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对那些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便秘者有益。
此外,百合茶还能起到通便润肠的功效。一天之中,除三顿饮食摄入一定量水外,晨起、上午10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晚睡前喝一点百合茶也是不错的。此外,百合茶还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搭配食物。如下肢浮肿的,可以加生黄芪。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喝百合茶。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杨绪军
支持专家:北京中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刘汶
降压常吃清蒸海鱼
高血压患者的餐桌上总是要强调低盐、清淡,这样一筛选,饭菜总是显得没有滋味,而且高发人群的老年人本身味蕾就退化了,吃起来更是觉得寡淡无味,想让饭菜香一些,又能满足降血压的要求,推荐了一道美食——清蒸海鱼。
清蒸海鱼做起来十分简单,不用煎煮烹炸,只是把洗好的鱼加点葱姜和一点点盐,放在锅里蒸一会儿就好了,这样可以限制了油和盐的量,蒸好后味道鲜美。
鱼类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和改善凝血机制的作用,可减少血栓形成,其中还含有促使一氧化氮形成的物质,一氧化氮产生于血管壁内皮,少量一氧化氮就可以发挥降脂、降压的作用。用来清蒸的鱼多半为海鱼,海鱼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Ω3,能明显提升体内一氧化氮水平。从临床上看,高血压患者不妨每周吃一次清蒸海鱼,既享受了美味还有助于降压。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郑帆影
支持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综合科主任徐贵成
血脂异常吃点全素晚餐
对血脂异常患者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管好自己的嘴。在一日三餐中,尤其要注意晚餐,如果能经常吃顿全素晚餐,对调节血脂有很大的帮助。
人们在白天的活动量大,热量消耗也大,即便吃点肉类等高脂、高热量食物,也会被消耗掉。但在晚上摄食过多高热量的食物,情况就完全相反。因为人们在晚餐后的活动量有限,过剩的热量在体内就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血脂异常。有研究证实,晚餐经常吃肉的人比吃素的人血脂更容易异常。清淡的素食不但有利于调节血脂,而且也有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血脂异常的人晚餐最好以“素”为主,即便不能保证每天素食,一周也最好吃2~3次全素晚餐,多吃白菜、芥蓝、芹菜、西兰花等高纤维蔬菜。
Part2 调节饮食护心脏(8)
由于应酬的需要,或者实在嘴馋,以荤食为主的晚餐,偶尔吃一顿是可以的,但最好把晚餐安排得早一点,并要严格控制饮食量。如果做不到,就推迟睡觉时间,或者通过饭后散散步,来加快多余热量的散发。
如果经常在晚餐吃得比较丰盛,不仅易致血脂异常,还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使血压猛然上升,加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可加剧动脉硬化。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白轶南
支持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和渝斌
降压来碗绿豆汤
对普通人来说,绿豆汤只是消暑祛火的夏季饮品;但在高血压患者身上,它却能发挥出另一种功效,即能有效帮助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患者经常出现的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绿豆汤在高血压患者身上发挥的功效,相当于利尿类药物的作用。绿豆和西瓜一样,都是利尿食物,可促进人体排尿、排钠。
人体中如果钠摄入较多,血细胞内水含量增高,血管内的血容量就会增加,进而造成血液对血管壁压力升高,出现高血压。而吃绿豆可帮助排钠、排水,钠少了,在一定程度上血容量就会减少,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会得到部分缓解,心脏输出的血量也会减少,这样血液对于血管壁的压力就会减小,从而达到辅助降压的目的。
因此,绿豆汤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饮品,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更适合每天来上一两碗清热降压的绿豆汤。食用时吃不吃绿豆都无所谓,光喝清汤就可以达到降压功效。但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的高血压患者,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等症状者,不适宜频繁饮用绿豆汤,否则会加重脾胃虚弱的症状。
另外,夏季比较容易出汗,喝水也多,血压较以往要低;此时,再加上绿豆汤的利尿作用,血压很容易降下来。即便如此,高血压患者也不能停止服用降压药,绿豆汤只起辅助治疗作用,帮助缓解症状而没有真正的治疗作用。
高血压患者,发现血压下降后,应每天做好血压检测记录,在医生指导下,可减少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但绝不能随便停药。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白轶南
支持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病中心副教授和渝斌
血脂异常吃点调和油
植物油虽然是“素油”,对血脂异常的人来说,最好也不要多摄入。因为植物油本身也是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比动物油多,会产生大量的能量,1克植物油大约产生9千卡热量,如果炒菜“放开用”,会造成能量大量摄入,多余的能量同样可以导致肥胖,进一步增加血脂异常的程度,容易诱发血栓、动脉硬化。一般来说,每人每天吃油量在20~25克即可(大约两勺)。
研究表明,想要调血脂程度最好是食用油中的Ω3脂肪酸达到一定的比例,这样才能软化血管,降低血液的黏稠度。现在植物油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葵花籽油等中的Ω3脂肪酸含量并不多,只有亚麻籽油中含有较多的Ω3脂肪酸。和其他植物油相比,亚麻籽油中其他的营养成分又相对少一些,因此,要想控制血脂,最好用亚麻籽油和其他植物油混合,做成调和油,这样各种营养成分就可达到均衡。
一般自己做调和油的比例建议为一份亚麻籽油和两份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加一些橄榄油。
如果觉得自己做调和油麻烦,可以去超市买调和油,您要注意选择品牌产品,同时看看Ω3脂肪酸和其他营养素的含量,做到“心中有数”。
Part2 调节饮食护心脏(9)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郑帆影
支持专家: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卞华伟
调脂不仅仅是少食多餐
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少食多餐可降低高血脂,对于血脂异常患者来说,如果能够根据血脂增高的类型,确定合理的膳食,该吃的吃,不该吃的严格禁止,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到少食多餐,并且确保每餐不过量,那么对于改善血脂异常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少食多餐,那就太片面了。
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血脂异常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针对其类型,即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某一项增高还是两项都增高,就成为选择适当饮食的关键。
仅胆固醇高,而甘油三酯正常者,合理膳食的关键是限制胆固醇摄入。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白肉、蚌、田螺、鲍鱼、墨鱼等。对于一些胆固醇含量并不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可适量吃一些,以补充营养。
仅甘油三酯高,而胆固醇不高者,饮食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首先是要限制进食,增加运动,使体重尤其是腹围降到正常范围;其次,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要严格控制,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碳水化合物可以在体内转换为甘油三酯;第三,要戒酒,因为长期血液中酒精浓度高可促使甘油三酯含量上升。但是,对于这类患者有一点宽限,就是对蛋黄、蟹黄等含胆固醇较多的动物性脂肪可适当放宽一点,偶尔吃点也可以。
对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者,专家建议对饮食的控制要十分严格,既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又要降低体重,还要戒酒。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记者崔佳刘庆
支持专家:武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刘惠亮
有冠心病别过度限制饮食
许多冠心病患者听大夫说“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于是,在饮食方面万分小心,甚至对自己苛刻到了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的地步,有些人连植物油都吃得很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的素食为伍,以为这样就可以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其实,冠心病患者不可矫枉过正,盲目强调低脂肪、低胆固醇,过度控制饮食,这样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反而对全身健康和冠心病的治疗不利。因为营养不良会使血流量减少,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应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在临床上,由营养不良导致贫血,从而发生心绞痛并非少见。
胆固醇并非都是有害的。胆固醇中含有花生四烯酸,能改善血脂不稳定,脂肪中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防止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若是长期营养不良,使机体处在低胆固醇血症的状态,反而可能发生绝对性高血脂症,同样会导致动脉硬化,还容易发生贫血、癌症等疾病。
因此,冠心病患者不要过度限制饮食,应适当进食一些瘦肉、鸡、鱼、蛋、奶及红枣、桂圆、胡萝卜等有助于补血的食物。并注意营养平衡,合理搭配饮食,才能增加对各种疾病的抗御能力。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郑帆影
支持专家: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黄超联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卞华伟
血压偏低口重点儿
对于一些血压偏低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可以在饮食上吃咸点儿、用西洋参、黄芪等补气中药泡水喝,使血压得到一定的回升,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最好的txt下载网
Part2 调节饮食护心脏(10)
医生在门诊中有时会遇到“骨感美女”患者,她们身体瘦弱,早晨起床时经常出现精神疲惫、四肢乏力,坐起时感头晕、眼前发黑、心慌,需在床上躺半小时后症状略有减轻,平时有头晕、乏力、午饭后好睡、精神无法集中等表现。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疾病,经检查血压却低于90/60毫米汞柱。
这是典型的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中常见的是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年轻的体质瘦弱的女性。这类患者平常一般没有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这种低血压本身并不能称之为病,因为所谓标准血压是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学的处理,根据绝大多数健康人的血压水平而制定的。少数人的血压水平可能经常会低于大多数人的水平,这种情况下的“低血压”就不能称之为病,当然也无须药物治疗,但是生活上要注意调节。
血压偏低的人在饮食上可以比正常人吃咸点儿,比如吃些咸鱼、咸菜等,因为钠的适当摄入可以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升高。另外,体质瘦弱者,要多进食,加强蛋白质的补充,如瘦肉、黄豆等,并适当吃些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等。不要忽视早餐的重要性,要注意补充水分。
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诸多因素有关,可以用一些补气的西洋参、甘草、黄芪等中药泡水喝。
除了体质性低血压还有因改变体位引起的低血压和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果是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那么从卧位、蹲位站起来时动作应缓慢。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后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如果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低血压,一定要遵照医生的指导,针对病因治疗,切不可盲目听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王志胜
支持专家:北京宣武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力松
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刘红旭
生津调脂吃点猕猴桃
猕猴桃含有蛋白水解酶、纤维素和果酸,促进消化,特别是肉食的消化,并可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还含有丰富的果胶,可降低胆固醇及促进机体高钾低钠的趋势,对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的保健有益。
养胃生津方:因胃热津液受损或放疗化疗引起的上腹胀满、呕逆嘈杂、口干舌燥、咽红口疮、大便秘结等,猕猴桃200克去皮核,切小块,白梨100克,洗净,去核,切小块,水发白木耳50克撕成小块,白糖少许,加水适量,上笼蒸约15分钟,放凉后即可食用。
利尿通淋方:因下焦热盛引起的小便不利、尿痛尿急、小便短赤或血尿、尿闭水肿,或下腹部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猕猴桃200克,去皮核,洗净切块,黄瓜100克洗净切块,冰糖适量,置锅内加水煮沸,湿淀粉勾芡,西瓜100克切块,最后加入,放凉后置冰箱冷藏室内,随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