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荣耀-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士珍点点头,陈孝闪说得都是实话,海津等地的军队是怎么一个样子他心里也有数,能挑出一万精锐已经很勉强了。而且素离不花不可能将全部赃款全部吐出来,交出这部分钱都已经肉痛万分了,再多就没有了,吴士珍也打定主意不愿逼他太甚。
    “这样吧,钱财粮饷侧重照顾精锐和骑兵,此战主要是靠他们。打仗嘛,难免有轻重缓急和牡牲,你斟酌就走了,不管如何,你务必要迎头痛击东路逆军,挫其气焰。”
    陈孝习艰难地点点头,吴士珍的话已经点出,那些“非精锐”军队是拿来“牺牲”的,既然如此。临战前给几口饱饭就好了,其余也不用多给了。陈孝闰也知道,自己又何尝不是吴士珍用来牺牲的棋子呢?
    待陈孝阅走后,王增居有点担心地问道:“大人,陈孝闰能顶得住吗?”
    “陈孝闰跟随我多年,我对他又有救命之恩,他定会用心去做的,而且他勇冠三军,手里的功夫不低。应该可以好好教一番东路逆军。”
    说到这里,吴士珍叹息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而今国事艰难,须的多绮重他们了。”
    “大人,现在逆军步步紧逼,大势不妙啊!”被吴士珍提起了话题。王增居也忧心重重。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只能尽心去做吧。”
    “前些日子,有两个同窗旧友写信来劝我归降,被我回信斥了一番。可是战事糜烂,我担心就是洒尽忠贞热血也难以逆转。”自从北伐后,大明军情司也频频活动,招降元廷汉臣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行动。不过看来对王增居、吴士珍的劝降是无效的。
    “是啊”吴士珍也叹息道。“我真想不到,刘浩然等人一介草莽。怎么能闹出如此动静?还有江南那些文人,怎么全忘了圣贤教诲的忠孝廉耻!”
    “江南文人少骨气,他们期哼浩然势大,于是就依附过去。大人。你看看刘浩然都干了些什么?重商轻农,罢黜儒家,歪解理学,邪端异说大行其道,长此下去,当何以堪!”
    “唉!异途成事迅速,可一蹶而就,正道虽为至理,可是行事艰难。难以速成。刘浩然以异途为重,图快而弃岳,虽有捷利却是遗祸后世,江南文人怎么就不明白呢,还在为其摇旗呐喊,真是让人叹息!”
    “大人,不过逆明打出的国家民族大义的旗号却是很能盅惑人心,我听说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诸多文人世家已经开始接受逆明是王师,行的是光复中华,恢复正统的义事。”
    “这些人是趋利避祸而已,看到逆军势大骨头便软了。圣人的夷夏之辩岂是逆明所言的那回事?天子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制理学,尊圣人。比前宋还要做得恭敬。既然归了华夏,脱了蛮夷,又何来的夷夏之辩?应该是顺应天命的正朔天朝!那些文人世家怎么就没想明白呀!”吴士珍忿忿道。
    “是啊,像大人这样深明事理的君子现在是越来越少了。”王增居感叹了一句,“听说刘浩然准备去曲阜圣庙去拜祭圣人。”
    “唉,不能不说,刘浩然逆贼收买、盅惑人心的手段还是很高明的。”吴士珍默然了许久最后说道。
第一百六十五章陈氏兄弟
    10686帝国的荣耀第一百六十五章陈氏兄弟四
    “陈大哥,莫大人真的要我们仰击明军费千户喝了旧“是的,吴大人就是这么亲口跟我说的。”陈孝闰一脸漠然地答道。手里的酒杯端了许久还悬在空中。
    “娘的,吴大人又不知道海津诸军的情况,就凭这些烂豆子也想迎击明军,送死还差不多。”费年户忿忿地说道。素离不花去职,陈孝闰接手诸军后便任命费千户为总管粮草供给的千户,这小子虽然贪生拍死,但是在处理这些事上还算圆滑稳妥,再说又是信得过的人。陈孝闲忙于整顿军队,挑选精锐,没有时间去管那些杂事,正需要一个亲信在身边帮忙。
    看到陈孝闪不答话,费千户继续牢骚着:“这些兵马中最精锐的不过那七千骑兵,可是这些人都是些大爷,陈大哥,你如何指挥的动?”
    陈孝闰淡淡答了一句:“吴大人说。素离不花交出的钱财多给他们一些,这叫什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狗屁话!这些蒙古色目大爷平日里伺候还不轻呀,真要他们去拼命。得多少钱财才能打动他们。大头一去,留下弟兄们的还剩多少?同样是给朝廷卖命,怎么能厚此薄彼?难怪朝廷连连吃败仗!他娘的,老子早就看透了,就这个德行,不吃败仗都没有天理!”
    “好了,老费,吴大人自有定夺。”
    “陈大哥,我知道,虽然吴大人对你有救命之恩,恩重如山,可是在他心里你只是一介草莽武夫,只有卖命的份!何必呢?”费千户看了看陈孝闪的脸色小心地说道。
    “老费,话越说越出格了。我的命是吴大人救得,就算卖给他了又如何?反正我这条命是他捡来的。我虽然不通文义,但是也知道知恩图报。”
    陈孝闪这么一说,反而将费千户的性子激起来了:“我就这么说了又如何?你是不觉得,我是看出来了,吴大人虽然器重你,可是何曾把你当回事?你的本事兄弟们又不是不知道,多少次血海尸山,还不是你带着兄弟伙爬出来了,连大帅都对你领兵打仗翘大拇指,要不然当初他离开大都还遣人来拉你走。可是这吴大人对你如何?他不就是多了一肚子书吗?读书多就能打仗。人家大明皇帝和属下几员名将,哪个读书不比他少?可是打起仗却是天下闻名,打出那么大一份家业。你看吴大人什么德性?胜仗没打几次。可是骨子好像却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名将一般。”
    “够了老费!”陈孝阅呵斥了一句。
    费千户也知道自己的话说得太过火了,不管如何,陈孝闪还是非常敬重吴士珍,在他们如此说吴士珍的不是,的确让陈孝闪恼火。
    “好了,好了,兄弟我说错话了,向哥哥你赔个不是。”费千户连忙端起酒杯,找了台阶说道。
    “陈大哥,你说吴大人打得什么算盘?要说他也读了一肚子的兵书。知道咱们这些人迎击明军无非是去送死,怎么还上赶着我们去?”默然了一会,费千户又忍不住问道。
    “吴大人心里早就打算了,拿我们在前方牵制明军,然后另遣一路奔袭界河口。明军是渡海而来,烧了他们的船就等于断了他们的后路。定会不战自乱,吴大人到时就能从容收拾。”陈孝闰跟随吴士珍多年,自然能知道他用兵的思路和习惯。而且陈孝闰本身也是一个精通军略之人,稍微一想便想明白了。
    “这吴大人还真是狠!”费千户目瞪口呆了好一会才说道,也不知是说吴士珍对明军的计策狠还是对自己这三万人狠。
    “陈大哥,这不是拿我们当枪使吗?简直就是替死鬼!”想明自的费千户又牢骚道。
    “吴大人是干大事的人,自然不会把一些小节放在心上。
    陈孝闰淡淡答了一句。
    “人家大明皇帝干了多大的事?可是人家就能提出同生共死的口号。这些年来,依附在他麾下的天下豪杰不知有多少。哪个不是对他死心塌地的?人家这份胆略、这份真诚。吴大人是拍马也赶不上,难怪人家能从江南打到大都,而吴大人却只能从河南退到大都。”
    费千户看来对吴士珍一肚子牢骚,话语中也不是客气,看到陈孝闰没有接腔,而是略有所思,费千户又说道。
    “想想人家大明皇帝,当年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份豪情,天下豪杰闻之哪个不向往。再看看当初跟随他的老兄弟,四大名将不用说了,其余的不是拜将就是一方大员,封侯之时指日可待。我听说,这位大明皇帝对老兄弟情义可不是说的。当年他们桃园四兄弟结义,便一直奉常遇春老母为亲身母亲,就是贵为皇帝老子了也是逢年过节执子之礼去问安。还有,他麾下大将胡海,最是骁勇,身上不知多少伤口,可是人家能够细细数出这些伤口的来再。为了让他不至断后,硬是等胡海生了两个儿子后才让其出外领兵。他娘的,想起这份情义,就算是死了也值得。”
    费千户拍着大腿说道,这些都是流传在天下各地关于刘浩然的轶事。而这些事情最是让江湖豪杰感到热血沸腾。
    “听说南边军中待遇极好,不仅粮饷按时发,还有什么基金会,一是盘伍坏是受伤回家,都会领到份钱粮衣食夭忧巾甘是战死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听说老人们官府奉养终老,遗孤一直抚养至学业有成。”
    说到这里,费千户压低嗓子说道:“我听几斤,山西走私货的商人提及过,他们悄悄地去过江南,曾经慕名去过那全忠烈陵园,乖乖,那怎生了得,整个园子足有十几里大,里面整得比皇帝的花园还要漂亮,日夜有人站岗看守,每一个人有一个墓,墓前有一个石碑,刻着阵亡者的名字和事迹,每年都有官府主持祭拜,家眷去扫墓都是包车马费的。那像我们这边,死了随便找个坑一埋,出来几年,家里人都不知道你是人是鬼!”
    说到这里,费年户不由地眼睛涨红,几乎要垂下泪来。
    “是啊,这因为如此,明军上下打起仗来哪个不是舍命向前?”陈孝阅也深有感触,不由地附言道。
    “陈大哥,不瞒你说,我做梦都想娶一个屁股大的婆娘,生上几斤小小子,再好好摆弄几亩田土,安安生生过上小日子。可是不行啊,战事没完,大都能放过我们吗?就算是逃回家业没有活路。”
    “老费,再忍忍吧,快了,快了!”陈孝闪默然了半晌说道。
    费千户知道陈孝闰说得是什么意思,也不再开口说话,只是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
    明历元年八月二十六日,陈孝习带着近四万军队迎战康茂才率领的三万登陆明军,两军在海津镇东南六十里外的陀家庄摆开阵势。
    看着对面满地的红色,陈孝闰觉得眼睛都被耀红了,这是一片横扫一切的大火呀,不管是什么东西胆敢挡在他们前面,都将会被烧成灰烬。
    陈孝闰等了一会,看到明军已经排成了阵势,全是一排排的横线,漫山遍野有近十里宽,纵深有五六里深,骑兵在队列中奔驰着,如隐如现的口令声像是远处飘荡的细风。让你能够感觉得到却摸不着。
    “石头,准备好了吗?”陈孝闰头也不回地问道。
    “大人。都准备好了。”旁边的严石头跃跃欲试地答道。他是陈孝闰从高邮城下带回来的老部下,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骨瘦如柴的少年现在已经是陈孝阅身边最得力的助手了。
    “骑兵那边怎么样?”陈孝闰不放心地问道。
    “你把吴大人的话给他们说了一遍,再领了不少钱财后,那些大爷们都是擦拳磨掌,准备给明军一个好看。”严石头笑嘻嘻地答道。
    吴士珍的话无非就是大胜之后为骑兵老爷们表功请赏,有了这个承诺。又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骑兵们的士气当然很高。可是陈孝闰却知道,现在这些骑兵不再是百余年前那支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了,虽然还保持一定的骑射本事,但是军纪、韧性等方面却相差甚远,陈孝闰担心这些骑兵一旦在明军那里吃上大亏,恐怕会发挥元军的传统“调头就跑!”到时就凭自己这三万多步军,不要说给明军迎头痛击。恐怕全身而退都是难事。不过陈孝闰已经猜出吴士珍的计策,心里打定主意,不求击败明军,只要缠住他们就好了,所以对骑兵的要求也不高。
    “老费,你带着弓箭手守在这里。届时不管谁后退,给我乱箭射死!”陈孝闪低头对靠过来的费千户悄声说道。
    “陈大哥,你这是什备意思?”
    陈孝闰没有答话,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费千户。费千户心思一转。便明白过来了,想来陈大哥对即将冲上去的骑兵和一万精锐不放心。既然不放心就逼着他们继续往前冲了。
    费千户也是打过许多仗的老兵油子。知道有时候被逼入绝境会焕发出不一般的斗志。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陈孝闰知道费千户的个性。所以把他留在后面当督战队,如果前面的骑兵和精锐连箭雨的威胁都不怕。死活要溃逃,这仗也就注定失败了。届时他也大可以安心地向明军投降了。不过费千户打定主意了,其他人是不会放他后退的,陈大哥要是退回来那是一定要接应的。不过费千户知道,这斤小可能性很小。
    “陈大哥,一定要小心。命是你自个的,不是别人的。”
    听完费千户的提醒,陈孝闰淡淡一笑,一踢马刺纵马向前而去。
    随着隆隆的马蹄声响,七千骑兵嘴里狂呼乱叫着向明军冲去,陈孝闰带着一万步军紧跟其后。他看的出来,前面骑兵有点乱,说明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