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纨绔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像是被当场被捉住一样,这到底是怎么一会事?!”

    贺兰楚石心里也是纳闷不已,这酒是他父亲传下来的,他也是大概知晓这酒的毒性,但是按理来说是不可能立马就会发作。   不过这事儿他也是不知晓情况,也只能是低头顺眉地接受李承乾的怒意。

    李元昌则是拦住了怒意甚浓地李承乾。  说道:“虽然没有按照计划那样顺当,好在长孙这厮已是喝下这杯毒酒,自是必死无疑,就算扁鹊重生,华佗在世,也无能为力。  贺兰千牛也算是立下一功,现在就是如何在皇上面前做出一番解释,即便是皇上生再大的气,也不可能那自己儿子的命赔一个臣子一命,所以殿下你只是稍微受些苦头。  但相比已经除去了一个心头大患。  这一点苦头算得了什么?”

    李承乾闻言心里紧张也是消去一半,但是他还是恶狠狠地甩了贺兰楚石一个耳光。  怒斥说道:“孤王若是遭到什么苦头,你必然会受到十倍之苦!”

    这一耳光倒是扫得极恨,贺兰楚石嘴角渗出了血丝,而他却是不敢说什么,只是逆来顺受,甚至还用谄媚地表情说道:“是!是!”

    凡事不顺,就在李承乾还在为这事情发怒之时,却听到有小厮来报,说后院有一客人掉到粪池里,现在已经昏迷不醒,似乎是西厢房里的客人。  李承乾这会才想起称心自从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称心可是他的心尖而,心中焦急,便赶紧迈开腿往后院奔去,其他人自然也都纷纷跟了上去。

    还没到后院的茅坑处,李承乾就闻到了一股股的恶臭,他再走进一看,只见平日里细皮嫩肉、清秀迷人地称心,那个把自己常常打扮得香喷喷的称心,此时是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全身上下被粪水浸濡,而还有更恶心的东西沾满各处,四周围观之人无不掩鼻作呕。

    李承乾即便是对称心喜欢得紧,但见此状况哪能走上前去,心中那种难以发泄的压抑和怒火让他几近发狂。  贺兰楚石见状赶紧遣身边的卫士去将那称心抬回府上,李承乾却是怒意喷发,他两眼圆瞪,恶狠狠地指着贺兰楚石说道:“就你,你去把他给我背回东宫去,顺便把他给我洗得干干净净你!”

    这会儿四周的人听到东宫二字,这也明白了眼前这些人恐怕都是太子党,而那个几近抓狂的锦衣男子应该就是东宫太子。  下人们可不知道什么礼节,都装作不关自己的事情,“呼啦”一声如鸟兽散。  而匆匆赶来地孙万财则是笑脸谄媚地想要解释些什么:“这……太子殿下,大概是我这小店茅厕简陋,这位爷恐怕不懂得如何使用……”

    李承乾也明白自己说漏了嘴,他表情狰狞地一把拽着孙万财的衣领,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个没长眼的,哪来什么太子!……”见对方依然是一副胆小怕事,只是讪笑着一直赔礼道歉,他想到今日闯的祸已是够大,不可能再把对方这店给端了,便撂下了“你等着”这一狠话,怒气冲冲地让东宫侍卫备马离开。

    今日就结果而言李承乾他们所希望的目的似乎大功告成,然而他却怎么想也觉得不对劲,怎么都觉得自己心中窝火。

    ——————————————————————————————————————————————————————————————————

    长孙府里,阖府上下已经是乱成一团。  窦凤是淌着泪水匆匆忙忙地指挥着下人去请宫中大夫过来,而闻讯赶回来地怜卿和善婷则是坐在床边掉泪,一边用湿巾帕为长孙凛擦拭敷额。  长乐公主已是吓得六神无主,伏在长孙凛身边呜呜地哭了起来。  长孙炎则是两手捂着脑袋,蹲在地上掉泪,他刚才已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一一告知夫人,只是在愧疚自己不能阻止少爷喝下那杯酒。

    “小红!赶紧到四列坊武家去把武家二小姐也接过来,孙大,你赶紧骑着快马到行宫去将这事情一一给老爷报告,记住,所有细节都要说与老爷听,最好是在皇上面前!”尽管眼眶里还盈满了泪水,窦凤的表情却是保持着冷静,只是声音中能听到些许的颤抖。

    或许是屋内的哭声、喊声、嘈杂声惊动了长孙凛,他终于醒过来了,慢慢地睁开了双眼,用浑浊无神的眼光看看屋里的人,有气无力地说道:“不……不要紧……我……我……死不了……“

    他这一句话,惹得怜卿也忍不住呜咽出声来,她哀哀切切地说道:“夫君……夫君……都是怜卿不好,若是怜卿不顾着看大戏,夫君也不会被那奸人所害……”说完她的泪水如泉水般涌了出来,再也忍不住地悲切哭泣。

    外面的院子里,长孙冲和杜罗子正拦着要到东宫去找太子算账的长孙况,而萧氏也是搀扶着长孙家地老太君一脸担忧地来到床前,几个媳妇都纷纷让路,老太君颤颤巍巍地坐在孙儿旁边,握着三郎地手,叹了一口气,用另一只手给自己抹泪。  萧氏也是泪如雨下,低着头伫立在一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长孙凛见自己这一苦肉计还惊动了老太君,他便赶紧撑起身子,拉着奶奶的手想要去安慰老人家,“阿嫲,我地身体好着呢……阿嫲不要担心,可别急坏了您的身子……”

    老太君赶紧按住他的身子,急忙地说道:“别,乖孙儿,你都这般模样了还不老实躺好,你说阿嫲能不操心吗?快躺下,快躺下……”一旁的几个媳妇也是无不担忧地要上前来侍候,不过床边的空间太小,只能再容下一人,她们想上去却又不敢造次,只能是焦急地看着长孙凛一脸苍白地躺在那儿。

大唐万象 206。黑锅

    206。黑锅

    待御医赶来时,长孙凛实则已经神志清醒,无甚大碍了。  御医为他号过脉,开了一副汤药,说道:“急火攻心,血热妄行,喝了这付解毒醒酒汤便没事了。  ”然而究竟长孙凛为何会吐血,御医实在是诊不清楚。  从脉象上看,既无中毒症状,也不想有什么病症。  但事情涉及当今太子和朝中权贵,这其中有什么玄奥他也不知道,不敢随便说话,敷敷衍衍地开了副小药,让病人好生歇息,急忙告辞而去。

    老太君见孙子没什么大碍,也就缓缓起身在萧氏的搀扶下回到佛堂去,临走前还不忘记让长孙凛好好歇息。  而窦凤则是送御医出门还没回来。  这会儿长孙凛的卧房里,除却了几个女孩外,只剩下长孙炎还惊恐而深负内疚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望着三位倾国倾城的美丽脸蛋上如今是梨花带泪,长孙凛不由苦笑。  他屏退了所有奴仆出去,冲着她们一笑,轻声说道:“夫人们勿忧,为夫啥事也没有。  ”

    “呜呜……这还叫做没事情?你看你脸色都这般苍白,那御医也不知是什么医术,竟然只给你开了付醒酒汤,这哪能算得上药啊?父皇又不在长安,大哥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长乐呜呜咽咽地说道,紧接着她还猛然站起来,“不行,我要回宫中去寻些奇丹妙药……”

    长孙凛赶紧扯住了长乐的手,然后冲着被他特意留下来地长孙炎微微一笑。  然后拉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善婷和怜卿,对长乐说道:“你大哥可真够狠的,给我喝的可是鸩酒,那是实打实的剧毒。  不过我若真喝了那酒,现在还能有命吗?”

    三个女子听到夫君这番话,都嗖嗖地把目光注视着长孙炎,因为她们所知道的情况都是从官家这里听到的。  长孙炎被这三双美目给注视得浑身不自在。  只得讷讷地说道:“可……可我明明见你喝了好大一口,当时心里可是直打鼓。  我都在祈求上天,但愿这酒中没有下毒。  ”

    “毒酒自然是有地,不过那酒没咽到我的肚子里,都在这里呢。  ”长孙凛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手帕,那手帕湿淋淋地,像在酒缸里捞出来的一般,酒气熏天。

    那三张梨花带泪的粉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而长孙炎也才舒了口气,释然地笑了。  可是他转念一想,又不解地问道:“那……少爷你为何吐了那么些血出来?”

    怜卿、善婷和长乐也都用她们澄澈深邃的眼睛望向长孙凛,等待着他的答案,毕竟这是她们最担心的根源所在。  长孙凛则是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那哪是血,是我找萃英楼的姑娘拿地朱砂。  喝酒之前,我借用手帕擦嘴之机。  把一粒朱砂揉成的丸子悄悄地放进嘴里。  用毒酒在口中一搅拌,那不就是现成的鲜血吗?我若不饮酒,不吐血,咱们能安然离开那儿吗?说不定还会以拂逆太子之类莫须有的罪名往我头上扣。  现在不是挺好的吗?理亏的就跑到他们那一边了。  ”

    “你这个坏蛋,吓死我们了……”怜卿这才恍然大悟,红唇不由得撅了撅。  可是就是不舍得再去责怪他,毕竟被人用毒酒陷害是让人后怕的事情。  而善婷和长乐则是皱着她们细致的秀眉,恐怕也是在思考着同样地问题,大概想到了什么,抓着长孙凛手臂的两只小手不由紧了紧。

    长孙炎这也才真正舒了口气,他苦笑着说道:“少爷啊,你倒是好歹**口风,险些儿没把我给吓煞了。  ”

    “提前说破怕是就不灵了,你还能装得那么像吗?这事儿以后也不要说破,就咱们家里人知道就行了。  他们以毒酒见杀。  让我大量吐血,及至于死亡。  这个黑锅——他们是背定了!”长孙凛的眼神里迸射着冷冷的锐光。

    “唉。  照我说,少爷本来就不该去接受这东宫的邀请,毕竟早已知道他们并非善类……”对于长孙凛的心思,长孙炎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长孙凛之所以敢接受他们地邀请,自然有他自己的目的。

    ——————————————————————————————————————————————————

    随着秋日的到来,行宫西苑焕发出大自然更加诱人的美丽。  蔚蓝晴朗的天壁镶嵌着大理石般纹理的云缕,树叶在阳光底下闪动着油亮的光晕,万物争荣,鱼跃荷间。  苑内的珍禽异兽都趁着冬日来临之前活跃起来。

    李世民干脆就在苑内住了下来,理政之余,不是游苑,就是划船。  或是设筵,或者观赏歌舞,纵情欢乐,如痴如狂。  炀帝曾留下的行宫全部都修葺一新,东一院蒸风脑,西一院烧龙涎,左一院唱清商歌,右一院跳胡旋舞。  西苑几乎恢复了昔日地热闹,清亮地湖水都快要搅浑浊。

    贞观初年,李世民克己寡欲,励精求治,广开言路,兼听纳下,君臣共同切磋,以成治道。然而近日来逐渐骄奢,贪图享乐,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  此次到行宫出游,更是乐不思蜀,久不思归。

    魏征曾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多次提醒,就事论事,零零散散,没有份量。  他对此可是焦急不已,想扭转这一局面。  思前顾后,进行了一番梳理、归纳,注砚吮毫,执笔挥成一道表章——《十思疏》。

    次日地宴席上,李世民接到折子,飞快地看了一遍,不禁拍案叫好。  文章行云流水,江河直下,层次井然。  情、理、势三者浑然一体,振聋发聩,诱发联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得好!不错!不错!”李世民把奏折递给了长孙无忌,“载舟覆舟,语出《荀子》,而魏征运用得恰到好处!”

    群臣一一传阅后,都激动得思潮翻滚,不能自已。  由此及彼,都纷纷发言谈论起古今得失。  正当这些权臣高官都在纷纷讨论之际,只见一个禁军侍卫匆匆走进来,传报说赵国公府上有人到此有急事要报。

    长孙无忌听到是自家派人过来,不禁觉得有些奇怪,按理来说家里若是没发生什么大事,是不会有这般动静。  他便费力地撑起自己肥胖的身躯,向皇上做一番辞礼,正要出去看看有什么事情。

    李世民正是兴奋昂扬之时,他便哈哈大笑着说道:“不会是尊夫人念及你而遣人过来吧?”他对传报侍卫说道:“让那人进来,朕倒要看看,这赵国公府上有啥事比陪朕巡游更重要的。  ”

    长孙无忌也就按照李世民的旨意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孙大在解除身上所佩戴的武器后,便匆匆忙忙地走进了满是朝廷一二品官员的宴会大堂。  闻到一阵阵浓郁的酒香,然后便是烧肉佳肴的香味,他先是耸了耸鼻子,咽了咽口水。

    李世民一眼就认出来人是当年在战场曾追随长孙无忌左右的副卫孙大,只觉得较为亲切,便朗笑着说道:“是你们夫人遣你到行宫这里来的吧?究竟赵国府上有何急事,说来听听,朕若是无法替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