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荣耀-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浅6啵粤鹾迫痪图恿艘桓鲆荒昃幼∫陨系墓娑ǎ茨谡棵啪幼∩瓯ɡ慈隙ā�
    第二步是候选人登记,候选人如果决定参加奉议员选举,可以向法务局登记,在自己有把握的区参选。而候选人资格需要经过审查,如必须年满二十岁,上海县户籍或居住三年以上的大明国民,有向大明纳税的单据凭证,等等。
    第三步就是公布候选人名单,上海县法务局将审查合格的候选人名单按区分类公布在法务局公告栏和《江苏邸报》、《上海商报》等报纸上,如果有人对候选人资格有异议,可以向法务局进行投诉,法务局进行再审查。
    第四步就是候选人进行自我宣传,为了保证公正,各报纸会将所有候选人的简历、竞选理念等情况全部刊登,其余的不得再做任何评价和帮助选举的宣传。而各候选人必须到各自登记的选区去拉票,如公开演讲,如沿街拜票,但是任何机构组织不得强行要求其成员对某一候选人进行投票,包括劳工联合会,以完全体现选民的自愿意识。
    第五步就是到期投票,法务局在各选区设定投票区,为期十二小时,方便上班的选民有时间去投票。任何人和机构组织无权询问和查看选民投票前、投票后票箱未开封的选票内容。
    第六步,开封票箱。进行票数统计。刘浩然给这次上海县奉议员选举制定了简单多数票,谁的票数多,不管有没有超过半数,即可当选,而该选区拥有一名以上奉议员名额者,则按票数多少进行依次选取。
    第七步,公布选举结果,当选的奉议员在奉议会宣誓就职,开始履行职责。
    这其中还有许多细节,如当地监察御史官署全程监督,省、府法务部门和佥察、巡察御史遣代表监督,发现有违规行为,可要求上海法务局停止该行为,甚至可以要求上海县按察司裁定取消某奉议员或候选人资格;参选必须有资金支持,刘浩然规定每位奉议员候选人可以向各工商业机构或团体组织或个人请求助选资金,但是每个机构或团体组织或个人有助金上限,只能体现为其对某候选人的一种支持;该助选金必须由候选人受领,存在法务局指定的参选账户上,其家属不得受领助选金;该助选金必须全额用于参选,如参选宣传、参选雇佣人员的薪酬、参选海报等等开支,不管当选或未当选,每个候选人都必须经过指定的会计事务所财务审计,如果发现有违规行为,当选者可由法务局或监察御史向按察司提起诉讼,取消该奉议员资格,并禁止此后的参选资格,未当选者则由法务局宣布取消此后的参选资格等等。
    而上海县奉议会和奉议员的职责,刘浩然倒是耗费了一番力气,最后初步定了下来,主要有监督上海县衙的财政度支和监督、弹劾上海县知县以下所有官员。
    尽管大明的税赋是高度集中,但是每年都会按照该地收取的税收比例返还被当地官府,以保证当地的基础建设、教育和医疗保障。上海县算得上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富庶县,它每年返还的税收也是巨大的,所以才建设得如此繁华。而上海县奉议会就是要监督上海县衙是如何花每一分钱的。另外,上海县奉议会也被授权对上海县包括知县在内的官员进行监督,发现失职不当等行为,可行弹劾权。一旦弹劾案通过,知县以下的就地免职,知县则有松江府免职,另遣知县就任。
    刘浩然对上海县奉议会只是试点,所以还没有授予它选举官员等权力,只是赋予了部分监督权。
    而在财政监督权上,刘浩然给上海县奉议会设计了一套很新颖的制度。即上海县财政预算制度。每一年,上海县知县会就该县在未来一年的建设规划和财政支出做出一个预算报告,未来一年上海要修建多少条桥梁、直道、水利、学校和医院,需要用多少钱,而维护现有的学校、医院、直道桥梁和水利又需要多少钱,官员司政薪酬又是多少,等等,反正就是一笔总得开支。
    然后上海县各局做各自部门的预算,如内政局说未来一年要加强社会治安,打击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诈骗犯罪,加上维持日常运作,总计需要多少钱。
    奉议会对这些预算进行审核,他们可能对财务不是很在行,但是可以随即指定如苏州的某家会计事务所帮助进行审计,以便发现财务问题;财务上没有问题,奉议员可以根据上海县实际情况对官府的预算进行审查和讨论,学校和医院的投入是不是少了?城市基础建设是不是少了?而官府自己运行的费用是不是多了?经过争论,上海县官府和奉议会可能会各自做出让步,达成一致,通过该预算案。
    预算案通过之后,一年上海县官府可用的钱总数已经定下来,各局可以支配的钱数也确定下来,至于你怎么用,奉议会不管,所以如你上海县内政局招募多少治安员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你上海法务局请某某剧社进行法律宣传,奉议会不会去理。
    他们只管你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猫腻或者治政过程有没有违法。如修建某工程时,该预算是不是多了?这招标过程中是不是有暗箱操作?你上海官府进行官府采购为什么笔墨这么贵?是不是有猫腻?奉议员天天盯得就是这个,而且可以行使咨询权,要求相应负责人在奉议会解释。如果解释不通,奉议会可以通过决议,授权随机的某个会计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对该工程或该行为进行审查,而奉议会再根据审查结果讨论是不是对该责任官员进行弹劾。
    过了一年,在做新年预算时,你上海县官府先对去年的工作和预算进行总结。如你达到去年预算时承诺的结果,没有问题,如果你达不到,如你内政局治理社会治安、打击经济诈骗一年了,怎么上海县的社会治安还这么差,经济诈骗还累出不穷?首先你新一年的预算甭想通过,去年花了那么多钱却办不了事,你今年还好意思要这么多钱?要想通过新一年预算,除非你相应部门的主官辞职,换一个能够让奉议员相信可以改善的官员来。
    按照刘浩然的构想,上海县奉议员任期为三年,这是因为刘浩然考虑今后可能要设置省奉议会,而省奉议员任期初步定在五年。因为如果定在三年会有个问题,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省奉议员当选之后,千里迢迢赶到省府就职,没过多久,又要赶回去参选,这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了。所以省奉议员任期五年,县奉议员三年,两者之间刚好可以错开,避免撞车。
第二百七十五章 出巡之试点
    这一日。刘浩然拿出这些草案与李善长等人商议。
    李善长等人首先看的是教育改革草案,看完之后,李善长诧异地问道:“陛下,这教育制度又要改进吗?”
    刘浩然不由笑了。在大明各种机制改革中,教育可以说是改得最频繁的,从此前的科举到国考,再到学考、政考分开,后来又是专学、大学分设,基本上每两年就是一次大变动。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经民财,善教得民心。”刘浩然只用孟子的一句话回答了李善长的疑。
    李善长等人听明白了,他们原本就知道刘浩然对大明的教育是十分的重视,光是大明每年投入到教育和与之一体的科研上的钱几乎占到大明全国财政开支的一半,甚至在北伐时期。这个基数也是依然保持着。而频繁的教育改制,也是他想为大明找到一个合适的、完善的教育体制。
    当然了,李善长等听出了,这个教字里除了教育,还包括教化宣传。刘浩然对这两全部门的重视,从学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均加直学士衔就可以看出。
    冯国用抬起头,提出一个建议:“陛下,教育做了改进,军事教育也该当做出一些改进。如从童学咎业开始,便可招录合适的少年入军事学校,如同业学。然后再升入士官学堂和军官学堂,可以取消士官和军官预备学堂。”
    刘浩然眼睛不由一亮,这的确是个办法。一般少年童学毕业便是十二岁,可招录进军事学校,一边继续进行国民基础教育,一边进行军事基础教育。
    “国用,你细细说一下。”
    “是的陛下,依臣之见。这种军事学校可称之为武备学校。直接从童学毕业生中招录。三年之后。如果学子们觉得成绩不理想,考取军官学堂无望者,此时可报考士官学堂,经过四只教育。当是合格的士官。此后在军队中历练之后还可至军官学堂深造;而成绩优异者可继续读满武备学校的此后三年,考入陆海军官学堂,如果还有落选者可送入士官学校,经过两年教育,也会成为合格的士官。”
    听完这里,刘浩然不由沉思,这样一来,一个大明少年可能从十二岁开始就接受军事练,一直到军官学堂毕业,预计在军事教育方面需要花费九到十年时间。也就是说,他从少年到青年这一漫长的岁月完全沉浸在军事教育的氛围里。这样教育出来的军官难道不是大明的军官团和斯巴达吗?但是弊端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军人可能会无比地冷酷,以服从为天职,以战争为业,而他们的人性可能被削弱甚至被剥夺。
    “战场上的事还是交给职业军人吧。”刘浩然权衡了利弊,最好还是同意了冯国用的建议。
    接着,李善长、刘承志、李道君对教育改革草案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大学实行宽进严出制度,那么大学生的命运完全就掌握在大学讲师或教授手里了,如果没有监督的话,有可能出弊端。
    “绝对的权力如果没有监督。就会产生绝对的腐败。”刘浩然感叹道,当时他也没有想到这一点。记得在另一个世界,某些教授的行为使得人们将这个原本很神圣的职位称之为“叫兽”并戏称之白天为教授,晚上是禽兽。而大明现在执行的是比另一个世界更严厉的宽进严出制度,一个教授或讲师在某课目上判定你不及格你拿不到足够的学分,却是怎么也毕业不了,尤其是必修和主修课目。
    “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
    “臣有些愚见。”李道君开口道,“臣是读过江宁大学的,知道学子们的辛苦,也明白陛下此举的用意。依臣看来,首先要对讲师、教授进行一种监督。如三年或五年评定一次,学校或学部可向在读或已经毕业的学子发出通知,由他们对曾经受教的讲师和教授进行评定。如风评太差者,或者对反映的问题情况进行审查,属实者可以取消该讲师或教授资格,这样也让那些不正的讲师或教授有忌惮之心。”
    刘浩然点点头。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又是那些毕业的学子,已经不再像还在学的学子那样顾及,如果那位讲师或教授过去做得太过分的话,难保该学子不会检举。但是这其中也有问题,那就是如果该学子贿略教授或讲师得以及格,他自然不会傻得去检举那位讲师或教授,给自己找麻烦。而且刘浩然为了保证身为大明各项科研领域领头人的教授在学术研究不会受到政治、商业以及资金来源的牵制和困扰,准备推行终身教授制度。一旦被授予终身教授,学部和学校都不得强迫该教授退休。
    这时,身为南京大学教授的刘承志有了不同的意见:“陛下,臣是一名教授,而且是第一批被授予终身教授。臣站在教授立场上说说自己的意见。”
    “能成为教授者。无一不是德高望重或是学术大成之人,这样的人无不惜爱自己的名声,虽然有极少数不正之教授,但是臣相信,绝大部分教授还是称职的。而且不少教授治学严谨,自然对学生也是严格要求,有些不明深意的学子可能认为该教授是在故意刁难他,如果真如之明所行制度,这些学子可能在毕业后反咬该教授一口。就算查之无实,爱惜名声的教授也会认为这是蒙辱,甚至有可能就此辞职退休。”
    “而且我大明尊师重道甚浓。有些学子受少数不正教授欺压,他们也不敢对自己的授业老师提出不良评定。就算有些学子鼓足勇气揭发不正教授恶行。也有可能今后受到鄙视,连自己的业师都要反咬,此后谁还会去信任他?”
    刘浩然不由点点头,这话说得在理,他思量了一会,又向众人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被刘承志反驳一通,李道君虽然依然面不改色,但是却不敢再言了。这时李善长开口了。
    “陛下,依臣之言,不如先给学子们更多的选择。如一所大学。、门课必须有两名以上讲师或教授授讲师或教授品行如何,学术高低学子们应该心里有数,就算不知道也会向学长们打听。有了选择,学子们自然会选择学术高,品行良正的讲师或教授。而学校和学部可依据拜入其门下的学子多寡来定其是否升迁和评定。”
    果然是妙计,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