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年砍柴:多歧路今安在
十年砍柴
  一个民族前进的历程犹如一个人的成长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关键的其实就是那几步。而在关键的节点上,选择往何处走、如何走,将对今后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当一个人进入垂暮之年时,回首往事,若此生无悔,则会庆幸关键的几步走对了;反之,则懊悔当初一步不慎,放弃了一条康庄大道。
  战国时代的杨朱子听说邻人寻找丢失的羊,无功而返,乃是因为“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于是戚然变容。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感慨人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前选择之艰难,今古同理。
  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一样,面对歧路时如何选择一条较为正确的道路,主要在于主宰这个人行动的大脑和这个民族命运的执政者的智商乃至秉性,并受到那一时段整个人和整个民族综合状况的影响。
  王龙先生在其著作《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中,将清朝特别是清末重要人物和同时代的西方及日本重要人物的才华、命运进行一对一地比较,得出的结论让人扼腕叹息。中国这些在史册中享有盛名的人物,一旦和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精英人物相对照,就不免相形见绌。在王龙先生的笔下,无论是有天纵之才的所谓“圣君”康熙或果断精明的慈禧太后,比之于俄国彼得大帝、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具有折冲樽俎之宰相大才的李鸿章,比之于日本的伊藤博文;同为造反英雄的洪秀全,比之于日本的西乡隆盛;同为启蒙知识人的康有为比之于日本的福泽渝吉……前者的个人能力,并不逊于后者甚至超过后者,可是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其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福祉,远不如后者对其本民族的作用更显重要。这些近代中国的精英人物,他们尽管也曾殚精竭虑,也曾呕心沥血,但最终却没能将古老的中华民族带往一条正确的道路。特别是同为东方民族、文化传统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日两族,在面临同样的机遇时却走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其间巨大的反差更是让后代人叹息难过。
  中华大地,不缺资源;中华民族,不缺人才。可几百年来,为什么在歧路之前,经过几番犹豫、迷茫之后,总是踏上一条事后史家看来最不应该走的一条道路?难道原因仅仅在于中国人口众多、社情复杂?或是整个统治阶层颟顸短视、于事无补?或者说,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善于消融一切革新的因素?难道屡屡犯错,是我们民族的宿命?
  也许,这些是晚清以来甚至可以说明末以来,几百多年间无解的天问。
  “看《三国》流眼泪,为古人担忧。”这句俗语不能仅仅理解为后世读史者操闲心,乃是在同一文化体系下长大的人,基于对现实的认知,而对历史做种种合乎自己期望的设想,因此读历史时必然带着强烈的价值取舍和情感倾向。读明亡到清兴,再到清室逊位的三百来年历史,我有时会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做事后诸葛亮,判断起来就很明晰了。崇祯对“流寇”、后金的战争中,进退失据,往往在重要的时刻,在各种力量的交织中,就如打麻将的臭手一样,沉思半天打出一张最不该出的牌。如此给清廷以可乘之机,进而入主中原,华夏文化出现了空前倒退,清廷统治者将专制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等到鸦片战争后,清廷统治者又在重复明朝末年统治者的覆辙,关键时刻犯不可挽回的错误。比如夭折的“戊戌变法”,比如一次次欺骗民意的“预备立宪”,比如让汉人知识分子最后彻底失望的“皇族内阁”,比如仰仗权力公然剥夺民间资产而导致“保路运动”。崇祯帝要到煤山自缢前才知道自己曾做过那么多错误的选择,摄政王载沣恐怕只有到了颁发逊位诏书时才后悔没有把握住那么多的机会。
  王龙和许多近现代史研究者一样,喜欢拿中日两国做对比。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成功对比清朝戊戌变法之失败,固然让人惋惜,但更应该目光往后延伸,看到日本军国主义给全民族带来灾难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能在美军的占领下,建立起一种权力得到有效制约与监督的宪政体制,整个民族很快地从战败中崛起。这样历程,值得我们思索。
  历史证明,没有哪个所谓的优秀民族从来不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种纠错机制,犯错后能不能吸取教训,不重蹈覆辙。
  机会,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来说,往往只给一次,一旦错过了,就很难有弥补的机会。而如果一错再错的话,人们就会审思:这个民族不同世代的掌舵人为什么难以建立起一种较为理性的抉择机制?
  本书的作者王龙是一位年轻的军旅作家,他不像许多军旅作家那样热衷于关注军事战略、传奇军人和检讨某场战役的得失,而是将眼光投向整个民族数百年来所选择的路径,用本族的杰出人物和外族的杰出人物一个个对比,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一时、一地、一党的大视野。只有用这种大视野看历史,看现实,才可能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今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许多中国年轻人自信心空前高涨,中国正面临巨大社会转型。所谓社会大转型,就是巨变,是走到了岔路口。何去何从,将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而民族大命运和我们每个人的小命运紧紧相连。这个古老的民族历经磨难走到今天,有过无数血与火的教训,现在是否已具备在歧路前更理性、更从容、更博大、更长远的抉择眼光和胸怀?
  我相信,读完王龙这本书,多数人会引发对国运民生的进一步思考。基于此,我郑重向读者推荐《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目录
迷途的帝国——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
  一 血泊里登上王位
  生于忧患的“全能皇帝”
  用野蛮制服俄国的野蛮
  二 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
  康熙的政治蓝图
  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向上
  “儒家仁君”输给了俄国“秦始皇”
  三 中国最热爱西学的帝王
  “史上最热爱科学帝王”
  康熙与洋教师们的“蜜月”
  四 “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
  俄国沙皇成了“优秀工匠”
  国家科学院≠皇宫“如意馆”
  五 康熙与彼得取法西洋的差异
  “科学法官”VS“霸业利器”
  余秋雨先生高估了康熙皇帝
  六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守土御侮竟然不如侵略扩张
  康熙被关在世界大门之外
  七 变起一朝 祸积有素
  两种文明的矛盾撞击
  中国人的辫子,俄国人的胡子
  八 大道行思 余音未绝
  “彼得堡就坐落在眼泪和尸骨山上”
  *者们的凄凉秋天
  大臣与首相的差距——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人生悲喜剧
  一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从电视剧《走向共和》说起
  一个飞黄腾达之日,一个身名俱灭之时
  二 出身不同 背道而驰
  “卫道救时”的大清栋梁
  黑船汽笛惊醒了伊藤博文
  三 世界舞台上的外交表演
  李鸿章的太极拳终于玩不转了
  “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四 漂亮的“拳套”与致命的“拳术”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
  谁真正拿到了西方的通行证
  五 桔生淮北则为枳
  沸腾的日本与冰封的天朝
  孤独远行的李鸿章
  六 天道无常 谁人可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棺盖百年待定评
  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慈禧太后哪点不如维多利亚女王
  一 两个女人,两种命运
  祸福相倚,悲欣交集
  谁是更幸运的女人
  二 同样天生丽质,同样才干出众
  金色年代开始了
  慈禧其实多才多艺
  三 女人当国,注定是“红颜祸水”
  慈禧真有那么坏吗
  她为什么遭到万人唾骂
  四 权欲面前,人人一样
  维多利亚并非清心寡欲
  进退两难的慈禧太后
  五 女王也不能无法无天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
  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
  六 中国人的千年死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中国真到没有榜样的时代了?
  光绪皇帝向左,明治天皇向右——近代中日变革的关键时刻
  一 羊奶驯化与狼奶哺育
  史上最苦命的皇帝
  喝“狼奶”长大的明治天皇
  光绪能够摆脱慈禧吗
  二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两个皇帝同时转向西方
  拽着自己头发飞翔的光绪
  西方之皮毛与文明之精髓
  三 天朝残局与大和雄风
  知人善任的明治天皇
  光绪终于发怒了
  戊戌变法演变成“休克疗法”
  风雷激荡的明治维新
  四 落日辉煌与岛国焦虑
  不得不说的一本书
  偷偷爬上美国黑船的年轻人
  五 内外交困与天赐良机
  大清朝的运气不如小日本
  并未完结的历史悲喜剧
  笔杆子的大对决——康有为和福泽谕吉的启蒙之路
  一 历史大幕苍凉落下
  戊戌变法的尴尬处境
  他的头像为何一直保留在日元上
  二 中日知识分子的不同人格结构
  康有为: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武士精神哺育下的福泽谕吉
  人格缺陷成了失败的导火索
  大清知识分子少了些什么
  三 文人与官场:永远纠结不清的难题
  康有为伏地痛哭
  福泽谕吉为何拒绝做官
  四 成也儒家,败也儒家
  “跪着造反”的康有为
  福泽谕吉向儒学猛烈开火
  他们在十字路口分道扬镳
  五 徘徊在中西之间
  康有为的西学“三脚猫”功夫
  取法西洋,南辕北辙
  日本人不止有一个福泽谕吉
  中国的启蒙之路依然遥远
  谁才是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为何没有渡边华山看得更远
  一 生前屡遭打击,死后万丈光芒
  二 日本也有个“林则徐”
  三 林则徐成了“千古罪人”?
  四 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
  五 历史没有给他同样的机会
  六 中日考卷都一样,为何答案却两般
  七 科举制度成为勒死大清朝的绳索
  八 孤军奋战的林则徐
  “鬼使”与“神差”的命运博弈——从郭嵩焘和陆奥宗光看弱国与强国的外交
  一 “汉奸”先知郭嵩焘
  大清官场上的“多余人”
  “最了解西学的人”
  他成了大清朝的“敌人”
  二 春风得意的陆奥宗光
  从阶下囚到外务大臣
  简直胜过好莱坞大导演
  三 “鬼使”与“神差”背后的中日大决斗
  儒家信徒PK“海龟”团队
  羞羞答答的“天朝”
  “鬼使”与“神差”的中日外交
  四 天朝梦醒了
  毁誉难分的悲剧英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荣辱悲欢
  一 两个末路英雄,不同死亡结局
  洪秀全的骨灰被大炮轰上了天
  “西乡但以此身付众人”
  秋风埋骨故乡山
  二 “叛乱逆贼”盖过了“农民领袖”
  “天国”神话破灭了
  从叛贼到英雄的西乡隆盛
  三 谁才是真的英雄
  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
  武士之风,山高水长
  英雄不会诞生在文化酱缸里
  四 洪秀全少了哪几根骨头
  人格信誉:投机逃避
  识见才能:愚昧僵化
  情感魅力:自欺欺人
  五 “叛徒”们的下场为何不同
  一边碧血横飞,一边高官得做
  但愿多一点抚哭叛徒的吊客
  千古文豪谁堪怜——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同途异运
  一 文人并非都是吃香喝辣的
  “奴才”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曹雪芹没有莎士比亚那样的好运气
  二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女王居然宽容莎士比亚讽刺自己
  《红楼梦》其实是一部英雄血泪史
  三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个更重要?
  文人的书桌该摆在宫廷还是田野
  他们都是苦闷的独行客
  四 曹雪芹与莎士比亚,谁更厉害?
  铁屋中的呐喊与太阳下的宣言
  “非为一代独有,实为千秋共宝”
  两位“国父”的命运——孙中山为何做不成“中国华盛顿”?
  一 华盛顿成了中国人眼中的“政治神话”
  洋鬼子竟然也有一位“异国尧舜”
  大清巡抚为何得到美国人的表彰
  二 要好制度,还是要好国王
  “华盛顿神话”为何不服水土
  不丹国王给全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