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嵴斫濉R蚨科谏ィ亩。逶滴蘖ε拦每诹耍�120师切断了日军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补给线,115师打击了蔚县至代县的日军交通补给线,使进攻忻口日军的弹药、油料供应濒于断绝,攻势顿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在山西省代县以南阳明堡袭击日军前线机场的战斗。
1937年10月上旬,日军突破山西省北部国民党军防线,侵占代县、崞县(今原平市崞阳镇)后,继续南犯。国民党军退守忻口一带,阻止日军进攻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八路军第129师奉命在代县、崞县以东地区;执行侧击南犯日军后方的任务。
此战是129师自改编后首次对日作战,师长刘伯承命令第385旅第769团(陈锡联为团长)在原平东北侧击雁门关向忻口进击的敌人。特别交待陈团长:〃我们师抗日的第一仗就看你的了。第一仗可打小一点,但第一炮一定要打响,出师的首战胜利特别重要,〃〃部队单独行动,你们要独立自主,机断行事,也就是说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抓住战机,主动歼敌。可以一边打一边上报,也可以打了再报。否则就要坐失良机,不但消灭不了敌人,反而使自己陷入被动。〃
陈锡联根据刘伯承的指示,率第769团于次日清晨向指定地点开进,两天后到达目的地代县以南的苏龙口一带。苏龙口南距忻口百余里,位于忻口至大同公路的东侧,是侧击日军的理想地点。陈锡联通过侦察发现附近的代县、阳明堡等地已被日军占领,日军的汽车整天在这一带公路上运输兵员、辎重。飞机从阳明堡方向轮番起飞,轰炸忻口友军防御阵地。他判断飞机场就在阳明堡周围,于是带着第二营营长孔庆德、第三营营长赵崇德,爬到滹沱河南岸的一个山头上观察。三人抬眼一看,对岸日军机场历历在目:机场位置在阳明堡镇以南,机场里准备起飞的飞机正在加油,装弹,刚刚降落的飞机则由汽车牵引到停机坪的一角检修,机场里活动的人员并不多。走下山来,他们又设法找到阳明堡附近的群众进行了解,证实因日军初到中国战场,还没有重视后方戒备。但阳明堡镇驻有不少敌人。了解到机场共有飞机24架,白天轮番出动轰炸,晚上停放在机场的东南侧;场内警卫分队和地勤人员有200余人,大部驻在机场北端,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简单防御工事。
经过研究,陈锡联决定夜袭机场。他想起刘伯承一路上的指示:注重影响,抓住战机,机断专行,首战必胜,心里更充满了信心。10月19日夜,陈锡联率第769团开始行动,由第三营袭击机场,第一营袭扰崞县,牵制驻在该县的敌人,第二营为预备队。
10月19日下午,团党委在刘家庄进行战前动员,并部署作战计划,半夜三更时,在向导的带领下,炸飞机场的八路军向目的地出发了
赵崇德(1914~1937)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第3营少校营长(河南商城县人)。10月19日夜,赵率部渡过滹沱河,担任夜袭阳明堡敌机场的主攻任务。战斗十分激烈,赵指挥部队一边迅速扩大战果,击毁敌机;一边与机场守敌展开肉搏。经过一小时激战,焚毁敌机24架.歼敌百余人。在战斗即将获得全胜的时刻,赵不幸中弹牺牲。
机场里死一般地静寂。守卫飞机场的是日寇香月师团的一个联队。他们认为飞机场是他们的后方基地,比较安全,便放松了警惕。守卫的敌人睡得昏昏沉沉。第三营突击队的指战员们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摸向机场,爬过了铁丝网,飞机的庞大身影隐约可见。他们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继续向飞机接近。眼看着手指快要触到机身了。突然,日军哨兵的枪响了,守卫机场的日军慌乱地射击起来,有几个坐在机舱里的飞行员也被惊醒,连忙打开机头上的机枪,盲目地放起来。指战员们毫不迟疑,一部分人冲上去,对付日军的警卫部队,进行了短促的射击后,接着开始了肉搏;一部分扑到了飞机旁。
//
…
敌后和翼侧破袭(2)
…
〃快往飞机肚子里甩手榴弹!〃赵崇德及时下达命令。战士们把一颗颗手榴弹扔进机舱,端起枪〃砰砰〃地朝机身扫射。顷刻间,许多架飞机被击中起火,火势腾空而起,很快燃成了一片火海。
经1小时激战,第769团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余人,毁伤飞机24架,年仅23岁的第三营营长赵崇德不幸光荣殉国。此战使日寇空军在忻口战役中失去了作用,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作战。而且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用步枪、手榴弹打飞机的成功战例,狠狠地打击了不可一世的日寇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
刘伯承接到陈锡联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捷报,异常兴奋,赞不绝口:〃首战告捷,打得好,打得好。〃后来,刘伯承对这次战斗作了总结,指出其优点是:侦察清楚,部署周密,行动秘密而迅速,动作突然而坚决。特别担任主攻的第三营,以坚决英勇的格斗,不惜牺牲,故能在1个小时内完全烧毁敌机。缺点是:次要方向分配兵力过多,只有1个营用于突击方向,其余部队没有用上,殊为可惜。另外,预定的夜间联络记号未严格运用,在与敌混战时无法识别。
卫立煌在忻口会战后不久曾盛赞〃八路军确实是抗日的,是复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像阳明堡的烧毁敌人的大批飞机,截断平型关、雁门关,使敌人不能得到接济补充,对于忻口战争有极大的帮助〃。
//
…
忻口血战(1)
…
崞县、原平失陷后,忻口完全处在日军直接攻击之下。10月12日,第2战区司令部重新调整部署,调傅作义的预备兵团加入中央兵团作战,与敌继续在忻口一线作战。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将所属部队区分为三个兵团右翼、中央、左翼兵团。13日,日军调集五千余兵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掩护下向忻口中央阵地南怀化猛攻,试图实施中央突破。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南怀化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中国守军虽身陷焦土,仍英勇杀敌,激战至深夜,阵地13次易手,终于将突入南怀化之敌包围歼灭。
14日,日军增兵数千,再次猛攻南怀化阵地,中国守军与日寇展开更为激烈的战斗。右翼兵团第15军与敌战至傍晚,将日军一部赶至灵山脚下;左翼兵团第10师则将敌一部击溃,收复了旧练庄等地,但南怀化主阵地陷于敌手,防线上出现破口,拉锯战愈加惨烈。
10月15日,第2战区司令部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歼灭敌人,收复中央阵地,调第9军、第21师等部约5个旅兵力在中央集团军之中央兵团总指挥、第9军军长郝梦龄的指挥下,向日军占领的阵地发起反攻。中国军队从正面出击,从三面围攻敌人。
在阵地前,郝梦龄军长对士兵讲话:〃先前我们一个团守这一阵地,现在我们剩下一百多人,编成一个连,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我出发前,已在家里写下遗嘱,不打败日寇决不生还。现在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论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全体士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他高兴地说:〃好,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然后挥笔疾书:〃站在哪里,死在哪里〃八个字,晓谕全军将土。
16日凌晨2时,反击开始。在郝梦龄的指挥下,中国军队连克几个山头,到5时许,天色微明,郝梦龄急于赶到第5旅的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官兵们告诉他,前面有一段路被敌人火力封锁十分危险,劝他写书面命令派人送去,郝军长说:〃瓦罐不离井口碎,大将难免阵前亡。〃说罢毅然向前沿阵地奔去,在穿过离敌仅200米的阵地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9岁。同时牺牲的还有54师师长刘家麒,接着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也阵亡殉国。
郝梦龄,1892年2月18日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家庭世代务农。他家境十分贫寒,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虐待,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魏益三看他勤奋好学,先后把他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从1921年起,郝梦龄在魏益三部任营长、团长。1926年跟随魏益三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4军第26旅旅长。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他作战英勇,升任第4军第2师师长。打下郑州后部队改编,任国民革命军第54师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兼任郑州警备司令。后升为第9军副军长、军长等职。
郝梦龄治军非常严明,他在军队中不任用亲属,把受的赏赐分给部下。他还十分强调军队与民众的关系,对于违纪犯民行为,决不宽纵。部队在乡间宿营,决不轻易打扰百姓,常以草秸雨天宿营、并一定将借得的草秸等物送还百姓。他强调喝了水,还满缸,扫好地,再出门,以看不出军队宿营的痕迹为标准。他曾在一治兵语录上摘录军歌一首,印发全军背诵及歌唱。歌词是:〃三军个个听仔细,行军需要爱百姓,挑水莫挑有鱼塘,莫向人家打门板〃有了如此严明的军纪,部队中涌现出许多壮烈殉国的英烈就不足为奇了。
1930年12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次反革命〃围剿〃。郝梦龄曾率部与工农红军作战,以失败告终。1931年,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被工农红军彻底粉碎后,郝将军看到连年内战使人民遭殃,血流千里,深为同室操戈而悔恨。到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时,郝梦龄请求解甲归田,未获批准。1935年被调往贵阳、独山、遵义等地,率第九军负责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川黔公路通车后,第9军又担负起保卫和养护公路之责。1937年5月,郝梦龄再度请求解甲归田。仍未批准,被调往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郝梦龄得知消息,立即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他在请求报告中写到:〃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关心国家生死存亡的心情跃然纸上。但不知什么原因,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并未批准。后郝梦龄再次上书请缨,要求当局允许他率部出征。军事当局见其报国心切,加之日军沿平汉路、平绥路长驱直入,华北前线吃紧,才批准他由贵阳率部北上。
郝梦龄将军在北上抗日出发之前,已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部队途经武汉,他利用队伍休息的时间回家与家人告别时,对儿女们语重心长地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他还写好了一封信,封好后交给大女儿慧英,嘱咐她三天以后再拆开看。15岁的慧英不理解父亲的心情,硬要立即拆开来看,郝梦龄不允,父女二人在争抢中把信撕成碎片,丢进了痰盂里,郝便随队伍出发了。将军走后,慧英把信从痰盂中捞出,拼凑起来一看,原来是将军留下的遗嘱,还可以辨认出来的内容是: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槐、前楠、荫森五儿,父留于1937年9月15日。
//
…
忻口血战(2)
…
郝梦龄将军率所部第9军到达石家庄后,归属第14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指挥。这时山西雁门关已经失守,晋北忻口成了山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线。郝梦龄于是率部队于10月初先期到达了忻口前线。在卫立煌的统一部署、指挥下,任中央兵团长(即忻口中间地区前线总指挥)指挥第9军和晋绥军第19军、第35军、第61军等部,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郝将军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最前沿,视察阵地,部署兵力,指导抢修工事,鼓励官兵奋勇作战。他对官兵们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在忻口会战正式开始的前一天,他给妻子写下了最后的遗嘱:〃余自武汉出发之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