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责任〔意〕马志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人的责任〔意〕马志尼-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已经在向往一种截然不同的社团。但专制政府是不喜欢空想家的。马志尼被捕了,表面上被控的罪名是他介绍新人参加烧炭党,而实际上,正如热那亚地方长官对他父亲所说的,是因为他是个才华出众、颇有创见的年轻人,喜爱在夜间独自散步。

    “我们不喜欢爱动脑筋但不知道该想些什么问题的年轻人。”从萨沃纳①要塞的单身囚室里,他向外眺望“大海和天空——两个代表无限空间的象征,也是除了阿尔卑斯山之外自然界最宏伟的景色”。在狱中,他以一部《圣经》、一本塔西佗②的著作、一本拜伦诗集和一只友好的青鸟为伴,他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成立青年意大利党的计划。

    三

    追求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的思想,并非始自马志尼。很早以前就有但丁和里恩佐③。

    近期则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浪漫主义在马志尼诞生前后发挥着重要作用。浪漫主义被称为意大利现代政治流派的起点,也是青年意大利党和稳健派的先驱。它不仅是文学上的一场反抗运动,也是一次政治思想的宣传运动,它的一些鼓吹者因此而饱受政治监狱的恐怖

    ①萨沃纳,意大利西北部城市港口。——译者②塔西佗(约56—约120年)

    ,古罗马帝国高级官员,历史学家,写有伟大著作《历史》和《编年史》30卷。——译者③里恩佐(1313—1354)

    ,意大利著名革命领袖、爱国主义先驱。——译者

 11

    导  言9

    磨难。歌曲、戏剧、小册子和小说是这场新运动的媒介。但丁的文学著作出了几十种版本。

    1820年创办了《文萃》,以便“使意大利了解它自己”。

    7年之后,曼佐尼①出版了他的著名小说,明眼人可以像我们今天读《霍利汉的凯瑟琳》一样看出它的含义。马志尼同这些杰出的前辈和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他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他们搞文学,他搞政治;他们搞批判,他搞建设;他们仅仅注重道义,他却狂热地信仰宗教。

    他带着一项纲领走出监狱,只有了解当时意大利的人才能理解这个纲领的惊人胆识——当时的意大利被分割成许多小国,它们有不同的语言和气质,到处是秘密团体积密探,贵族阶层对外国征服者曲意奉承,普通老百姓“在吃饭的时候总忘不了咬牙切齿地咒骂奥地利”

    ,但他们被歌剧、狂欢节和施舍所麻醉,教会受尊重的程度随着它从其势力中心向四方传播的情况而发生变化。年轻贫穷的马志尼身处这种堕落的环境而一尘不染,他大声疾呼:“我看见人们从我眼前走过。

    他们贫困潦倒,政治上备受压制;他们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痛苦地拾取富人以侮辱的态度扔给他们的残羹剩饭,或者在放荡喧闹的狂饮和粗野、愤怒和野蛮的欢乐中不知所措,彷徨无计。我记得那些粗野的面孔上留有上帝的指印,这个标记表示他们负有同我们一样的使命。

    我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开始憧憬未来,看到人民威严地站立起来;他们是抱有同一

    ①亚历山德罗。曼佐尼(1785—1873)

    ,意大利诗人、小说家,著有宗教诗《圣歌》和小说《约婚夫妇》。——译者

 12

    01导  言

    信念的兄弟,平等和相爱的纽带把他们维系在一起,这一纽带是日益壮丽地发展起来的理想的公民美德。未来的人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以其正确的权利和责任感而使人深为敬畏。“他要求全体同胞团结起来,赶走奥地利人,而不指望法国人的帮助。

    “一个不为自身赢得的自由的民族是不配享有自由的,也是不能长久保持自由的。

    革命必须由人民进行,革命必须为了人民。“

    等待机会是徒劳的,机会必须由自己创造。但这样做将进行一场斗争,不仅对奥地利人作斗争,而且要对意大利人的愚昧无知、纷争歧见和恶癖陋习——由压迫造成的弊端——作斗争。必须革除奴性的习惯和卑劣的情感。这个民族必须洁身自好,以便完成它的使命。通向胜利的唯一途径是牺牲,坚定不移的牺牲。马志尼以上帝和人民的名义呼吁意大利人经历贫困、流亡和生死的考验,走向一个自由的国家。现在这些选择中的第二种马上就要落到他的头上。从萨沃纳要塞获释以后,他“要么困居在一个小镇里,要么流亡他乡”。

    他选择了后者,1831年2月他告别家人,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日内瓦,然后到了里昂和马赛。在马赛的一间小屋里,他向该城意大利流亡者中的一些爱国志士展示了他想把意大利变成一个自由、独立的共和国的宏图大略。

    统一要靠武装起义来赢得,社会改革要靠政治行动和教育来实现。青年意大利党的目标要公开宣布出来,但它所用的方法却必须严守秘密。

    公开行动将直接走向政治监狱或绞刑架。

    若干年后,马志尼写道:“我从未见过任何青年中坚分子像当时与我共事的那些青年中坚分子一样,如此忠心耿耿,能够如此热情地互敬互爱,以如此纯正的热诚和争分夺秒的献身精

 13

    导  言11

    神从事辛勤的日常工作。我们没有办公室,没有资助者。我们日夜埋头工作,撰写文章和信件,从旅行者中间搜集情报,争取船员的帮助,折叠文件,捆扎包裹。我们既从事文字工作又从事体力劳动。我们平等相处,情同手足。我们只尊崇一种思想、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外国共和主义者对我们的坚忍不拔和奋斗精神表示爱戴和钦佩。我们往往在经济上确实处于窘境,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感到轻松愉快,面露笑容,因为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个年轻的领袖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气质于一身。一个给他写传记的英国人引用了当时对马志尼的一段描绘:“他有一头长长的黑色卷发,披散在双肩上,他的皮肤呈橄榄色,显得非常壮健,他的面孔端庄漂亮,轮廓清晰英俊,加上他那朝气蓬勃的神态和温和直爽的谈吐,要不是他前额宽大,两只黑眸子闪闪发光,嘴部表情丰富多变,神态愉快可亲,但混杂着坚毅和果断的力量,再加上他留着漂亮的短髭和小胡子,那就显得女性的气质太浓了。

    他是我当时见过的男人和女人中最漂亮的,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能与他媲美的人了。“

    30年后,周伊特①对一位记者说:“我的一些朋友认识他(马志尼)

    ,他们郑重地对我说,他风度翩翩,颇有魅力,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这个年轻的小组热情地工作着,很快就在意大利引起了反响。文章、宣言、小册子不断地从他们领袖的挥洒自如的笔下倾泻而出,印出后装在沥青桶和布匹包里偷偷运往意大

    ①本杰明。周伊特(1817—1893)

    ,英国著名古典学者,以翻译柏拉图的著作而知名。——译者

 14

    21导  言

    利,以其高尚的思想和光辉的文字震撼着读者。他呼吁他们“登上山坡,坐在农民桌旁,访问你们现在所忽视的作坊和工匠。

    向他们讲述他们应享有的自由、他们的古老传统和光荣,以及业已逝去的往日繁荣的商业;告诉他们所不知道的形形色色的压迫手段,因为没有人向他们指出过。“

    青年意大利党的支部相继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主要城镇出现,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进去。到了1833年,奥地利政府认为“青年意大利党”十分危险,足以宣布其成员为大逆不道,处以极刑。

    四

    几百年来,皮埃蒙特一直是个缓冲国,它时而受法国攻击,时而受奥地利进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小小的王国自然要把精力主要用于外交和战争策略上。同样,各党派的爱国者也自然指望皮埃蒙特领导这场反奥地利的斗争。马志尼这时吁吁皮埃蒙特国王领导这场民族运动。查尔斯。阿尔贝特①的性格同当今另一位不得不面临革命的君主性格存在着有趣的相似之处。他在感情上被认为是他所畏惧的事业的领袖。据说“大家都指望查尔斯。阿尔贝特颁布一部宪法”。他年轻时曾在烧炭党混过一阵,但是他对自由主义的同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他滋长了宗教情绪,成了容易受忏悔者和耶稣会教士欺骗的信徒,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证明他是教会

    ①查尔斯。阿尔贝特(1798—1849)

    ,意大利皮埃蒙特和撒丁的国王。——译者

 15

    导  言31

    的优秀儿子,以获得教皇对他所作所为的赞同。“”他站在‘烧炭党的匕首和耶稣会有毒的巧克力之间’

    ‘是世俗精神和殉道精神的畸形混血儿,他不是英雄,而是个茫然失措、疑虑重重的人,是传统权威和崇高的精神鼓舞之间致命的优柔寡断性格的牺牲品。

    ‘“国王对马志尼的呼吁的答复是下达命令,如果他越过边境即加以逮捕。于是流亡者们就打算以热那亚和亚历山德里亚①为中心举行起义,想迫使国王要么出面领导,要么退位,但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泄露了机密,密谋遭到了残酷的镇压。颇有意义的是,历史常常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地重演着。伪造签名,使用令人衰弱的麻醉品,严刑拷打,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目的在于迫使犯人背叛同志。

    马志尼最亲密的朋友雅各布。鲁菲尼由于害怕自己可能屈服,在牢房自杀身亡。马志尼本人被判处死刑,法国政府判他流放,但他仍在马赛潜藏了一年,继续活动。

    1833年7月中旬,他前往日内瓦组织另一次起义,起义的其他同志不顾马志尼的劝告,将领导权交给一个冒险分子,此人耗尽资金,推迟行动,以至坐失成功的良机。两次起义失败、工作极度紧张、内心焦虑和经常处于隐蔽状态,损害了马志尼的健康,使他一度陷入绝望。

    牺牲了的同志们的形象出现在他眼前,“好似一群犯了罪而又徒劳地悔罪的幽灵。我无法使他们复活。我曾使多少母亲哭泣!如果我继续坚持想唤起意大利青年投入崇高的行动,唤醒他们心中对一个统一的国家的渴望,而如果那个国家又确实是一种幻想的话,那么势必还将有多少母

    ①亚历山德里亚,意大利西北部城市。——译者

 16

    41导  言

    亲要开始痛哭流涕啊!“

    外交照会雪片似的飞到瑞士,马志尼被禁入这个共和国。他又一次设法躲避警察,过一种被追捕的生活,他有时蒙在某个新教牧师的家里,有时一连数月在无人居住的空屋里,从那里哀号的风声中听到鲁菲尼在向他召唤。怀疑的风暴逐渐平息了。

    “一天早厦,我醒来发现自己像是已经度过一场大难一样,心绪安宁,神情镇静我心中掠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你的种种苦难是利己主义的诱惑造成的,它们来源于对生活的误解。

    ‘“他扪心自问,是否有邪念和私心作祟。他早就抛弃了物质欲望,但摆脱不了对人和事物的深厚感情。

    “我本应像接受上帝的祝福那样以感激之情接受它们,而不应把它们当作一种权利和酬报去要求和索取。

    相反,我却把感情当作完成职责的条件。我不曾达到爱的理想,这种爱我今生已无希望。我曾崇拜的不是爱,而是爱的欢乐。“他早就同个人的一切希望分道扬镳。他挖掘坟墓,但要埋葬的不是他的感情,而是一切欲念以及感情所带来的不可名状的安慰。这样也许就谁也不知道理在地下的那个”自我“了。同样,他把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和意大利各种遭受挫折的起义都归咎于利己主义。人们曾经追求幸福,吵吵嚷嚷地要求得到幸福的权利。

    必须有更高的目标。

    “我们作为一个政党失败了,我们必须作为一个宗教派别兴起。”

    “人生是一种使命,因此责任就是它的最高守则。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净化殿堂那样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它摆脱利己主义;要以一种强调研究的宗教感把他自己的人生问题摆在面前;要找出周围人们最突出、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然后考虑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断然用它们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年轻的弟

 17

    导  言51

    兄们,一旦在你们心灵深处孕育并确定了你们的使命,就不要让任何事情羁留你们的步伐。要全力以赴地完成你们的使命;无论受到爱的祝福,还是受到恨的报复,都要完成使命。

    无论是与别人联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