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谐万岁-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食从来跨时空,
  喜迎彭祖进北京;
  一樽地锅半壶酒,
  胜似端坐未央宫。
  我也曾与北京的乡亲组成“还乡团”,为家乡的企业出谋划策、介绍项目、招商引资。
  但最让我爱恋的还是那片生我养我的热土,农业兴旺、农村发达、农民幸福,是我永久的心头牵挂。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有这样一段话:“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读了又读,画了又画,特别是在“农业”、“农村”、“农民”、“大局”、“重中之重”这些话语的下面加了好多的着重号。
  我想,“我本农门”,是因为我的出身与“农”结下的血肉联系,而我们的国家呢?我们的国家不也是以农为本的吗?

我本农门(2)
人所共知,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农村的稳定是我们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政权的基础,这不就是“本”吗?
  中国的历史与西方不同。
  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主要特质便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王朝无论如何更替,统治者“重农抑末”的政策几乎一成不变;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五畜兴旺、农民安居乐业,便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对农民盘剥无度、敲骨吸髓,便会造成天怒人怨,饿殍载道,农民便会揭竿而起,成为一个个封建王朝的末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中国历史一再向人们告诫着的真理。
  现实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纵观中国的历史进程,就是“以农为本”的,我们千万不能忘“本”!
  中国的革命与西方不同。
  中国革命的胜利,当然是知识分子传播了马列主义的真理,是青年学生首先走上了街头,是工人阶级历史地成为领导阶级。但是,却是农民,以广大的中国农民为主,组成的一支革命队伍,抛头颅、洒热血,才取得了革命胜利的。
  中国革命走着一条独特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绝大部分的革命战士乃是放下锄头拿起枪杆的农民。当年,我们党提出了一个既通俗又深刻的英明口号,叫做“打土豪,分田地”,让最讲“现实”的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需过多解释,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跟我打土豪,就能分到田地。在“分田分地真忙”过去之后,进一步告诉农民:分来的田地不是一劳永逸的,随时都有被土豪及其政权反攻倒算的可能,都会得而复失,要想永远守住它,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就要保卫胜利果实,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于是广大农民参军、参战,革命火种星火燎原,革命战争势如破竹。
  就说那些并未穿上军装的普通农民吧,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役——淮海战役,不仅是革命战士浴血奋战杀出来的胜利,也是我们广大的农民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由苏鲁豫皖一带的农民组成的小车队,如果排成五路纵队接受检阅竟然可以从北京一直排到南京……
  而今我们的革命胜利了,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的党,我们的革命也是“以农为本”的,我们千万不能忘“本”!
  中国人的感情与西方不同。
  我们的老一代,有相当多的人是在滚滚的革命大潮之中,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扔掉了手中的犁耙、告别了自己的村庄,毅然投身于革命的队伍,在包围城市之后,夺取了城市;在夺取了城市之后,进入了城市;在进入了城市之后,管理了城市。诸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主人公,自然与“蘑菇屯”的乡亲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
  像我这样的农家子弟,或刻苦求学,毕业分配留城;或参军入伍,复员转业留城;或招工招干,辗转调动进城。因此,在不同的场合,总能欣喜地听到人们宣称:“我是农民的儿子!”
  改革开放以来,更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民工大潮。亿万农村青壮男女,向贫瘠的家乡告别、向世世代代的传统生活方式告别,涌向城市,开始一种全新的人生,期望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更是直接地与农村、农业、农民保持着血肉的联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本农门(3)
即使那些城市出生、城市长大完完全全的城里人吧,只要续写家谱,往前追溯数代,依然可以证实,原来都是农民的后裔。
  中国人历来鄙视那些不敬祖宗、不孝父母之徒。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对“农”有着天然的感情,这种感情使我们不会忘“本”!
  中国的现状也与西方不同。
  这里有太多的不同,权且不去一一罗列。要知道,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中,占着绝大多数的乃是农民!农村稳定了,国家才会稳定;农村发达了,国家才会发达;农民富裕了,国家才会富裕;城乡和谐了、工农和谐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出现一个和谐盛世!
  党中央一再告诫全党,政府一再告诫干部: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们的党员和干部,万万不能忘记这个“根本”!
  是的,我们不能忘本,我们没有忘本。我们国家“四化”大业,就像承载着现代化国家的四个巨轮,其中的一轮就是“农业现代化”;我们国家多年以来形成一个惯例,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文件,亦可以从中窥见党和国家对“农”的重视;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首先从农村开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绝大部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得以根本改观;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特别是亘古未有的农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更使农民欢呼雀跃,世界为之瞩目……
  现今,是“城”与“乡”构成了我们的社会;是“城里人”和“乡下人”组成了我们的人群。
  我长期居住在城市,基本了解城里人的心态;我原本出生在农村,也大体知道乡下人的意愿。
  21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往往是城里人向往乡下的宁静,乡下人羡慕城市的繁华;城里人赞叹乡下人的淳朴,乡下人佩服城里人的精明;城里人身临农舍心旷神怡,乡下人目睹高楼感慨万千;城里吃着农家菜饭会因其没有污染而津津乐道,乡下人去城里赴宴会因其奢华而惴惴不安;城里人向往乡下日出而作的田园生活,乡下人羡慕城里人每日上下班、每月领工资的收入稳定;城里人发了财总想在乡下盖栋别墅,乡下人暴富后首先是在城里买个户口……
  与此同时,他们在心理上有着明显的差距,甚至对立:城里人往往嫌乡下人不讲卫生,乡下人耻笑城里人油头粉面;城里人惧怕乡下人繁琐的人情礼节,乡下人埋怨城里人老死不相往来;城里人对乡下“蘑菇屯”来人苦于周旋,乡下人对城里亲友的趾高气扬心存芥蒂;城里人责怪乡下人愚昧,乡下人笑话城里人油滑……
  凡此种种,皆根源于城乡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所产生出的生活方式。
  应该承认,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城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才能真的出现一个城乡和谐的局面,城乡的和谐无疑是整个社会和谐的主轴。
  我城里的朋友们,请关注“三农”,尽力为农民服务,为农村着想。
  我乡下的兄弟姐妹们,把自己造就成一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吧,把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建成一个如同华西村、罗庄村那样的人间乐园!
  

同力补天(1)
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偶尔也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在灾难之中,不要惊恐,不要畏缩,学习我们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众志成城,炼石补天!
  我必须向读者朋友交代一下这节文字的写作背景。
  不久前,我偕夫人飞抵山西运城,为北大燕工分校的企业总裁班连续3天讲授《企业文化》课程。
  课程结束的那天,2008年5月11日,恰逢“母亲节”,热情的学员们纷纷向我的夫人祝福致敬,我也向在座的年轻母亲及天下的母亲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3天朝夕相处结下的师生情谊变得更加温馨。
  由于运城“信合人”的苦苦相留,第二天上午我又驱车至永济市,为农村信用联社的全体员工作了一场演讲。
  永济市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之处的古黄河之滨,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诗就写于此处;传说我们的“中华”称谓便来源于中条山和华山的合称。那山依山、山托山、山附山、山叠山、山重山、山靠山、山扶山、山中山、山外有山的中条山就高耸在我的面前。
  母亲节、母亲河、母亲山,种种概念的结集,使我把这次演讲的题目定位于《黄河儿女爱母亲》,我向永济信合人大讲要爱我们的生身母亲,要爱我们的家乡母亲,要爱我们的祖国母亲,作为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农村信用社职工,更要爱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一方勤劳、勇敢、善良的农民。
  3个小时的演讲言犹未尽,我还绞尽脑汁地为众多的朋友留下题词,例如留给农信联社理事长张换社的题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永济苍生”,愿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匆匆吃罢午饭,下午两点刚过,当地企业家陈建执意亲自驾车送我返回运城。哪知车还没有出城,便见纷纷攘攘的人群涌向大街,不大会儿,当地的通讯信号消失,北京一个个电话打来,一个噩耗逐渐被证实:就是这一天、这一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我们的祖国母亲遭受了巨大的丧子之痛,我们中华儿女转瞬之间失去了数万名兄弟姐妹。
  从那一时刻到我写这节文字,整整48个小时过去了,平常日子里的两天,在煎熬中却变得那么漫长。废墟中尚有众多鲜活的生命在挣扎着等待救援;数万名伤残者还在流着血,呻吟着,急需医治;惊魂未定的灾民们在雨中、在震中,身心仍在经受着摧残……
  我与全体中华儿女一样,整个的心都系在汶川之上,时时刻刻在关注着那里的天气、那里的道路、那里的灾情,当然归根结底是那里的同胞。
  我千遍万遍地祈祷:雨啊,你不要再下了!地啊,你不要再震了!让我们争分夺秒地救出那些废墟中的同胞,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尽快为伤者做些包扎、做台手术,尽快减轻他们肉体的痛苦;让我们为那些逝去的同胞打理后事,以使他们能体体面面地升入天堂;让我们及时为汶川的兄弟姐妹们送上食物、饮水、衣被,给他们尽快擦干血迹、擦去眼泪,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雨,仍在下;地,仍在震。只有我们的祖国母亲,挺起她伟岸的身躯,急速扑向她遍体鳞伤的孩子,去呵护他、去爱抚他、去拯救他!
  我们的国家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开动全部国家机器,拨出了巨额钱物,调动了优秀儿女,一切为着:救人!救灾! 。 想看书来

同力补天(2)
我们的总书记彻夜无眠、洒泪揪心,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两天里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对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我们敬爱的总理,即刻起程奔赴灾区,在震中、在雨中,出现在苦难的群众之中,眼睛熬红、嗓子喊哑、手臂摔破、心肌操碎,为灾区的民众送去了温暖、送去了信心、送去了力量。
  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出动了10万大军,从陆地、从水上、从空中神奇地向灾区结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闪闪的红星;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绿色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千万个雷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子弟兵。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人民子弟兵成为灾区的顶梁柱和灾民的主心骨。
  我们的新闻媒体克服了重重困难,及时准确地把灾情告知人们,也把炎黄子孙的心与汶川同胞的危难紧系在一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人们通宵达旦,殚思竭虑,人们步履匆匆,车轮滚滚,人们慷慨解囊,捐钱捐物、排队献血,争赴灾区,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的“手足情”故事,在神州大地上演。
  血浓于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