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卖了四千五百多块呢,棉花也还行,收了三百多斤,花生两百来斤,山芋差点,卖不上价,所以没多种!”张学富嘻嘻笑到,说到收成就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了,这是他们一年最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
“那很不错啊,不过你们要是再不配合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这点钱都不够罚款的!”老郑倒会见缝插针,说了一句让张学富差点吐血的话。
杨天可没这个意思,于是立马脸色就变了,老郑做工作的方式真的存在问题。
“老郑,今天不谈罚款的事情,我想和张老聊聊,就当是调查村里的展工作好了!”杨天笑着说了一句,要不是想在村民面前给老郑留点面子,他真想当面指出老郑的缺点。
“村长,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罚款我们意愿,可是我们就想再养一个试试,看能不能留点香火!”张学富苦笑说到,乡下人要是没有香火,出门总觉得矮人一截,心中很不舒服,这不是不理国策,是观念问题。
“老张啊!我说句话你可能不信!”杨天呵呵笑到。他能理解张家人地心情。这事不能靠强硬手腕来解决。需要开导。
“村长说说!”较之老郑。张学富愿意听杨天这个村长说话。一来是他态度好。二来他是见过大世面地人。
“老古话称女孩子是千金。这是没有错地。你家有三个孙女。以后你和张力肯定会生活得很好。因为她们三个加起来就是三千金!问你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这里嫁女儿。礼金是多少?”杨天觉得说这个有点恶俗。但可能对乡下人比较有效。
“大概四五千块吧!”张学富皱皱眉。说到。所谓礼金是年轻男女结婚地时候。男方给女方地礼钱。
“等你地孙女长大了。礼金会变成三万。三个女儿嫁出去。你们能进账小十万!”杨天毫不夸张地说到。张学富地大孙女才五岁。等她长到二十五岁嫁人地时候。那已经是那个时候十万块算不了什么。男女完婚时地彩礼是有这个数地。
听杨天这样一说。不光是张学富。就连张力和蒋桃花也是一脸惊愕。这怎么可能?现在嫁女儿。礼金四五千。嫁妆就要花去两三千了。还能剩下什么。
“这个算不得什么,关键是我们老了靠谁去啊!”张学富不是很相信。
“您老了不是有张力吗?等张力老了,政府的养老政策就能养他了,试问一句,现在城里有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女儿,他们老了之后谁来养啊?”杨天反驳说到,声音很轻柔,老百姓是很好说话的,因此没必要吓唬他们。
张学富和张力夫妇对视少许,都是一脸惊愕,大概是觉得杨天说得很有道理。
“呵呵,可能您还是没看清楚,能养老送终的不光是儿子,女儿也是一样,您家没有女儿,可是您能看到啊,隔壁老汪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逢年过节,是女儿买东西享尽老汪还是儿子啊?我听说去年老汪因食道炎住院,住院费是四个女儿出的,儿子只不过是看护了一阵子罢了!”杨天和颜悦色,“所以啊,孝道在于个人,不一定是有儿子就能防老,养女儿了就是孤寡而终,陈家村老方,远近乡亲都知道他家的故事吧,五个儿子,现在老方年过七十了,还在外面要饭!”
“杨村长这话倒是有些道理!”张学富没吱声,张力点点头,他年纪不大,不是太古板。
“之所以一直盛行养儿能防老这句话,那是因为在旧社会,女儿嫁出去了就是人家的人了,不会过问娘家事,老一辈的养老问题都是儿子来承担,现在社会大变样了,时代在进步,儿子和女儿共同担负父母的养老问题,这点在农村可能还不是很普遍,但基本上能看出一些苗头了
天继续说到,老百姓之所以坚持要养儿子,老一辈是香火问题,而年轻一辈则是担心养老问题,因此年轻一辈比较容易开导,张学富他们估计很难接受。
“村长,其实我没什么,就是我爸爸!”张力苦笑。
“你这孩子,我这不也是为你着想吗,没儿子,老了没人送终,那都是你的问题!”张学富笑骂张力。
“这个问题好办,说句不好听的,把一个女儿招亲不就行了,孩子们始终都还在你们身边,这样你们总放心了吧?”杨天笑着说到,“想再生肯定是不行了,毕竟现在的政策不允许吗!”
杨天不想跟他们说什么计划生育是国策的大道理,说多了他们只会觉得这是一个硬纲领,根本不会明白这个政策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
“嗯,让我再想一想!”张学富愣了愣,猛抽了一根烟。
“想什么想,你当我们两个村长来是闹着玩的,这事你们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免得我们下次来又找不见你们!”老郑威。
“老郑,让张老再想想吧!”杨天蹙眉,然后笑着对张学富说到,“我天天都会去村部,你要是还想不通的话可以去村部找我,要不给我打个电话,我来这里和你再聊聊也行!”
“那好,真是麻烦村长了!”张学富和张力都是连连点头,几乎把老郑架空了,这让老郑很是郁闷。
“基层干部就是搞服务的,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我们,不要武断做事,这样容易对这个家庭造成莫大的伤害!”杨天起身,说完便要走。
“那真是谢谢了,村长,留下来吃午饭吧,我早上刚在河里打了鱼,很新鲜!”张学富一家都是极力挽留杨天,很诚恳。
“不好,村干部动不动就在村民家吃饭,这容易败坏风气!”杨天说了话带官腔的话,算是说给老郑听的。
“那行,你走好!”张学富一家送杨天出门,没人理会老郑,老郑黑着脸出门了,要是张家留他吃饭,他肯定不会推辞,因为他先前吓唬张家,就是这个意思,让他们请他吃饭,送礼。
杨天回村部了,看看还有什么事情,没事就回家陪杨宝夫妇吃饭。
老郑也跟过去了,一到村部就开始牢骚:“老古董,我看张学富是不进棺材不落泪!”
“老郑啊,基层干部还有一个名字叫服务干部,我们除了要带领他们家致富之外,还要让他们的思想进步,有些问题不是老一套方法能解决的!”杨天笑着说到,他现在是一心想帮村里谋展,否则他肯定会把老郑拱下去,新世纪的村长,他就不是那块料。
“那你说,张力蒋桃花小两口要是再生两三个孩子出来,我们怎么办?怎么向镇里报人口,怎么给他们办户口?”老郑黑着脸,杨天的存在真是让他一点威严都没有了,也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那你说,要是他们偷偷生个孩子送到外面,等孩子长大了再回来办户口,你能怎么办?抹杀这个孩子,还是把他们刑拘?”杨天反问,这个就不是硬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让他们思想开窍,他们胡来,对他们对孩子都没好处。
这种事情杨天见过,一些夫妇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生个儿子自己不敢养,让亲戚朋友代养,养大十几岁了再弄回来,村里能不接收了?
现在上面的政策是以人为本,还能依靠计划生育小分队拆房子这种手段来做事情?
老郑哑然,这的确是观念问题,观念问题不是强制手段能解决的,让老百姓怕不是问题,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乐意接受才是王道。
杨天已经看出来了,张学富一家是本分人,否则他们生完女儿之后,完全可以把女儿送掉,或是送到亲戚朋友家养,然后再继续生。
或者是小夫妻俩外出打工,生到儿子之后再回来,到时候村里能怎么办?
重在改变,而不是强制了事!
“那这事你盯着,上面追究起来你来负责!”老郑开始推诿。
“我是一村之长,是福是祸都是我来担!”杨天不芶言笑,要是连计划生育都抓不好,他还怎么抓展?
老郑闷哼一声,呼呼离去,杨天也没多理会,嘴中默默念着张学富的名字,心中长笑,那好,大村长上任第一件事就从张学富着手,把张学富打造成模范,力争彻底改变这一块乡亲的精神面貌,让计划生育问题不再是村里的难题。
ps:准时更新,小陌猛求推荐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卷七 圆梦之终卷 第309章 史上最牛妇联主任】………
划生育的事情村长要抓,不过也不能撇开妇联主任,是基层干部的主要成员,专门打理计划生育这一块。
红星村妇联主任王桂芳,年过四十,但长得还算清秀,大概是长期不干农活、家庭生活环境又好的原因,她的皮肤依旧白皙,若不是被眼角的皱眉出卖,很少有人能看出她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
王桂芳做人比较圆滑,担任妇联主任已经二十余年,因此在这一块很有一套,哪家小媳妇妇检,或是接生,都是她一手包办,现在住院生产在乡下也不是稀罕事了,因此帮联系医院的事也是她负责,很忙很有意义的一个人。
只是她的办事手法看似为百姓服务,但从中也落了不少好处,比如说前些年担当接生,喜酒喜烟喜糖再也难免,各家给的红包也不是小数目,少了她会不高兴,当然不是当面表露出来,但她能很委婉地让别人知道她不高兴。
基层干部当中,除了老郑,恐怕就数她最有钱,家里三个孩子上大学,还盖起了三层小洋楼,一百多平的店面和肉摊。
说到王桂芳这个妇联主任,村里很多人都觉得是一个闹剧,因为王桂芳年轻的时候和丈夫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很明显,最小的是儿子了,生这个儿子的时候,计划生育小分队对她和他丈夫的处置也是很严格的。
丈夫本来是红星村红星小学的老师,后来因为这事被撤职了,家里的店面也被砸过好几次。
但最终还是如意养下了儿子,他们夫妇俩也没有多少怨言,丈夫靠卖肉挣钱养家,她自己则是经营小杂货店。
后来王桂芳娘家在上面的关系把她弄成了妇联主任,一直到现在,大概是因为她自己曾经犯过这方面的错误,所以她对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门心思帮村里的小媳妇妇检、安胎和接生。
因此杨天想找她谈谈,让她去做张学富的思想工作。
初到王桂芳家地杂货店。咋一看还以为到了小型市。精致地装修。琳琅满目地货架。进进出出地顾客。尽管都是村里人。但买油盐酱醋、礼品都还是很花钱地。
“想买什么自己挑。我这里比别家东西都便宜!”一个中年胖子乐呵呵说到。他不认识杨天。杨天却是认识他。他就是王桂芳地丈夫。刘家兵。
“王主任在家吗?”杨天笑问。
就是新任村长杨村长对吧?快进来坐。快进来坐!”端详了少许。刘家兵认出了杨天。立马变得很客气。
“不了。来找王主任有点事情!”杨天慢步进去。王桂芳家地市有些模样。但和他地天天市比起来。差距还是有地。主要是没特色。不过在乡下开杂货店也不需要特色就是了。
在菜园。我去叫!”刘家兵脱下身上地卖猪肉穿地围裙快脱下。就要去后面地菜园找王桂芳。
乡下这样的生活环境很好,前面做生意,屋子后面弄一个小菜园,种菜,小日子很滋润。
“不用了,你忙吧,我自己去就行了,就是随便和她聊几句!”杨天理解一笑,然后慢步走向王桂芳家的菜园。
王桂芳是一个喜欢精致的女人,家里收拾得干净,菜园也是打理得很有头绪。
一见到杨天,王桂芳有些惊讶,估计还没村长来过她的园子,大多都是电话通知她去村部谈事情,这个样村长还真是独特。
“杨村长!”王桂芳正在种小白菜,这种白菜多在秋冬季节栽种,一般个把月就能拔回去吃了,味道很不错,营养也很丰富。
“种菜呢?这种白菜好啊,我最喜欢吃了,我的园子里也有种!不过我告诉你,先育苗后栽种就绕弯子了,直接播撒种子,一个月拔起来吃就是了!”杨天凑过去,也帮着栽种。
大概是由于种子的问题,因此王桂芳的小白菜一次性成熟的收成不好,需要栽种再施肥。
长,您还是种菜行家啊了,忘了,你是村里最先搞大棚蔬菜的高手,失敬失敬啊!”王桂芳掩面笑到,村妇到了四十多岁,还有她这样容貌的倒是少有,笑靥频频,宛如桂花。
“呵呵,王主任,今天找你主要是想跟你谈谈村里计划生育的问题,有些生家庭,你还是要出面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啊!”杨天见时机成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