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宛也沉默了。良久后,她低语道:“我已没有两全之策。”
这一次。她在冯芸对她出手前,迅速地出手把她制住。借着她的名义离开皇宫。便能想象得到,防备本已放下大半的卫子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是何等的气苦和悲凉。
可她有什么法子?她想出两全之策,卫子扬根本不接受。她只能这样离开了。
听着冯宛的低语,曾秀目光闪了闪,忖道:夫人真不似寻常妇人,竟与丈夫一样的果断绝情。
一般的妇人,便是决定了离开,也不会如夫人现在这般冷静,这种片波不起。她竟似,一旦做出了某种决定,便不再悔,亦不再多思!便似丢了个干干净净!
马车驶向了城门……
“砰”的一声,卫子扬踢开了殿门,冲了进去。
冲到内殿,他一眼便看到了昏迷不醒的冯芸,而她的身上,正穿着冯宛的裳服。
今天冯芸来访的事,他是知情的。现在她昏迷不醒地躺在这里,还穿着冯宛的裳服,不用任何人解说,卫子扬都能猜到事情的因果。
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低着头直直地盯着昏迷的冯芸。
站在他身后,众婢仆护卫相互看了一眼,同时低下头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几乎是突然的,卫子扬双手抱头,“啊——”的一声嘶吼起来。这声吼叫嘶心裂肺,直是远远传出。
在众婢仆担忧的目光中,卫子扬抱着头,慢慢蹲了下去。
众人再次交换了一个眼色,其中一个护卫低声说道:“将军不对头,快去叫人。”
一太监应了一声,转身欲走,却又回头问道:“叫谁?”
这话一出,那护卫一怔,众人也是一怔。叫谁?这个天下,能把将军劝得服服帖帖的,只有冯夫人啊!
沉默中,卫子扬的嘶叫声越发凄厉起来。那一声又一声沧凉的嘶叫,直震荡得众人眼中发酸,心中惶惶。
也不知过了多久,卫子扬慢慢平静下来。
“出去!”他以手捂脸,沙哑地命令道。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还在犹豫时,卫子扬声音一提,暴喝道:“出去!”喝声如惊雷,直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
被这喝声中的戾气所惊,众人不敢犹豫,连忙躬身退后。
就在这时,只听得“嗖”的长剑出鞘的声音传来。众人急急回头,却看到卫子扬慢慢举起了佩剑,缓缓指向了昏迷不醒的冯芸。
一个婢女陡然见到剑光,差点惊呼出声。她连忙以手捂嘴。从她这个角度,正如看到卫子扬那张腥红的眼,还有那扭曲跳动的颊肉。
就在众人屏着呼吸,一动不敢动时,只听得“卟”的一声,却是卫子扬右手一划,剑光一闪,生生地把冯芸的人头砍了下来。
“啊——”尖叫声被生生忍下,众婢仆跌跌倒倒地冲向外面,在经过门槛时,几人冲得太急,都跌倒了一块。
七手八脚地爬起来,她们匆匆回头时,正好对上卫子扬冰冷望来的,带血的眸光,还有那举在手中,滴血的长剑!
众人一冲出殿门,便同时松了一口气。这时一个护卫急急叫道:“快,快去通知各大城门,令严加把守,许进不许出!”
“是。”
“将军太过激动,叫众位统领过来陪伴。”
“是。”
“把冯夫人留在宫中的人都叫在一起,随时准备将军问话。”
“是。”
幸好,这亲卫跟随卫子扬日久,知道他一扯到与冯宛有关的事,便举止失控,理智大减。如上一次,他自从见了城门裸尸后,整个人便恍恍惚惚,不但没有了平素的理智,连思考处理能力也是大减。那神智,直到他猜到冯宛还活在人世才恢复过来。
这一次,将军受地打击更大,他那么在乎冯夫人,竟然都忘记第一时间下令,派人把冯夫人追回来。
外面的人井然有序地来来去去,内殿处,卫子扬还低着头。
他手中的长剑,已拄在地上,他木然地看着冯芸的尸身,整个人如泥雕木偶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他一动不动,仿佛早就失去了知觉。身后有人进进出出,他不知道,那些素来亲近于他的亲卫担心地看着他,他也不知道。
外殿下,食物摆上来又撤下去,热了又冷,冷了又热,他通通不知道。
他只是面无表情地瞪着冯芸的尸身,瞪着尸体上那一袭熟悉的晋裳。
慢慢的,天黑了。
慢慢的,灯火初亮。
慢慢的,新月如钩。
慢慢的,远处的人语声混合着蛙鸣,在天地间传荡。
……慢慢的,一道晨光从东方划出,红艳艳的太阳钻出了地平线。
卫子扬一直保持着那个姿势,一直不曾动弹。
陪着他站了一晚的众亲卫,这时已是焦虑非常。他们看着呆若木鸡的卫子扬,有心想上前劝说一句,可看了看,却又不敢。
时间还有流逝。
渐渐的,日上中天。白晃晃的日头照着满地浓绿。
渐渐的,太阳开始西沉。
渐渐的,西方那大片大片的火烧红,开始隐没不见。
渐渐的,最后一缕残阳,也消失在地平线。
渐渐的,陪在他身边的亲卫都换了几批了。
望着络绎燃起的灯火,一个亲卫搓着双手,朝着吴姓青年薄怒道:“吴君,你天天跟在冯夫人身侧,怎能连她要离开也不知道?”
吴姓青年收回担忧的目光看向那人,沉声说道:“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你又不是不知道,冯夫人聪慧过人,远非我等能及。”
在众人沉默中,他哑声说道:“当务之急,还是劝服将军。再这么不吃不喝地站下去,便是他的身体扛得住,人也会疯癫。”
提到“疯癫”两字,众人一惊。几人同时看向吴姓青年,同时叫道:“你去。”
“对,你去。”一个统领认真地说道:“这阵子你一直伴在冯夫人左右,对她的性子最为熟悉,你去劝劝将军。”
另一个统领也说道:“不错。我们不能光陪着将军啥事也不做。吴君,你想法子劝劝将军,寻找冯夫人和安抚众人的事,交由我等。”
“好,便如此分工。”吴姓青年应了一声,提步朝殿中走去。
正文 第252章 反省
不一会,他便来到了卫子扬身后。
“将军,”吴姓青年低低唤了一声,见卫子扬依然一动不动,他徐徐说道:“将军这般站着也是无用,还是想法子追回冯夫人吧。”
他的话,许是说中了卫子扬的心,他僵硬地抬了抬头,嘶哑不成声地说道:“追回她?”
“当然,冯夫人走得不远,便是现在追也来得及。”他不想说出早就派人追赶冯宛的事,想劝得卫子扬自己动身。他有了目标,也许便不是现在这般不死不活的模样了。
“追回她?”
卫子扬再次嘶哑地说道,他嘎声一笑,道:“追回她?”
一连重复了三遍,卫子扬又恢复了低着头,一动不动的姿势。她是执意想走啊,他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都那么求她了,可她还是心如铁石。吴姓青年小心地瞟了他一眼,见他一脸苦涩,当下挥了挥手。
随着他的手势做出,几个太监走来,他们小心地抬起了冯芸的尸身,收好她的头颅,再把地面上的血迹一扫而空。
这些事一做,殿中的空气顿时一清。
卫子扬仿佛没有看到他们的动作,他还在喃喃自语,“追回她?”
不知说了几遍后,卫子扬凄然一笑,他喃喃说道:“她早就想走了……她一直在骗我,唬弄我,她早就想走了。我便是追回她,又有何用?”
他的声音嘶哑低弱得简直听不清,“她早就无心于我,她早就把对我许下的誓言当成玩笑。她和我的母亲妹妹一样,不要我了……她早就想走了。”
“不是这样!”吴姓青年走上一步,认真地驳道:“冯夫人对将军的情意,从没变过。”他走到卫子扬的面前。正视着他的脸,清清朗朗地说道:“夫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在为将军考虑。便是这几日。以将军许给她的自由,和她的聪慧,她要走。谁人拦得住?可是将军想过没有,夫人为什么要扮成冯美人才出宫?”
在卫子扬恍惚迷茫的目光中。他一字一句地说道:“那是因为,夫人她想让将军对世人说,她是被冯美人杀死的。夫人与冯美人早有宿怨,死在她的手中,世人会说夫人是咎由自取,无福享受将军赐予的无上富贵。而不会说将军连个女人也驾驭不住。”
一通话说完,卫子扬的唇终于颤抖起来。那木然的表情,也露出了悲戚。他双手捂着脸,嘶哑地问道:“她既然处处为我着想,为何不惜欺我戏我,也要执意离开?”
对于冯宛的心思,吴姓青年旁观者清,还是知道一些的。
当下,他低声说道:“因为夫人觉得将军并不曾把她放在心上。”
在卫子扬怔怔倾听中,他认真地说道:“那一日,我们刚入都城。便看到清映公主风光嫁给将军的仪仗,后来的几日里,众权贵城主的女儿,正是一个个嫁妆丰厚。直等入宫受封。”顿了顿,他说道:“当时臣在夫人身侧,看到夫人脸色苍白,目光凄惶。将军想想,夫人助你于卑贱,对你一心一意辅助,彼时将军明知她生死末卜,不但浑不在意,还广纳后宫,还那么风光的让清映公主入城。这事,伤了夫人的心啊!”
卫子扬怔住了。
他慢慢抬起头来,因不饥不睡而微陷的凤眸,定定地看着外面的天空。他喃喃说道:“不是这样的……她不见了,我的心也乱了,那些女人和清映公主入宫的事,我根本没有在意。他们说什么,我便顺便应了,我没有在意的。”
卫子扬闭上了双眼。
好一会,他哑声说道:“还有吗?”
吴姓青年想到了自己与冯宛曾经地谈话,点头道:“还有。臣遍寻夫人,得已与她相见时。曾经问过夫人为什么要离开。当时她说什么,“那日权贵们押送五殿下前来时,我就在外面。后来将军出来了,我一直跟着,他没有看到我。当你们簇拥臣说,“将军在最风光得意的时候把我遗落,那感觉其实不好,我害怕。”
说到这里,吴姓青年感慨地说道:“依臣之见,夫人是在害怕将军只能与她共患难,却不能与她共富贵啊。她以为,现在情浓之时,将军尚且刚得富贵便把她遗落,再过个几年,只怕将军的身边,已无她容身之地。以夫人的性格,只怕不愿意让自己身陷那般无助困境。”她有财有人又向来聪慧,走到哪里都能活得自在,更是一个没什么野心,皇后不皇后的,对她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只怕她自己也找不到留在将军身边的理由吧?
想了想,吴姓青年低声说道:“臣有一次听到夫人在那里感慨,说什么男子的承诺虽不可信,可一个男子若是连承诺都舍不得许下,那妇人能做的,只能是壮士断腕。”
卫子扬猛然向后退出一步。
他哑声一笑,低低说道:“原来她是这样想的,我终于明白了。”
其实,这样的话,冯宛也跟他说过。不过他当时听了,也没有当一回事。他只是习惯性的,像以前一样的去要求她,要命令她无条件地顺从他。他只是理所当然地忽略了她的意见,她的不安。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她能对他说出这样的话,当时心中是多么的惶然,更没有想到过,那个在他面前,总是温婉大度的妇人,也会那么的孤单凄迷和恐慌不安。
呆呆地出了一会神,卫子扬低声说道:“你出去,我要静一静。”
“是。”
吴姓青年退了出来。
一看到他走出,众臣马上近前,七嘴八舌地问道:“将军可有要用餐?”“将军现在如何?”“将军可有睡意?”
吴姓青年摇了摇头,沉声道:“将军比刚才已好了些,不过依然不知道饥饿疲惫。”
在众人嗟叹声中,他又说道:“天色已晚。诸君还是先回去吧。这里有我等守着。”
“如此,有劳吴君了。”
众人一一拱手告退中,吴姓青年回过头看向依然灯火通明的殿中。暗暗想道:将军毕竟年少,于妇人心事知道得太少。料来他明白了冯夫人的心意后,会有所决断。
时间过得飞快。
这一晚。卫子扬依然没有从殿中走出,更没有进食和安寝。
第二天一大早。群臣早早聚集到了宫外,他们担忧地走来走去,不停地向众亲卫询问着卫子扬的消息。更有几人,执意要冲入殿中,不过被吴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