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说:“这也情由可原,毕竟他们都是未成形的孩子。这么多天没有在课室里整天呆过,现在回到课堂,当然有不适应的地方。而且,他们当前最需要的还是要学习当地语言,所以,汉文方面,我看可以考虑暂缓一缓。”
陈兰彬看了容闳一眼,沉思良久,说道:“在离开京城时,有不少朝官听说我出任幼童留洋的监督,都一再对我说,把这些幼童带到国外,千万不能丢了本国的传统啊。从今天的情况看来,朝中大臣们的担心可能不是多余的。”
容闳说:“陈大人,问题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吧。”
陈兰彬说:“我知道容大人自幼留学在外,但没有忘记故国,可是,今天我们这里是三十个幼童啊!谁能保证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不忘故国啊?看来,我们要对他们时时敲着警钟啊。”
容闳没有讲话。陈兰彬继续说:“容大人,十五年啊,看来我们责任不轻啊。”
容闳说:“陈大人过虑了,这些孩子难免有些顽性,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体会到曾文正公和李鸿章大人的一片用心良苦的。”
陈兰彬说:“但愿如此。”然后,他又话题一转说道:“现在这些孩子分散各家,我们管理确实不易,但幼童不在肄业局,我们同样要给他们立些规矩。”
海滨岁月(二)
第二天早上,铜锣响过,幼童们诵习完《圣谕广训》,拜过孔子牌位和天地君师亲的牌位,驻洋肄局的所有官员和教习都来到了课室,每一个幼童手中都拿到了一本皇历。这是为了让大家自己根据皇历的日期,记住到肄业局集中讲习汉文经书的日子和中国的传统三大节,因为曾国藩和李鸿章给朝廷的奏折中有一条非常清楚的规定,为了这些些幼童不忘本,培养对朝廷的忠诚之心,每年三大节,必须在肄业局的官员和教习们带领下“望阙跪拜”(以驻洋肄业局所在的方位,就是要向西方跪拜)。
这是给幼童们上的紧箍咒,但他们必须接受。
上午,各个美国家庭的家长都来接幼童,这一次幼童们都非常愉快地跟着美国家长回去了。有一个孩子由于兴奋,临走时,还向着陈兰彬给了一个飞吻,陈兰彬绉了绉眉毛,他睁大眼睛想看看那个孩子是谁,但那发出飞吻的孩子早回过身去坐在马车上一溜烟地离去了。陈兰彬一脸愕然。
詹天佑与欧阳赓回到诺索布家里,老奶奶热情地在他们两个脸上分别吻了一下,他们两人虽然平时见到老奶奶亲吻苏菲和威利,但今天老奶奶却吻了自己,第一次被人这样亲吻,感到很不意思,两个人彼此地看着对方,红着脸窃笑。
十月的的西海汶天气已经转凉,但幼童在康涅狄格州受到的欢迎和关注却越来越多。有一天,诺索布夫人正带着詹天佑、欧阳赓、苏菲、威利在院子里讨论有关美国黑人奴隶的历史,镇上的邮差送来一封信,诺索布夫人拆开认真看了一遍,然后笑着看着詹天佑和欧阳赓,问道:“你们知道这是谁写来的信吗?”
詹天佑和欧阳赓根本没想到诺索布夫人收到的信会与他们俩有关,摇了摇头。
诺索布夫人说:“是康涅狄格州拿德鲁布先生的亲笔信,他在信中说,他作为本州的教育局长,为容闳博士把你们带来本州留学感到自豪,要求我们这些接受幼童的美国家庭要多体谅你们初到美国的艰难,多给予关爱。看来,你们这些大清国的留学幼童受到了全美国人的欢迎啊。”
詹天佑和欧阳赓笑了笑,不知说什么。
诺索布夫人说:“拿德鲁布先生是一个好心的有责任感的教育局长,他都这样挂记着你们,实在难得啊。你们说,我们这些接收你们的家庭能不尽心尽责吗?你们在我们家把英语学好了,将来进到学校,然后回到你们大清国,做出成绩来,这也是我们家的光荣啊。”诺索布夫人边说边自我陶醉了。
又过了几天,诺索布夫人又收到一封信,这一次,她把信拿在手中,没有马上看,而是看着詹天佑和欧阳赓。诺索布夫人问道:“天佑,你能猜出这封信是从哪里来的?”
詹天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欧阳赓接过话头说:“不会又是拿德鲁布先生写来的吧?”
诺索布夫人说:“对,正是拿德鲁布转来的,不过好象是一封中文信,欧阳,你能帮我看看吗?我不认识中文。”
欧阳接过信一看,不是拿德鲁布自己写的,而是由那德鲁布转来的由肄业局的陈兰彬大人和容闳大人联名写的。
信中对各接受幼童的美国家庭表示感谢,说到美国家庭对孩子们的关照,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弟等四人深为感戴,尚冀该生成人后,均当铭心致谢,惟该生现在幼稚,远离乡土,阁下看视十分优异,将来必有图报。”这里所说的“四人”实际指的就是肄业局的四位官员,欧职赓把信的内容按自己的理解,译给诺索布夫人听,有时,他理解不到位的,就与詹天佑商量一下。
诺索布夫人说:“看来你们的陈兰彬大人和容闳大人真的很在乎你们的,他们既是你们的监管,又是你们在美国的老师,是吗?”
欧阳赓说:“是的。”
诺索布夫人收到两封信后,诺索布一家对詹天佑和欧阳赓的关爱更加细致周到,对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训练也更加抓得紧了。
冬季来临,西海汶的天气已经变冷,驻洋肄业局给每个幼童都发了一套棉衣,上身是棉袄,下身是棉裤,脚上是棉鞋,这使得詹天佑和欧阳赓与他们的两位美国玩伴相比,看上去有些雍肿,苏菲与威利也穿棉衣,但们穿的是长长的棉袍,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雍肿,他们在庭院的雪地里玩耍,堆雪人,打雪仗,这种生活对在中国南方长大的詹天佑和欧阳赓来说,真是太新奇了,在他们的广东家乡是终年见不到雪的,满野望去的雪景常常让他们陶醉,有时候,他们玩累了,就顺着海边望去,呀,雪景中的海却是另有一番情趣,金黄色的海滩不见了,全被上了银色的新装,海风吹着海浪,卷起的层层白浪,在耀眼的阳光下一波又一波地冲向岸边,如滚动的雪堆,真是美极了。有时候,庭院里高大的枫树枝上掉下一团雪花,或者落在他们哪一个人的头上,总能引起一声兴奋的叫喊。
十一月的第四个星四到了,这是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西海汶镇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化妆*、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这一天诺索布也在家里休假,与大家团集。老奶奶拿出一些面具,每人发了一个,詹天佑和欧阳赓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面具,感到很新鲜,很开心地戴上,詹天佑开始还戴反了,把面具戴到了脑后,面具压住了脑后的长辫,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他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很快纠正过来。两个拖着长辫的中国少年与诺索布一家行走在*的队伍中,因为几个月的相处,西海汶人对詹天佑与欧阳赓的衣装都很熟悉了,所以,当人们见到戴着面具的他们,都双手举出V字形的姿势,开心地与他们打着招呼。
在外面玩了一天回来,诺索布夫人就在院子里给詹天佑和欧阳赓讲美国感恩节的来源。
诺索布夫人问道:“1607年,在你们中国是什么朝代?”
欧阳赓说:“明朝。”
詹天佑说:“那时,正值中国的大明王朝末期,在中国的东北,大清帝国的开国者们正在那儿厉兵秣马,准备用铁骑撞开大明王朝的山海关。”
诺索布夫人说:“就是在那一年,一个从英国出发的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渡过茫茫大西洋到达美洲东部沿海,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公元1620年,一条本来用来捕鱼的五月花号小船悄然地从英国的一个港口出发,驶向了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当他们离港时,许多老水手都怀疑他们是否能顺利到达彼岸,不仅仅因船小,更由于此时不是航海的好季节。可是,他们必须马上扬帆启航,原因很清楚,他们中间除了受旧宗教*的清教徒之外,还包括破产者、流浪者等因各种原因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中找不到自己定位或无法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海滨岁月(三)
她看了看几个孩子的脸,看到大家都很认真地听着她,苏菲还托着腮帮望着她,继续说道:“船上一共有102人,65天里,他们与风暴、饥饿、疾病、绝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搏斗,艰难地向前航行,茫茫大海中的恶浪几度让他们绝望。在慢慢航程中,只有一人因体质太差经受不了海上的颠簸而不幸死亡,但同时一个幼弱的新的生命在惊涛骇浪中来到了人间。终于有一天,新大陆的海岸线已在向他们招手,新的大陆和新的家园已经在望,但是缺水、缺粮、困乏,船上的人们在惊喜中又多了几许恐慌。没有国王的恩赐,没有军队的保护,没有官僚的权威,大家反而若有所失、无所适从了,所有的人都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到了新大陆怎么办?大家如何相处?应建立怎样的秩序?五月花号航船一度停了下来,船上的成年男子在低声讨论着,十分激烈,他们决定将这个问题弄清楚之后再上岸。最后,有人提出应将大家意见形成一分书面的文字,由船上承担责任的成年男子集体签名,作为公共尊守的约定,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内容是:为了国王的荣耀,基督教的进步,我们这些在此签名的人扬帆出海,并即将在这块土地上开拓我们的家园。我们在上帝面前庄严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和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的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等,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她停了一会儿,再一次看了看孩子们,说:“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大陆时,因为航程中一生一死,还是102人。然而,这年冬天却给他们带来了恶运。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饥寒交迫,因为准备不足,没有衣物防寒,缺少食品充饥,逃过了大海的吞噬,却没有躲过寒风的摧残。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正是在这些移民最艰困的时候,心地善良的土著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有衣物,有食品,还特地派有经验的人教他们狩猎、养火鸡、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第二年,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按照欧洲以往的传统,在欢庆丰收的日子,依宗教习俗,移民自行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移民们和印第安人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还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从此,每年丰收季节,移民们都要举行感恩节。随着殖民地的不断扩张,这种习俗也流传到了后来新建的殖民地。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把每年的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完,当诺索布夫人一停下来,他们热烈地鼓掌。
这一天是诺索布先生和老奶奶准备晚餐。晚餐特别丰盛,一盘鼓鼓实实的烤火鸡摆在餐桌的中间,有烧牛仔肉、猪腿,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派等,真是比任何以往都丰盛,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食物。诺索布先生用刀片把火鸡切开,原来火鸡肚子里还有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香味飘满了整个厅堂。诺索布夫人用刀和叉子把诺索布先生切好的火鸡分到每一个人的碟子里。
诺索布夫人问两位中国少年:“欧阳、天佑,听说你们中国的节日更多,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喜庆节日,是这样的吗?”
欧阳赓回答:“是的,夫人,我们那里从年头到年尾,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
“那你说来我们听听。”
“从年头开始,每年正月有元宵节,三月有清明节,四月有佛诞节,五月有端午节,七月有鬼节,八月有中秋节,九月有重阳节,十一月有冬至节,十二月有除夕,节日可多啦。”
欧阳赓一下子说出那么多节日,语速又快,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让诺索布一家看得羡慕极了。詹天佑看到欧阳赓一提到家乡就那么兴奋,也笑着望着他。
诺索布夫人说:“看来你们大清国的节日真是多,那你能不能告诉我,这里面有类似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