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女教皇 斐涅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乐女教皇 斐涅薇-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喜欢。

    等到李思思说完话,轮到她们唱歌了,这群姑娘们才严肃了起来。根据之前的安排,第一个上去的女孩凑到了话筒前面,学着李思思的样子打开话筒。一边的工作人员立刻打开了伴奏,她就和着这调子唱了起来。

    “好,卡!商如上去,伴奏换碟快进。”成秋屏掌握着整体的进度。或许是因为之前的集训起了效果,第一幕的演员们表现得非常自然。虽然是完全和外界无关,还没有透露出整个社会形态的一出戏。却硬生生在她们行动举止中就透露了许多的信息。天真的举止来自于还有很大一部分淳朴的社会,眉宇间不由自主沾染的一点风尘气是因为生存环境,但是行动之前别有一股柔软中带着坚毅的味道。她们本来就代表着奇女子的存在。

    在后期剪辑中,第一个姑娘开口唱之后,画面就会被切换到听广播的人们那里。成秋屏选择的地点是一间茶楼,这是最能体现清末民初到民末这一段时间华夏的社会形态的地点。这间茶楼实现已经布置好了,最让成秋屏满意的不是那一群在集训之后个个演戏都有点出神入化感觉的龙套演员们,而是她刻意交代好的一张糊在柱子上,写着“莫谈国事”四个字的纸。

    实际上这四个字对于清末一段的时间更加贴切,但是身为一个后世人,这四个字摆在这里,和没有这四个字的茶楼味道完全不同,整体感觉简直就是画龙点睛。所以即使这四个字原意不是这么回事,最终成秋屏还是用了。不过这张纸被做旧了,就像是挂上去好多年没搭理过那样子,脏污而卷曲。

    茶楼部分,是对成秋屏要展现的民国大时代的缩影,她预备借鉴鲁迅的《药》中间的一些形象,华老栓、康大叔、夏三爷。事实证明,真正直击人心的作品即使过了几十年也不会忘记,就比如说这一篇《药》,成秋屏虽然记不大清楚具体描写之类,却记得里面那些非常有特色的人物。寥寥几个人物,将一个社会阶层描写得淋漓尽致。成秋屏没有这个本事,顶多参考一二。当然,在这部电影中,一开头是不会出现刽子手这样的角色的。她预定采用黄包车夫、鞋匠、前清旗人、洋人买办、民族企业家这几个代表性的角色来描画这个社会。

    剧本有预留,所以在一开始集训的时候就已经设定了相应的角色,而他们平时在集训地的茶楼里也经常做一些谈论,应付起这样的场面来,倒是得心应手。

    不过,这些镜头的拍摄还是要放在解决完电台这段镜头之后。通常而言,成秋屏虽然严格,但是手下演员水准高,ng次数大多时候不算太多,除非是极度重要的镜头。就像是商如唱出“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这句歌词这一截儿,倒不是她的表演有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歌声。

    商如歌女出身,唱歌的功底是不差的,但是她唱歌的方式比较偏向柔美型,和周旋的独特音色有不同。被人喜欢是可能,但是要说一炮而红大约还是难以被人接受的。所以,就这么一句,她一定要唱好,唱到让人惊艳的地步。

    这个问题不是电影画面的问题,所以成秋屏只能让越离澜这位专业人士来做。但是,为了这个画面的完美。成秋屏还不能够单纯录制声音,反复做修正,只能让声音和画面同步录制,让画面显得自然,不至于有一种微妙的不协调感。

    这样反复的拍摄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对于当事人商如来说是这样,对于摄像机后面盯着的成秋屏也是这样。但是为了最完美的效果,再怎么折磨也要继续。甚至于成秋屏做好了今天不能拍摄完,明天继续,后天继续的准备。

    其实还好,至少只是这么一句高要求。不是录制唱片一样反反复复几百次,一首歌录几百遍的情况。

    不过还好,商如很有灵性。被点拨了几次之后终于找到了成秋屏意想中的那种味道,总算是把这一句歌词唱得动人心魄。

    开始拍摄是吃过午饭,但是这一遍一遍唱下来,等到最后成秋屏终于满意,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等到成秋屏终于表示就这样不用再拍了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也不知道是为了这一句真是极度经验的唱腔,还是为了终于可以结束今天的工作大家去吃饭。

    好吧,遇到一个工作狂的上司,总有一些不可言说的悲哀的。身为魔鬼上司的成秋屏也自知理亏,当即宣布请客吃饭以弥补大家的心理创伤。

    至于吃什么?大家都在叽叽喳喳,只有商如一个人沉默不语。抱着装着温水的杯子微笑。没办法,她唱了太多,为了不伤嗓子。只能少说话了,她嘴里还含着一口温水慢慢往下吞咽呢。

    见她这个样子,成秋屏心里也有点愧疚。她经常兴头上来就忽视很多东西,也难为商如陪着她这样耗了。

    “等到餐厅让他们给你一碗面汤吧,晚上一碗汤面可以护嗓。古稀之年的声音还能很清脆。”她这样说,这个房子来自于华夏的一位老牌歌唱家。这位歌唱家的声音直到年迈都一直如黄鹂一样清脆动听。方法就是每天早晚喝一碗温热的面汤。

    商如微笑点头,接受了成秋屏的关心。

    此时的剧组成员们都很激动,一群人被封闭训练了两个多月时间,今天早上才被放出来,而且出来之后马上就是拍摄,属于正事,基本就没人和家人联系之类的,现在都忙着给消息了。而且和外界隔离了这么久,以前见惯的东西现在说起来也新鲜了。只是大家都知道成秋屏集训的意思,即使是在没有管束的情况下,还是自觉地按照着这几十天时间培养出来的习惯行为处事。做一些不符合角色的行为的时候,也是避开其他人的。

    然后,在晚上吃饭的时候,曹桓曹董,终于在百忙之中拨冗前来探班兼蹭饭了。

    成秋屏表示无所谓,虽然说是她请客,但是给钱的是易水舆。只是他们的合作是在《洪荒之封神演义》的部分,现在这部电影大家是竞争关系才对吧?按照曹桓这家伙翻脸不认人的习惯,居然会在这个时候靠过来?还真是让人惊讶。

     
   
   
第200章 狗血家庭

      正因为成秋屏对于曹桓的认识,所以当对方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的第一句话非常不近人情:

    “你来做什么?”

    虽然说她的口气不算生硬,顶多和“今天吃了吗”差不多的味道,被这么一句话顶着,曹桓还是做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当然,这个表情假惺惺的。除了让一群跟过来的演员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偷笑一下并且八卦这群大佬之间的交流方式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换回来的不过是成秋屏那个浅浅的眼神。

    剧组好几十号人,又不是在大排档吃饭,一群人是没有坐在一起的,既然曹桓要谈事,成秋屏就拉着他进了包厢。规矩还是要立起来的,说来她和曹桓多少算是朋友——嗯,酒肉朋友?——但是在这之上,他们更进一步应该算是合作者和竞争对手,两个人商量的事情更多情况下也是公司之间的问题,注意到这一点的成秋屏很少在大庭广众下和曹桓说稍微严肃一点的问题。而曹桓突然过来找自己,也不可能是单纯蹭饭吧?

    “说吧,有什么事?”服务员上了开胃的凉菜,成秋屏又点了茉莉花茶让对方倒上,然后才问曹桓。

    曹桓看了看空荡荡的桌子和桌子旁边的一圈没人的椅子,瞥了坐在自己旁边的成秋屏一眼,忽而笑了,然后说:“没事就不能找你了?”

    懒得去吐槽他这句话多么怨妇腔,成秋屏直白地翻了个白眼,“按照有些报纸报道的,作为金龙奖登顶的电影女王,我一部电影几千万,分分钟多少钱上下,哪有闲时间陪你磕牙?快点,有话直说。作为导演我还要去团结剧组成员,这边陪着你在包厢里浪费时间一点都不利于团结。”

    这话说得。真是够俏皮。曹桓却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闲扯淡似的又把话题拉到另一边去:“易水舆没有跟着你?平时如果这个时间的话,他都会守着你吧?”

    “户主今天有事,所以只是把司机派了过来。”成秋屏回答。作为易水舆户口本上与户主关系一栏被填写为“兄妹”的人,成秋屏总觉得户主先生是纯粹把自己当女儿养了似的。当然,因为成秋屏一直以来就不是个未成年人的感觉。同时又表现得极有能力,基本上来说,在她周围的人从来都不会管她做一些不适合她现在的年纪做的各事。比方说管理公司啊,不上学啊,做各种投资之类的。因为事实证明成秋屏需要的不是像是将她当做不懂事的孩子一样的对待。而是对等的交流和沟通。

    说是这么说,成秋屏还是很敏感地发现了易水舆在对待她的时候的一些下意识的习惯。

    比方说,早期的时候他试图设立一个门禁。晚上太晚了之后就不让成秋屏出门了。但是经常是这个典礼那个首映式都在晚上,所以到了后来,他虽然不会管束她在外面呆都很晚之类的,但是通常六点之后,他就会出现在旁边,就像今天这样有事的情况,也会提前让人过来守着一点,天知道其实成秋屏身边是常年有两个保镖在的。同样。成秋屏周围的人,易水舆通常都会安排女性,除非是演员之类不得不接触的情况他会避免其他男性接近她。这些习惯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给人的感觉都好像是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女儿的味道。

    当然。这些话成秋屏是没给易水舆说过的,别人关心而已,她还非要把什么都说白了吗?那未免太不识抬举了。

    不过。私底下如这样将易水舆称呼为“户主”来调侃的事情,成秋屏是没有少做的。

    就是曹桓在听到她这样说的时候,也不由呆了一下,然后笑了出来。只是这个笑容,给人的感觉有点奇怪。至少成秋屏觉得这家伙不是因为这句话很好笑才在笑,更多的是另外一种好像发现了什么事情对自己有利一样的笑。有点阴测测的。

    好吧,反正这家伙一贯的表情都是这样阴测测的。成秋屏也不以为意。抬起手在曹桓面前挥舞了一下,叫道:“魂归来兮,你到底有什么事情找我?”

    曹桓好容易收敛了笑意,但眉目舒展明显是心情极好的样子,拍了拍手回答她:“其实也不是一件大事,你也知道易家和曹家的事情吧?”

    真不好意思,她还真不知道,除了知道易家和曹家不太对付,所以易水舆和曹桓也是亦敌亦友的味道之外,就只知道这是两个世家贵族了。

    但是成秋屏当然不可能这样说出来,虽然大家都知道她有点常识缺乏,但还不会有几个人猜到她是穿越的这一点。毕竟这太不科学了,谁会想那么多呢?所以成秋屏只是点了点头,这个动作会让人往自己想的方向理解,却不会对她造成麻烦。

    果然,曹桓见她这样点头了之后,就非常顺溜地继续往下说了:“易家和曹家都算是人丁单薄,所以对于血脉看得比较重。不过,易家的家风还不错,而曹家在前几代出了不少丑事。我曾经有个姑姑,从小脑子就不大清醒,因为喜欢上一个男人,家里刚刚表示了不太赞同的态度她就直接和人私奔了。”

    成秋屏挑起眉,有点诧异。私奔?说起来虽然是狗血的情节,但是放在现实中可不是那么一回事。曹桓的姑姑,按照年纪来说,私奔的时间还要往前推十几二十年吧?这几十年时间来日新月异女性的地位不断抬升,现在私奔气死顶多被人指点一下,甚至还会被说是有勇气追求自由。但是在十几年之前,私奔这种事可不是那么简单。而那时候如曹家或者易家这样的身份,家里的女性教养应该很被重视才对?

    见成秋屏这个表情,曹桓无奈地勾了勾唇角,“人丁稀少,所以受宠。我那个姑姑是个不晓事的。”

    哦啊,理解了。成秋屏了然。被宠坏了不懂事的女孩。

    “碍于当时的风气,家里找了一阵之后就没有继续找了,但是在前端时间,准确地说是一周之前,出现了一个身上带着我姑姑信物的男性。调查的结果是,这家伙是我的堂弟。”

    “我之前就说过,无论是曹家还是易家都注重血脉,所以我不能放任他就这么不管了。但是这个所谓的堂弟实在有点不着调,男子汉大丈夫的,完全不能自立,靠着一张脸招摇撞骗。这种人我不会直接将他认下来。”

    听了这么多,怎么都是曹家的狗血故事?重点呢?成秋屏敲了敲桌子,问:“然后呢?”说到底她还是有点八卦的,在这个时候,挺有听下去的*的。

    “我这边有一个消息,他觉得演员这个行业很适合他。准确地说,是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