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鸿章家族-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作;伺机得寸进尺。但无论如何;几经斡旋;中国自己造的第一条铁路终于在1881年6月9日开始动工兴建了(以后此日就定为中国的铁路节)。尽管这条铁路总共才十里长;采用每米十五公斤的轻型铁轨;使用由英国工程师金达设计、由中国工人制造的“龙号”蒸气机车(火车头);那是一台才一人多高的小火车头;但这毕竟是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和第一台火车头。     
    通车的那一天;李鸿章在众幕僚的陪同下;登上了火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他神情严肃;没有流露多少高兴的样子。他知道;前面还会有麻烦。果然;铁路上一旦行驶了火车头;流言蜚语又来了;说是“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结果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煤车皮就再次被驴马拖载代替。这大概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最大的笑话。直到1882年;不晓得捣了多少“浆糊”;才又恢复机车牵引。但是这仅仅是你们要运煤的破例;并不是说明从此就允许你们造铁路了;中国修铁路的阻力还多着呢! 李鸿章当年麾下的名将刘铭传也是主张修铁路的积极分子;1885年他已是台湾第一任巡抚。他曾跑到北京;上了一道《请筹造铁路折》;大谈铁路问题。他指出:“中国与外国通商以来;门户洞开;藩篱尽撤;自古敌国外患未有如此多且强也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他也主张先造清江至京城这段铁路。     
    清廷大员一看即知;这是在重弹李鸿章六年前的老调;实际上这也确是李鸿章苦心策划的“自下而上”的运动而已。想不到刘铭传的这一奏折在清廷大员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围绕该不该修造铁路的问题;洋务派和保守派再次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波及全国上下的大讨论;其意义表面上在于铁路;而实质仍在于是不是应该对外开放;引进新技术、新事物的问题。其中赞成修铁路的主要是各地封疆大吏;有李鸿章、刘坤一、左宗棠等;清廷里的赞成派海军大臣奕、“鬼子六”奕等人已经落势了;反对派主要是那些在朝的官员。    
    那些人整天关在紫禁城内;两耳不闻城外事;只知道抱着祖宗章法行文断事;振振有辞地迷惑西太后;就连后来以鼓吹“新政”出名的光绪帝师翁同龢;当时也是个反对派。 这帮老顽固的存心捣乱;可害苦了洋务派大员。狡猾的李鸿章看看光动口不行;还是得动手啊;于是设计出一条妙计:让西太后亲眼见识一下;火车究竟是个啥玩意儿;让她亲身体验一下火车的神奇的魅力;或许对于推动铁路的兴建有利。 于是他决定送西太后一件“小玩具”———在西太后居住的西苑(即北、中、南海)建一条小小的铁路;由法国商人全额赞助;让皇亲国戚们都感受一下钢铁的气息;开开眼界;就算是一次铁路交通的最高层次的启蒙教育。听说是外国人要送一件“玩具”;自然阻力就小了;居然得到了认可。    
    1888年年底;这时距李鸿章上的《筹议海防折》已十四年了;古老的皇宫西苑里;从中海紫光阁经时应宫、福华门;进入北海阳泽门北行;直到极乐世界东面的镜心斋;出现了一条一千五百米的微型铁路,和一台小火车头及六节小火车车厢。这个风驰电掣的“玩具”;为深宫后院首次吹进了现代化的劲风;着实让从未见过火车的皇亲国戚们开了眼界。慈禧是个聪明人;她悟出这个世界的轮子的确是转得快了;从而由不置可否的态度;转向了明确地支持修建铁路。李鸿章的一番苦心;总算没白费。 五个月后;清廷终于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兴办铁路的正式文件;内称:“(铁路)为自强要策;必应通筹天下全局但冀有益于国;无损于民;定一至当不易之策;即可毅然兴办。”虽然讲得羞羞答答;半吞半吐;但毕竟是宣告了长达十余年的关于是否应当修建铁路的大论战;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取得了胜利。     
    至于李鸿章精心策划的那个“广告”———中南海里的小铁路;后因慈禧太后讨厌宫闱大内中火车机车的声响;车厢虽然还在轨道上走;但是不用火车头牵引;而改为由太监们拉着车厢在轨道上滑行了。现在人们尽可以自由地发挥想像;那该是一道何等滑稽可笑的奇观! 大清王朝关于禁修铁路的牙关终于被李鸿章及其哥儿们撬开了;这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件事。几年后;李鸿章因甲午战败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全国大规模地修办铁路之事;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李鸿章的死党盛宣怀的肩上。然而他的日子并不比李鸿章好过;面对着的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三无”局面;实在是难为他办无米之炊。盛宣怀是个出名的能吏;著名的京汉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工通车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洋务派们办铁路;原本是图谋自救自强;维护大清王朝遥遥欲坠的风雨茅庐;但谁又能料想得到;数年后却闹起了“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大清帝国的灭亡呢?

第14节 “请进来、走出去”的先驱

    在大办洋务的过程中;李鸿章显然感到了人才的极度缺乏;所以在举办近代学堂、选派人员出洋留学和聘请洋教师的过程中;表现了他非同寻常的远见卓识。 早在1863年他还在江苏巡抚任上时;就采纳了苏州宿儒冯桂芬的建议;奏准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这个广方言馆名义上是仿照京师的同文馆建制;实则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文馆实为八旗子弟的学校;而上海广方言馆则广招周边地方十四岁以下儿童入馆。    
    同文馆仅仅是个外语学校;而广方言馆除了学外语(分英、法、日、俄班);还学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培养翻译人才;还培养近代科学技术人才;学制三年。1869年;因为江南制造局是传播近代科学技术的大本营;设立了翻译馆;引进了很多西方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著名的西方翻译家和科学家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等都在其中任职;还有中国的著名数学家和科学家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人;人才济济;师资力量更趋完善;就把广方言馆并入了江南制造局;招收十五到二十岁的学生入学;除了外语;又增设算学、舆地等学科;学制改为四年。    
    这个学校;应当属于中国最早的语言和工程技术学校。 在上海广方言馆创办后的第二年;李鸿章又对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发起了挑战;这无疑是个绝对大胆的改革创意。他认为传统的科举制度排斥近代科学技术教育;是中国在自救自强中;人才缺乏和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而中国要想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必须学习制造外国利器,而要造出先进的外国利器;必须先要引进外国的“制器之器”;并且要培养自己的“制器之人”。中国人把太多的聪明才智用到章句考证和应付八股文上去了;而一旦要对付西方的坚船利炮;却无一人才;这是中国教育的多么大的浪费和悲剧!     
    他在给清廷的奏折中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至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沿着这个思路;他向清廷提出;应当把学习近代科学技术也列入科举的内容;变通一下考试制度;“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让那些在科学技术方面学有专长的人;也能获得科举的功名;这样不是可以带动全局了吗? 可是那时太平天国刚刚被镇压下去;改革教育的事情根本还轮不上排进清廷的议事日程。    
    在一般人眼里;李鸿章的思想也跳越得快了些;连他的铁哥儿们兼老亲家、也是进士的刘秉璋都不同意;上面当然就不会有下文。直到1897年;已经经过甲午战败的清朝政府;终于痛定思痛;下诏决定在科举中举行经济特科考试;选拔实用人才了;这比李鸿章当年上奏要求“专设一科以取士”;整整晚了三十三年。    
     1871年9月;由容闳提出的官派幼童留美的动议终于得到了清廷的批准;第二年第一批幼童得以从上海起程出国;这是李鸿章与曾国藩联名上奏的结果。原定每年从沿海各省选出三十名十三四岁至二十岁的聪慧幼童赴美;连续选派四年;共计一百二十名幼童;先入美国一般学校;再入军事院校或船政院校;连续在美学习十五年;以期学到真本事;回国时正是三十岁上下;正是可以为国效劳的时候。    
     1872年8月;首批年龄九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得以在上海登船赴美。这个破天荒的计划;虽然在十年后因遭到了保守派、反对派的阻挠而告部分中断(已经在大学就读的近六十名学生继续完成学业;而还没有进入大学的幼童;除了在中等学校就读外;就只能在一些专门学校进修一段时间后就返回了);但毕竟首开官派学生留美的先河;为日后的人才培养创下了范例;何况十年间;还为中国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中有五十多人考入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大学。回国后他们中许多人卓有成就;除了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还有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唐廷枢的侄子),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唐廷枢的儿子),天津轮船招商局总办、著名实业家周寿臣他们中还有不少人回来就职于北洋水师、天津水师学堂、鱼雷学堂、电报学堂;也有些人被送到开平煤矿和天津医院。他们中还有一部分进入了外交界。 这项开创性的计划从上层来说;倾注最多心血的是李鸿章;因为曾国藩在第一批幼童尚未出国之前五个月(即1872年3月)就去世了。    
    此后的一切奏章和矛盾交涉;凡是涉及到上层的;无不由李鸿章一肩担当。他那些事无巨细、样样关心的信函;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动。关键时刻还惊动了美国总统格兰特。 李鸿章对于上海的格致书院(即上海格致中学)的支持和赞助;也能体现他的中西兼容、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格致”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的简化;是说必须穷究事物的原理才能获得知识。晚清时代的人;把从西方传进来的光学、电学、化学、地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统称为“格致之学”;而格致书院的创办;正符合李鸿章倡导的摆脱旧科举的藩篱;大办“新学”的主张;因此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这所书院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及在沪英国人伟烈亚力、傅兰雅、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等人一起创办的、以理工科为主的近代学校;最初的八名校董中中外人士各占一半。    
    中国人中除了徐寿父子;还有著名实业家唐廷枢和一位清军副将王荣和。1874年;当徐寿写信给李鸿章;请他给予支持时;李鸿章非常高兴地支持了这一新生事物;不仅为之捐款银一千零八十七两;还为学校题写了“格致书院”的横匾。 这所学校是中外合办、亦中亦西的;采用中西结合的方针办学;除了固定的科目;还定期邀请中外著名学者来校讲演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也为使地方督抚大员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沟通学校与地方的联系;学校还别出心裁地定期请北洋大臣、南洋大臣;以及津海、东海、江海、浙海、粤海等海关的关长(海关道)为学校出考试题;命学生课试;优秀者给予奖励。     
    李鸿章曾多次被邀请为学校试题的命题人;他出的题目有:中西格致说含义异同;西方格致说源流考;化学原子名称中译问题;《周髀算经》与西法平弧三角近似说;德奥意合纵、俄法连衡论等等,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时事政治各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他这个科举出身的进士;在近代硝烟的熏陶下;已具备了不少自然科学的知识。当时如果清廷给他更大的权力;说不定他那时就会办起清华大学了呢! 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位上多年;李鸿章始终是近代学堂的积极创办者和支持者;大凡各类于洋务有补的专业学校;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海军学校)、天津武备学堂(陆军学校);都是他亲上奏折;并悉心维护的。    
    从这些学校毕业出来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近代职业军官;有不少成为后来的叱诧风云者;如段祺瑞、段芝贵、王士珍、冯国璋等人皆是;可知其影响之深远。

第15节 北洋大臣身边的弟兄们

    旧式科举制度出身的李鸿章;对于近代洋务诸项要政不可能是先知先觉、无师自通的;他的聪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