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门聚集!”
61、且言请命
翻身骑上战马,杨康赶到完颜洪烈身边,道:“父王,我亦同去。”
完颜洪烈眼神复杂看向杨康,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十八年来的感情已经让他把杨康当做自己的亲儿。
和普通人一样,他也希望一家人团圆尽享天伦之乐。
但是他并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他还是大金的王爷,是中都三十万将士的统帅。握紧缰绳,战马在座下嘶鸣一声,看着杨康满眼坚定,完颜洪烈心中不忍:“康儿,你留在城内。”
“父王……”
“这是军令!”
“——是!”
完颜洪烈说完,统兵点将,然后打开城门,众将士跟随其后咆哮着冲了出去。
短兵交接,战场上兵荒马乱。
杨康绷直身子,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俯瞰十里地外的厮杀,这是他第一次感受战争的无情,第一次看到父王的威武英勇。
黑夜中可以清楚看见刀戈兵戟闪动的索索寒光,听见刀剑相击时发出的金鸣声。士兵们英勇无惧,勇往直前。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完颜洪烈骑在最前首,手起刀落,寒铁的光泽闪过,便有一个蒙古士兵扑被他一刀砍在脖颈上,脑袋骨碌地滚下来。后面的士兵们挥舞着刀戈兵戟奋力冲杀,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一般,无意识地挥动着能杀人的武器,将敌人击杀。一路前进,都是踏血踩尸而行。
那一声声惨痛的呻吟和嘶吼,都是一种听觉的刺激,激发起士兵内在的暴戾。
为了中都的百姓,为了家中的妻子孩儿,他们的信念中就只有杀。
杀杀杀!
直到天方泛出一丝鱼肚白,双方才鸣金收兵。
战场上浮尸遍野,鲜血成泥。断肢残臂,拦腰而断的半边身子,金人和蒙古人的残骸混在一起,分不清楚到底谁是谁的?众将士回到都城,浑身是血,银白的铠甲早已被鲜血染红,但脸上的表情却是狰狞中夹杂着兴奋,他们的凯旋迎来了城中百姓的欢呼,以少胜多,他们以三万兵力勇扛蒙古十万先锋大军。
然,完颜洪烈却并不乐观,“兵力悬殊,我们不能主动出击,那样会损失更多的士兵。”
“王爷,难道要我们想龟孙子一样躲在城里面?”依旧是最初向完颜洪烈宣誓的那个红衣将军,方才大战中他的脸上被蒙古人从眼角到下颌斜刺里划出一道伤痕,他却毫不在意,把血水抹掉之后就继续冲杀,此刻听完颜洪烈说要躲在城内不出,不满道,“是男人就应该战死,像我们这般躲在城里,算什么事?”
“耶摩罗,你说除了死守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完颜洪烈摆手,心中万千豪气最后只能化作一声叹息,“我已经吩咐下去加固城墙防护,每隔一丈之内就有弩兵守着,再派十万士兵守在城门口,如此中都城墙碉堡坚不可摧,任他成吉思汗兵再多也难以攻破。”
完颜洪烈下达闭城不出的命令后,士兵们先是疏散城墙附近的百姓,然后忙着修护下方的铁网栅栏,金铁相交的索罗声响个不停。
杨康脱下铠甲,挽起衣袖,也和着众士兵一起修护铁网栅栏。
尖锐的矛锋安插在栅栏之上,泛起森冷的寒光。若是有敌人冲入城门,只需将栅栏横向往前推进,尖锐的矛锋刺进敌人的身体,必死无疑。
见杨康在城门敲敲打打的动作,知道他身份的军官立刻劝道,“小王爷,这些事还是让下面的士兵们做吧!”
杨康将矛锋安在栅栏之上,然后用铁丝固定住,头也不回道:“父王选择死守中都,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而且……”杨康将视线挪到正在军医帐篷里面救治伤兵的红衣丽影,嘴角浮现出一抹浅笑,“……她也在。”
这时候只见一名老妪从远处缓缓走来,佝偻着身子,手里挎着一个青绿色竹篾做成的菜篮子。一名正在修护栅栏的士兵立刻跳了起来,跑过去将老妪扶过来。
“娘,你怎么来了?”
老妪笑起来,双手颤颤巍巍的将菜篮子放到地上,然后掀开篮子上面的方布,露出里面热气腾腾的包子,将包子递到士兵的嘴边,老妪道:“儿啊,家里没多少粮食了,我就只能做这些包子过来,你快些吃,别饿着了。”
士兵眼睛里泛出泪花,咬下一大口包子,哽咽道:“娘,你,你也吃。”
老妪摇头,颤抖着手,将包子递给旁边的杨康,“小兄弟,你也吃。”
接着她又将剩下的包子分发给其他士兵,一干士兵吃着手里热气腾腾的包子都忍不住红了眼眶,流下泪来。
“娘,你快些回去吧,外面天冷,你别冻着了。”
“好,我这就走。儿啊,明天我还会给你们做包子来,不过冬天马上就到了,又死守都城,咱们家粮食不多,只能省着点。”
杨康手里拿着包子,忽听到老妪这句话,心有所悟,问道:“老人家,到了冬天家里粮食不够吗?”
老妪点头道:“咱们这儿是西北苦寒之地,到了冬天没有粮食,也不能和宋国交换,像我们这样的小户人家,家里没有存粮,到了冬天就难过了……”
粮食,杨康叼住嘴里的包子,脑海里已经有了战略。
成吉思汗从蒙古一路打到中都,战线绵长,粮草肯定不济。如今天气逐渐严寒起来,他们又深入金国腹地,若是没有粮草接济,必然元气大伤。
“老人家,多谢你了!”和老妪道过谢,杨康立刻站起身,牵过战马直奔完颜洪烈商议军事的书房。
见杨康一骑绝尘而去,那名老妪问道:“儿啊,那人是谁?”
“他是完颜王爷的儿子,小王爷。”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完颜王爷替中都百姓御敌杀将,我们感激他都来不及,现在遇到小王爷,我竟然只给他吃了个包子,娘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呐。”
杨康回到王府之时,完颜洪烈正和一干将士在书房商议军务。
“父王,孩儿有御敌良计!”推开房门,杨康激动道。
不过在见到房内分两行侧坐的将军们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鲁莽,说声抱歉后他走到完颜洪烈身边,将自己方才想到的计策向完颜洪烈和盘托出。
起初众将士还对杨康不以为意,可是当听完他这一计釜底抽薪,不由惊叹小王爷天资聪慧。
耶摩罗更是直接站起身,往杨康肩上一锤,“好样的,不愧是王爷的种。”说完,耶摩罗才反应过来杨康并不是完颜洪烈的亲生儿子,立刻改口道,“不愧是咱金国的小王爷!”
完颜洪烈倒是不疾不徐,仔细演练沙盘之上的战局,再参考阵前地图,沉思半晌才道:“康儿此计甚妙,蒙古人深入大金腹地,远涉苦寒不毛之地,本来就是费时费物,我们若烧了蒙古人的粮草,必能让他们后援补给不足,元气大伤。只是,该派谁去呢?”
杨康闻言立刻单膝跪地,请命道:“父王,康儿愿去!”
挑起眉,完颜洪烈薄唇微抿,问道:“康儿,你有把握?你连仗都没有打过啊!”
一旁沉默的耶摩罗忽然道:“小王爷勇气可嘉,王爷,耶摩罗愿随小王爷一起去烧了蒙古人的粮草!请王爷恩准!”
“请父王恩准!”
62、且言逆袭
因为是要逆袭蒙古大军后方的粮草大仓,所以杨康和耶摩罗在城内悄声集结了八百将士。
这八百将士手持甲盾,神色紧张激愤。他们中间甚至还有十几岁的孩子,身上穿着破损的甲胄,却是毫无畏惧的挺起胸膛。
此情此景让杨康心中一瞬间涌起无限豪气。
耶摩罗先是缓步在将士身前走动,继而他眼神一厉,大声问道:“此次逆袭,危险万分,你们可敢随我一战?”
众人抬头挺胸,齐齐吼道:“敢!”
耶摩罗又问:“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而战?”
众人有些茫然,接着只听耶摩罗声动九天,气势磅礴。
“为了我们的家人!”
“为了中都!”
“为了大金!”
耶摩罗每说一句,下面的士兵的眼神就会激越一分。到最后所有人举起手中的盾牌长刀,跟着耶摩罗的声音吼道:“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中都!为了大金!”
群情高涨,斗志昂扬。
这一战,是杨康人生中的第一战。
从细作传回来的地图确定蒙古大军屯集粮草的位置后,杨康和耶摩罗带领着八百士兵他们连夜从中都西门而出,为求便捷走的大都是林间小路,蜿蜒曲折,荆棘不断,慢慢由后方包抄蒙古大军的粮草屯子。
屯子附近只有零星的士兵看守,秩序非常松散。也是蒙古人的自大,他们没有想到一直龟缩在中都城中不出的金人会派兵来烧他们的粮草。
手臂缓缓抬起,杨康往前一挥,如刀锋般落下,“去!”
前排的士兵得令后立刻在阴影中潜行,从后方靠近那些蒙古士兵,抢在对方反应之前暴起,继而横刀抹掉对方的脖子。
潜行,暴起,击杀。
暗夜中的逆袭已然开始。
耳边忽听到一声声压抑的呼吸,不用回头杨康也能猜到是少年郎们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景,宣泄着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和紧张。他自己何尝不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血腥的画面,手中握紧承影剑,杨康咬紧牙,神态比冰更冷竣……
这是一场以少打多的扑杀,不计手段,不计生死。
八百士兵倾巢而出,动作无比迅捷,一波波血雨飞溅到青布帐篷之上,灯火辉映下一个个蒙古士兵倒了下去。终究还是有疏漏,当一个小兵暴起击杀蒙古士兵不慎被发现,立刻惊叫起来:“金人来袭了!”
杨康立刻上前将这个蒙古士兵横刀杀掉,但是连绵不断营帐因为这一声呼喊亮了起来,周围渐渐传来士兵集结的隆隆声、铠甲摩擦的莎莎声。
粮草屯子旁边早已堆好了易燃的稻草,众人点燃松木火把,再将烈酒倒下,顷刻间,只见大火扑天而来,熊熊烈火映亮了整个天空。
听见周围的脚步声愈发密集,有人不禁小声问了出来,“小王爷,我们可以冲出去吗?”
原本的计划,只要没人发现,他们可以在火烧粮仓后全身而退,不料却因为一时疏漏暴露身形,众人心中慌乱,不由将目光移向耶摩罗和杨康,而在这两人中,毫不费力斩杀蒙古士兵的杨康更是他们的主心骨。
“会的——!”杨康握紧手中剑,偏过头,眼神清亮,“你们忘了还在中都等候大家凯旋的的父母妻孩了吗?我们会回去的,你们想见到他们吗?……要是想,就打起精神,现在立刻后退!耶摩罗你带四百人往东,余下的和我走!”
这次逆袭中耶摩罗原本是统帅,可是跟在杨康身后,他突然产生了一种自己身前站立的不是别人而是完颜洪烈的感觉,小王爷,就像他的父亲一样,英勇,果决。
沉沉看了一眼杨康,耶摩罗挥手代领着四百沿着东方离去。
随后杨康让余下的士兵先走,他断后。
“小王爷……”有人不禁恸哭,“你先走,我们留下来!”
杨康知道自己身负九阳真经的武功,从蒙古大营中离开并不难,但是现在也没有时间解释,他沉声道:“这是军令!”
“杀出去——!”听到这声号令,士兵们虽然有过迟疑,但依旧快速列好阵型,手中持刀戈兵戟,冲杀出去。
在杨康的掩护下,士兵们很快赶到了距离已不远的山野小道上,只要过了那里,就能摆脱蒙古士兵的追击,借着夜色逃离险境……
就在这时,杨康忽然听见破空的声音传来。
回身,将羽箭斩落在地,因此也看见了那个手持弯弓,怒视着他的男人。
“郭靖!”
看看郭靖的身边,只有十来个士兵,杨康打着手势,让剩下的人离开,他自己则是留下和郭靖对峙。
郭靖将弯弓放下,眼神复杂的看着他,“杨康,我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
杨康面带嘲讽道:“郭靖,我也没有想到会见到你,金刀驸马。怎么,你已经选择放弃黄蓉回大漠做驸马,以后享受荣华富贵吗?”
郭靖语结,无法和杨康争辩,只问,“那你呢,杨康,你竟然去帮完颜洪烈?”
“如同你为蒙古,我为大金罢了。”
“……为何你要这样,我们的父辈是兄弟,金人作恶多端,杀害蒙古多少百姓,你为何执迷不悟要替金人做事,完颜洪烈到底用什么蛊惑了你,难道小王爷的名号就那么诱人?娘亲一直要我照顾你,可是你根本就没把把当兄弟!”
皱起眉,杨康不愿和郭靖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