多久就跟亲生母子似地,瑾娘能看出她是真心关心胖小的,并不是因为别的。老三娶了芸娘整个人倒是硬气起来,说话做事开朗了很多,用杨震海的话说,终于有了男人样了。他又是个会疼人的,芸娘过的倒是比以前好太多了,更加珍惜现代的日子。
芸娘也知道这么亲事瑾娘是出过力的,老三对大哥大嫂又很尊敬,芸娘白日没事的时候就到瑾娘这里来,两人说说话,倒是相互欣赏,瑾娘难得的有了个相处和睦的妯娌。
“芸娘要不你再找大夫看看,也许那个大夫看错了呢?也许能调养过来呢?”瑾娘喂了孩子,刚把芷晴放下,就看芸娘一脸渴望的看着三个小家伙。
芸娘苦笑了一下“嫂子我也不想了,现在有了沛冬我就知足了。”
瑾娘想了想,觉着只是小产也不一定就不能再生,也许那阵子她身体虚弱,要是调养好了没准还能生呢“我看你还是再看看,有一点希望也不要放弃。要是能调养过来呢,那岂不是更好。”瑾娘倒是觉着先让大夫看看,如果只是难生养,那水之母还是有用的。
芸娘被说的有点意动“要不我看看?”
“看,这就杨老三去请大夫。”瑾娘说着站起身。
大夫还没来,芸娘脸就有点白,瑾娘一撰她的手,手心里都是汗这是紧张的。
一个时辰后大夫才过来,老三请的是附近最好的大夫。
老爷子把着脉,摸着胡须,屋子里静悄悄的,老三这会也特别紧张,要说不盼着孩子那是假话。
“恩,体内寒气重,之前小产没养好,加重寒气凝结,身子有些亏,又有些心气郁结,我给你开个方子,先吃十副,然后我再看看,你这得多调养些日子,就算是身体好了,这两年也不要怀,不然孩子身体也会有影响。”
“大夫—您是说我媳妇能怀上?”老三有点不敢相信的问。
老爷子眉头一皱“当然能?就算不调养,也是能有的,只是孩子身体要不好。”
老三惊喜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有点抓耳挠腮的。
那边芸娘也惊喜的哭了出来。
老三送大夫回去,芸娘哭声一下子就大了起来,瑾娘上前拍了拍,“这是好事。”只说一句就没有再劝,她哭出来也好,当初她是在婆家看得大夫,被说成不能再生,瑾娘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大夫真的昏庸,估计是被人买通了吧。
“想开点,过好现在的日子才是正经。”
芸娘擦了擦眼泪,笑了起来,原本带着的一点阴霾也消失不见,“嫂子我知道,谢谢你,我不会再想了。”
“这就对了,你和老三都年轻,好好调养两年,给老三生个大胖小子是正经。”
“嫂子…”芸娘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个事对杨家绝对是个好消息,当天晚上杨老爹都喝醉了。
芸娘心结没了,人也欢快了很多,她也并不因为将来可能有自己的孩子就冷落胖小,反而对胖小更加的好,她是个明白人,就算将来有了孩子跟胖小也差着岁数,她和老三也就这样了,胖小将来是个有出息的,倒时她的孩子也要胖小护着。胖小是个实诚孩子,对弟妹绝对错不了。
62、第 62 章
自从老三娶亲,瑾娘觉着自己日子过的更快乐一些,芸娘时不时过来跟她一起说话做活,两人竟有些朋友似地感情,芸娘性子温柔,不争不抢,瑾娘也不是那种要尖扎刺的人,说话总能说道一起去。连带着老三跟杨震海关系也越来越好,这老三性子也改了一些,虽说还是那么憨厚,可对着杨老爹和杨震海也敢说话了,整天乐呵呵的高兴样。到让他们觉着这个媳妇娶对了。
因为准备老三的婚事,瑾娘他们也没能去春游,这几天家里男人也去耕地,准备春耕,瑾娘一早起来看阳光明媚的,就叫了芸娘还有蕙嫂,安顿好三个小不点,一起去竹林里挖春笋,家里有些五花肉,晚上做春笋酿肉。
因为自家的地盘,外面用竹栅栏围着,只要从里边也不怕别人看见,自在很多。
“今年竹笋长的真不错,这片竹林更密集了。”蕙嫂看着竹林里一片一片的竹笋说。
“恩,我看还是孵两窝小鸡,就放养在竹林子中,林子里的吃食多,也不用操太多心。”其实她惦念着红烧鸡翅什么的,这个时候吃鸡都是整只整只的,要是多养点,一次多杀几只,可以分开吃,花样也多。去年用硝石制冰效果不错,放到地窖的冰窖中,跟冰箱也差不多了。他们一次养上二三十只,也不是什么负担。
“那我回去就挑鸡子。足够一窝的了。”蕙嫂是同意的。
“你养不养,要不一起孵?”瑾娘又转头问芸娘。
“那就借嫂子光了,我也不多养,有三五只母鸡养到时候能下蛋就好。”芸娘笑着回。
“中,那就多鸨几窝。”因为为了保证家人吃蛋,现在就有十几只母鸡的,每天都能捡十几只蛋。瑾娘偶尔用水之母稀释液喂养牲畜家禽,长的都不错,肉质鲜美,鸡蛋鸭蛋营养高,都养了几年从来也没闹过病,就算前年闹鸡瘟,也没影响。
三人挖了三筐,就往回转。
“哎…嫂子你看那是家里的鸭子吗?”芸娘突然拉住瑾娘的手。
瑾娘顺着芸娘的目光看过去,竹林环着的水潭边上,有一群鸭子,那是他们家的,现在鸭子群里有一个个头稍微大一点的鸭子,绿头,红颈,翅膀大一些。
“那是野鸭吧。不知道怎么混到咱们家的鸭群中。”眼睛扫了一遍,数清自家鸭子数目,多出两只,仔细看着还有一只小一点的也是野鸭。
“走吧,不用去管它们,估计晚上就走了。”混在自家鸭群中,不好抓。放他们去吧。
这话到没说准,等晚上鸭群回家的时候这两只野鸭也跟了进来,竟是不准备走了。
瑾娘三人回到家,三个小的都醒了,孩子都过了百天,长的都挺精神,白白净净头发也黝黑的,长的结实,没到三个月就开始翻身,现在熟练的紧,就算睡觉身边也不能没人,生怕一时看不见滚到地上。
喂了奶,跟几个小的玩了一会,蕙嫂做了小点心,用红茶牛奶蜂蜜泡了一壶奶茶,瑾娘端着去了书房。
书房在西南角的两处倒坐房,屋子里宽敞,放着三张特制的桌子,孩子年小,桌椅可以调整高度。沛禹正在写字,元景和沛冬在背书,两个,沛禹毕竟年小,邹先生将他的学习进度调整了一下,也肯定了瑾娘的教学,现在主要是教导他学习的习惯。
瑾娘没有打扰,将东西放到门口的小桌上就离开了,隔着个小屏风孩子们都没看见她。邹先生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本来邹先生教学一上午是没有休息时间的,瑾娘觉的几个孩子年纪还小,长时间学习反倒容易引起厌倦。就提出了让孩子们学习半个时辰休息一刻钟的意见,邹老先生倒也不迂腐,同意了,不过孩子们学习期间不允许他们去探望。瑾娘到觉得这么做对,就算孩子们休息的时候也不让他们回到正房,休息就要好好在外面跑一跑玩一玩。
日子就那么忙碌的过去了,春耕结束后,立夏天气还不是那么炎热,家里事情不多,杨震海给三个小的请了假,准备带全家去一趟雁城,一方面看看蔓娘,她刚生完他们家老二张耀宗,另一方面去雁城玩一玩,孩子们还没出过远门呢。
这会出门人可不少,家里六个孩子杨震海夫妻,两个奶娘。
人多,还有行礼,杨震海自己没赶车,雇了两辆马车,然后换船去的。
雁城还是跟上次过来看的一样,商路发达,一行人进了城,没住张喜家也没住陈家,杨震海直接让车夫拉着一行人来到离张家两个胡同的一处宅子,西南角开门,一入门是影壁,绕过影壁是一处狭长的院子,没有房舍,二门开在南边正中,进去就是五间正房带东西厢房的园子。说是两进其实就一进加上个狭长的院子。
大家还没进院,常福就迎了出来,他现在处理杨家和元景的投资,杨震海已经放手了,常福处理这些事情更好。
“这就是去年买的那处房子?”瑾娘看了看院子问。
杨震海点了点头,“年初才弄好,早想让你来看看,西边临街,往前不远就是东街,很是繁华。院子虽小,可够住了。”说着带着瑾娘走进正房。
这处房子是去年买的,雁城当初也是被淹了,这处宅子本来破旧,水淹之后根本无法住人,价钱不高,房主跟张喜认识,托他买家,正好杨震海过来,就跟他说了,杨震海想着陈家已经在雁城落户了,就算种地的时候回去,可大多时候还是留在这边,陈家两兄弟现在都帮着张喜做事,回去可能不大了,瑾娘过来此时肯定要多,那买个房子还是不错的。
后来常福可以露面,宅子修善让他来做,基本上重新盖了一遍。
院子虽然不大,可房屋建的大气,屋子内的空间都不小,屋子里的摆设装饰都十分和谐,一切都是常福安排的,他是见过世面的,这房子装饰的自然不错。
三个孩子住东边里间,瑾娘和杨震海住东屋外间两个奶娘带着三个孩子住西边两间屋子。
“吃了饭我们就先去看看爹娘,明天再去姐姐家。”
“恩,听你的。”杨震海点点头坐到圆桌上。
“等会沛冬他们三个跟这去,三小先别去了。”瑾娘想了想说,带着三小,又是浩浩荡荡的。
“娘咱们去姥姥家么?”沛禹眨巴眨巴眼睛问。
“恩,去姥姥家。”瑾娘给孩子加了一筷子菜,“等会到了姥姥家跟小哥哥小姐姐玩。”
“那小哥哥小姐姐有多大,比元景哥哥大么?比沛冬哥哥大么?”
“他们就比你大一岁,比元景哥哥小,好好吃饭,等会去了就看到了。”
“哦。”小家伙低头吃饭。
吃了饭几人就去了陈家,不巧陈家只有两个媳妇在家,陈老爹回村子了,今年家里地租给别人,不过家里还有两亩旱田一亩水田,尽管让族里帮着看着点,可他时不时还要回去看看的。两个哥哥去了店里,这几日蔓娘生产,张喜没心思看店,到让他们受累。王氏根本住在蔓娘那里。
瑾娘跟俩嫂子说会话,一家人就回了,几个孩子跟陈家两个孩子玩的挺好,沛禹临走还让两个表哥表姐到家里玩。两个嫂子知道他们也在这里制备了宅子挺吃惊的,倒是说了改日过来拜访。
出了陈家宅,瑾娘叹了口气。
“怎么了,嫂子跟你说什么了?”杨震海把沛禹抱上了车。
“现在两个哥哥在姐夫那里做的很好,每月进项多了,大嫂子跟我说上几句那意思怕是要分家。”
“分家?那不是早晚的事,岳父早不就说了吗?”
“那是以前,爹那想过把家搬到雁城来,现在分家,怎么分,家里的钱财已经买了现在的宅子,爹还买了不少地,现银没多少。可那些地都在陈家屯,离的远,大嫂子话里带出来,要把地卖了然后再从雁城买一处房子,这样两家也好分,可爹娘怎么办,家里可还有老三呢。”
杨震海皱皱眉,“大哥二哥什么意思?”
“不清楚,不过我看俩嫂子都透着那股意思,怕是分家的事大家都心里有底了。”本来在农村分家也没什么,陈老爹连地基都买好了,钱也足够盖三处新房,到时候把地一份不偏不倚的,大家还住在一块挺好的,哪想到会走到今天。
“要不明个我把舅哥请来,问问他们什么意思。”现在在张喜这里每月进项不少,俩舅哥怕是也不愿意回去种地了。
“那你问问。他们撇开爹娘跟老三出去单过肯定是不行的。”瑾娘心里有些生气。
“哪能那么想,岳父也不会让他们那么做。这话十有是两个嫂子的想法。”
“希望如此吧。”
63、第 63 章
第二天一早,一家就去了张家,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