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五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氏五娘-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抚着呯呯跳的心脏,想象着罗五娘新婚夜时含羞带怯的模样,他忍不住咧开了嘴,一个人傻乐。


第125章
 
刘旺根家建房子,在村里来说,是一件大事了,村里人家,大多数今年都减产,粮食少收了不少,日子就有些不好过,就只有刘旺根家,今年赚了不少钱,有钱建新房子,建新房村里也是有过的,只是还没有哪家,像刘旺根家建这么大的,足足圈了一亩多地出来,就算现在还没建好,看不出轮廓来,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他家建的是大屋,这让村里不少人家羡慕的。
 
以前他家是全村最穷的一家,时不时的就会断顿,没有饭吃,没想到,这才多久的功夫,人家居然有钱建这么一座大屋,村长家里的屋都比不上他家,一跃成为村里最有钱的人,也有不少人很眼红的。
 
当然了,大家羡慕的,眼红的,这些也都是私下里的事,明面上还是过得去的。
 
村里人都爱看执闹,刘旺根家建房,闹腾得这么大的事,没有谁家是不知道的,现在农闲时候,大家也没什么事,白天没事,都会跑到新房子哪里看人家打地基,在旁边围观,说说笑笑,指指点点的,场面也很热闹,更有许多小孩子爱热闹的,在哪儿闹腾,窜来窜去,嘻嘻哈哈的。
 
“旺根他娘,你家这房子,要建多大哇?”赵婆子也来看热闹,见到张氏就问道。
 
“具体多大,我也不清楚,这些都是两个孩子商量着办的,到时候建好了,就知道了。”张氏答道。
 
“你家建多大的房子,你咋都不清楚!”赵婆子语气有些酸的说道。她家的情况跟张氏差不多,都是年轻守寡,养着个儿子长大,所以很多事,她都想跟张氏作个比较,如今明显张氏的儿子,强过他儿子许多,她心里就有些泛酸。
 
“旺根跟我说过,只是我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好使,他跟我说了半天,我也没怎么弄明白,只知道跟我们家以前住的房子不同,说也说不清楚,只有等建好了,咱们再看吧!”
 
“你家的房子建好了,肯定是村里最大的房子,看这架式,只怕房间不少,到时候建好了,你家就三口人,这么多地儿,也空着没人住,怪浪费的,咱们家倒是人多些,儿子孙子,好几口子人,只是地儿小,每个屋子都住上了人,一屋子的人,也怪闹腾的。”
 
听她表面的意思,似在嫌家太小,但是张氏却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赵婆子是什么样的人,她心里是有数的,赵婆子的意思,无非是说她,家里人丁太单薄,娶了儿媳妇,却没抱上孙子,比不上她儿孙满堂。
 
张氏不是个爱计较的人,跟赵婆子相处这么多年下来,她什么时候真心跟她计较过,都是青年丧夫,独自带大孩子,大家都是可怜人,瞄了她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房子大有房子大的好处,房子小有房子小的好处,这也没什么可比较的,咱们家现在是人口单薄了些,咱也不着急,以后慢慢的添就有了,好在现在日子好过了,以后就是添上七个八个的,也不会嫌多的。”张氏是急着想抱孙子,只是也明白罗五娘年纪小,不易 ,这事还得等,急也急不来。
 
赵婆子听了张氏的话,脸上有些不好看,说道:“你家现在发了财,养孩子自然不愁。”赵婆子每次跟张氏说话,都占不了上风,心里有些不高兴,心想,你家孙子还没影儿呢,也不知道生不生得出来,现在就敢夸口七八个,也不怕说话闪了舌头。


第126章
 
这边建房子,都有个风俗,就是上房梁的时候,是需要祭拜一番,然后才能将房梁上上去,这也是祈求家宅平安的意思,每户人家建房时,都会有这么一个仪式。
 
刘旺根家的房子建了快一个月了,这天就在商量着,准备第二天就上房梁,到时候需要祭拜什么的,罗五娘不太懂这些仪式,心里没底,最后还是张氏就站出来,由她来主持祭拜,张氏年纪大,经历的事多,对祭拜这些事,也见过不少,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是也难不到她,吩咐罗五娘跟着她,在一边学着些,以后有这些事,得由她来,罗五娘点头称是。
 
其实农村的祭拜仪式很简单,不像那些大户人家那么多讲究,很多繁琐的细节都会省略,大多也就是走个形式,表示一下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到了第二天,张氏一大早就起来,烧水沐浴,洗去一身的尘埃,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她这一番作为,也是为了表示,对神灵的尊重,随后按照风水先生算好的时辰,祭拜仪式就开始了,大门口正中间,放上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摆放上香炉,香炉前面摆放了一整个的大猪头,张氏手上捧着三只点燃的香,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什么保佑家宅平安,子孙昌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都是一些吉祥话儿,说了好一阵才结束,这才捧着香,在屋子里转了一大圈,回来对着屋外拜了三拜,随后起身将香 香炉,又双手合十,跪在地上的垫子上,闭上眼睛,虔诚的祈祷了一会儿,再叩了三个头,双手合十,站起身来,仪式结束。
 
周围许多人都在围观,见张氏在祭拜,大家也都安静的注视着,并没有人出声,让祭拜仪式显得很庄严,待到张氏祭拜完毕,不知是谁大声吆喝了一声:“上房梁了喽!”随着就是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鞭炮的烟雾冉冉升起,祭拜时的沉重气氛随即消散。
 
顿时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说起话来,哈哈大笑声,也阵阵传来,还有不少小孩子,跑来窜去的,你推我撞的,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这时有七八个壮汉,抬着根极粗的木棍子,往柱子上面放,木棍子很 ,几个人嘿呦嘿呦的使着劲,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将房梁架了上去。
 
上好了房梁,下面围观的人群就发出了欢呼声,刘旺根提着一个篮子爬上了梯子,随着人群的欢呼,抓起篮子里的物品,就往下面撒,花生、糖果、还有一些铜钱,混在一起,哗哗的往下落,一群小孩子,哗啦一声,就围上前去捡,小孩子很多,你推我挤的,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刚捡完地上的,还没抬起头来,上面又哗哗的落实下,小孩子们捡得更欢实了,能捡到这么多的零食吃,这对小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一场盛晏,刘旺根将满满一篮子的宝贝,全撒落了下去,才从梯子上下来。


第127章
 
房梁上好后,后续的工作,就快了很多,刘旺根当然是希望能快点完工的,所以每天都在催赶着工期,一是能早点住进新房,二是想每天晚上,都能抱着媳妇睡觉。
 
刘旺根家建新房,在村里很轰动,许多人都会在私下里议论。
 
“你们看,刘旺根家建的那房子可真不小,今天上房梁,我还跑去看热闹了,哎呦喂,那房子大的,足有十几间,家里就那么几口人,也不知道建那么大房子干嘛。”
 
“我也跑去看了,还跑去捡了糖果还有几个铜钱回来,本来还想多捡几个的,结果被那一帮小子一挤,就给挤出来了,嘿,那几个混小子,下次让我看见了,我得好好收拾他们,说起那房子,还真是宽敞,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哪户乡下人家,建这么大个房子的。”
 
“人家哪是赚到钱了,有钱没处花,盖个大屋来显摆显摆的,要我说,现在咱们村里,就数他家最有钱了。”
 
“说到钱,他家那玉米种子,卖得可够贵的,我家想种一亩地的玉米,就一口气买了五斤,花了二两多银子啦,哎哟,可心疼死我了。”
 
“我说,你也别心疼你那钱了,等明年你家也种上玉米,卖了钱,没准儿也能建个大屋住住。”
 
“你们也别总说人家不好,人家得了稀罕的玉米,也没说只留着自己一家人种,独自发大财,而是卖了种子出来,让大家跟着一起种,就这一点,我就觉得人家还是挺仁义的,有钱大家赚。”
 
“说起刘旺根这人,还是不错的,品性好,人又孝顺,他娘这些年,总生病吃药,他还好脾气的侍候着,家里都没钱给他娶媳妇了,他也没句怨言,一如既往的对他娘好,就冲这点,就比村里的许多人强。”
 
“说到他媳妇,罗五娘真是个好福气的,嫁进门就跟着享福,咦,这罗五娘进门也有好几个月了吧,好像啥动静也没有。。。。。。”
 
“所以说,这人嘛,也不是样样都能掐尖的,瞧吧,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一群女人,长舌妇似的,叽叽喳喳的没完。
 
这也不能怪这些女人乱说,大多村妇,常年劳动,都锻炼得身强体壮的,一般成亲后,都能立马怀上,像罗五娘这样几个月都没动静的,猜测她有不妥,也很正常。
 
这么一番议论,有女人就想得比较多,现在的刘旺根,今时不同往日,家里钱财不少,若是罗五娘真的不能生,没准会被休掉,刘旺根可是独子,传宗接代是大事,到时候,是不是自家去攀个亲,把娘家小妹嫁过来。。。。。。
 
不得不说,刘旺根的身价,在村里水涨船高,已经被不少姑娘媳妇惦记上了,若是他没成亲,只怕媒婆都踏平他家门槛了。
 
刘旺根长得还不错,以前是因为家里穷,人家才看不上他,现在他活脱脱的一个高富帅,虽然成了亲,但是他媳妇来历有些不清不楚的,又没家势,没人撑腰,若是有心上位,估计不难,这是不少有心人心中的想法。
 
对刘旺根有些想法的人是不少,但是也没有那个,敢没脸没皮的自荐枕席,或者上门示好的,这些不守妇道的行为,是有辱家风的,坏了名声,有可能会一辈子都嫁不出去,所以那些姑娘媳妇的,也就只是在心里想想,谁也不敢付诸行动。


第128章
 
房子在刘旺根每天催促中,很快就落成了,二进的房子,罗五娘略做了改动,前院看起来,古朴大方,既宽敞又实用,颇有新意,后院看起来,就比较精致,精巧的小院,二层的楼房,楼房上面有着条走廊,站在走廊往外看,视野会很宽阔,没有树木遮挡的地方,都能看到附近不少人家的房顶、院子,这样的视角,让村民们觉得很新奇。
 
刘旺根刚上楼那会儿,还新奇了一把,扶着张氏一起上了楼,说道:“娘,你看,站在上面,可以看得比较远,那儿,你瞧那儿是村长家,在自己家里,都可以看到这么多人家,可真有意思呀!“刘旺根兴奋得跟个孩子似的,看什么都新奇。
 
张氏也这儿瞧瞧,那儿望望,觉得这楼房不错,屋子里很干爽,她最烦的就是,天气潮湿时,屋里也湿露露的感觉,以后就好了,楼房比较高,就算潮湿,也不会像一楼那么潮湿,这新房子建得不错,她心里也很高兴,对罗五娘说道:“这房子不错,还是你费了心,将房子建成这模样,就是旺根,心思也没有你来得巧,他就想不像出这样建房。”
 
“尺有寸短,人有各长,旺根哥会的东西,我也不一定会的,娘,你就别夸我了。”罗五娘搀着张氏的手臂说道。
 
张氏笑呵呵的拍了拍她的手,看五娘维护刘旺根,心里很高兴,自家的儿子,当然不是笨的。看两夫妻恩爱,她心里就更高兴,这样才能早点抱孙子不是。
 
罗五娘扶着张氏,刘旺根在前面带路,一行三人,逐一将新宅子的每个房间,都参观了一遍,对于现在的三口之家来说,这宅子建得是大了,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以后添丁进口,那只是早晚的事。
 
从楼梯上来,左手边的两间房,打通成一间大屋,里面建了个粮仓,以后家里的粮食可以放在里面,地方够了宽大,防潮效果也比较好,右手边第一间,是准备给张氏的,虽然上下楼有点不方便,但是住在楼上比住在楼下好,她的风湿腿的毛病,最好是离湿气重的地方远些。
 
房间里除了摆放的一张床外,还摆放了好几个衣柜,都是立柜形势,按罗五娘的要求打造的,张氏拉开柜子一看,里面有好几个隔层,还有两个带锁的抽屉,可以放一些值钱些的东西在里面锁上,这个柜子真是方便实用,张氏立马就喜欢上了这样的衣柜。
 
现在还没有搬进来住,屋里的也没有其它的摆设,看起来一目了然,格局还是不错的,屋里有两面都开了窗子,当线很足,照得屋里亮堂堂的,比起以前总是阴暗的房间来,真是好太多了。
 
张氏对自己的房间很满意。
 
随后又参观了罗五娘和刘旺根住的房间,他们的房间很大,是两间房打通成一间的,里面放了一张大床,比起一般的双人床,要大些,这也是打柜子时,连带着新打的床,屋里摆放的衣柜,比张氏房间要多一倍不止,靠窗的位置,还摆了一张矮塌,可供夏天时乘凉用,光线也很足,稍加布置一下,应该很温馨。
 
三个人兴致勃勃的将房间都参观了一遍,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