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的改革使世界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开始扩散,继英国之后,法国、德国、美国相继发生工业革命。当欧洲的轮船到达中国的时候,这些一边冒着火一边跑得飞快的船让满清的官员目瞪口呆,当欧洲人打算在上海和北京兴建铁路的时候,大清国的官员们还在对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进行阻止。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沿着护城河修建了一条一里长“展览铁路”的小铁路,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一条铁路。不久,清统治者以:“观者骇怪”为由,勒令把它拆掉。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1876年,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采取欺骗手段在上海擅筑,擅自修建了淞沪铁路(从吴凇到上海),于1876年7月建成通车,全长15公里,经营了一年多时间,这是中国最早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第一条铁路。后来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后,全部被清政府拆除了。五年后,为了将开平矿物局的煤运出来,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但朝廷中顽固守旧势力却想尽一切办法试图阻止这一铁路的修建,他们提出的理由是铁路要经过清东陵附近,火车经过时的巨大震动会影响历代先皇,破坏大清龙脉的风水,而且火车冒出的黑烟也会损害庄稼。在他们的强烈反对下,筑路的请求不久就被驳回了。为了堵住顽固势力的嘴,洋务派保证不行驶机车,只靠骡马拖行,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在铁路建成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骡马拖着火车车厢在铁轨上“爬行”的场面几乎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章:工业革命的扩散。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工业革命的扩散(一)
上面的文章说到了工业革命的开始,但工业革命最大的结果是把整个世界缩小了,轮船和铁路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使用了数千年的帆船和马车。这样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也加速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扩散到世界其他地方。
工业革命最先扩散到美国和法国,在美国还没有独立之前,美国的经济就已经相当有起色了。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里曾经描写当时的美国经济:“北美虽然没有英格兰那样富裕,但比英格兰更繁荣,并以大得多的速度增加财富。”虽然当时的美国还是个农业国,但发达的商业已经把北美的农产品与世界联系了起来,这个以后的经济史部分再描述。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打响,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次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的独立保障了美国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我们知道,工业革命中的轧绵机和蒸汽船是美国人发明的。虽然美国独立了,但英美之间联系依然紧密,本来美国就是英国殖民地,居民大多数也是英国后裔,资本也同样来自英国。技术同样也来自英国,蒸汽船的发明人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曾前往英国学习绘画;但是,与詹姆斯。瓦特相识后,转而研究工程学。当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后很快传入美国,由于美国商业发达,社会制度也是适应商业社会的*制度。所以工业革命一传到美国就迅速普及开来,主要表现为:纺织业迅速工业化并由棉纺织业向毛织、缝纫、制鞋等行业扩散。19世纪20年代在新英格兰建立了毛纺厂,1840年缝纫业开始使用缝纫机,到了1855年制鞋业也建立了使用多种机器的工厂。采矿、钢铁行业也迅速工业化。这些行业不仅使用了蒸汽机,其经营方式也逐渐向大规模企业靠近。交通突飞猛进,1794年坎伯兰大道竣工,1807年,蒸汽船开始在内河航运投入使用,1825年伊利运河通航,1830年从巴尔的摩到俄亥俄的13英里铁路通车,到了1880年,美国已经建成150086公里的铁路,接近整个欧洲的铁路总长。工业革命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1860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四,到了1894年位居首位,成为头号经济强国。
工业革命也扩散到了法国,18世纪后半期里昂的丝织业有万工人,奥尔良的纺纱业使用了从英国传来的珍尼纺纱机,昂赞的煤矿装备了12台蒸汽机。阿尔萨斯的炼铁厂使用了英国式的熔炉。与英国和美国不同的是,法国工业革命受到了阻力,法国的国情与英美不同,它有庞大的人口,而英美在工业革命早期没有那么多人口,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而在法国则不同,小农经济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国大部分人是小农。法国的政治制度也与英美不同,法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府而且天主教在法国影响很大。虽然法国工商业也很发达,但没有成为荷兰、英国和美国那样的商业社会。当英国工业革命爆发之后,法国随即受到影响,对英国的发达与强盛的羡慕导致法国人开始思考变革,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随即仿效英国建立了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由于国王的叛变又成立了共和国,在此后法国陷入战乱之中,出现了3个共和国,2个帝国还有复辟的王朝时期,欧洲大陆也因为法国革命而陷入战乱,由于战乱频繁,法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受到影响,人们用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来形容法国工业化进程的缓慢,虽然工业化缓慢,但是位于工业革命的前沿,法国的工业革命依然再继续。法国的工业革命在第一帝国时期开始起步,七月王朝时期铺成1900多公里的铁路,然而领土比法国小得多的普鲁士和英国分别为3400公里和6300公里。第二帝国建立以后,法国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工业化的速度加快,铁路总长从1851年的3248公里增加到1869年的16465公里。铁路网的建成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为农业商业化和城市化创造了条件,法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下降,由1851年的下降到1870年的49%,法国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随着法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法国社会逐渐稳定下来。这一时期的法国在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发展超过了英国,成为了新的科学与哲学的中心。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工业革命的扩散(二)
工业革命的扩散导致整个世界变小,对哲学与科学来讲,交流大大增加了。以前要坐马车和帆船前往见面讨论,现在乘坐火车和蒸汽船。所以工业革命的扩散不但是简单的工程技术的扩散,它带来了哲学思想的扩散,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政治上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整个世界因此而变。
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发生后首先传到美国和法国,我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九)中提到的英国哲学也在这个时候扩散到美国和法国,英国的哲学实践不但影响到了英国本身,而且直接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其后果是*体制的建立,反过来引发英国宪章运动。
许多法国哲学家都到过英国。那时的英国在很多方面都比法国开明。这些哲学家受到英国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的宇宙物理学的吸引,也受到英国哲学尤其是洛克的政治哲学的启发。他们回到法国后,对于传统的权威愈来愈不能认同,认为有必要对前人所谓的真理抱持怀疑的态度。他们中间最早的是伏尔泰,从上篇我们知道法国的国情与英国不同,它有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式的政府,由于政府不满伏尔泰的自由言论于1726年将他驱逐出境,伏尔泰被迫流亡英国,在此期间深受洛克、牛顿的影响,十分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和英国人对科学的尊重。回国之后他更猛烈的抨击政府当局与天主教。1734发表《哲学通讯》(又名《英国通讯》, ),宣扬英国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书简出版后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爱特莱夫人在西雷村的庄园,隐居15年。伏尔泰一生都在著书立说,主要作品有:《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路易十四时代》等。伏尔泰不仅是哲学家还是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很受大众的欢迎。1764年编辑成的文章汇集《哲学辞典》一书,更表现了他是一位多才的思想家,书中涉及的不仅是哲学,还有自然科学、历史等。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使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求见。1778年,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到了巴黎,同欧洲各国具有启蒙思想的近700多人有书信往来,成了最受仰慕的思想家。所以伏尔泰被人称为是启蒙运动的发起人。晚年的伏尔泰加入了对《百科全书》的编写,先后为《百科全书》撰写了613条辞目。《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集中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我们来看一看《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本来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翻译成法文,后来发现该书已经落后于形势。于是决定编写一本法国的《百科全书》,并邀请启蒙作家狄德罗主持,他出身手工业者家庭,深受英国经验主义者的思想影响,相信科学技术力量,为此编辑了集自然科学、机械工艺与人文科学三方面知识的《百科全书》。1751年…1772年,《百科全书》共出版28卷,1776年…1780年有增补7卷。由于《百科全书》是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作品,所以除了科学技术以外。有很多批判当时法国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法律机构的部分。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提倡科学技术的启蒙主义思想。《百科全书》出版之后很受欢迎,书价每卷980里弗尔,这相当于当时一个中产阶级几个月的生活费,但仍然供不应求,到1782年已经出版了8次。与此同时,在中国,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中国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1782年,编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在此之前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我们可以把法国的《百科全书》与同时代甚至更早的中国版百科全书做比较,法国是民编,中国是官修。所以中国版百科全书尽管更大更全,但它只有那么一部,藏在皇家书楼中,只有少数人可以接触。法国版《百科全书》尽管不如中国版,但它面向民众,发行数千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反映出当时中法甚至整个西欧的社会开放程度是不一样的。法国《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集中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他们是: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布封、霍布巴赫等,我们先来看卢梭。
狄德罗在开始编写《百科全书》的时候邀请了卢梭负责音乐部分,这个时候的卢梭还没有什么名气,当过家庭教师、书记员、秘书等职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