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成本太高。所以在我们所分析的每一个问题中不但要确定参照系和观测者,还要确定相对应的精确度。

  但在工程技术领域和科学界需要的精确度要高一些,但具体到项目的时候所需要的精确度也是有讲究的,也不是精确度越高越好,精确度太高成本过高,所以只取相应的精确度。

  但是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计算机的采用使得分析成本大大下降,当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之后可以把它变成相关的软件,一般的人不需要再具备数理分析的能力就可以使用了,这样,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复杂的数学模型不再那么复杂,因为他们要的只是结果。

  在另外一个领域中,比如理论科学界,他们追求能够达到的最高的精确度,但往往会发现有阻碍。这就是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我在上篇是这样说的:精确度越高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即使你能够不计成本提高精确度你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完全的事物本质的结论,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你根本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

  如何理解不确定因素呢?量子力学里是这样说的:你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准确,你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果不深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领域来解释不确定因素,比如观测股票市场,你会发现在宏观面上是有规律的,但你如果深入下去,比如精确到某一时刻的价格,你会发现精确度越高越没有规律,因为这里面人性的不确定因素占了很大程度。基本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请看下一篇: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三
前面的文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那么这一篇我们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世界有没有规律。也就是说有没有真理。

  我们先不管自然界是否存在规律,先来看相对于人类而言规律是怎么产生的。人类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仪器来观察或者观测世界,也就是说参照系是人类,观测者也是人类,唯一有变化的是精确度,观测得越仔细,测量仪器越精确,精确度越高。但是不管你怎么提高精确度都不可能完全观察到事物的本质。这句话应该很好理解,比如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这是科学手段中最为常见的手段,你可以找一把尺来测量,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会有误差,你如果想更为精确,可以找更精确的尺,比如精度更高的千分尺等,但可以肯定的是还是有误差。就算你使用人类目前最为精确的激光测量,也同样存在误差。所以观测是相对精确的。

  那么规律或者说我们人类认识到的那些定律是怎么来的呢?是基于观测的,比如我们发现的任何一个规律都是先通过观测,然后在这些观测的基础上查找它的规律,最后用观测的手段来实证。从数学的方法上来看,我们是先把观测的结果用数字或者坐标标好,然后把它们用线条或数字联起来,最后找一个数学公式或者函数来描述它。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点都被观测到了,我们只是观测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是实证了其中的一部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任何人类发现的规律都没有被完全的实证,也是不够精确的。

  其次,人类发现的任何一个规律都是在相关的较为理想的条件下发现的。我们都知道物理学实验都是在非常理想的,几乎与环境割裂的情况下实施的。具体到较为复杂的自然界环境下,科学的定律往往只是得到近似的结果。在工程学领域,精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具体实施的情况下,都要求表明实施的精度,这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近似值。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自然界是一个相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没有一个科学定律可以描述这个整体。所有的科学定律都是在割裂这个整体的条件下得到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得到的任何规律或者说真理都是相对的。

  上面是指精确度,那么规律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又有什么表现呢?以人类为观测者,精确度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参照系是在地球上,你迈开大步朝前走,沿直线运动,从北极走到南极,相对于参照系来讲就是直线运动。而对于一个不在地球上的参照系来看,你是在作圆周运动。而规律在不同的体系下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象地球的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相对论的四维空间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再比如:我在数学的相对性一文中提到的:现在,数学家看法变了,没有什么自明之理。即使有,也不必要求数学公理是真理。数学公理是对数学对象的性质的约定。什么是直线,直线就是满足我的这几条公理的某种东西。满足欧几里得公理,叫欧氏直线,满足罗巴切夫斯基公理,叫罗氏直线,等等。对公理看法的这种进步,大大解放了数学家的思维。现代数学中各种公理系统层出不穷。谁也不说谁的公理不对。不过,有些公理系统很有用,很受欢迎。有些公理系统没什么用,  “束之高阁,并不实行”,建立之后渐渐按人们忘了,甚至没有人注意它。在这个例子中,参照系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

  我们谈到了精确度的不同和参照系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那么观测者的不同呢?有人也许觉得奇怪,在相对哲学的模型中观测者本身也是可以作为参照系的一种来描述的,作者单独描述所谓的观测者有什么用意?当然有,因为观测者很特殊,只有人类才可以成为观测者,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或者智能作为人类之外的观测者,即使有,相对于人类而言也是无法沟通与交流的,所以没有意义。

  但为了解释世界有没有规律这个命题作者一定要改变观测者,尽管这种改变没有意义,实际上这种改变也是以人类的视角来幻想改变后的观测者眼中的情况。

  我们知道狗这样的生物的眼睛是不能感受彩色的,但嗅觉却高度发达。如果把狗作为观测者来观察这个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规律呢?那么首先牛顿发现白光是由多种彩色光组成的在狗看来没有意义。或许他们会对火车以每小时60公里前进之后所留下的气味感兴趣,进而得到一个60公里前进的火车留下的气味浓淡变化的物理学定律。

  其他生物比如蝙蝠,几乎没有视觉,完全靠回声定位来感受世界,那么它们会发现什么样的物理学定律呢?或许他们对你的内脏感兴趣,因为超声波可以穿透人类的身体并反射回来形成图象。我们看见另外的一个人是视觉上的,而蝙蝠却看见的是一堆内脏。或许它们的医学较为发达。一个60公里前进的火车在蝙蝠眼中是什么样呢?也许他们回发表一篇关于前进中的火车声音变化与速度的关系的论文,也许每小时60公里会变成每小时XX声。

  那么推而广之,一个什么感官都没有的生物比如细菌,它作为观测者会发现什么呢?没有意义,但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假设给它安上人类的眼睛,人类的智慧。我们会发现什么呢?一个60公里前进的火车在一个细菌看来是什么呢?它会看到N多细菌在到处飞舞,根本看不到火车,火车过来的风会把它卷得到处乱飞。也许它会发表一篇狂风中的细菌的论文,分析狂风的特性,以及如何减少狂风带来的损失。

  如果观测者是一个基本粒子呢?比如一个自由飞舞的粒子,一个60公里前进的火车又是什么样子呢?根本就没有火车,也许火车过去了,电子从中穿过而毫无察觉。也许它会写一篇叫做宁静的文章,什么也没有发生。

  说了一堆废话,只是为了告诉你,我们在宇宙中的角色可能就象一个基本粒子,什么也不知道,也许你还在写宁静这样的文章,而宇宙中正在发生大事情,而且就在你身边你却浑然不觉。那么这个时候我再来解释世界有没有规律这句话,有规律也好,没有规律也好都不重要,而是相对于人类来讲有没有规律。科学的好处在于它延伸了人类的感官,在我们可以察觉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规律。人类发现的规律对于相对于基本粒子来讲没有任何意义,而在宇宙这个层面的规律相对于人类来讲也可能没有意义。

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四)
上面一篇我们知道了世界有没有真理或者规律并不重要,而在于它相对于人类而言有没有规律。在这个基础上这一篇我们往个体这个层面分析。

  那么上一篇的观测者和参照系都是人类这个大的范围,那么现在我们把观测者和参照系换成某个人群我们再来看看真理是什么。

  假设观测者与参照系都是基督徒的话,那么上帝就是真理。如果观测者与参照系是无神论者那么上帝是真理就是胡说八道。我在本书前言里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我称之为个人哲学。如果不存在合作,就会有无数哲学思想(对于个体的影响而言),但我们是一个群体的社会,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要有合作,毕竟两个人的力量是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一些的。两个人合力是需要沟通的。就会有个思想统一的问题。于是产生社会哲学,可以这么看,社会哲学是把人们结合起来的纽带。但如何使人们接受别人提出的思想?这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差不多,弱肉强食。细看时会发现,差异性很重要,比如有人掌握暴力,有人掌握财富,有人掌握知识。这些可以使人们接受或被迫接受他人的思想。”那么相对于一个基督徒社会而言,一个无神论者显然是异类。为了维系这个社会所谓的真理,也就是为了控制整个社会资源,整个社会会利用一切手段达到目的,比如上面说的:暴力,财富,知识。中世纪的欧洲就是这样的社会。同样的道理,在一个无神论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基督徒同样是异类,比如现代中国,信仰基督教、*教等宗教的人无疑在整个社会看来是属于异类。在更为激进的*时期,信仰宗教被作为异类进行铲除,同样,整个社会使用了包括暴力,财富,知识等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

  但社会由某一个组织或者某一个思想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就是在蜜蜂和蚂蚁这样的高度社会化的组织中都不可能,我们曾经观察到蜂群中的工蜂私自产卵的行为。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组织精确到了个体都会发现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大,在组织层面表现出来的规律到了个体往往找不到,只是在组织层面表现出来的某种个体行为的集合罢了,所体现的规律不过是个体行为组成的较高的比率而已。这个规律不但体现在社会领域,而且在自然界无处不在,比如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按照某种规律在运行,但我们分解一下这些物体,把他们从宏观物体分解成分子、然后是原子、再分解成基本粒子的层面来观察这个物体的运动你会发现分解程度越高,也就是精确度越高,不确定性越高。宏观物体所体现的规律只不过是个体行为组成的较高的比率而已。由于观测者只能是人类本身,所以这个规律是一个相对于人类而言的规律。

  所以我们看起来的某个社会比如基督教社会或者处于*时期的无神论的中国社会都不可能消灭不确定性,异类是一定存在的。我在数理分析的成本分析一文中指出: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精确度越高越好,精确度越高所导致的成本越高。而且精确度越高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即使你能够不计成本提高精确度你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完全的事物本质的结论,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你根本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这里我改一下,不是所有的社会思想都是越统一越好,统一程度越高所导致的成本越高。而且统一程度越高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即使你能够不计成本提高统一程度你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完全统一的社会,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你根本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所以基于这个规律我们来理解一下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是群体生物,所以在自然界生存下去一定是需要合作的,越能有效的合作所能获取的自然界资源越多,越需要统一思想。但越统一成本越高,不确定性越大,随着社会成本不断升高,控制能力越来越弱,最后异类战胜统治成为新的统治者然后继续这个循环。那么如何用相对哲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呢?假设参照系是整个社会,那么在原来的统治者统治期间,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讲统治者的思想就是正确的。而在被推翻之后的时期则是新任的统治思想。假设参照系是原来的统治者,那么在原来的统治者统治期间,相对于统治者来讲统治者的思想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