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湘人:湖南人是天下的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读湘人:湖南人是天下的胆-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奖亲樱芭!保ㄇ桑┥嗳缁桑悴继煜拢跋焐钤丁CΤ龈咄剑碜娴酪恢杂腥绱嗣靡嬗谒牡际橙谩�
  当时佛道分南北两宗。道一禅师曾在南岳结庵,恪守北宗修炼“法则”,每天独坐在岩上禅定,很少与人交往。一天,南宗怀让禅师拿着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石砖,在离道一禅定不远的地方磨了起来。道一心生纳闷,这位相貌超凡,神态不俗的老头儿举止有些怪异,定有蹊跷,便问:“磨石砖作什么?”怀让回答说:“把它磨成镜子。”道一不以为然:“砖怎么能磨成镜子。”怀让于是说:“既然石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你坐禅怎能成佛!”道一觉得说得在理,便向怀让请教。
  怀让指着自己的脑袋问道一:“如果你赶牛车,车不动,是用鞭子打车呢?还是抽牛?”道一一时接不上话。怀让见时机成熟,便开导他说:“禅是坐不出来的,佛也是坐不出来的。”从这后,道一便拜怀让为师,专修“我心即佛”、“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道一学有所成,待怀让禅师圆寂后,便去了江西南昌开元寺,开门纳徒。
  怀让另一位徒弟叫石头希迁。希迁年轻时就果敢刚毅,很有自信心。他不赞同民间迷信神祠,定期宰牛酌酒净水之类的祭祀活动。每逢这时,他常去捣腾,或毁祠或夺牛。之后他去了广东曲江县双峰山下宝林寺,投奔在南宗六祖慧能门下,受度为沙弥。(出家男子受十戒,其一般年龄在20岁以下的,称沙弥。年龄在20岁以上,受俱足戒称比丘。)
  同在慧能门下的还有怀让与行思两师兄。慧能圆归时,怀让已“成佛在心”,而已20出头的希迁连“比丘”都不是。希迁跟随师兄行思禅师几年后,被推荐给了已在南岳参禅论道做主持的怀让,经过一番锻炼后,再回行思禅师那里“穿师”(写“毕业论文”之类),得法后返南岳,在一石头上结庵而居,广收门徒,时人多称他为石头和尚。石头希迁与马祖道一称“并世二大士”。
  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要。由此,当时的门徒(学生)不是向江西马大师问道,就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于是就起用了“江西”与“湖南”前一字而成的“江湖”。后来又有了大“江湖”之说,长江与洞庭湖(长江为大江,洞庭为大湖)。看来,怀让与他两个徒弟算是湖南最早的江湖客了。
  惟楚有胆
  湖南人胆大且张狂,生怕人家不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山门前的这副楹联,就像如今的“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广告一样,家喻户晓。这是湖南人的广告词,也是湖南人的形象推广。
  说起这副名联,还有一段来历:
  清嘉庆年间的深秋,整修一新的岳麓书院与满山的红枫一同燃烧着。书院通往麓峰的小径没入血色之中,幽寂的青石台沿,落叶声声。山长袁名曜(?—1835,任期1812—1817),反背着双手,百思不得其解,他正为书院门联的事愁着呢。“惟楚有才”,上联已出手,下联始终没个回应。搞群众运动是湖南人的强项。于是山长敲响了书院那节噙有青铜的铸铁(钟),命诸生集合,应“对”下联。有个名叫张中阶的贡生,刚来书院不久,倚着后墙一兜已有六百余岁树龄的“朱子樟”,大呼“于斯为盛”! 。。

纵横江湖:有胆走天下(2)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舍我其谁,豪气干云,绝了!
  袁名曜亲自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书丹,落擢镌刻檀香木板上,张挂于岳麓书院大门。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为“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这里的“惟”与“于”不是语助词,此联也不是“楚有才啊,斯为盛哦”。湖南人没从有过这般娘娘腔!“这里也只有这里人才百出,群英荟萃!”自负张狂的湖南人从不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将这口号大红灯笼高高挂,艳如麓山峰顶的朝阳,临照着一只又一只带露的白鹤,扑打着胆气与豪侠的双翼,背负着湛蓝的天空,从湖湘大地起飞,不管沙洲多冷,不管崇山多峻,先贤所指,我心飞翔。
  袖里青蛇胆气粗
  吕纯阳或人或仙,或儒或道,还是唐朝的那些事。这个进士,这个七品小官,这个酒色财气的浪子,这个连狗也要咬几口的吕洞宾,最后还是撇下了曾经谑戏的小蜜白牡丹,带妻去了河中府永乐镇(今山西芮城县)两个山洞里,禅定修仙。“大成”之后云游四方,普度众生,实在的一个江湖客。
  湖湘产美女也产美酒,那些吏耶儒耶诗耶来了的都要醉,没醉也要装。李白来了,喝够了还要到天边沽酒赊月,恣意张狂,也许醉有几分,醉得深沉。
  醉了就没有走的意思。
  因山,因水,因酒,因胆。四山一岳,三湘四水的湖湘,在吕纯阳的眼里,全是虎虎生风的美酒。“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洞庭楚泽,把酒临风,一醉再醉。最后躺在岳阳楼边的窝棚里,那窝棚就成了一座亭子,亭称吕仙亭。于是,满酒的风度,神态飘逸的他,酒卧在岳阳楼右手边三醉亭嵌有虎皮的香樟卧榻之上,“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吟诗把酒,无我无人。”一手举杯,一手持书,一眼对酒,一眼看书,神态十分江湖。
  “穷山恶水出刁民”。几千年前湖南就被中原的孔孟夫子们讥笑为“南蛮厥舌之人”。地理不利,冷热两极,阴雨绵绵,潮湿晦霉。穷山恶水,养不起人,加上大家都是蛮子,谁也不让谁,窝里僧多粥少随来的争斗,两败俱伤的人们,在教训中作出了最明智的选择,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另辟蹊径,远走他乡,浪迹江湖闯天下,只要自个儿高兴。
  杨度(1874—1931)算是一个。
  说杨度是老江湖他肯定不高兴,因为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共产党人。在1929年这年份上,杨度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加入地下共产党。其时有人说他投机,他反驳说:“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这是实话,周遭一片杀机,躲还来不及,他却往刀尖上闯,哪是投机?!杨度行走江湖,像这样“闯刀尖”的事,一生中远不止这一次。终其一生“曲折坎坷”四字哪能了得。他是“血泪筑就”人生长城,胆气不灭,精神不死。“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是他的座右铭。
  杨度,出生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他是湖南江湖客中的“奇者”,不同时段身肩不同主义,个性中人,颇具争议。
  杨度家底是农民,他伯父因在湘军混过事,后当了个“镇使”的官,他与妹妹杨庄便靠在伯父名下。早年,杨度师从湘军主帅曾国藩的“记账人”王辏г耍硇挠凇暗弁踔酢薄M攀π质Φ苡邢氖偬铩酥竿吠印⒀钊瘛⒘豕獾凇⒘蹀褚弧⑵氚资取�

纵横江湖:有胆走天下(3)
光绪戊戌年,即1898年,湖南新政,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梁启超在长沙办时务学堂,杨度跟蔡艮寅与刘揆一等同在一起听课,讨论国事。新时代的洋风将杨度的兴趣吹转了向,他抱定“新学”宗旨,不顾王辏г说娜白瑁�1902年瞒着老师自费留学日本。这时期,湖南在日留学生颇多,他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速成班,与来自长沙的黄克强(黄兴)同学。1903年“速成”后回国,杨度被保荐入京参加新开的经济特科进士考试,初取一等第二名。一等第一名是未来的北洋政府的财长、杨的同事和政敌梁士诒。梁士诒这个名字被传走了样,成“梁头康尾”,“康梁”因戊戌变法,为慈禧太后所嫉恨,所以,梁士诒被除名。“尾巴”杨度自然好不了多少,清廷暗地调查,还发现杨度是“湖南师范生”,在日期间攻讦过大清,发表过一大堆不满清廷的言论,由此推定与革命党唐才常等人有染,于是革掉其“亚军”资格,还下了通缉令。
  杨度再避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作《湖南少年歌》,“我本湖南人,唱作湖南歌。”“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一口的湖南武侠行腔。在日本,他不仅与梁启超合拍,还与蔡锷“最善”,后来,同桌的你中还添上了女权先锋唐群英。陈天华蹈海时,杨度已是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了。他不赞成孙的革命思想,但他将黄兴介绍给孙中山,促成孙黄合作。不久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力邀杨度参加,他拒绝参加,他坚持走自己铺就的“阳光道”——君主立宪救国。被誉为晚清朝廷“宪政专家”。
  将大清送走,命名为“辛亥革命”,湖南人是绝对主力,后来又来了个放着总统不当一心想做皇帝的袁世凯。复辟就要打倒,掀翻袁世凯的是一班擅长文攻武卫的湖南人。武方面主要是蔡锷,文方面是杨度。有人撰文说,为袁世凯搬来第一块墓砖的捷足者则另有其人,他就是杨度,正是这位政治操盘手摇唇鼓舌,助袁世凯登上极峰,也坠落渊谷。杨度为“帝制祸首”,杨度是袁世凯的头号掘墓人,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这位过于自信的理想主义政治操盘手,在政治上走的是一条黑路,一条通往坟场的路,一条通往地狱的路,他却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道德勇气。与那些利禄之徒相比,个性过于执拗的杨度根本不是一路人。
  湖南人就是这样。民国6年(1917年)张勋复辟,邀请杨度入京参加,被他拒绝,还发布新闻,称披发入山,学佛参禅。他认为禅的基本精神就是无我,提出“无我主义”的“新佛教论”。他相信醉了的吕洞宾是彻底的“无我”。
  君主立宪失败后,杨度的政治主张逐渐转向*共和。1922年,陈炯明叛乱,他受孙中山委托,作为中山特使,通过夏寿田游说曹锟(夏寿田此时是曹的秘书),制止吴佩孚援陈,帮助孙中山渡过政治危机。孙说:“杨度可人,能履行政治家诺言”(指东京时言)。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孙中山特电告全党,称杨度“此次来归,志坚金石,幸勿以往见疑”。
  此后杨度在山东张宗昌那里策应过北伐,张宗昌对杨度也言听计从,只有杨度曾为新闻记者林白水求情时,张宗昌才答应。他开始和一些共产党员交往,且于民国16年(1927)在北京设法营救李大钊。民国17年(1928),寓居上海,佯以卖字画为生,为杜月笙门下“清客”,为共产党提供过不少情报。加入中国互济会,捐助过一笔不菲的经费。杨度的最后的一篇文章是为杜月笙写的《杜氏家祠记》。
  民国20年(1931)他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葬上海外国公墓。伍豪、潘汉年前往吊唁。杨度病中自题挽联: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当然有后来人。杨度身后与周边有一串湖南的江湖客:王辏г恕⒀钊瘛⒘豕獾凇⒘蹀褚弧⑵氚资⑻匪猛⑿芟A洹⑻撇懦!⒘浩舫⒉挑抟⒔勾锓濉⒒瓶饲浚ɑ菩耍⒉田伞⒊绿旎�
  杨度还有个湘潭老乡毛泽东,虽说有些辈分之差(毛小杨度19岁),但他们间彼此极为关注对方。毛泽东崇拜过杨度。杨度怀疑毛泽东杀了他老爷子。不过,桥还桥,路是路,杨度入了共产党,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
  湖南江湖客个个英雄好汉,人人气壮山河,位位袖里青蛇。
  浪迹江湖
  浏阳河穿林涉涧,九曲潆洄,水碧沙清,浏阳河岸稻香四溢,烟花不夜。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湘潭县哪,出了个毛主席……
  这首歌的关键词:九道湾。湘潭县。毛泽东。这首歌听起来还一种感受——江湖味。
  浏阳河是英雄的河,亘古至今几千年,流淌着民族的魂与英豪的胆汁。
  那个好任侠,喜剑术,一生博览群书,游历中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谭嗣同。
  那个用自己头颅换湖南百姓平安的焦达峰,以及身边“烟花不息”的江湖客。
  秋天火焰中响起的第一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