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属哪座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属哪座城?-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索洛通过他的模型计算出,美国人均经济增长的4/5左右应归功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使得人力和资本的使用更为有效。根据索洛的模型框架,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长期拥有科技优势,但某些地方可以拥有短期优势。索洛还在论文中说明科技的成果能够自由流动。
  新的增长理论是由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Romer)在1980年到1990年间提出来的,新理论对索洛的观点做出了重大调整。发生在“体系外”的创新并不会带来额外的经济增长,财富是由对现有资源自身进行创新而产生的。技术知识不是在系统外产生然后应用到系统上的,而新理论和知识是从内部产生的,这些新理论和知识催生的新技术和新信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用罗默的话来说:
  当人们用更为有效的方式重新安排资源时,经济就会增长。经济产出可以用做菜来打比方,为了创造有价值的最终产品,我们根据菜谱将便宜的配料混在一起,人们只能根据配料来做菜。大多数经济中的“做菜”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果经济增长只是通过做越来越多相同的菜来实现的,那么最终我们会缺乏原材料并且要承受污染和灾害。然而,历史教育我们,经济增长是通过更好的菜谱,而不仅仅是更多同样的菜来实现的。对于每一种原料来说,新的菜谱通常会有较少的副作用并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这些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但是新的增长理论仍旧没有考虑地点的重要性,它也认为知识能自由在各地之间流动。理论上,经济增长是一个与地点无关的抽象过程。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海为家与故土难离(1)
自*以来,阶级已经成为所有社会的决定因素。高薪人士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占世界1% 的最富裕人口所占经济产出的比重越来越多,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
  但还有一个观察经济财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角度很少有人触及,那就是地点的重要性。
  我从地理范畴来考虑社会经济中的阶级,把它们简单地分成两种,四海为家者和扎根故土者。四海为家者愿意而且有能力和资源,去寻找并迁移到最能发挥他们才智的地方。他们并不是生来就喜欢漂泊,他们也不是生来就富有。四海为家的人们明白,对经济机会的追求使他们必须四海为家。
  出生在匈牙利的投资大师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曾经说过,如果呆在家乡他很可能一事无成,因为他的家乡缺少能让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他移居美国以后,他的过去就是历史了。
  今天,大约有2亿人口——全世界每35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出生国之外的地方。而且第一代和第二代国际移民的后代越来越多。已故的《纽约时报》作家赫伯特?马斯卡姆(Herbert Muschamp)将这些数量日益增长的四海为家的人称作 “全球游牧民”。不论怎样称呼,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城市区域中,在国外出生的人已经占到40%。我的课堂就是这个高度流动社会的一个完美缩影:我的学生来自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南美和非洲——当然还有加拿大和美国本土。
  扎根故土的人数更多。有一些人当然运气很好,一直生活在经济繁荣、机遇很多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人实际上被困在了资源有限,经济落后,机会越来越少的地方。当然,有人生来贫困,没有办法离开故土。
  但并不是所有故土难离的人们都是因为经济环境,有些有能力的人也植根故土。他们对于生活很满足,即使他们知道在其他地方或许能够过得更好。这不是坏事,研究表明:靠近家庭和朋友们,而且经常拜访他们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我应该留下来还是离开?
  当社会学家讨论流动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是指社会经济学意义上的流动性,即人们是否能很容易地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层级中流动。但我的研究和个人经验使我相信,社会经济学上的流动性和地理意义上的流动性相互联系,并不互相排斥。
  2007年谢菲尔德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点在我们的社会地位、健康状况、教育选择和经济意义上的流动性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出生在相对劣势地区的人们往往在随后生活的各个阶段都会带着这种早期的劣势。该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贝森?托马斯(Bethan Thomas)说:“在你生活中的每一步,你的机会都会受到限制,当然这不是决定性因素,确实有很多来自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完成了生命中的跳跃,这种麻烦在最具优势地区的人们是不会碰到的,但这种例子往往是特例。”研究人员发现,高于和低于平均水平的区域数量很像一条钟形曲线也称做正态分布曲线。(贫穷和富裕区域在曲线两端,而大多数区域分布在两者中间)。今天我们的地理位置可以分为明确的两类,一类是不发达的,一类是发达的。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们总结说,这种阶级的地理分布更为清楚地反映了“你的居住地能够决定你从摇篮到坟墓这一生的机会。”今天,居住地与种族、教育、职业和收入一样,成为划分“拥有者”和“不拥有者”的界线。在过去,一个人的地位主要是由他们出生在何处决定的。在今天这个高度流动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中,一个人一生的机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迁移和重新定居的能力的影响。

四海为家与故土难离(2)
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已经开始关注四海为家和植根故土这两类人了。流动性高的这一类人往往受过很好的教育,职业要求他们经常迁移。其中也包括年轻人,因为他们可能是这些四海为家的人的家人或者好朋友,他们将从迁移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尽管如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少想到迁移。谁能有时间和能力去评价每一个候选地点的优劣呢?只有到了紧要关头,大多数人,借用耐克的一句话,“做就是了(Just Do It)”。有些因素最终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另外一个城市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更好的家、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将过去一笔勾销重新开始的希望,我们告诉自己远方可能风景更好,这样我们就会很快作出决定。我不是信口开河,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对此进行过研究,发现确实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过高地估计了迁移的好处,一头猛扎进去。
  在一档很流行的电视节目《超级制片人》(30 Rock)30 Rock是洛克菲勒中心的简称,该片中文也译作《我为喜剧狂》。中有一集很有意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女主角利兹完全融入了纽约的生活,但是她来自克利夫兰的新男友拒绝了到纽约工作的晋升机会,而准备在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找一份工作。于是利兹决定去克利夫兰看看。他们住在闹市区;沿着克利夫兰河边的休闲娱乐区散步,参观了克利夫兰摇滚名人纪念堂。人们很友好,跟他们打招呼,问长得很普通的利兹是不是模特。吃晚饭的时候,当地一家电视台的执行官问利兹是否愿意主持一档早间的烹饪节目。邻居们都很友善,房价也适中。他们回到纽约之后,满脑子想的都是克利夫兰的生活会有多美好。他们关于克利夫兰生动的记忆和他们回到位于大苹果。指纽约。的家所经历的各种不愉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副武装的警察守在地铁的入口;人们在路上推推搡搡;一个陌生男人对着利兹吐唾沫。她的男朋友接受了克利夫兰那家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他觉得很兴奋并要求利兹也去克利夫兰。经过长时间焦躁不安的考虑,分析这一行动对她的职业和社会生活的意义,利兹觉得放弃纽约提供给她的充满前景的工作和其他一切将是愚蠢的决定,不论是好是坏。
  我不能判断利兹做得对不对。对于利兹的男朋友来说,这个选择看起来相对容易。为什么不放弃一份已经没有前途的工作和高额的房租来换取薪水更高的职位和更低的房租呢?
  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移民都不是主动的,他们为了躲避战乱,逃脱政治和宗教*,或者寻找工作机会。甚至直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多数人——白领和蓝领们——迁移的目的都是为了工作机会。实际上人们没有太多选择,蓝领工作都集中在资源型城市和交通枢纽。对于白领而言,他们是公司的人,上级要求他们去哪,他们就得去哪。在上世纪70年代,IBM的员工开玩笑说,公司名字的意思就是“我已经换地方了(I′ve Been Moved)”。这个笑话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情况,而且不仅仅适用于这个电脑巨人,也适用于其他公司。

四海为家与故土难离(3)
今天,更多的迁移是主动的选择,在发达国家中只有少数人被工作束缚。根据美国普查局的迁移人数和迁移原因数据,只有少部分人选择“新工作和工作变动”作为他们迁移的主要原因。
  今天美国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住房。根据统计,超过半数(516%)的人是因为这一原因迁移的。他们是希望拥有自己住房的租户,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的年轻夫妇,还有希望换一处小一些的房子的退休老人。另外,有超过1/4(263%)的人说他们因为家庭原因而迁移——结婚、离婚、生孩子、家庭团聚、丧偶等诸如此类的原因。
  工作是排在第三位的迁移原因。少于1/6的美国人说他们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作有关的。毫无疑问,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最有可能因为工作原因迁移。但即使是那些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们也只有1/4是因为工作原因迁移。
  尽管如此,因为工作而迁移的观念仍然植根于人们的脑海,尽管这与事实相悖。自从我开始对人们怎样选择居住地感兴趣以后,我常常问我的学生毕业后打算去哪。
  “我会去工作最好的地方”,这是通常的回答。
  “好的,”我接着问,“你会去北达科他州的法戈么?”
  “很可能不会。”
  “那么路易斯安那州的拉斐特呢?”
  “也不会。”
  这样的对话持续下去,我问他们:“那么你到底想去哪?”
  “好吧,”他们都会回答,“我希望去芝加哥、波士顿、西雅图、可能还有奥斯汀、纽约、亚特兰大或者是华盛顿特区。”
  “为什么?”
  “那儿机会很多,”他们说,“有很多的机会,生活在那儿很棒,我有很多朋友也在那。”
  这一通常的模式表明三件重要的事情。首先,人们倾向于在特定的地方寻找工作机会。第二,朋友们居住的地方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第三,可能是最明显的一点,人们并不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去别的地方。
  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趋势。2002年,下一代咨询公司(Next Generation Consulting)的一项调查发现,3/4的高校毕业生先选择居住地,然后再在那个地方选择工作。2006年6月扬基洛维奇研究公司(Yankelovich)为城市CEO组织(Group CEOs for Cities)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接近2/3(64%)的25~34岁的年轻人都采用前面提到的选择方式。
  人们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不动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经济环境起了重要作用:这看起来并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许多选择原地不动的人们受的教育不高,也没多少钱,事业上没有太多的抱负和个人期望。
  我个人的家族历史就反映了四海为家和原地不动的矛盾。我的祖父母来自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区,在20世纪早期移民到了美国。他们一句英文也不懂,从意大利南部来到纽约——当时最大、最具有活力的城市,行程接近8000公里。通过整整一代人的努力,他们从埃利斯岛移居到纽约的小意大利,再到纽瓦克,在工厂中做一些简单的活计来养家糊口。他们的经济地位上升了,从农民阶级变成了城市的工人阶级,也为他们的子孙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流动性和向上发展的空间。

四海为家与故土难离(4)
但是在纽瓦克定居之后,我的家庭开始原地不动了。我的几十个叔叔和姑姑中只有一个搬到了离纽瓦克30公里远的地方。这样我的母亲和她的姐妹兄弟还有他们的孩子每个星期天就可以聚在我祖母家里一起吃晚餐了。
  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一直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来说,高校的学位就意味着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立足,是通向更好生活的道路。可惜他们偏爱离家近的学校,这样我可以住在家里,坐车上学。但我非常希望去远一些的学校。确实是这样,我渴望离开家自由自在地生活,随心所欲,可以在外面呆得很晚,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开心而没有父母和亲戚们时时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