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望族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于望族 (完结)-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獠匠隽嗽鹤印�

    蒋氏看着他的背影,感叹地道:“往日只道这是个不错的孩子,今日见了,才觉得岂止是不错?简直是太好了!太合适了!”

    “娘!您说什么呢?!”文慧跺脚,“叫人听见了象什么话?!”

    蒋氏回头盯了她一眼:“你还说我呢,也不看看自己有多鲁莽!若换了别人,未必有这般好气度容忍你的胡作非为,还不赶紧给我回去?!也不怕叫你妹妹笑话!”

    文慧抿抿嘴,偷偷看了文怡一眼,便嗔道:“不许笑话我!”转身跑了。

    文怡回头看蒋氏,见她嘴角犹带一丝满意的笑容,便小心探问:“大伯母,您对六姐姐的婚事可是有什么想法?”

    蒋氏抬手抿了抿鬓边的头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方才都看见了,韩公子不讨厌我们慧儿,连慧儿胡闹,他也能出言夸奖。这门亲事大有可为!先前我还觉得他的家世稍有不足,但如今看来,这样的人品,又有真才实学,便是家世差些又有什么要紧?迟早会有大出息的!待我回去慢慢儿合计一番,先跟韩太太多来往几次,探探口风,若是两家彼此都有意,再细细商议不迟!”她昂首挺胸地回南园去了。文怡略迟一步,心下一想,叹了口气,又笑了。

    回到家中,文怡给柳东行捧来解酒汤,顺便将文慧与韩天霜这段小秩事说了。柳东行淡淡地道:“既然还没到议亲的时候,那就一切皆有可能。且由得他们去吧,若是韩兄乐意,也没什么不好的。”

    文怡也是这个想法,若说她原本对文慧还有几分怨怼之心,也因为今日文娴那一番作态而掩盖过去了,她此时对文娴的厌恶更甚于文慧。只要文慧嫁了人后愿意安生过日子,那也没什么不好的。

    想到这里,她又记起了文娴今日的所作所为来,便将事情始末跟柳东行说了一遍,带着几分厌烦的语气道:“我真不明白二弟妹在想什么,二弟忘不了六姐姐,那是二弟的错,六姐姐可从来没招惹过他!二弟二弟妹来给大伯母请了几次安,六姐姐次次都避开了,若是这样二弟妹还觉得不足,那我倒想知道她还要如何了!而且今日是我们家的大日子,她便是有再大的气,也不该挑今日来撒!当着众多客人的面,她还要摆高门大户少奶奶的架子,真真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些可都是二弟将来的师长师母啊!”

    柳东行轻描淡写地道:“回头我会跟二弟提。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弟妹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夫妻就该好好教导,以免失了柳家的体统。”接着他话风一转,扬起了笑意:“今日老胡给我带来了好消息。圣上允了我们递上去的本,而且通政司马上就要派人来接手康城通政司司务了,你可知道那是谁?”


    第四百一十六章 辞亲离城

    文怡咋一听他这问题,有些不解,她虽知道一些通政司的事,却不认得几个通政司的人,连胡金全也没正经打过照面,严格来说,她所认识的通政司中人,除了胡金全和他手下的那几个婆子,以及京城宅子邻居那位即将致仕的朱大人外,就只有……

    她忽地眼中一亮,十分惊喜:“莫非是罗大哥?”

    柳东行笑着点点头:“正是罗大哥。这回青州叛乱,罗大哥在那里主持青州锦南两地通政司事务,接手青州前任留下的破局,为朝廷平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朝廷与司中都认为他年纪虽轻,却稳重能干,因此特地破格提拔。”

    文怡忙笑道:“这么说他真的要来了?是先成了亲再来么?那可太好了,从今往后咱们两家人在康城就能常来常往了……”顿了顿,又有些疑惑,“我记得相公你以前提过,罗大哥办完这桩差事就要转暗为明的,怎么……”

    柳东行道:“这就是转暗为明了,他被派来康城主持通政司事务,便是这一地的通政使,不过明面上挂的是从七品通政知事的衔儿,无论是地方上还是军中的官儿,都不能支使他。等他在这里待上一两年,再换到别的地方继续待,如此轮上十来年功夫,把资历熬出来了,再回京重入通政司为官。到了那时候,便是左右参议、左右通政一等了。”

    文怡恍然大悟。这其实等于是变相的挣资历,毕竟罗明敏年纪太轻了,若小小年纪就直接进入通政司上层为官,显得不够份量,而且也稍嫌历练不够。不过通政司的人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就是要提携他的意思了吧?以罗明敏的聪明才干,不愁这几年里立不下功劳。

    但她还有几分担忧:“既如此,他到了这里,我们家还方便与他来往么?你如今不是掌这一地军务么?”

    柳东行倒不怎么在乎:“无妨,只要别太张扬就行了,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通政司的诸位大人都知道我的底细,也清楚我与罗大哥来往并不是为了私利,只要不是太过,上头是不会过问的。”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而且,他在这里主持通政司,说是密差,其实也算是明差了。朝廷的意思是,这康王府的人有功在先,他们的少主人又是忠臣,圣上宅心仁厚,就不从重发落了,只是威慑却不能少,因此本地的通政分司不但不是密探,还要明明白白地显给人瞧,与驻军交好反而能多添几分份量,务必要叫那些心思不正的人知道安分才好。若是不知悔改,反而妄想掩人耳目图谋不轨,通政司手里可是有刀的!”

    文怡心下一惊,有些明白了。康城因为有个康王府的关系,这里新建的通政司与别处不同,既是密探,也是明探,说起来倒是十分合适有意由暗转明的罗明敏,更别说他与掌军的柳东行本就是至交好友了。不过这些事她并不大关心,她只知道,他们夫妻最要好的朋友与姐妹马上就要来了,而且还会与他们在很长时间里待在同一个地方。因此她只是笑问:“罗大哥来了以后会住在什么地方呢?通政司会安排房子么?若是他成了亲再来,我跟蒋姐姐来往不会有什么忌讳吧?咱们是不是该给他们预备点东西?”

    柳东行想了想:“说得也是,虽说不能张扬,但罗大哥与我们不是一般的情份,怎么也不能为了避嫌就什么都不做,来,咱们夫妻好好参详参详……”

    且不说这一天他们如何参详,到了第二日,柳东行就得回驻军所去了。文怡早已打包好行李,准备陪他一道回去,自然又少不了在祖母面前殷勤侍奉一番,依依不舍。

    卢老夫人则表现得平静多了:“这有什么?才几里路?你什么时候想我了,就回来住两天,只是不可回得太勤,叫人笑话我养出来的孙女儿眼里只有娘家人了。”

    文怡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拉着她的手道:“祖母在这里住着,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尽管吩咐底下人去寻;若是闲了,坐车出去转转也是好的;两位兄弟的功课自有书院的先生们看着,他们也是懂事的,不会胡闹;小弟与十六妹妹年纪还小,教养之事慢慢来就好,祖母万不可太过劳累了。”

    卢老夫人微笑着点头:“放心吧,祖母又不是小孩子,该如何过日子,难道还要你来教?”

    一旁坐着的蒋氏便笑了:“有这样懂事孝顺的孙女儿,六婶娘实在有福气!九丫头就放心吧,这里还有我呢,我会时时来看你祖母,看着她老人家吃喝玩乐的,绝不会让她累着!”

    这话说得众人都笑了,文怡见蒋氏眉眼间神采飞扬,显然心情很好,便有些好奇地问:“大伯母可是遇到什么好事了?怎么好象格外高兴?”

    蒋氏用手帕掩口笑道:“哪儿有啊?不过是今日天气好,阳光明婿,院子里的花也开得好看,我见了心里喜欢罢了。”

    文怡挑挑眉,没说什么,只是转向另一边的文慧:“六姐姐,我走了,祖母在这里住着,虽在大伯母时时照看,但大伯母总有回顾庄的时候,届时还请姐姐多替我照应祖母。”

    文慧微微一笑:“这是自然。六叔祖母慈爱又大方,我一向喜欢在她老人家跟前聆听教诲的。”

    她眉间的郁气倒是比先前少了几分,瞧着开朗许多。文怡想起昨日的情形,转而提起了别的话题。

    柳东行与文怡此次离开,是早早就知会过柳东宁的,只是后者来得有些迟,等到他带着妻子文娴匆匆赶到时,柳东行都已经命人将马拉出来,文怡也上了马车,预备出发了。

    柳东宁满脸羞愧,急忙上前向兄长行礼道歉:“大哥,实在对不住,昨日多喝了几杯,早上起来有些头晕,就多睡了一会儿,你弟妹不知轻重,也不叫我起来,这才耽误了出门的时辰。”

    柳东行瞥了他身后拖拖拉拉下马车的文娴一眼,见她一脸的不情不愿,心中敞亮,便淡淡地道:“你既身上不好,多睡一会儿又有什么要紧?我又不是出远门,两地相隔不到百里,我时常有机会回来的。什么时候你闲了,也可以过来看看大哥,小住两日,瞧瞧这康南的山景,我陪你上山逛逛去,如何?”

    柳东宁脸上愧意稍减,也挤出了笑容:“大哥既然这么说了,我一定会去叨扰的。”

    柳东行笑着点点头,顿了顿,伸手拉着他走到边上,压低了声音道:“二弟,你如今已是成家的人了,虽说功课要紧,但也不能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有些事,你身为一家之主,理当拿出点魄力来,需知夫妇一体,真要出了什么事,你也是脱不开干系的。与其到时候为难,倒不如早作防范。”

    柳东宁闻言脸一红,嚅嚅地道:“大哥可是说昨儿宴席上的事?我已经听下人说了,大哥的好日子,你弟妹居然在客人面前失礼,实在太过分了,我会好好教训她的!”

    柳东行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事儿。昨日你嫂子是有些生气,但并不完全是为了我们夫妻的脸面,更多的是担心你。要知道,昨儿来的许多都是书院里的先生,他们的女眷算来都是你我的师母,原该恭敬以对才是,弟妹却把她们当成是一般人家的堂客来对待了,而且言行多有傲慢之处。落在先生们眼中,未免会对你有所看法,你如今还不曾正经入学呢,若是有心要向他们求教的,无端坏了名声,日后可怎生是好?”

    柳东宁恍然,心中十分感激:“多谢大哥提醒了,我居然忘了这一茬。你放心,回头我一定会备下重礼,向众位老师、师母赔罪,请他们原谅你弟妹的无礼行为的。”

    “重礼倒用不着,只要让先生们知道你心诚就好。”柳东行道,“还有一件事,昨日弟妹还与六姨姐拌了句嘴,说了些不大妥当的话,你可知情?”他将文娴的那番话告诉了柳东宁,却没提起后续,只是说:“是我为你引介韩兄的,原想着你初到康城,我又不能时时陪你,请韩兄代为指引,也能为你省却不少麻烦,不想却生出这等事端。此事可大可小,一个不慎,既得罪了韩兄,也伤了柳顾两家的脸面,我倒罢了,你在仕途上却还未起步,为了一点妇人意气就坏了名声,实在是不值得。”

    柳东宁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羞愧难当:“我……我……我回去一定会好好教训那蠢妇!真真不知轻重好歹,怎能对着娘家姐妹也这般刻薄狠毒?!六……六表妹本就命运多舛,身为她的亲人,本该多加爱护怜惜才是,怎能……怎能……”

    柳东行轻咳一声,打断了他的话:“你心里有数就成了,也不必太过决绝。她毕竟是你的妻子,内帷平和无事,方是有德人家该有的规矩。”

    柳东宁低头信服,再三保证会教育好妻子,接着又有些吞吞吐吐地问:“大哥,韩兄他……他是不是……是不是真的……”半天也没把那句话问完。

    柳东行只作没听清,抬头看了看天色,便道:“时候不早了,我该上路了,不然天黑前可到不了地方。二弟闲时记得来看我和你嫂子,我们走了。”

    柳东宁失魂落魄地看着兄嫂的车马远去,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文娴在马车边上等了半日也不见他回头,瞥了大门方向一眼,又不见里头有人出来迎她,抿了抿嘴,便走到丈夫身边小声问:“相公,我们不如早些回去吧?你不是说,明儿要去见一位大儒,要整理几份文章给他看么?”

    柳东宁醒过神来,不满地看了她一眼:“既然来了,怎么能不见过长辈就走呢?亏你还是书香大家出来的女儿,又嫁进了诗礼之家做媳妇,居然连这点规矩都不懂么?!”

    文娴脸刷的一下白了:“我……我……相公你怎能……”

    柳东宁没让她说下去:“这里是什么地方?人来人往的,休叫人看了笑话!还不赶紧进去给长辈们请安问好?!昨儿你已经失礼了,方才又拖拖拉拉的不肯向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