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胧茄辖鞯暮腿非械摹�
②事实上这些思想只有在根据卢梭的不平等学说加以考察的时候才会变得十分的明白易解。
作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作者,卢梭的伟大的理论功绩就在于,他不满意十八世纪盛行的对文明发展过程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企图从不是思维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思维的那个唯物主义原理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他任何时候也没有表述过这一原理。而且假使有某人把这一原理的唯物主义性质告诉我们的作者,他很可能,——甚至非常可能,——感到惶惑和生气,而摈斥这个原理。然而这一原理毕竟是他关于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的论断的基础。卢梭在自己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得出的所有那些重要的理论上的结论,毕竟彻底浸透着这一原理的唯物主义精神。这些结论是极其重要的。卢梭作为思想家的光荣应当
①《卢梭全集》,第4卷,第54页。
②《卢梭全集》,第4卷,第55页。
286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382
以这些结论为依据。不过这些极其重要的结论也给卢梭帮了倒忙,因为它们给他的实际方案带来了保守主义的和甚至是反动的因素。
他本人曾经说过,他绝没有想到要使现代文明民族回复到原始时代的朴直浑厚中去。他认为自己所能有的最大的希望,就是制止那些不大的国家的堕落,这些国家由于处在特殊幸运的环境下,还没有来得及在文明和同文明有联系的淫风败俗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怎样制止呢?
卢梭向“立法者”
呼吁。可是我们知道,按照他的学说,国家,从而还有立法权,是落在富有阶级的手上的。我们有什么根据可以指望立法机关会愿意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呢?难道这符合富有阶级的利益吗?不。这些级阶的利益在于扩大他们和穷人的距离。卢梭自己就说,“能左右局势的人”
绝不会违反自己的利益去行事。他能够指望的究竟是什么呢?他只有能够起来反抗可悲的必然性的人类自由的模糊的希望。换句话说,他只有在使他把必然和自由对立起来的那个哲学上的错误中,才能找到安慰。但是哲学上的错误并无助于实际方案的严谨性。而事实上我们看到,卢梭的实际方案常常是很不严谨的。在自己的《对波兰政府的考察》(“Con-sidérations
sur
le
gouCvernement
de
Pologne“)中,他还劝告波兰人注意农业和”使金钱变成可鄙的和尽可能无用的东西“
(rendre
l‘ar-gentméprisalbe
et,s‘il
se
peut,inutile)
①。这种劝告的实际意义当然等于零。卢梭自己也感到了这点。他赶紧申明:“我的意思不是要取消货币流通,而是要延缓货币流通,
①《卢梭全集》,第4卷,第473—474页。
287
48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特别是要指明十分重要的一点:好的经济制度不是财政的和货币的制度。“为了说明和证实自己的思想,他引证李库尔,说他”为了在斯巴达根除贪婪心理,并没有消灭硬币,而是使它变成铁币。“
①也不用说,这类劝告和引证并未能在波兰人处境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而当忠于其小国理想的卢梭希望使波兰人相信,失去许多省份会给波兰共和国带来很大利益的时候②,波兰人可能把他的话当作一种恶毒的嘲笑。最后,在自己的关于波兰农民解放运动的论断中,卢梭表现出是一个真正的保守派,在这个问题上,卡列林替卢梭辩护是枉费心机的③。卢梭劝人逐步地解放波兰农民,而“没有显明的革命”
(sans
révolution
sensible)
④。
天才的卢梭尝受了真正的智慧的悲哀。他不满意所谓la
raison
finit
touiours
par
avoir
raison(理性最后总归有理)的流行的空谈。他需要有理性胜利的客观保证。没有这些保证,他就不能相信理性会胜利。他看到,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运动的主要原因。他也看到,历史的运动要引起和扩大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和社会不平等密切相关的人的利己主义行为。他的难能可贵的智慧帮助他发现了这些重要的理论上的真理。不过当时的甚至西欧最先进的国家的经
①同上书,第477页。
②同上书,第443—444页。
③卡列林:《让。雅。卢梭——试论他的社会思想的特征》,圣彼得堡1984年俄文版,第126页。这本出色的著作的缺点是作者过分偏袒了自己的主人公。他看不到卢梭的弱点。虽然他准备,用法国人的说法,“éouser
toutes
ses
quereles“(”完全撇开他们的争论“)
,但他并没有给“霍尔巴赫派”以及一般说来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者以应有的评价。
④《卢梭全集》,第4卷,第495页。
288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582
济关系还不曾使人有任何理由可以指望: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引起和扩大社会的不平等,并且使风俗败坏,但这种发展本身会提出一个社会阶级,能够用根本改造社会制度的办法来恢复平等和淳化风俗。
因此卢梭最后只有反对经济上的进步。
他也就这样做了。而反对经济上的进步,并未能使他制定出一种严谨而彻底的世界观。他的观点中有许多对旧思想的让步。著名的《萨伏依神甫的信条》就应该认为是最主要的一个让步,这本书里反对唯物主义的意见,都是很天真的。
卢梭没有从不平等现象、利己主义和奢侈淫荡到处风行的那个社会制度中找到出路。这妨碍了他拟定出多少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不过这个人民的儿子是真正热爱平等的,他对富人压迫穷人的现象衷心感到愤怒。
就其同情说,他是彻头彻尾的民主主义者。例如在他就种种政治理论问题所写的每一页纸上,都表露出他的热情奔放的民主主义的同情。
他的社会契约说,除少数例外,乃是完全革命的学说。
①难怪罗伯斯庇尔和圣鞠斯特曾经自认为是他的学生,也难怪法国的无裤党人热爱过他。他说到平等时,声音里迸发出奔腾澎湃的革命热情。然而这种澎湃的热情,在现代法国资产阶级
①我所谓例外,如卢梭认为,完善的国家里是不能容忍无神论者的。人们说,我们的作者更容易同宗教狂热分子和睦相处,而难同无神论者并容,这是公正的话。这里又暴露出他的世界观缺乏严谨性,因为它本身中就同时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这里,大概比在任何地方都更明显地可以看出,卢梭世界观中这种缺乏严谨性的现象,对于他这个不善于指明摆脱他当时那可悲的社会境况的出路的人说来,在精神上是何等的必要。
他信仰来世生活的主要理由是他认为人的正义的行为最后应当受到奖励。然而在非正义注定地占着统治地位的那个社会里,正义怎么能够得到奖励呢?于是只有信仰灵魂不死。而且卢梭不止信仰而已,他还宣布说,凡是不信仰灵魂不死的人都应当予以追究,甚至处死。
289
68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的温文尔雅的儿孙们的心灵中,不能得到同情的响应。现在社会里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之不能同情这种热情,就象他们不能同情卢梭对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维物主义观点一样。对于这些思想家说来,这种热情“已经过时了”。而既然在他们看来,这种热情过时了,那么他们最好的确只有赞扬一番卢梭行文时素有的那种令人愉快的风格。
(王荫庭译)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