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陈泰在大事前慌乱的样子,关帷心中油然生出一丝鄙夷,只是他口中断然否决:“不!一家店也不抛,相反,我看老爷可以趁现在低价吃进一批店!”
“为什么?”陈泰弄不懂了。
“这,我一时还没理出个头绪。只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过,风险也极大!”
巨商沈万山 /吴恩培
六十三
听说风险极大,陈泰仿佛有了主意:“不,这时候不能吃进!别人抛出,我吃进,这不是戆大啊!”说着,他看着关帷:“我这些店,依你说,一家也不抛掉?”
关帷点点头:“不抛!”
陈泰:“这,我可都是听了你的啊!如果张士诚他们进城,情况不妙,你马上给我将中市的那几家店抛出去!”
关帷想说,只怕到时候也抛不出去了,但他终于没说,只是低头应了一声:“是!”其实这时,正如他自己所说,还没理出一个头绪,他还需要观望。
2沈万三在苏州市廛察看,意绪踌躇,王信的一席话终为他拨云见日。沈万三延请王信为管家
关帷需要观望,沈万三也需要观望。这大把的银子往里面揿,毕竟是要等到出了水才能见到两脚的泥。万一水下是一片看不见的深潭,这一脚踩下去,那就不美妙了。
苏州的一家丝绸庄内,沈万三看了许久,四龙也站在他身旁,看着那一匹匹绸的价格。
店里的胖老板走上来搭话。
沈万三指着一种绸:“这绸,多少两银子一匹?”
胖老板看着沈万三,迟疑地说:“三十两!”
沈万三笑笑,转身准备离去。胖老板一把拉住他:“客官,你也可出个价啊!”
“我只说,你这价,是否还可放些?”沈万三笑笑说。
“客官要多少?”
“这就要看你的价格了,便宜我就多买点,如不便宜,那也就算了!”
“客官,我报的这价已是低于进价,不顾血本地抛售了!如客官要,我再放一两银子。”胖老板近乎是一种哀求了。
沈万三依然笑笑,没则声。
胖老板有些着急了:“客官,你这要不要?如将整个店盘去,这价格还可从优。”
沈万三笑而不答地和四龙走了。连转了几家店,情况大同小异。他已经清楚,如今市面上的价,尽管已低于进价,但惊恐中的商人还是竞相低价抛出,如再压压价,还能有些空间。只是,这价格是否是还要跌落?如今这价位,是不是吃进的最好时机?更主要的是,这能不能吃?
沈万三和四龙走进胥门万年桥畔的一家茶馆。茶馆内的一张桌子边上,一年轻女子正在卖唱,歌声曰:
苏州头上一把草,
泰州獐子要往里跑。
啊唷唷,
苏州城里乱了套。
有钱的逃,
没钱的笑
茶馆里的人们会意地笑着,谈着。四龙感兴趣地索性站在一旁听着,沈万三走到一长髯老者座前坐下。茶房走来:“客官,要红茶还是绿茶?”
“绿茶!”
不一会儿,茶房端上了茶,沈万三吹了吹浮在水上的茶叶,品起味来。
坐在他对面的老者看了看沈万三:“客官喜欢绿茶,可我却喜欢这红茶酽酽的味。”
吴地的茶馆,本来就是人们闲聊的去处。虽然并非如文人所吟咏的“花间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那般风雅,但上至大夫士子,下至贩夫走卒,整日里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少不得要来这里吃杯茶去。更何况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喊一声要壶酒来。茶馆里有说书、唱戏文的,听与不听悉听尊便。这种充分的自在,使得四方的茶客,都乐意到这里小坐片刻,无分你我,出了茶馆,两头是路,各分东西。当然,闲聊的同时,也不断地交流着各处的新闻信息,然后再从这里带回四乡本土。
此时,沈万三和那老者相视一笑,接着交谈起来。
老者自谓叫王信,乃是吴县人氏。自幼好读书,淹贯经史百家言。后为生计,亦从商。当然书生下海,难免是焦头烂额。后在齐门外作一蒙塾教授,刚刚辞了蒙馆。
沈万三也说起自己系昆山周庄人氏。
“周庄,嘿,那可是个水乡泽国!乘船出来的,是吧?”王信显然对此非常熟悉。
二人聊聊,聊到了那年轻女子所唱的“苏州头上一把草,泰州獐子要往里跑”上面去了。
沈万三:“听说苏北的张士诚已到了常熟,过些日子就要来攻打苏州?”
“张士诚,嘿,可笑这个家伙,被人耍了,还不知道!”王信一笑。
沈万三惊诧起来:“他怎的被人耍了?”
王信:“他原名张九四,苏北安徽这些地方,汉人地位低,没功名的都不能取名,所以大家都把自己的生日当名字。比如现在在安徽很有一股力量的朱元璋,他父亲也叫朱五四,阴历五月初四日子生的。再说苏北这个张九四,当初想干大事,嫌这名字太土,于是找了个儒生给他改个名。这儒生想了想,给他取了‘士诚’这个名字。”
“这名字不是挺好么?”沈万三不解地问。
“好,好什么?《孟子》上有一句话说:‘士,诚小人也’,那个儒生破句而给他取这个名,分明骂他是个小人。可现在,他居然就这么叫过来叫过去了。”
沈万三并不感兴趣于此:“他这次要来苏州,干吗?”
“他们此番来苏州,说是苏州有王者之气。苏北他们这伙盐民中,不知从哪里传出个民谣:有钱莫起楼,无钱莫起屋,但得过江去,便是吴家国。”
“可苏州商人何故惊慌若此?”沈万三说。
巨商沈万山 /吴恩培
六十四
王信看了看沈万三:“张士诚他们本是伙村野之夫。起事后在苏北杀人无数,连元朝廷的使官他们都杀。苏州这地方的百姓,难免要怕了。”
“苏州百姓这是庸人自扰,还是”
沈万三没说完,王信就一笑说:“杞人忧天!”
沈万三惊讶地看了看王信,拱手说:“小生不才,愿闻其详。”
“客官是个商人。如果我说得不错的话,那你是既想吃栗子,又恐烫了口吧!”王信看着沈万三说。
沈万三不正面回答,只是反问道:“张士诚部进了苏州后,会烧杀抢掠吗?”
王信一笑:“他们如果是路过这里,那当然会烧杀抢掠而来,席卷财帛而去,但是如果他们要以此为根据地,那你说他们会怎样呢?”
“怎么能知道他们是要以此为根据地呢?”
“刚刚不是说了吗?‘但得过江去,便是吴家国。’”说着,王信笑笑,“别小看这些歌谣,像张士诚这些人,极相信这些。这些也反映了他们意识中想坐天下的思想。再说张士诚这个人,你想想,他刚一打下高邮那种小地方,就迫不及待地自称大周王朝的诚王,并改元天佑,任命了文武百官,以做一个井底蛙的皇帝而沾沾自喜。这固说明他的鼠目寸光,但也说明他不同凡响的抱负。现在天下大乱,徐寿辉占湖广,建天完政权;方国珍占据浙江,靠海上做海盗,元朝廷无法对付,只好招抚,可他一会儿降,一会儿反。安徽的朱元璋现已攻占集庆,大有向江南挺进之势。你想想,这张士诚要再不到江南来抢块地盘,今后可就没他的份儿,只能在苏北那种穷地方当个穷皇帝了。这,他会愿意吗?”
王信一席话,使沈万三茅塞顿开。他不由对王信拱手曰:“在下正是一商人,闻知苏州有变,急赶来苏,来后却又是举棋不定。老伯一席话,令我沈某胜读十年书。值此风云剧变之时,还请前辈指渡迷津。”
王信看了他一眼,缓缓地:“货物在昂贵时,不要惜售,要把商品像粪土一样地抛出去;在货物低贱时,不要惜购,要把它像对待珍珠美玉一样地买进来,这样你的财利就会像流水一样川流不息,源源而来。”
沈万三听王信讲着,兴奋地接了下去:“你说的是《史记》里的一段话:‘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是吗?”
“是啊!那里面还有一句话,‘人弃我取,人取我予。’也是这意思!”王信不知道沈万三在看《史记》里陶朱公的故事时,曾将记载经商的有关章节如《货殖列传》等都较为仔细地读过,此时见他如此流利地背出《货殖列传》里的一段话,不禁心内一惊,这个年轻的商人,倒不是个胸无点墨、只知赚钱的商贾,于是心内也喜欢了起来。当沈万三问起“贱取如珠玉”有没有风险时,他点点头说道:“利字旁边一把刀,大利大险,小利小险,不利不险。”
沈万三怔了一怔,只觉得说得太好了。他站了起来,恭敬地对王信鞠了一躬:“在下现住胥门万年旅馆,请老伯至宿处一议。”
当王信和沈万三一起向万年旅馆走去时,沈万三就在想着如何将王信招延过来。到了旅馆房内,话还没说,沈万三又对着王信鞠起躬来。
王信笑笑,扶着沈万三坐到椅子上:“沈老爷有话好讲!”
沈万三又拱了拱手:“在下经商,事无巨细,无有帮衬之人,自感力不能胜。如蒙老伯不弃,在下欲延请老伯为管家,望老伯勿辞!”
老人看着沈万三:“我王信只会纸上谈兵,只怕难以胜任客官的美意。”
沈万三:“老伯过谦了!”
王信:“不!我说的都是真的。昔日,我由儒而入商,不知商界之人心险恶,屡遭败绩,以致折尽家财。时至今日,败军之将,本不该再言兵。刚刚在茶馆中,仅是不才书生随口议论,胡言乱语耳!客官怎能当真?”
沈万三诚心地说:“晚辈不才,所缺的正是老前辈沙场里滚过来的这段经历。乞求老伯能助我一臂之力!”
王信看着沈万三:“好罢,我王信只能暂当此任,一旦客官有更适合之人选,王信当立即辞职而归林下!”
沈万三面带喜色:“谢老伯!那请老伯指点我一下,苏州这里,现在那些店铺大量抛出,是吃进,还是不吃进?吃进的话,又是何时吃进?现在我又该如何办?”
王信坐下沉吟:“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张士德早打下常熟,我看,先派你身边的那个年轻人去常熟察看察看,如张氏军队在常熟大肆杀掠,那苏州这里不能有所动作。如那里秩序良好,苏州这里则可下决心了”
“如此甚好!”沈万三高兴地一击掌。
沈万三修了封书,让四龙去常熟找张士德,并看看常熟的市面秩序。几天以后,四龙从常熟回来,说张士德因军务去了长江边的福山,没能见着。常熟市面,秩序良好。沈万三看着王信,王信颔首而笑。
沈万三猛地以手击桌,“砰”地发出很响的声音。
巨商沈万山 /吴恩培
六十五
3沈万三和关帷狭路相逢,陈记商号的老板陈泰终被推上厮杀的战场
张士诚屯兵常熟,暂没向苏州动手。但苏州城内,一阵一阵的谣传,仿佛是一场场撞击百姓心扉的暴风雨。有的传说,常熟虞山仲雍墓、言子墓都让张士诚的士兵们掘了,掘墓的目的,是为了找财宝。仲雍本系周泰王的次子,周文王的二伯,当年和泰伯一起来到吴地,建立了吴国。苏州至今尚存的泰让桥,就是为纪念他们禅让王位而建。泰伯建立吴国后,立为吴王,后因泰伯无子,王位传于仲雍。仲雍一名虞仲,死后葬于常熟,那座山被后人名为虞山。那言子更是孔子诸多门生中惟一的一个南方人,故有“南方夫子”之谓。想此二人,乃是吴人心目中的楷模,神圣的偶像。张士诚连他们的墓都敢扒,还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还有谣传说,张士诚在苏北专好吃人肉,特别是要吃十五六岁的姑娘。此话传出后,苏州百姓纷纷将年轻女子送往了各地藏匿。谁都不想自己的女儿,成了张士诚碗里的一杯羹。还有的说,张士诚的兵打到哪,杀到哪,抢到哪,然后一窝蜂地遁去。脱脱丞相罢职后,元朝廷在江南的力量大大削弱。驻守苏州的元军,平素作威作福,苏州百姓对其本无好感,值此狂澜,更无甚号召之力。几个城门发生了元兵的抢掠事件。市面上到处传着,元官兵要撤往杭州了,元朝廷尚能控制那里。这些日子,苏州百姓们面临着双重的恐惧:一怕元兵临逃跑前抢掠一空后丢下一座空城给张士诚;另一方面,也不知道张士诚那些苏北的盐民来了以后,又会干些什么。
富人们纷纷跑向乡间,无处可跑的穷人们,也怀着忐忑和幸灾乐祸的心情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各家商号店铺,都已打烊,不敢开张,只是在店铺前写着诸如“不惜血本贱价出售”的字样。那价钱,一个劲地往下跌,有的已远远低于进货的价钱了,但还是没人买。
沈万三见过张士诚,和张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