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女教皇 斐涅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乐女教皇 斐涅薇-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申市图书馆是大夏国第三大图书馆,身为航运口岸的楚申市在生活节奏和科技应用上都显得非常快捷。所以,在这一座图书馆里,会有空调这种目前为止还是奢侈品的物件实际上并不是一件不能被理解的事情。

    而现在,背着自己的稿件和笔墨,又在书架里面挑了几本小说的成秋屏,正在桌子旁边闲逛,试图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

    什么叫做舒适的位置?要离空调近,又不能对着空调吹。要足够僻静没有人打搅,又不能安静到旁边一个人都没有。要够安稳,背靠一面墙壁之类的,但是最好别在墙角。这种位置一般都是很多人喜欢的,也不太好找,特别是在这个电脑尚未出现的时代,大部分人的娱乐方式是阅读,图书馆里人还真不少。

    抱着一摞书转悠了好半天,成秋屏才在三楼的某个角落找到了一个自己满意的位置,放下书和背包,坐下来。紧接着她就发现了这张桌子上贴着的一张便签纸。

    呀咧?占座的?这感觉怎么和大学自习室一样了啊?

    她不经意地朝着那张便签纸上看了过去,意料中觉得大概是某某时刻此位置有人之类的话语,但是出乎意料地,那上面写着的居然是两句现代诗:“驻足于此的陌生人。我们是否曾经在某处擦肩而过?”

    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起一点笑容,成秋屏觉得兴趣上来了。拥有一定物质基础之后,人们总是喜欢追求一点精神上的东西,对于古人来说。吟诗作对著书立说,而对于现代的人来说,方式就多了。但是通常也少有人会遇到这样飞这点风雅味道,又不会令人觉得中二小清新到过分的一纸便签。

    她倒是觉得。这样的举动,倒是在民国时期发生的比较多吧?就像是……笔友一样?

    从背包里掏出自己带过来的笔,成秋屏想了想。觉得自己应该在上面写点什么回应留下这一句话的人。但是又觉得自己要是就这么急切地写下去,倒是多了一点烟尘气,没有那种奇妙的味道了,所以她本来提起笔,又放了下来。还是决定在临走之前再写点话上去,在这之前,她还有剧本要写呢。

    当然。说是写剧本,实际上看看放在旁边的那一大摞闲书就知道今天成秋屏的工作效率会是怎么样的,就像是学生对父母说要电脑查资料,但是实际上嘛……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个托辞,反正拿到电脑之后查资料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啦小意思。不用在意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在刚刚到达大夏国的那段时期,成秋屏的生活是异常紧张的,在表面上看,大夏和华夏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要适应大夏的生活并不困难,但是不同的历史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成了不同的潜规则,这些不会真正出现在台面上的规则却是维系整个社会的重要规则,而作为一个穿越者,成秋屏却最容易踩雷。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最开始的时候,她就耗费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借此了解这个世界。那种为了阅读而阅读的状况下,成秋屏几乎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现在,已经基本融入了这个世界之后,她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也不会刻意挑选那些正经书了,小说诗歌之类倒成了首选。这倒是有助于让她理解大夏国的文化,通过这些信息,还能调整一下电影的表现方式,让成秋屏拍摄出来的影片更加契合大众的口味。

    这才叫做所谓的文化融合。

    这个世界上或许有人能够一心二用,只不过那个人大概不是成秋屏。说着是来写剧本,她摊开了本子放在面前,手里捏着笔,一边却翻开了一本小说放在一边。一开始还在写剧本,不过是抬起头来的时候去瞥一眼小说,到了后来,整个人却已经忘记了剧本这回事了。虽然依旧把笔捏在手里,但是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书上面,那可怜的剧本被压在书的底下,完全被成秋屏忘在脑后了。

    或许,穿越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阅读到另一批经典的著作?多一倍,同样经典精彩,这可是挣了。反正成秋屏是挑选那些最著名的小说来看的,也难怪不多时就被勾去了神思。优秀的作品总是很容易就吸引了人的注意的。

    等到成秋屏看完两本书,就看见窗户外边偷过来的光线已经是歪斜的了。她抬起手来打算看看时间的时候,愕然发现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如果不是现在还是夏日的话,外边就不应该还是敞亮的,毕竟这个时间在其他季节都快接近日落西山的时候了。对于自己一下子看书就看入了迷这件事,她倒是很淡定。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不过,那是在网络还没有真正兴起的时候。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成秋屏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去了。等到网络日益兴盛之后,人会变得复杂,快节奏的生活之下大多数人都会失去了慢慢阅读纸质书的耐性和闲心,也很难再感触到那种单纯的缓慢阅读的乐趣了,今天这么舒舒服服地在图书馆读了几本书,感觉上倒是颇有些怀念过去的日子呢。

    到了这个点,差不多也要准备回去了。之前和司机约好了五点半过来接她,正好回去吃晚餐。所以成秋屏站起来,先把那一摞书摆在一边,这是要借走看的。然后再收捡自己的笔和本子。

    这一个下午,本子上居然只留下了半页字迹。关键在于这半页的字迹上还被涂涂改改,其实认真深究的话,真正的内容才只有四五行了不起。这工作效率真是低下啊……如此感叹了一句,她把本子先放进包里,然后再度看着那张便签。

    总觉得应该好好应对,毕竟这是成秋屏第一次遇到这么有趣的事情,感觉上就好像是在海边捡到了一只漂流瓶,让人觉得异常兴奋,就好像是遇到了一个惊喜一样。但是要让成秋屏同样用类似的口气和话语回应的话,她又觉得这样真的优点矫情过头了。却又很希望自己留下的文字能够给对方一个深刻的印象,倒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大约只是因为对方给了自己一个惊喜,也希望给对方回报罢了。

    到底怎么做呢?成秋屏不可能耗费大量时间在这里,是时候要回去了。

    想了想,她终于有了主意,脸上露出一点坏笑。

    如何对付小清新?答案其实很简单。

    在这张便签纸上草草写下几个字,成秋屏看了看,嘿嘿笑了一会儿,紧接着把笔收好,背起背包,抱着书就往楼下去了。

    她不太清楚的一件事在于,楚申市图书馆和可以用几本书占一学期的位置的大学自习室终究是不同的,图书馆每天闭馆之后都会有人来清扫的,而被贴在桌面上的便签纸,是一定会被撕掉的。这张标签只能是她来之前贴在这里的。但是如果对方明天再来,就不会看见便签上面的字,如果要得到信息,就只能在成秋屏走之后再来一趟。早上来一次,晚上来一次,图书馆是这么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吗?在这里贴上这张纸的人,到底是谁,做这些事情是个什么意思呢?

    图书馆在晚上九点闭馆。而过了七点,基本上馆内的人就陆陆续续离开了。但是在八点钟的时候,一个人走进了图书馆,不是去找书,也没有还书,这个人非常有目的性地直奔几张桌子过去,从桌子上面拿走了什么东西。等到这个人从成秋屏坐过的那张桌子面前撕起便签纸的时候,不由哑然。

    原本,那张便签纸上写着“驻足于此的陌生人,我们是否曾经在某处擦肩而过?”这么一句话。

    而现在,在这行干净的字迹下面,被人写上了两个潦草的字。

    “你猜?”

    真是够促狭的。在这个人拿走的其他便签纸上同样写了一些话,也同样有人回应了,但是多半都是用一些同样优美而诗意的话语进行回应,却没有人像是这样,一点都没有文雅的味道,却偏偏让人觉得分外有趣。

      
   
第252章便签纸上对话



    成秋屏第二天还是去了图书馆,坐的是前一天的老位置。这一次,她依旧看见了一张便签纸。不过便签纸上写的东西有了变化,没有回应她那胡来的“你猜”两个字,而是另外一行在成秋屏看来……真是够矫情的话。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

    这两句话,和地球上面的一位诗人写下的一首诗却是一模一样的,全诗的基调偏于阴暗,说的是无数让人沮丧难过的事实。而另外一位女诗人曾经对这首诗有应和,应和的诗就显得激昂而向上了。一般人理所当然会觉得女诗人的应和反驳显得非常有意思,让人觉得精神振奋,不过文艺青年们总是觉得女诗人的应和纯粹就是一种“主义”,是为了展现某种态度而写,反倒是原诗作才叫做真正的“诗”。

    成秋屏一直觉得这纯粹就是文艺青年们活得太舒服了的缘故。虽然她能够理解属于文人的多愁善感和敏感,这就是很多人灵感和天赋的来源。但是一些人实际上明明并不需要这样的灵感,但却非要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非要提出一点观念,表现自己的某种颓废和低沉,好像这样才叫做真正是诗人一样。对此成秋屏是非常不屑的。过分的标榜自我和特立独行是一种十分没有大脑的行为。在面对这样的两句话的时候,她可没有心情如哪位女诗人一样对这两句话进行回应,还显得那么热诚而昂扬,对于这种事情,后世的吐槽大军们已经告诉了大家应该怎么做,成秋屏到底还是给了对方一点面子的,所以虽然因为完全不认识这个人而有些肆无忌惮,但她还是非常干脆地在上面题下了两个字——“矫情!”说来。那个感叹号打得特别大,她还特别注意地把这个符号描了又描呢。

    本来就没有把则见识看得非常重,所以回去之后成秋屏谈到了自己最近几天看的书,甚至是不会太注意自己暴露了她从未看过这些实际上很多人从小就阅读的名著的事实——面对易水舆,她总是非常坦诚而信任对方的。但她并没有提起自己这两天和那张便签纸的书写者一两句话的交流,只是因为不太在意罢了。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成秋屏已经形成了到了图书馆之后就直奔那个固定的位置的习惯,倒是非常巧,这个位置往往是没有人的,即使其他地方显得有些拥挤。这里还是非常清静,对于这一点,成秋屏倒是非常庆幸。也很高兴自己能够有这么好的运气。

    当然,到了图书馆之后先看看是不是有新的便签这一点是必要的。

    还没有放下自己带来的背包,成秋屏就先低下头去看桌面。那上面果然又是一张新的便签,这一次,便签纸上写着:“理想已经死了。在这个无法飞翔的时代。”

    真是从满了跳跃性思维的一句话,前半句理想已死好歹还有点味道,不过对于在后世见惯了动辄危言耸听的各种话语的成秋屏而言,倒是没有什么感觉。而后半句……说真的,把成秋屏给看笑了。这年头的文艺青年是不是都喜欢拿飞翔来比喻一切,把所有问题归结到时代上面?什么毛病。

    不过成秋屏好歹还是知道对方的大概意思的。其实就是要表现对方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难过和愤懑,不过文艺青年的通病就是要把自我膨胀成整个世界,于是出口就是说理想死了。

    因为觉得这句话着实很好玩。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乐趣,所以成秋屏对这一句话的回应终于稍微长了一点,这一次用了她五个字,依旧是敷衍一样的潦草字迹,写的是:“吃饱了撑的。”在句末。他用的是句号,冷艳高贵十分正式的句号。画得十分圆润。也不知道对方看见这个句号会有什么感觉呢?

    这一天,成秋屏回去之后,在餐桌上终于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讲给了易水舆听。

    当然,如果仅仅是看易水舆的反应的话,是看不出来他对一件事有什么看法的。这家伙永远都是那一副微笑的模样,给人的第一印象永远是温柔体贴的,但是和他相识久了之后,成秋屏不会以为易水舆仅仅是个性格柔软的人。要是易水舆真是这个性格的话,易家的家主这个位置他怎么能够安稳地坐着?就是易家的人丁稀少,还有诸多敌对方面和易家争斗呢。说白了,这家伙多多少少有点腹黑,颇有些笑面虎的味道在里面。

    本来成秋屏就没有想过易水舆会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在她看来,在便签纸上写两个字也不是什么大事,她又不用支票不担心签名问题,对便签纸上的话加以批驳,本来就是一种闲趣儿罢了。

    到了第四天,成秋屏是充满了兴趣地等待着看便签纸上的东西,有点出乎意料,又觉得是理所当然地,这张便签纸上写下的东西远不如之前几天的那么简短,倒是显得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