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受到原宗主国集团的盘剥,而程度甚至较独立前更加严重。
又如民权运动上世纪中叶一度风行欧美,迫使社会制度作出重大改变,不同种族、性别的人之间存在理论上相同的差别。这也可以说是*制度十分重大的进展。然而即便如此,*制度也只能在短期内表面上营造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实质性的差别不久之后依然如故,并且更趋向明显。中国在建国后确立的男女平等同样如此。因为缺乏配套的社会支撑,这样的平等其实是不稳固的,固然有名义上的法律法规保障,女性在当代中国的实际地位还是较之前下降了,一直存在的性别失衡、性别歧视现象近年来甚至扩大到了引起政府密切关注的程度。美国的民权运动虽然比较彻底,*制度也相当完备,然而这并不能消除实质差别,种族之间的地位差别在美国依然十分明显。
*制度将“生态位”中的位置差异差距化,并以消除*理念中的差距作为其理论精髓。*的一系列尝试和实质取得的成功无一不是对生态位的打破。这种使社会中各群体脱离生态位的做法无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但是其付出的社会代价也显而易见,并且这种成功更多地是流于表面。
2.
自由女神像底座铭刻的“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一起交给我”;《共产党宣言》号召的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甚至《圣经》中贯穿始终的博爱、大同精神,同情、庇护一切弱者、失意的人,人类自文明诞生以来便一直以它们为道德方向。然而只有到了*时代才第一次出现真正符合该方向的制度设计,并且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结合,使大部分人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后,有余力去满足并发挥道德需要。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获救的大部分是女性,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多数老弱病残得以延续余生,为了少数残疾人的偶尔需要而改变建筑物和公交车辆的设计……*理念实行的社会固然往往拥有相应的实行理念的条件,然而弱者也在这样的环境中蔓延。在*理念实行的社会,优生学被视为罪恶,帮助堕胎的医生屡屡被媒体揭发并投入监狱;再看看人满为患的医院、迅速上升的求医比例、雄居高收入阶层前列的是医生,现代*社会求医比例之高,医疗产业之大堪称有史以来之最,可以用它作为标识,将现代*社会与其他所有社会形态充分区别开来。这不仅是人的健康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已经处于非健康状态,在迅速老化、弱化、病变。消耗价值者越来越多,而创造价值者却相对越来越少,*制度下的福利体系不堪重负,社会像一个因为过度饮食和保养而充满赘肉的肥胖症患者,因为自身制造的负担而步履蹒跚。
最早诞生并实行*的国家,例如拉姆斯菲尔德所称之“老欧洲”,正因为曾为它们带来世界声誉和利益的*而付出代价。欧盟宪法迟迟未获得通过,主要国家经济停滞、失业率上升、民粹主义抬头、移民政策收紧等等是这些国家衰落的先兆,近期发生的法国《首次雇佣合同法》风波仅仅是新的典型事例。而几乎所有典型*国家经历了*制度下的繁荣阶段之后都面临福利体系运转危机,以及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这些社会危机和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患上的“富贵病”一样,是相对优越的发展方式的伴生物,但就其严重程度而言,却并不比其他社会存在的问题轻微哪怕一些。*迄今为止取得的一切目前看来的伟大的成果同时也在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吞噬着*本身,它们削弱了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它们使人弱化。
全球化批判
全球化批判
一. 全球化重述
二. 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及其弊端
三. 现代问题恶化的重要动力
四. 文明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一. 全球化重述
可以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在不断要求更大生存空间的繁盛过程中的一段区间。
处于原始状态下的人类社会以部落的形态出现,相邻部落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世界范围内尚有大片文明的空白;当人类逐渐繁盛之后,出于保障自身发展的需要,在适宜生存的文明发达之地首先出现国家,在国家内部生存资源的流动充分且自由;而可以自由开发的地域不断缩小,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使一种文明形态(西方文明)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世界各地人类活动继续发展的结果之一是国家功能复杂和加强,使今日的全球化建立于主权的淡化而非昔日的虚无之上。
全球化是一个由一连串重大事件组成的渐进的过程,而非一种突变,在为人瞩目之前便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今日被普遍论及的全球化早自15—17世纪前的地理大发现就揭开序幕,就其表现而言,也不比一百年前的全球化来得更为纯粹,今天因为全球化而被视为妨碍的签证、贸易壁垒、国家主权之类在当时不是没有出现就是功能非常有限……。可以说,1870年—1914年的第一轮全球化是没有篱笆的自由扩张,以殖*义为代表,新一轮全球化是拔掉篱笆的扩张,以自由贸易为代表。
全球化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将全球化描述为这个时代的特点、甚至将它看作一场史无前例的奇迹之类的观点是经不起检验的,作为被视作巅峰时代的当代的一个标志,全球化的意义往往被夸张了,它并非近期才出现的伟大事件。
同时,全球化是一轮轮的浪潮,在全球化的高潮之间存在着全球化的低谷,在这些区间,全球化并非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国家力量的强化是对第一次全球化反抗的结果,大量独立国家的出现同样如此,在今天仍可以看到某些国家出于对全球化的警惕而强调主权(相似的现象)。并且就总体发展程度而言,区域化才是新一轮全球化真正的主旋律,区域化虽然在部分国家之间达成主权的相互妥协和出让,但是相对全球化而言,日益强化的排他的区域组织仍然如同放大了的、复杂一些的国家一样,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区域化相对排斥区域外国家,是对全球化真实发展程度的表现,对比之下,今日的全球化显然被夸张,区域化而非全球化才是真正的主旋律。
全球化同样是平行发展的产物,它是现代化尤其是其中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自发需要。在一切都可以利用和交换的情境下,原有的自然秩序被颠覆,先人处于“低能量状态”的低强度的农业生活被打破,代之以现代的“高能量状态”下高强度的工商业生活。这并不能体现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优越,它们本身无所谓优越。是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示范作用以及工商业高度繁荣的发达国家对工商业欠发达的落后国家的扩张、以及该过程中欠发达国家受到的提醒(中国长期的口号“落后就要挨打”、“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第一要务的观点以及唯GDP马首是瞻就是典型表现)使工商业得以在非传统工商业文明的国家获得发展,从而部分程度上主动的重复了现代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悲剧(劳工状况、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等)。中国90年代初的劳工状况、三农问题以及对GDP的过分强调不是使大多数人的福利增加了、而是减少或相对减少了。我们丝毫不能说高度发达的全球化过程中的现代社会所能提供的福利就比两千年前的社会提供的福利水平高,在全球化带来非全球化不能提供的福祉时,全球化下的现代发展之路(尤其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野蛮无情在世界各地相继上演。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更多的人改变了生活方式,但却不能由此而提高总体福利水平。
当全球化如人们期待的那样到来时,它的消极一面却被相对忽略了。全球化同样是全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期待被解决的全球问题如资源耗竭、环境破坏、物种减少、气候变化、武器扩散、战争威胁等等等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全球化同样是全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另外,全球化也带有浓厚的单向色彩,在输出国家与输入国家之间,利益上还有重大分歧。最后,全球化也削弱了多样文明。
二.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及其弊端
1.
全球化被描绘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它代表了进步和优越。在消除传统人道灾难如饥荒、疾病、贫困、教育缺乏等问题上,发展被视为唯一途径而被接受,全球化成为发展之路理想的选择。它不仅能消除不幸、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提供机会,也为所有人实现更富足的生活的梦想提供了可能。然而全球化果真能事实提高发动国之外的人的福利吗?全球化为诸多欠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是否同时使其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即使从绝对值上看所有国家无一例外的在总体趋势上呈现提高,然而更加重要的影响福利感受的剪刀差是否依然存在?或者更进一步,今天的全球化与殖民时代的全球化有何区别?当今全球化中的国际秩序和二战之后的新国际秩序又有何区别?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有助于考察全球化在提高福利方面的真实效果。所有问题最终也都可以归结为全球化的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各国主权分立)下的全球化是少数发动者的全球化,制造许多危机,实质受益者少。
全球化其实是资本扩张中的又一个“主义”,一个似乎可以恩泽全球,实则主动者少、被动者多、相对受益者少的“主义”。对自由市场的追求从来就是资本的要求。资本要求无国界限制的自由流通,扩张过程中的每一步也都朝向更丰富的资源保障和更广阔的市场需求。资本驱使着全球化,资本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发动者。而自由竞争和国家主权的冲突使资本追求扩大的先天意识受到阻碍。因而在全球化浪潮下,市场关系紧密的资本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主权首先出现淡化趋势,“超国家论”应运而生。
单纯经济学理论中的“超国家论”是正常合理的理论假设,它与资本对自由市场的要求相一致。但是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和自由经济时代的社会不公证明单纯的经济理论不应该成为社会运转的核心理论,国家仍然极其重要,否则资本运转的结果对大部分人而言最终意味着灾难。同样,对于现代人类而言,世界远未实现“大同”,一个类似于代表本国人利益的国家政权的、代表所有人利益的世界政权遥不可及,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经济已经大幅度全球化的情况下,相应的全球化的政府职能尚处于缺失状态,并且这种情况与政府职能低下的自由经济时代相比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论述全球化为全人类带来更多福利以及对众多处于弱势的国家鼓吹“超国家论”无异于奢谈。
全球化在当前状况下的无序使其中的强者再次经历自由经济时代才能享有的无序竞争和垄断收益、以及在丛林法则*裸的实践下的弱肉强食,只不过舞台由一国范围放大为全球,而其中的角色也由一国之内的各个阶层放大为国际社会中的各个国家。并且无论如何转换,只要全球化下的经济行为不是受代表所有参与者利益的组织的约束,那么同自由经济时代一样,它的结果也必然仅仅是有利于少数人的。
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形势与自由经济时代一国之内的经济形势有很多可比之处。对欠发达国家鼓吹“超国家论”犹如圈地运动初期对广大农民宣扬征地收益一样,是新一轮剥夺被合法化的理论前奏。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下,各国主权分立的程度最终影响全球化能够带来何种程度的总体福利水平,而撇开这个因素以实现资本扩张为唯一目的向众多欠发达国家推销“超国家论”,显然不能达到宣扬中的提高总体福利的目的。并且对于处于弱势的国家而言,强势国家大肆鼓吹“超国家论”的动机本身就是值得警惕的。
在自由经济时代的前车之鉴下,我们也有理由质疑,同样在无政府状态下,以资本扩张为内在动力的全球化是否会在更大范围内以更难以控制的方式复演自由经济时代的灾难。在当今全球化进程愈加深入、而解决全球问题却步履维艰的时刻,相信这点质疑绝对不是多余的。
2.
通过全球化表现的资本对自由市场的要求与国家主权分立的矛盾也是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化对经济的过分倚重和对建设相应政治环境的漠视暗示了推动全球化的究竟是些什么力量,因而很难说全球化能为多数人提高福利。发动全球化的少数几个国家在数百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争夺更大的利益空间和主导权,而大部分国家大部分人被置于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