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钻进地下室,塞进炉膛内,说来好笑,为掩人耳目,我还写了张“供批判用”的纸条,贴在雨衣外边。另有200多册书藏在厨房大缸里,上面堆着大米黄豆等粮食。而众多革命画书,像《雷锋》、《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孩子》、《南京路上好八连》、《大寨英雄谱》等,仍堂而皇之摆在书柜里。
最后余下约700册,忍痛装包送到单位去,任一把无情烈火烧得灰飞烟灭。为此,我这个五尺大汉洒下了无奈的伤心泪。
待到风头过去,我将所藏之书连夜取回,重新放进书柜中。这种舍车马保将帅而留下的500多册书,在我全部藏品中,属最珍贵部分。除了它们的特殊经历外,这些书的思想艺术价值,本身就很高,基本上改编自中外名著,绘画者多为享誉连坛的著名画家,加上一版一次印刷,品相上佳,以及长达四五十年历史,综合以上各因素,因而被我格外看重。无论从欣赏角度,从研究角度,还是从收藏角度,它们都堪称一流。
我庆幸历史翻开新一页,中国已经进入*法制时代,那种无端莫名的抄家风,那种迫于无奈而藏书的做法,终于成为过去,悲惨的一幕终于不再重演。
2 创作剧本
创作剧本
运动刚开始阶段,单位里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揭发批斗,有问题的人也靠边站了。下一步该干什么?很多人心里没底,每天盯着报纸看社论,以便能跟上斗争形势,跟上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一天,报上用整版篇幅刊登了纪念张思德的重要文章。文章作者是当年中央警卫团一位首长,他深情地缅怀了张思德的动人事迹,突出歌颂了张思德服从组织分配、党需要干啥就干好啥的思想,我们读后都很感动,受到深刻教育。
这时,有两位同事找到我,动员我与他俩一道创作张思德的话剧剧本。张思德同志是毛主席表彰的好战士,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时代的强音,我们歌颂他,也正是宣传毛泽东思想。认识很快统一后,我们便着手做准备。
通过联系,我们首先访问了写文章那位首长。他详细地讲述了在延安时与张思德共事的情况,介绍了张思德的工作与表现,还回答了我们的提问。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照片,首长遗憾地表示,当时斗争形势严峻,生活艰苦,物质条件很差,根本不可能拍摄许多照片。他建议我们去参观革命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又推荐了一两位当年中央警卫团的同志,让我们再去采访,搜集更多材料。
前期准备告一段落,我们便开始讨论人物设置和剧情框架。此时掌握的可用材料虽然不少,但共同感受是感性材料仍嫌不足。我们三个人谁都没去过延安和陕北,缺乏感性认识是必然的。怎么补上这个缺欠呢?一位同事找来革命*集《红旗飘飘》,其中有些内容可作参考。这启发了我。我存有大量连环画,难道不能从中有所借鉴吗?
很快,我找出描写陕北斗争生活的连环画,有《保卫延安》、《在毛主席周围》、《刘志丹和老土地部长》、《三边一少年》、《豹子湾战斗》、《延安求学记》等。翻阅这些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书中既有陕北和延安环境地貌的描绘,有风土人情的写照,还有战士与老乡的形象表现,这些画面帮助我们增加感性认识,虽然无法亲身经历,但总比单纯文字描述具体多了。
我们顺利地写出初稿,得到单位革委会的支持,批准排练,边排边改,力争用这出话剧向国庆献礼。
1966年9月下旬,七场话剧《张思德的故事》内部彩排,当时中央*领导小组负责文艺工作的吴德(前北京市革委会主任)和金敬迈(小说《欧阳海之歌》作者)前来审查,他们对这出戏予以肯定,同意国庆节期间公演。
由于这出话剧的演出受到欢迎,转年六月底,我们一行四人(导演、舞美设计、两名编剧)带着修改剧本的任务,专程赴延安体验生活。在延安,我们住进窑洞,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瞻仰了烈士陵园,来到张思德墓前默哀致敬,还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认真地补上了这一课。延安行加深了我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搞明白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建立的功绩和所起的巨大作用。
返京后剧本经过修改,投入第二次排练,于1968年初再度公演。我们还将戏送到京西煤矿去,慰问生产第一线的干部职工。这个剧本定稿后印出来,被全国百余家单位索要,不少剧团排演了它,当时起到一定的影响。
3 一线曙光
一线曙光
*前期,我同亿万群众一道,置身于运动浪潮之中,被一种神圣信仰所感召和驱使,向伟大领袖敬献忠心,同时也在浪费着青春。每天挥动语录本,高呼口号,打倒黑帮,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极左面目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似乎很革命,生活得很充实。然而当静下来时,又不无空虚之感,怀疑这种斗来斗去的做法有什么意义。特别是长时间买不到书,买不到连环画,心里更是空落落的,很不是滋味。
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件事,当兴趣变成嗜好后,就很难割舍了。买连环画读连环画,已成为我生活中离不开的必要内容,一旦失去,是很难受的事,如同习惯要被强制改变一样。
那时几乎所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机关单位都停工停产,都投入*中,出版部门也不例外,因此没有连环画再出版发行了,我内心很苦闷。怎么办呢?虽然书店照样开门,但卖的全是老人家的语录、诗词和画像,少数柜台里有些另样东西,显得格外抢眼。那就是《收租院泥塑群像》摄影画册,以及《越南必胜美帝必败》、《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等宣传画册,这些符合斗争大方向的印刷品仍允许出售,我在实在没书可买情况下,也只得将这些非连环画、但属于形象性画册的作品也买下。
连续三、四年连环画出版空白,造成我饥渴难耐,但看不到光明出路,只好沉默,苦苦等待。
出于斗争形势需要,当时群众造反组织中对立的双方,除了出版派性色彩浓重的小报外,还将矛头指向中央领导人,内部编印了一些丑化某些高级领导人的漫画集,如《斩断刘XX伸向文艺界的黑手》、《打倒彭XX》、《贺X罪恶史》等,这些漫画集内容不外乎诬蔑攻击老一辈革命家,但运用的漫画手法很娴熟,经过夸张变形,人物造型颇能抓住特点,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见到这些宣传品,我也保存起来。后来这些漫画集成为恶毒攻击老一辈革命家的反动材料,我将它们当作特定时代产物,当作一段历史写照予以收藏,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纪念方式吧。
我所在单位,在“斗批改”进入改的阶段时,全体下放到京郊去锻炼,洗心革面,随后在*第一号通令下达不久,便彻底解散了。单位被撤销,人员大部分安置到铁路部门去充当劳动力,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经过三天学习班教育整顿,我被分配到位处房山县的石楼车辆段当台车工人,这时已是1969年10月。
难忘呵1970年初春,当时我正处于死心踏地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几乎忘掉专业、忘掉连环画的状况,突然又见到了连环画曙光。这一线曙光,令我内心欣喜若狂;这一线曙光,犹如强心剂,使我的连环画梦又甦醒了。我掩饰住激动情绪,仍像往常一样,干活、吃饭、学习、睡觉、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原来三月某天《文汇报》上,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初稿。编者按写道是为了宣传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特别用连环画形式编绘出革命样板戏,作为征求意见稿听取广大工农兵意见。由于作品较长,将分期连载。我利用在车间负责墙报的便利,悄悄扣下《文汇报》,直到《智取威虎山》全部登完,才转交其他师傅阅读。一个周末,我把报纸带回家,趁着星期天休息,将报纸摊开按画幅大小剪成一幅幅,然后用夹子夹起来。这既是近四年来第一次见到的连环画,又是我亲手制作的连环画剪报,我将它放入书柜里。过了几个月,书店里卖上海正式出版的《智取威虎山》,印得很清晰,裁得也整齐,我马上买了一本。既然有了正式书,剪报作用不大,我便处理了。如果能保留到今天,这本样板戏剪报,其价值将不同寻常。遗憾的是难以挽回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 外出购书
外出购书
仅仅在石楼车辆段这个基层单位劳动了两年多,我就被抽调回城里。随后七年多时间,我一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使我得到很大锻炼,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丰富多了,也深刻多了。
1972年3月,先被铁路分局宣传部借调到一个写作班子里,名目是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具体任务是参加撰写分局先进典型“毛泽东号”机车组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写作完成后,5月底返回单位。
同年八月份,又接到通知,让我去分局宣传队报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石楼段工作,从此告别基层,成为分局直属文艺宣传站(后改为俱乐部)的职工。我在文艺组任干事,平日负责创作组的工作,与几位同仁搜集材料编写节目,到了大队人马集中时,便组织安排宣传队员们排练,然后带队参加“五一”、“十一”的游园演出,再下沿线去慰问职工和家属。
宣传站的工作很忙,且流动性强,经常外出,这为我买书提供了方便。出于工作需要,每年发给我们每人一张通勤车票,在分局管线内可任意乘坐,如果去更远地方,只要去分局开张往返车票就行了。
从1973年开始,我每年都能带宣传队去张家口、承德地区演出,或者去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地参加铁路系统文艺会演,为了创作或学习外单位工作经验(称作取经),还去过沈阳、唐山、济南和南京。公务之余,我都会抽时间去当地新华书店转转,购买在北京见不到的连环画。因此我对这些城市里书店的位置,都比较清楚。
以上说的都是乘工作之便顺带买书。我还专门外出买书,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天津。
“*”中后期,有那么几年时间,我每年逢三隔五,都要往天津跑,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买书,原因也很简单,乘车免费,而且去天津从来不会空手而归。
由于 跑天津的次数多了,已经形成大体相同的模式,不妨介绍一番。
临出发之前,头天晚上准备好一军用水壶白开水,再买上两个火烧夹油饼,用包面包的蜡纸包好,放在背包里。动身那天,早晨六点起床,骑车到北京站,赶乘七点多的车,九点多就到达天津。下了车先奔候车大厅,因为大厅一角有座书亭,那里常出售天津出的连环画,让我意外地得到惊喜。然后步行过海河桥,不远处有家书店,有时也能见到新书。沿路跋涉,逐渐来到繁华商业地带。这里每走一两站地便能见到一家书店。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进到店里,一头扎到连环画柜台前,仔细巡视,搜寻眼生的新面孔,只要见到我缺的书,当即买下。商业区的书店均较大,书也品种多,我逗留的时间相对也长。
到了十一点钟,已转完四、五家书店,腿脚有些累,肚子也空了,于是走到海河边,找个地方坐下,掏出干粮果腹,再喝下半壶水。小憩片刻,又迈开双腿朝东北角奔去。那里有一家大新华书店,外地版连环画较多,我的一些缺本,就是在那里买到的。时间如果还早,再去北站附近的书店,如果不早,就算了。
下午三点多,搭乘无轨电车,花七分钱回到东站。我去售票处要个坐号,然后在候车大厅等车,乘机将当天的收获浏览一遍。上了四点多的列车,挑选出刚买的书打发时间,七点左右就回到家里了。一天的战斗圆满结束。
那时我年仅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跑天津不但充满乐趣,而且有收获,心情格外舒畅。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 只买不读
只买不读
由于周总理亲自过问督促,1970年起,连环画起死回生、复甦了,各地出版部门不但组织创作,而且抓紧出版,不长时间内,连环画就在大小书店的书架上陈列开来。样板戏的移植编绘打响第一炮,接着就是各类先进人物的成长经历和事迹,再有就是工厂农村商店学校等领域的阶级斗争故事。
将样板戏改编成连环画有两种,一种是摄影版,另一种是绘画版。在宣传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下,无论脚本编写还是画面绘制,都组织精兵强将集体创作