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都很少下厨做饭,只有在刘旺根不在家的时候,她才会自己做饭吃,这会儿提出下厨做菜,罗五娘还是很意外的。
刘旺根不赞同张氏做饭,说道:“娘,你最近身体刚好点,别又累着了,还是我来做吧。”说着就要动手去切菜。
张氏喝道:“你这孩子,我是老得动不了了?还是怎么的,连做个饭都不成了,你这个傻孩子,快出去吧。你们俩都出去,去堂屋等着,我一会儿就做好。”说着就将两人赶了出去。
两人无奈,就只好出来。
“五娘,五娘在家吗?”门外一妇人高声喊着。
罗五娘听有人在唤她,忙应了一声,就去开门。
门打开一看,原来是刘旺财的媳妇王氏在叫她,忙唤道:“嫂子,你找我呀。”
王氏也不跟她兜弯子,快人快语的说道:“今天不是你生日么,我早几天就知道了了,诺,买了个木钗送你,只是不值几个钱,你就当是嫂子我的心意吧。”
罗五娘接过木钗,微笑的道谢:“谢谢嫂子,我很喜欢。”纤指抚上了钗柄,古朴的花纹,不是什么值钱的,贵在心意,所以这声谢谢,说得真心实意。
“瞧你,一只木钗也这么开心,女人过十五岁生日,也算是大事,偏你没有爹娘,要不然,你娘亲自下厨为你做餐饭,那也算是为你过了成年礼,唉,这事不说了,嫂子家还有事哩,不跟你说了,我就先回了。”说完就要走。
罗五娘拉着她:“嫂子,进屋坐会儿吧,怎么刚来就要走。”
王氏推辞道:“真不进去了,你旺财哥还有侄子都在家里等着我回去做饭啦,你瞧,这都快中午了,我不能再耽误了,真得回去了。”说完对罗五娘挥挥手:“你忙你的,嫂子真得回去了。”
罗五娘听她这话,也不再拦了,说道:“那好吧,嫂子慢走,等得闲了,就过来坐坐。”
送走了王氏,罗五娘进了屋,看了看手中的木钗,想着刚刚王氏的话,原来这个时氏,女子十五岁的成年礼,是需要母亲做一餐饭的,她以前并不知道这回事,没人跟她说过,再说罗家的姑娘并没有这样的待遇,想起张氏还在厨房做饭,突然明白,这是张氏在为她过成年礼,难怪她不顾他们两人的劝阻,非要亲自下厨。
想到这儿,罗五娘心里有些五味陈杂,自己的亲娘居然比不上一个外人,张氏的用心,她真的很感激,有时候她也会想,如果张氏是她的亲娘就好了,只是,这世上没有如果,现实就是现实。话说回来,在刘家过的日子,平静、安逸、温馨,这让她忍不住沉迷其中,有时候想,就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
第85章
张氏做好了饭,不让罗五娘插手,唤了刘旺根去帮忙端菜上桌,随后三个人围着桌子坐下,张氏还拿了酒出来,给每人面前的小酒杯装满了酒。
还要喝酒,这有点隆重了吧?罗五娘心想。
桌上摆着几个菜,有一盘炒木耳,木耳是冬天的时候在山上捡的,晒干了收藏起来的,还有一盘炒青南瓜丝,南瓜是自家院子里种的,还有一盘芹菜炒腊肉,芹菜是自家种的,腊肉是别人家给的,一直留着,不舍得吃,今天拿出来炒了,还好都不花什么钱,还有一个鸡蛋汤,蒸了米饭,三菜一汤加米饭,虽然不值什么,但也很丰盛了。
张氏举起酒杯对罗五娘说道:“五娘,今天是你十五岁的生日,过了今天,你就是大人了,虽然你没有父母为你办成年礼,你叫我一声伯母,我也算是你的长辈,所以就代替你的父母,为你办了,你不要嫌弃伯母就好,来伯母敬你一杯,祝你以后的日子过得平安和顺。”
罗五娘站起身来,和张氏碰了杯,说道:“多谢伯母,伯母为我办成年礼,我感激还来不急,怎么会嫌弃,在此,我也祝伯母,身体康泰,祝旺根哥一生福泰安康。”酒杯对着刘旺根的举了举,刘旺根也站起身来,三个一同喝掉了杯中的酒。
罗五娘没什么酒量,一杯白酒灌下去,只觉得喉咙一阵辛辣,口感并不好,勉强咽了下去,感叹,酒是真的不好喝,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嗜酒如命。
放下了酒杯,张氏又给夹了一筷子菜在碗里,罗五娘连忙道谢:“多谢伯母,伯母你也吃。”说着为张氏也夹了一筷子菜。
张氏得了罗五娘夹的菜,也很高兴,连忙用碗接过,招呼着罗五娘:“你也快吃,你也快吃,一会儿该凉了。”
喝了酒,罗五娘有些上脸,脸上红艳艳的,笑嘻嘻的应着张氏:“哎,伯母。”
刘旺根看着她们俩人夹菜,你来我往的,也觉得有趣,也提起筷子,夹了一筷子给罗五娘。
在饭桌上明目张胆的示好,罗五娘觉得自己的脸更烫了,瞄了一眼刘旺根,心里想,是回夹一筷子菜给他好呢,还是不给他夹菜。不夹给他吧,好像自己不知礼,夹给他吧,好像自己也对他。。。。。。罗五娘觉和自己又开始纠结了,喝了点酒的脑子,本来就是有点晕呼,这会儿更糊涂了。
被脸色酡红,媚眼如丝的罗五娘瞄了一眼,刘旺根觉得自己的心都酥了,哪里还顾得上吃饭,一双眼睛直愣愣的盯着她看。
张氏坐在上方,将两人看在眼里,心里也觉得欢喜,只是儿子傻愣愣的表情,很让她看不过眼,心里直嘀咕,怎么自己儿子平时也是一副聪明相,这节骨眼上,怎么就这么傻。。。。。。
第86章
中午的生日宴,罗五娘是喝醉了,她本来就没什么酒量,又空腹喝下一杯高度白酒,不喝醉才怪,晕晕呼呼的吃完了饭,倒头就睡,直睡到日影偏斜。
起床时,屋里已经偏暗,罗五娘揉了揉额头,头有些疼,喝醉酒的后遗症,见床前的柜子上放着一杯水,正觉得口渴,拿起来就喝下,微凉的开水 喉头,感觉全身都舒服许多。
起身去了厨房,见刘旺根正在准备晚饭,就想进去帮忙,脚还没踏进厨房,就听到张氏在身后叫她,连忙转身应道:“伯母,你叫我?”
张氏和蔼的说道:“嗯,有点事想跟你说,对了,你中午喝醉了,现在还难受不难受?”
罗五娘笑着揉了揉额头,说道:“伯母见笑了,我酒量不好,没想到一杯酒就喝醉了,睡了一觉现在好多了,只是额头还有一点点疼,伯母你要跟我说什么事?”
“是有点事,要问问你的意思,你跟我去屋里坐着说吧,站在这里你也难受。”张氏拉着罗五娘的手,就进了屋。
罗五娘觉得张氏搞得有些神秘兮兮的,有什么事,直说就是了嘛,还非要拉着她进屋坐着说?但是她是长辈,她也不好说什么,就随着她进去了。
张氏拉着罗五娘的手坐下,笑咪咪的问道:“五娘,你来刘家也有些日子了,你觉得伯母我对你好不好?你旺根哥对你好不好?”
“伯母待我就像亲闺女一样,旺根哥也像亲妹子一样待我,你们对我的好,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罗五娘如实答道。
张氏的笑容更大了,越发亲和的说道:“既然我们都对你好,哪你可愿意一辈子都在罗家生活?”张氏说完,眼神紧紧盯着她,等着她回答。
“一辈子?”罗五娘一愣,其实这件事,她心里早有准备的,只是没想到是由张氏提出来,既然话都问到这份上了,那她必须得给出一个答案,在刘家这些日子,她对刘旺根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了,朴实勤劳,性格善良,待人和气,人也不算死板,待人也有几分体贴,除了家境贫寒了点,算得上是好人选了,不过现在家境也不算贫寒了,有了那五亩荒地,家境也算小康,家庭也简单,就只有一个母亲,而且张氏脾气也好,若是嫁给他,以后也不会有婆媳不和这些问题,年纪虽然是大了点,但是成熟稳重,罗五娘想,就这样吧,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张氏眼神灼灼的看着她,等待她的回答,罗五娘露出微笑,也不说话,只是冲她点了点头。
张氏顿时双眼发亮,高兴的说道:“你答应了?真的答应了?”
罗五娘再次含笑的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是的,伯母,我答应了,只要伯母不嫌弃,我愿意一辈子做刘家的人。”
张氏拉着罗五娘的手说:“傻孩子,你这么能干漂亮的姑娘,伯母还有什么可嫌弃的,伯母还怕你看不上咱们家哩,如今这样可真好。”
第87章
罗五娘答应了成亲,余下的事,张氏就开始一手操办,他们家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用不着大肆操办,只需要请几家关系比较好的,来家里吃桌酒席就是了,只是她身子不好,腿也不能常久的站立,走路走远了都不行,很多事情,还是得交给刘旺根去办。
张氏先是请算命先生给算了几个好日子,她挑选了最近的一个日子,就是五用十八,她是真的着急娶媳妇了,日子定得急,时间就有些赶,好在他们小门小户的人家,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刘旺根知道要跟罗五娘成亲后,简直是欣喜所狂,整天都裂开嘴乐呵呵的傻笑,这人简直是高兴傻了,罗五娘看到他这样子,自己也忍不住好笑。
张氏拿出这些年存下来的五两银子,交给刘旺根说道:“这五两银子,是娘这些年存下来的,要不是娘这身子不争气,拖累了你,要不然存下的银子,也不只有这些了,这些银子,你拿去跟五娘商量着置办些成亲用的物件吧,买新衣服,还有看五娘喜欢什么首饰,买一二件,剩下的就是摆酒用的肉呀、菜呀、洒呀什么的,我算了一下,五两银子足够了,你也知道娘老了,这个家早晚还得交到你手上,这些事情你也要学着操办。”张氏说完,看着刘旺根,儿子终于要成家了,自己的这块心病算是去了。
刘旺根接过张氏手中的银子,说道:“娘,你放心吧,儿子现在已经长大了,以后家里什么事都不用娘操心,你只管安安心心养好你的身体,酒席的事,我会去请村里的婶子们帮忙的,咱们也不用请那么多人,我算了一下,跟咱们家关系近一些的,两桌人就够了,娘你觉得呢?”说旺根跟张氏商量着。
张氏想了想也是,家里日子不宽裕,为了脸面好看,费那么多银钱来摆酒请客,以后的日子还要不要过了?心里也很赞同儿子精打细算过日子,冲他满意的点头:“你这样安排很好,咱们家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大家都知道,咱们用不着打肿脸充胖子,有什么家底就办什么事,这才是正理。”
刘旺根听张氏说教,认真的点头道:“是的,娘你放心,你儿子不会办那么不着调的事,再说,五娘也不会由着儿子胡来的。”提到罗五娘,刘旺根就是眉开眼笑满脸柔情。
张氏看他笑得一脸的春风得意,嘴角也忍不住上弯,满脸慈爱的说道:“好了,离成亲就只有几日时间了,好多东西都没有准备,你这就去找五娘商量着置办吧,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
“哎,娘,那我这就去了。”刘旺根也知道时间紧迫,得了张氏的吩咐,一溜烟儿就跑了出去。
张氏看他这么大人了,窜得比兔子还快,笑得直摇头,感叹这孩子,从小到大都老成模样,这会儿却像个毛头小子,足见心里是真的高兴坏了。
第88章
刘旺根拿着银子来找罗五娘商量,需要置办些什么?成亲是两个人的事,他也希望,买回来的东西能让她满意。
罗五娘对成亲这些事也不太懂,女方出嫁这些事,她倒懂些,毕竟她嫁过三个姐姐,只是像她这样的情况,也不存在上花桥这些事,直接在男方家里办喜酒了,她也不太懂,好在她也不是拘于形势的人,小门小户的也没那么多讲究,决定就按她知道的来办。
成亲那天新郎新娘都得穿红衣服,还有新娘的红盖头,这些也不费什么事,扯了红布回来,自己做,不用一天的功夫,就能做好,还得买些红纸回来,剪了喜字贴在房里,还得买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意思,罗五娘用一张纸一一记录下来,需要买的东西太多,不记下来,要不然就会漏买了,还得再跑镇上去买,来回一趟得我浪费时间。
刘旺根这边想的是,办酒席得买些什么菜,买太多的荤菜,不实惠费银钱,买太少又不像样子,算着猪肉得买多少斤,鱼也要买上几条,牛羊肉太贵了不划算,不用买,菜什么的,自家种的有,用不着买,需要买的只有荤菜,但是荤菜也贵。。。。。。
两人在屋里嘀咕着,罗五娘拿着笔,刘旺根说一样,罗五娘就写一样,两人也十分有默契。
商量的好一会儿,两人才合计完毕,刘旺根粗略算了一下,估计只需要花费三两银子,突然想起,她娘说要让给五娘买首饰,成亲当天新娘子的确是需要戴点首饰的,连忙问道:“你成亲那天,想要戴什么首饰?咱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