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0:53 本章(。dushuhun。)字数:3743
书记家里也有几个拜年客,他总不好关门谢客去上班,因此,他觉得大家实际上都做不到。南门桥天高皇帝远,就是县里真的初三开始检查,待到检查组来到南门桥,至少也在三五天后,他还可以痛痛快快玩上两三天。没想到这山冲里的蛮子竟这么蛮,才过初二就真刀实枪干。南门桥虽然路程远,可是这蛮子常走险道出奇招,常人不愿去的地方,他就越要去。这原来看似安全的南门桥,如今就变得最危险。自己前段工作是纸糊的,随便捅一下,就是个大窟窿。现在他只能走钢丝,马上赶回南门桥,补补漏洞遮眉眼。这样,他便家也不回,跳上了下午班去白浪湖的船。
掌灯时分他到村,村长、及全村当了女婿的青年都拜年未回家,老人妇女招待拜年的亲戚忙得团团转,谁还顾得上识字学文化。没办法,尤瑜也只好打破陈规,挨家挨户去通知。又请村长的未婚妻当晚把村长从姑妈家里拉回来。尤瑜与村长商定,他补写些春联,扫盲教室附近的农户挨家挨户送;通知全村初三晚上就上课;村长组织几个劳力再开辟一间新教室,让青年妇女也听课。又明白地告诉他们,破五前来听课的,每人每晚发五毛钱。五毛钱当时能买两斤鱼或者斤半肉,学了文化还能捞油水,村民谁还愿意缺课呢?
再说成县长,他第二天一早带着那个初二值班的工作人员,神不知鬼不觉地骑着自行车上了路。前一向天虽然阴雨连绵,还不怎么冷,可是现在天公完全翻了脸,北风呜呜似狐鸣,霰雪撞瓦声叮当。那个值班的办事员缩着脖子,手脚麻木,牙齿咯咯,浑身好像浸在冰水里。可他有什么办法呢,蛮牛风风火火往前撞,他也只好拼命后面紧紧跟。他们一连抽查了几个村,个个村子的人都还沉浸在在走亲戚的欢乐的海洋里,扫盲教室紧锁着门,干部都不在家,想找个骂人的对象也找不着,直憋得蛮牛县长连连气咻咻地骂他***屄。到了南门桥乡的乡政府,快到中午,值班人员的鬼影也不见着。忙叫人去找乡长,等了半点钟,乡长才酒醉醺醺、颠颠撞撞来开门。县长火冒三丈,训斥他一顿,叫他即刻领他去南门桥。
风更紧,雪更狂,整个天空就像个搅乱的石灰窑,地上一刹那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羊毛毡,高地凹洼一展平,曲折的小路不见了踪影。于是只好丢下自行车,将雨衣紧裹身子,顶着狂风暴雪,高一脚,低一脚,艰难的向前行。绕湖走,二十里,下午三点半,他们总算走进了南门桥。成蛮子没有马上去找干部,他先去村民家看一看,看这里的实际情况,与汇报的究竟是不是一个样。他们走访了七八家,家家的门上贴了春联,墙上、灶上、柜子上,乃至猪牢边、茅房里,都贴上了识字卡,蛮子此时紧绷着的盛怒的脸上才绽出笑,连连点头声声夸:***屄,这才像个文化村。可是,他哪里知道,这天早上尤瑜与村长分头把识字卡送到了村民的手中,并严格交代,中午检查,贴好了的,每户村上发五毛钱。
村长知道村民很听话,他布置的工作,应该做到了家。可以让蛮子看来凭蛮子问,他不慌不忙地笑着为他们备晚餐。大概四点半,县长来到了村政府,只见办公室已改成了夜校的教室。室内火光映红脸,门口贴着副红对联:人人学文化;个个是英雄。听课的学员陆陆续续带着凳子,顶着风雪赶来了。年轻人唱歌逗笑、打打闹闹,白胡子老倌拄着拐棍,新媳妇搀扶着奶奶,也间杂在队伍里面。再到村办公室后面的村长家一看,中间的堂屋也做了教室。屋洞的两旁也贴了对联:巾帼英雄半边天;人人识字当先锋。里面早已明晃晃地亮着灯,只是上午才砌的泥砖墩,稀泥未干,梁上尘索、地上垃圾来不及扫干净。蛮子也准备进去看,跟在后面的尤瑜心中忐忑,生怕自己纸糊的花灯给捅破。村长带着几分惶恐连忙拉住蛮子笑着说:
成县长,饭煮熟了,火烧旺了。您顶着风雪赶了一整天路,累了,饿了,冻坏了。还是先填填肚皮,暖暖身子,等到上课再来看。
早上吃得不多,风雪中撞了一天,此时成蛮子也觉得确实又冷又饿,于是便跟着村长去吃饭烤火。走进厨房里,一张八仙桌上,几只大蒸钵里腾腾冒香气,一堆干柴升起的火苗,呼呼欢歌尺多高。平日成蛮子吃工作餐不喝酒,今天饥肠辘辘,寒彻肌骨,把过去自己定的清规戒律全抛到脑后,倒显出了当年上甘岭作战的英雄本色。大碗酒,霍霍一声一口喝尽了;野鸭腿,手攒着虎咽狼吞;汤瓢舀着白鳝肉,连连灌进空仓似的枵腹中。他头上白气升腾,脸上绽出牡丹花似的笑,他极口夸赞酒醇菜肴的味儿美。村长尤瑜笑着相互丢眼色,欣慰破船已撞过了惶恐滩。空腹填实了,饱嗝连声的蛮子,蛮子县长坐着向火,还想等到六点听课。当然此时再去,巾帼英雄的教室里的梁上尘索、地上垃圾早扫干净了。不过随行的工作人员很着急,连忙小声对蛮子说:
成县长,现在已经五点半。明天县里召开三级干部会,上午您还要作报告。天寒地冻,不能骑车,赶夜路恐怕不方便。你看是不是不去听课,现在就……
经工作人员提醒,他这才记起自己明天要做报告的事。今天要赶回县里还得赶夜路。不能再耽搁了,得马上走。他即刻弹簧似的跳起身来说:
走,我们走!话未说完,人已走进到了风雪里。顿时,村长、尤瑜、乡长都深深松了口气。可走到户外他又返身,大家的心又倒悬着,不知他又找出了什么岔子要训人。幸好他只叫尤瑜出去,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极口赞扬他:
尤瑜同志,你像当年志愿军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攻占上甘岭一样,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干出了极不平凡的成绩,为党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你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新时代的王继光、邱少云。党不会忘记你,我非常感谢你。接着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拍着他的肩膀说,党需要的你这样勇猛的战士!年青人,好好地干吧!
他说完转身就快步走,乡长和县里同来的人跑步跟。一会儿,三个黑点子就消失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村长长长地舒了口气说:
县里的干部说,跟着陈蛮子工作,肥牛拖得变成瘦猴子,瘦猴子拖得变作晒衣架,一点也不假。接着,尤瑜也跟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尤瑜这一次来南门桥,与村长,工作上一道栉风沐雨,共同担惊历险,生活上一道酒肉逍遥,尝尽人间的苦辣酸甜。按尤瑜的话说,他们成了莫逆之交,照村长的话说,他们是砍掉脑壳可共疤铁哥们。
世事真是难料。别的下村的老师,没日没夜,磨破嘴皮劝人入夜校,按照实情报数字,做到了百分之七十或百分之八十的人入夜校,已经费尽了吃奶的力。可是,由于他们工作的村,离乡政府比较近,区县走马灯似的检查组,像把把梳齿浓密的箆梳,反反复复梳,就是一只小虱子也跑不掉。他们挑精拣肥,说三道四,甚而至于信口雌黄,说这个头发没洗干净,说那个头上虱子能跑马。说那个弄虚作假,报的数字水分太多。而尤瑜呢,溜上捞鱼,湖中猎鸭,酒肉乐逍遥;扫盲工作,蜻蜓点水,摸脑壳数字天天报,不到十天,百分之百的文盲都入学了。南门桥村这么远,来去一趟,风风雨雨会折磨你一整天,到头来还是来去匆匆,摸不到真实情况。只会让检查的人,屙屎打喷嚏,落得个两头都折本。因此检查组的人都觉得,这种鬼地方,还是不去的好。成县长是县里干部公认的蛮子,他下决心要深入龙潭,抓住这个典型,可最后还是掉入了尤瑜弥征行设下的陷阱。真是假变真来真成假,天下是非乱如麻。加上前不久,尤瑜又找到了烈士的遗物——那根特殊的钓竿,让原地下党的几个负责人——当今地区的党政领导,都大加赞许。以后的事不说,大家也知道。县长一锤定音,尤瑜成了县里扫盲的标杆。再以后,推波涌浪,层层上报,竟先后评上了地区、省里的扫盲模范。县里开会,他第一个介绍经验;地区开会,他作典型报告,还带上大红花;还参加了省里的表彰会。县委常委经县长介绍,一致认为成县长慧眼识英雄,为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楷模。都说尤瑜是个难得的人才,我们应该重用。许多工作,大家对成蛮子颇有微辞,可对他对尤瑜的评价,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因为谁都知道尤瑜是地委封书记的小舅子,何况他又为找革命文物立了大功。尽管丰书记一贯反对任人唯亲,对尤瑜无一丝一毫照顾的意思,可下面还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为尤瑜仕途的升迁,处处开绿灯。
这样,冬季扫盲结束后,他就被提升为区扫盲专干。不到半年,他便坐直升飞机,爬上了南门桥乡乡长的宝座。一帆风顺,连升三级。在县里、在地区,干部群众都用敬佩、羡慕的眼光看着他,可知内情的人却说他是造假的模范,狡黠的狐狸。不过,他不记仇,不害人;能通融,不死板;人随和,肯帮忙:大家都愿意亲近他。他对自己也颇为自诩,曾剽剥古人诗句,凑了几句首崇尚泛交的歪诗:
切盼刘项能共驾,愿与黔娄做比邻,送炭添锦结并蒂,不薄新友爱故人:公卿黎庶一般亲。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人,他既愿雪中送炭,也爱锦上添花,并且知恩图报。对己,他认为鹏飞青天,未必可喜,垂翅樊篱,未必堪悲。凡事顺其自然,不必死心眼较真。因此,处高位者不因嫉恨而疏远他,落尘埃的也因敬佩而亲近他。他平易近人,做了官,别人还呼他';游鱼子';,他不见怪。大事小事、公事私事,人们都愿意找他。当然,这些日子,找他找得最多的还是小淘气。
第五章(。dushuhun。) ; ;午宴说梦(下) 9喂千斤肥猪白费力,凭芭蕉蔸公当劳模 1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0:54 本章(。dushuhun。)字数:2828
萧陶在农村磨练了三年后,小骚牯变成了大牯牛。个子比他父亲还高,胳膊比常人的腿还粗。恶狗怕蛮棍,名师出高徒。萧陶在他爸的蛮棍的栽培下,恶狗很快就成了高徒,农家的精尖人物。犁耙功夫,撒网打鱼,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他亲身备尝了田家农作的苦涩,也眼见了当官的甘肥,因此,跳出农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也越来越埋怨起他爸爸来。当年土改,扎根在他家的北方干部,要他爸跟他去广西。他爸认为,土改后,他家有田有地,有子有妻,翻身过上了好日子,又何必离乡背井,千里迢迢,去他乡饱受思乡苦。可如今那个北方干部已当上了地委书记,要是他爸去了,少说也能当上乡长,甚至区委书记,自己也该当上干部了。何至于今天这样,冒暑热,犯寒霜,泥里滚,水里浸,牛马般地活受罪。好在尤瑜过去曾许诺过他,他有碗饭吃,就给他分一半。如今尤瑜当了乡长,做官的门已向他敞开,他应该大摇大摆走进去,不能再犹犹豫豫,坐失良机!尤瑜此时也这么想,过去给萧陶开出的空头支票也早该兑现了,何况萧陶当了干部,他就增添了一条左膀右臂,又何乐而不为?因此,当县委县政府任命他作乡长的红头文件,刚送到他手中,他草草办了交接手续后,就去找萧陶。
尤瑜接二连三地去了几次,大家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研究了好几番,觉得这事也不容易办。正门正路招收干部,要通过组织部,还要进行文化考试,不像以前由领导直接提拔。萧陶也认为自己过不了文化考试关。他们刚刚看准的阳关道,顷刻又变做了独木桥。尤瑜思前想后,最后,终于想出了一招,他说,如今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劳动模范的身价越来越高。辟蹊径,找窍门,当个劳动模范,然后破格提拔。尤瑜从报上知晓,某地某人种了个南瓜重达八十斤,某地某人种的水稻亩产量过千斤,他们都当上了劳动模范,提拔当了干部。做劳模,未免不是一条打开官场大门的敲门砖。
他想到这一招的时候,正是端阳的前两天。这个端阳,他破例没有回家,提早一天去了萧陶家里,与他们共商当劳模的大计。这天,夏雨唰唰地下着,正是雨蕉轩观景的最佳时间,可是,他心中有事,吃喝不香。他频繁出入萧陶的家里,这才第一次没有情趣去欣赏出睡美人的艳美,没有兴味去体味凝幽亭里饱凝的浓幽,没有闲暇去聆听雨蕉轩旁雨打芭蕉的逸韵。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与萧陶在紧张地寻找当劳模的的项目。萧陶的爸爸也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